测量技术总结报告_第1页
测量技术总结报告_第2页
测量技术总结报告_第3页
测量技术总结报告_第4页
测量技术总结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测量技术总结报告崇州市济协乡济民村、天宫村(原红杨村)土地整理项目1:20XX测量工程测量工程技术总结报告一、概况(一)任务来源为了加强崇州市济协乡济民村、天宫村(原红杨村)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与科学管理,全面贯彻中央新农村建设指示精神,崇州市国土资源局(以下简称甲方)委托四川旭普信息发展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对济协乡济民村、天宫村(原红杨村)土地整理,开展1:20XX地形图测量。测量面积约为4.65 km2(6980.8亩)。(二)测区概况1、地理位置崇州市济协乡位于崇州市的中西部,其概略地理位置为东经1033718北纬303859及东经103395北纬3040

2、45之间,东隔西河与崇州市区和锦江乡相邻,南临成温邛高速公路、崇州市区,西与白头乡接壤,北与道明乡接壤。幅圆面积16.3平方公里。济协对外交通发达,过境道路街安路由北至南穿境而过,每日有数班客车来往于崇州市区、道明乡白塔湖风景旅游区;成温邛辅道由东至西可达白头乡、王场乡;有济民路、桤泉路、文昌街、新义路、双凤路、红杨路6条,村道辐射全乡各村,与相邻场镇相联。济协乡地处川西平原地区,境内地势平坦,略显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为534XXX米。主要水系有西江河由北至南流,主要灌溉渠系有济民堰、桤木河、泉水河、黄泥河、韩家堰、光明堰、向阳河,水资源丰富。济协乡处于成都平原凹陷区,系深厚的第四纪冰水堆积、冲

3、洪积的松散堆积物,土壤肥沃属中性。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区,树木种类繁多,由于近年人类活动的影响,思想汇报专题原生植被逐渐被次生和人工培育的农业植被所代替。动物物种包括常见的野兔、松鼠等兽类;鲤鱼、草鱼、鲫鱼等鱼类;青蛙等两栖类;蛇、草蜥等爬行类。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降雨量950毫米左右;日照时数为1177小时左右;无霜期达260天左右。常年主导风为东北风。济协乡济民村、天宫村(原红杨村)土地幅员面积为6980.8亩,约为4.65 km2,项目区树木较多,通视较差,这给测绘工作带来较大困难。2、行政隶属成都市崇州市济协乡。3、已经完成工作量1)

4、GPS控制测量;2)图根控制测量;3)1:20XX地形图测量,4.65平方公里;4)项目区界桩测量;5)面积分类统计。二、作业技术依据1)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2)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1005: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XX(下称GPS4)1:500、1:1000、1:20XX地形图图式 GB/T79291995(下称图式):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6)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过渡时期适用);7)四川省勘测定界技术要则;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9)成土资发20XXXXX号“关于印发成都市土地开发整理测量技术规程的通知”。10

5、)土地整理项目上交工作图补充要求20XX年1月15日成都市土地开发整治服务中心文件。三、现有资料分析和利用1、现有收集到四川省四川省测绘档案资料馆提供的控制点成果,尖峰山(JFS)位于崇州市三郎镇境内,向家河坝(XJHB)位于怀远镇境内。上述各点均保存完好。两起算点坐标如下表:两点可作为本测区的平面和高程起算点,互相检验。2、项目区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其中包括已有的权属界线数据,可作为本次测量工作控制选点和确定测区范围的工作底图。四、技术方案(一)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选择平面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二)地形图比例尺及成图方法1、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采用

6、1:20XX比例尺;等高距2.0m。2、成图方法全野外数字化成图。(三)软件系统采用南方公司开发的CASS6.1数字化测绘软件系统。(四)平面控制测量1、GPS引点说明本项目的首级控制点是四川省测绘档案资料馆提供,尖峰山(JFS)和向家河坝(XJHB)两点埋石保存完好。两控制点离测区的距离在GPS控制测量的E级控制网边长限差内,可直接与本项目区中所选的控制点进行联测,GPS控制测量按照GPS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执行。2、GPS控制测量GPS控制测量按E级GPS测量精度要求进行布测,平面控制系统为1980西安坐标系。1)控制点的命名、编号E级GPS点号按GPS01,GPS02,GPS03,流水命名。

7、2)控制点的设置控制点的布设除网型满足有关的规定外,所设标志均按GPS规范中的要求布设。3)GPS测量根据相关测量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本项目GPS控制网采用GPS静态测量方法,投入4台华测X20型接收机,以边连式网型布设控制网,同一时段同步观测45分钟以上。由于测区属于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通视条件较好。控制点位于视野开阔的位置、能长期保存和方便寻找。GPS控制点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仅5mm,精度满足GPS规范的要求。鉴于现代RTK(动态GPS)技术的日趋成熟,技术优势显著(精度高,其标称精度分别为平面 1cm+1ppm 高程2cm+1ppm;作用距离远,5-10km;搬站少,有效范围内可

8、以不搬站;误差积累少)。所以本测区图根控制测量采用RTK进行测量,开阔地带采用RTK测量,施测时要求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通视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通过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方法布设图根控制点,镜站采用对中杆立镜,要求气泡严格居中,精度完全符合测量规范及1:20XX地形测量要求。图根点的选点埋石以满足测图需要为前提,一般采用临时标志,有条件的地方,以及兼顾每幅图有两个以上固定标志的原则增设固定标志。数据处理及限差的执行按规范及GPS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五)高程控制测量本项目高程控制测量也采用GPS方法,高程控制测量与平面控制测量同步施测。通过同步观测测定高差,利用GPS与国家已知高程控制点联测获得篇二:

9、测量技术总结三维地震勘探测量技术总结中二一一年一月主 编:编 制 成 员:编 制 时 间:目 录序 言.1 一、勘探区范围.1 二、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2 三、测量任务及设计工作量.2 四、测量仪器设备及人员配置.3 五、作业依据.3 六、坐标系统.4 七、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4 八、GPS基本控制测量.4 九、定线测量作业方法及要求.4 十、资料整理.6 十一、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6 十二、精度评定.7 十三、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价.8 十五、提交成果资料.8序 言查明AAAAAA煤层赋存情况和影响煤层开采的地质构造,为矿井采掘部署和生产提供地质依据,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安全有限公司对A

10、AAAAA三维地震勘探项目进行招标。队测绘院为AAAAAA三维地震勘探测量施工单位。接到任务后于20XX年12月16日进入该区施工,到20XX年1月4日结束外业测量全部工作。下面,根据本区施工情况,就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下总结。一、勘探区范围AAAAAA位于 村,行政区划隶属。勘探区位于1318勘探线之间,本次三维地震勘探面积约2.5Km2,具体位置由以下坐标圈定:1二、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勘探区位于河区内地势基本平坦,地面标高95m-120m,地势北高南低,地表水体不发育。三、测量任务及设计工作量全区共布置三维地震勘探线束17束,控制面积2.5km2,设计满覆盖面积为3.316km2,一次覆盖面积

11、为5.522km,施工面积为7.063km,线束物理点1XXX个;另设计试验、低速带调查及备用工作量共计XXX个物理点,总计物理点1XXX个。工作量统计表 表3-12篇三:测量技术总结嘉应学院南区1:500数字成图测 量 技 术 总结组长:胡应龙专业班级:地理信息科学1202班指导老师:胡华科实习地点:嘉应学院南区起止日期:20XX.06.15-28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1202班二0一三年六月一、概述实习目的:测量学一项对精度要求高的工作,我们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对测量学产生了基本的理解。本次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测量学理论与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巩固和加深从课堂上所学

12、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经验和提高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测量仪器的操作,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量测绘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提高实践能力。1熟练GPS静态机、水准仪和全站仪的使用2完成大比例尺数字成图项目的整个流程3充分认识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4在测量实习中巩固课本中所学的知识,找到对本课程学习的不足,解决实际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实习任务:本次实习时间为10天,实习的主要地点主要在学校校园内。采用班级共同作业和小组独立工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先由老师讲解实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事项,然后由本次实习的负责人统一组织控制测量和水准测量,各小组再根据班级公共参考数据进行碎步测量和成图作业。本次实

13、习任务的安排主要有:一、做好本组测量区域的技术设计;二、规划好整个校园的GPS控制点分布;三、使用中海达HD8200G静态GPS对已知和未知的控制点进行外业控制观测;四、作附合导线,并沿该附合导线作往返水准测量求出已知控制点到目标控制点之间的高程;五、使用HDS20XX数据软件包对外业控制测量和水准测量的数据进行内业处理,求出控制点的坐标;六、作本组测量区域的草图,并做好碎步测量的规划;七、根据已知控制点作导线点,对本组测量区域进行外业碎步测量;八、把外业碎步测量的数据输入电脑,结合草图和工作记录,使用南方CASS7.0成图系统对外业碎步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绘画出大比例尺数字地图。嘉应学院江北

14、校区南区位于江北校区南部,地处嘉园南部,毗中区,倚情人湖,连南门,测量工作开展区域在南区生活区。测区内以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为主,地面地势较平坦,西侧边缘有斜坡、楼梯;测区内地势北低南高,平均海拔约XXX米,最大高差约XXX米。测区地势相对平坦,建筑分布整齐且规整,利于开展测绘作业。南区道路沿道路两侧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人流车流量大,绿地和围墙边缘曲折,市政设施密集且分布混乱,给测绘工作带来一些不便。测区测量困难类别总体属一般地区。二、完成主要工作量:(一)E级GPS点: 7点;(全嘉园)(二)一级导线点:6点;(仅南区)(三)四等水准:1.5公里;(GS05-GS10往返附合)(四)图根点:

15、1点;(五)图幅: 1幅;(六)测图面积:4.1万平方米;三、作业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XX);2、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XX);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XX);4、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XX-20XX);5、1:500、1:1000、1:20XX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XX );6、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994);7、1:500、1:1000、1:20XX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XX);8、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

16、评定(GB/T18316-20XX);9、本技术设计书及相关技术补充规定。四、成果成图资料的利用1、由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提供的现状1:20XX地形图,可作为工作计划用图及外业选点参考;2、测区周边控制点成果有: 两个已知坐标点,坐标值和高程值(四等)如下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可作为测区平面、高程控制起算数据。JY-01和JY-02在本班的控制测量规划中分别被命名为GS05和GS06。五、控制测量方案(一)平面控制1坐标系的选择南区位于东经11607左右,据中央子午线117约90公里,该区平均海拔XXX米,采用中央子午线117,3分带,横坐标加50公里的1980西安坐标系。2建立E级GPS控

17、制网(1)GPS网的布设原则及要求a、利用测区内已有的起算点,布设GPS-E级网点作为本测区的首级控制网,控制整个测区,测量模式为静态测量。b、GPS待定点先于参考图上圈定,每点均应保证至少与一个邻近点通视。点位应选在基础稳定,地表坚实的地上或建筑物顶,以便长期保存利用。c、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机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应小于15。d、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手机基站等),其距离大于4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e、附近不应有强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并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和大型建筑物。f、待定点附近小环境(地形、地貌、植被等)应尽可能与周围大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气象代表性误差。g、GPS点埋石规格:山上选择较实的地方挖深50cm埋设预制水泥桩;水泥路面则采用钢钉,红色油漆涂刷,并应绘制点之记。标志示意图如下:h、GPS1/4.5万,点位中误差均不大于5厘米。所有GPS点均按规程附录A在现场绘出了GPS点点之记,所有的GPS点的埋设都符合规程要求。E级GPS点编号为GS后缀自然数01?n,如“GS01?GSn”。(4)GPS网的外业观测外业观测是GPS网测量的重要环节,所采集的数据是内业处理、平差计算和推算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