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_第1页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_第2页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_第3页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_第4页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第五章 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持续利用评价土地持续利用评价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 1976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Q)发表的)发表的土地评价纲要土地评价纲要中指出:中指出:“土地代表一个区域,其特点包括该区域垂直向上土地代表一个区域,其特点包括该区域垂直向上和向下的生物圈的全部合理稳定的或可预测的周期属性,包和向下的生物圈的全部合理稳定的或可预测的周期属性,包括大气、土壤和下伏地质、生物圈、植

2、物界和动物界的属性,括大气、土壤和下伏地质、生物圈、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属性,以及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结果;考虑这些属性和结果的原以及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结果;考虑这些属性和结果的原则是,它们在人类对土地目前和未来利用中施加的重要影则是,它们在人类对土地目前和未来利用中施加的重要影响。响。”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一、一、土地与土地资源土地与土地资源(一)(一)土地土地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 (Land Resources) )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和一定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即能够满足人类当前的或时间内,可

3、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即能够满足人类当前的或可预见将来利用需要的土地,能够产生(具备)使用价值和可预见将来利用需要的土地,能够产生(具备)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土地经济价值的土地. . 土地资源的价值体现在人们对土地的数量和质量的评价,土地资源的价值体现在人们对土地的数量和质量的评价,通通常是以土地生产性质划分,具有更明确的应用目的。常是以土地生产性质划分,具有更明确的应用目的。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一、一、土地与土地资源土地与土地资源(二)(二)土地资源土地资源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 我国土地资源以利用现状为标志,在我国土地资源以利用现状为标志,在198419

4、84年全国农业区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划委员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划分为中,划分为8 8个一个一级利用类型,级利用类型,4646个二级利用类型;个二级利用类型; 城市土地资源依据当前城市发展趋势和土地使用的主要城市土地资源依据当前城市发展趋势和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在性质,在19911991年国家建设年国家建设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准中,令划分为中,令划分为1010个大类,个大类,4646个中类和个中类和7373个小类。个小类。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一、一、土地与土地资源土地与土地资源(二)(二)土地资源土地资源自

5、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二、二、土地资源特性土地资源特性土地资源土地资源自然属性自然属性经济属性经济属性土地资源本身固有的土地资源本身固有的表现在生产力和生表现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特性产关系方面的特性 土地自然特性决定土地的经济特性,是经济土地自然特性决定土地的经济特性,是经济特性的前提和基础特性的前提和基础.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二、二、土地资源特性土地资源特性(一)(一)自然特性自然特性(1)生产性生产性 这个特性是由土地的自然发生学过程而形成的。土地的这个特性是由土地的

6、自然发生学过程而形成的。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高低主要取决于各个土地类型本身的性质,如自然生产能力高低主要取决于各个土地类型本身的性质,如水分条件、土壤肥力、排灌条件、土层结构、土壤质地、地水分条件、土壤肥力、排灌条件、土层结构、土壤质地、地面坡度、坡向、光热条件等。这是人类利用土地资源的基本面坡度、坡向、光热条件等。这是人类利用土地资源的基本需求条件。需求条件。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二、二、土地资源特性土地资源特性(一)(一)自然特性自然特性(2)位置的固定性位置的固定性 土地最大的自然特性是地理位置的固定性,即土地位置不土地最大的自然特

7、性是地理位置的固定性,即土地位置不能互换,不能搬动能互换,不能搬动. 这一特性决定了土地的有用性和适用性随着土地位置的不这一特性决定了土地的有用性和适用性随着土地位置的不同而有着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同而有着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土地资源分布固定于各个自然地带,每一地段所处空间地;土地资源分布固定于各个自然地带,每一地段所处空间环境条件复杂,形态和质量各异。由此造成土地资源的质量环境条件复杂,形态和质量各异。由此造成土地资源的质量高低和区域条件优劣不同。高低和区域条件优劣不同。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

8、地资源概述二、二、土地资源特性土地资源特性(一)(一)自然特性自然特性(3)分布的区域性分布的区域性 土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性,不同地区的土土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性,不同地区的土地类型组合多样而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和适宜利用地类型组合多样而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和适宜利用的方向的方向. . 土地分布的区域性促使人类在利用土地进行生产布局时要因地土地分布的区域性促使人类在利用土地进行生产布局时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制宜发挥区域优势.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二、二、土地资源特性土地资源特性(一)(一)自然

9、特性自然特性(4)质量的差异性质量的差异性 不同地域,由于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不仅使不同地域,由于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不仅使土地构成的诸要素土地构成的诸要素(如土壤、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岩如土壤、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岩石石)的自然性状不同,而且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从而使的自然性状不同,而且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从而使土地的结构和功能各异,最终表现在土地质量的差异上。土地的结构和功能各异,最终表现在土地质量的差异上。 土地资源的差异性说明了每块土地都具有独特性,要求人土地资源的差异性说明了每块土地都具有独特性,要求人们因地制宜地合理使用各类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土地类型

10、与们因地制宜地合理使用各类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土地类型与利用方式,以取得资源利用的最佳综合效益。利用方式,以取得资源利用的最佳综合效益。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二、二、土地资源特性土地资源特性(一)(一)自然特性自然特性(5)面积有限性面积有限性 地球的陆地面积是有限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土地面地球的陆地面积是有限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土地面积也是有限的积也是有限的. . 土地自然供给是有限的、无弹性的,但是经济供给可变土地自然供给是有限的、无弹性的,但是经济供给可变. .这一特性要求人类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配置土地这一特性要求人类

11、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和效率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和效率.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二、二、土地资源特性土地资源特性(一)(一)自然特性自然特性(6)利用的可持续性利用的可持续性 土地是一种可更新资源,表现为土地的生产力在合理利用土地是一种可更新资源,表现为土地的生产力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并不会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并不会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科科学合理利用土地,不断改良和增加地力,土地就可以持续利学合理利用土地,不断改良和增加地力,土地就可以持续利用并不断提高

12、产出率用并不断提高产出率.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二、二、土地资源特性土地资源特性(二)(二)经济特性经济特性(1)多功能(用途)性多功能(用途)性 土地具备多种功能:生产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景土地具备多种功能:生产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景观功能观功能. . 土地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竞争性,因此存在土地资土地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竞争性,因此存在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之间如何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的问题源在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之间如何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的问题.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

13、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二、二、土地资源特性土地资源特性(二)(二)经济特性经济特性(2)供给的稀缺性供给的稀缺性 由于由于土地存在着质量差异性、分布区域性,且位置固定、土地存在着质量差异性、分布区域性,且位置固定、数量有限,而人类为满足不断提高的物质需求所导致的对土数量有限,而人类为满足不断提高的物质需求所导致的对土地的需求,使得土地呈现出供给的稀缺性地的需求,使得土地呈现出供给的稀缺性.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二、二、土地资源特性土地资源特性(二)(二)经济特性经济特性(2)供给的稀缺性供给的稀缺性 由于由于土地存在着质量差异

14、性、分布区域性,且位置固定、土地存在着质量差异性、分布区域性,且位置固定、数量有限,而人类为满足不断提高的物质需求所导致的对土数量有限,而人类为满足不断提高的物质需求所导致的对土地的需求,使得土地呈现出供给的稀缺性地的需求,使得土地呈现出供给的稀缺性. . 人们利用土地时都要选择区位较优或土质较好的土地,所以人们利用土地时都要选择区位较优或土质较好的土地,所以这类土地更易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现象这类土地更易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现象.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二、二、土地资源特性土地资源特性(二)(二)经济特性经济特性(3)增值性与报酬递减的

15、可能性增值性与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要求人们尽可能地集约性利用土地资源。土地供给的稀缺性要求人们尽可能地集约性利用土地资源。但是,由于但是,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当农业技术不变的存在,当农业技术不变的条件下,人们对土地的投入超过一定限度时,再进行投入的条件下,人们对土地的投入超过一定限度时,再进行投入而所获得的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会逐渐减少。而所获得的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会逐渐减少。 人们在利用土地资源时要明确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的人们在利用土地资源时要明确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投入适合度或临界点,确定适当的投资结构。在当前农业技投入适合度或临界点,确定适当的

16、投资结构。在当前农业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要不断改进技术边界条件,提高土地利术高速发展的现代,要不断改进技术边界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果,避免土地报酬递减现象。用的经济效果,避免土地报酬递减现象。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二、二、土地资源特性土地资源特性(二)(二)经济特性经济特性(4)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不同用地对于土地的要求不同,因此改变一块土地的原不同用地对于土地的要求不同,因此改变一块土地的原有用途,在一定条件下是相当困难的有用途,在一定条件下是相当困难的. . 建筑用地逆转为农用地是困难的,农业用地内部用途

17、的建筑用地逆转为农用地是困难的,农业用地内部用途的变更也是相当困难的变更也是相当困难的.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土地评价(Land Evaluation)是在特定的目的下,通过对土)是在特定的目的下,通过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确定土地等级,揭示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确定土地等级,揭示土地质量等级的空间分异的过程地质量等级的空间分异的过程. .核心内容:核心内容:按照一定的利用方式要求来诊断土地质量,对土地的生产力进行按照一定的利用方式要求来诊断土地质量,对土地的生

18、产力进行综合鉴定综合鉴定.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一)土地评价的原则(一)土地评价的原则n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原则;n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n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n合理确定投入水平原则;合理确定投入水平原则;n可持续利用原则可持续利用原则.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二)土地评价的分类(二)土地评价的分类1 1、按评价研究内容分类、按评价研究内容分类 土地潜力评

19、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生态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等地生态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等. .2 2、按评价对象分类、按评价对象分类 农用地,主要对象:耕地、林地、草地、园地等农用地,主要对象:耕地、林地、草地、园地等. . 非农用地评价非农用地评价, ,主要对象:城市工商和建设用地、工矿主要对象:城市工商和建设用地、工矿业用地、交通用地、旅游业用地等业用地、交通用地、旅游业用地等.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二)土地评价的分类(二)土地评价的

20、分类3 3、按评价途径划分、按评价途径划分 直接评价:通过实验实测进行评价,结果比较准确可直接评价:通过实验实测进行评价,结果比较准确可靠,但局限于试验区靠,但局限于试验区. . 间接评价:在分析土地组成要素对土地影响的基础上,间接评价:在分析土地组成要素对土地影响的基础上,综合进行评价,应用较为广泛综合进行评价,应用较为广泛.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二)土地评价的分类(二)土地评价的分类4 4、按照评价方法、按照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用定型语言描述土地的质量特征,属于概定性评价:用定型语言描述土地

21、的质量特征,属于概略性评价,用于大范围地区,或是提供区域综合研究略性评价,用于大范围地区,或是提供区域综合研究的背景资料的背景资料. . 定量评价:对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化,用数理方法计算定量评价:对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化,用数理方法计算出反映土地质量的综合指标值进行分等划级出反映土地质量的综合指标值进行分等划级.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三)土地评价的程序与关键步骤(三)土地评价的程序与关键步骤评价阶段评价阶段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成果汇总阶段成果汇总阶段土地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土地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 大体可

22、分三个阶段:大体可分三个阶段: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三)土地评价的程序与关键步骤(三)土地评价的程序与关键步骤1 1 土地评价的准备工作土地评价的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立项、确定目标、工作人员及相应的物质条主要内容包括:立项、确定目标、工作人员及相应的物质条件的配备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工作计划的制定等。件的配备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工作计划的制定等。(1 1)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 商讨的内容:评价目标;评价所依据的数据和论据;评商讨的内容:评价目标;评价所依据的数据和论据;评价地区范

23、围与界线;可能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评价方法;价地区范围与界线;可能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评价方法; 评价要求进行的调查深度和比例尺;对评价最终成果的要求;评价要求进行的调查深度和比例尺;对评价最终成果的要求;评价过程中工作阶段的评价过程中工作阶段的划分划分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三)土地评价的程序与关键步骤(三)土地评价的程序与关键步骤(2 2)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目标的确定 包括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用于评价的数据和资料(如气候包括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用于评价的数据和资料(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生物资源

24、、土地利用现状、地理区位、投入、土壤、地形地貌、生物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地理区位、投入、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 (4 4)制定土地评价的工作计划)制定土地评价的工作计划 包括确定待评价土地的范围和边界、选择可以考虑的土地利用包括确定待评价土地的范围和边界、选择可以考虑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土地评价的类型、确定调查的范围、深度和比例尺、划方式、选择土地评价的类型、确定调查的范围、深度和比例尺、划分工作阶段分工作阶段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三)土地评价的程序与关键步骤(三)土地评价的程序与

25、关键步骤2 2 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常用的土地评价单元及其划分方法有两种:常用的土地评价单元及其划分方法有两种:(1 1)地块法)地块法: :即把主导特性相对均一的地块作为同一单元即把主导特性相对均一的地块作为同一单元. .(2 2)图斑法:用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地形图、土壤图叠加,或)图斑法:用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地形图、土壤图叠加,或者将所有参评因素的质量分值图进行叠加,形成封闭图斑者将所有参评因素的质量分值图进行叠加,形成封闭图斑作为土地单元作为土地单元.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

26、三)土地评价的程序与关键步骤(三)土地评价的程序与关键步骤3 3 评价因子的选择评价因子的选择选择对土地质量影响大的因素进行分析,一般原则有:选择对土地质量影响大的因素进行分析,一般原则有:主导性兼差异性原则:选择对土地生产力影响较大的因子,主导性兼差异性原则:选择对土地生产力影响较大的因子,还要选择那些在评价区内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或是限制性还要选择那些在评价区内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或是限制性的因素参评的因素参评. .因子稳定性及可获取性原则:即选择性状指标在时间上相因子稳定性及可获取性原则:即选择性状指标在时间上相对稳定且易获取量化的指标参评对稳定且易获取量化的指标参评. .针对性原则:根据评

27、价目的选用有针对性的指标针对性原则:根据评价目的选用有针对性的指标.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三)土地评价的程序与关键步骤(三)土地评价的程序与关键步骤4 4 评价方法的应用:评价方法的应用:土地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土地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1 1)归类法)归类法: :针对一定土地利用方式的潜力大小或适宜性及针对一定土地利用方式的潜力大小或适宜性及适宜程度为依据,以定性方式将评价结果表示成不同类别适宜程度为依据,以定性方式将评价结果表示成不同类别等级等级. .(2 2)数值法:应用数学方法进行土地评

28、价)数值法:应用数学方法进行土地评价. .参数法的结果较参数法的结果较为精确,适应数据库和计算机处理的需要,缺点:在选择为精确,适应数据库和计算机处理的需要,缺点:在选择因素、建立评价系统、确定权重等方面存在主观的影响因素、建立评价系统、确定权重等方面存在主观的影响.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四)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四)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 土地资源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自然要素土地资源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自然要素组成,同时又受到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组成,同

29、时又受到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土地资源的特征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土地资源的特征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总体效应和综合反映;的总体效应和综合反映; 通过单独分析土地资源的各个构成要素及其特点,再进通过单独分析土地资源的各个构成要素及其特点,再进行要素间的综合、叠加,有助于对区域土地资源的总体特行要素间的综合、叠加,有助于对区域土地资源的总体特征作出评价征作出评价.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四)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四)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 (一一) )限

30、制性原理限制性原理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主要气候要素是: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主要气候要素是:n光照强度:植物体得干物质总量中有光照强度:植物体得干物质总量中有90%95%90%95%来自于植物的光和来自于植物的光和作用,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光和作用有很大影响作用,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光和作用有很大影响n光照长度:不同作物对日长的感应各异光照长度:不同作物对日长的感应各异n光照质量:光照质量对农业垦殖的适宜性、作物品种有较明显的光照质量:光照质量对农业垦殖的适宜性、作物品种有较明显的影响影响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四

31、)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四)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 (二二) )地质、地貌要素地质、地貌要素 地质、地貌因素是区域性因素,它们使得光、温、水、土在地地质、地貌因素是区域性因素,它们使得光、温、水、土在地学规律控制下进行了重新组合分配,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土地资源学规律控制下进行了重新组合分配,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 ; 以土地资源特性关系最密切的地貌因素主要有:海拔高度、地以土地资源特性关系最密切的地貌因素主要有: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地貌类型等几个方面;面坡度、地貌类型等几个方面; 以土地资源特性关系密切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岩性、矿物质组成以土地资源特性关系

32、密切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岩性、矿物质组成及风化母岩的性状等及风化母岩的性状等.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四)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四)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 (三三) )水文要水文要素素 土地资源的水文条件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水文地质土地资源的水文条件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水文地质. .n地表水的丰缺情况与农业灌溉用水、旱涝灾害的关系密切,也影地表水的丰缺情况与农业灌溉用水、旱涝灾害的关系密切,也影响到城镇、工业等建设用地的选址与布局;另外,地表径流的流响到城镇、工业等建设用地的选址与布局;另外,

33、地表径流的流水作用对地貌类型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会导致地面形态以及沉水作用对地貌类型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会导致地面形态以及沉积物状况的不同积物状况的不同; ;n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含水层性质、供排水、水质都会影响到土地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含水层性质、供排水、水质都会影响到土地质量质量.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四)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四)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 (四四) )土壤要土壤要素素 土壤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土壤的类型及其分布、理化土壤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土壤的类型及其分布、理化

34、性质及生产能力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的生产特性、开发性质及生产能力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的生产特性、开发利用方向利用方向; ;土壤主要的理化性状指标如下:土壤主要的理化性状指标如下: 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可溶性盐类、土壤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可溶性盐类、土壤PHPH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四)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四)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 (五五) )生物要生物要素素 生物要素特征对土地资源性质与利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生物要素特征对土地资源性质与利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35、;n首先,区域生物物种或生态系统或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直接引起首先,区域生物物种或生态系统或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直接引起土地资源类型或利用的更替;土地资源类型或利用的更替;n其次,区域植被类型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形成景观多样性的直接其次,区域植被类型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形成景观多样性的直接要素,也是土地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要素,也是土地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述土地资源概述三、三、土地评价的内涵土地评价的内涵(四)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四)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 (六六)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

36、、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类活动的参与可以使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发生巨大改变;人类活动的参与可以使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发生巨大改变;影响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属性的因素主要有:影响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属性的因素主要有:n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人口、社会需求、土地制度、土地政策与法规等人口、社会需求、土地制度、土地政策与法规等) )n经济因素:经济因素:( (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等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等) )n技术因素:技术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物质技术条件等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物质技术条件

37、等)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 1. 土地与土地资源概念是一样的吗?土地与土地资源概念是一样的吗? 2. 简述下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简述下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令土地划分为中,令土地划分为10 个大类,个大类,46个中类和个中类和73个小类,查查,各是什么?个小类,查查,各是什么? 4. 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影响土地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练习思考题:练习思考题: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 按照一定分类标准划分

38、土地单元(即建立土地分类系按照一定分类标准划分土地单元(即建立土地分类系统),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并通过制图统),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并通过制图揭示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可以为土地评价、揭示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可以为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提供重要的研究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提供重要的研究依据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土地分类:土地分类: 依其自然特征、经济特征、利用特征或综合特征的相似性依其自然特征、经济特征、利用特征或综合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选用一定的土地属性、土地利用属性及其度量指与差异性,选用一定的

39、土地属性、土地利用属性及其度量指标,可以把大量土地个体划分为一定级别或类别标,可以把大量土地个体划分为一定级别或类别.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一、一、土地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的分类(一)(一)土地分类的内涵土地分类的内涵 土地分类可以把大量土地个体的繁杂材料加以条理化、系统土地分类可以把大量土地个体的繁杂材料加以条理化、系统化,对于进一步开展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管理等具有直化,对于进一步开展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管理等具有直接指导意义接指导意义.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土地类型:土地类型: 土地具有一定的地貌、植被或土壤外貌形态,具有

40、近似成土地具有一定的地貌、植被或土壤外貌形态,具有近似成因或可比拟的土地属性即可划分为土地类型因或可比拟的土地属性即可划分为土地类型. .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一、一、土地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的分类(二)(二)土地类型及其划分土地类型及其划分土地类型划分包括两个方面:土地类型划分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土地类型的等级划分;一是土地类型的等级划分; 二是同一等级中的土地类型的分类二是同一等级中的土地类型的分类.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土地分级:土地分级: 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

41、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有低、复杂程度有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有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差异的土地单位. .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一、一、土地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的分类(二)(二)土地类型及其划分土地类型及其划分 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自然综合体地域分异规律土地分级的理论基础是自然综合体地域分异规律. . 即从形态分异到成因分异、背景分异即从形态分异到成因分异、背景分异.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 在在“全国全国 1:100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中,采用土地纲、中,采用土地纲、土地

42、类和土地型三级分类制土地类和土地型三级分类制.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一、一、土地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的分类(二)(二)土地类型及其划分土地类型及其划分 首先根据大尺度的水热组合类型,将全国按自然地带或亚地首先根据大尺度的水热组合类型,将全国按自然地带或亚地带分异划分为带分异划分为1212个土地纲,反映了土地光温水生产力;个土地纲,反映了土地光温水生产力; 然后根据大(中)地貌类型(山区以垂直地带划分)不同,然后根据大(中)地貌类型(山区以垂直地带划分)不同,在同一土地纲内划分土地类在同一土地纲内划分土地类.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 土地分

43、类的方法主要有:参数法和景观法土地分类的方法主要有:参数法和景观法.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一、一、土地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的分类(二)(二)土地类型及其划分土地类型及其划分n参数法:参数法:首先选择若干属性作为分类标志,并以这些指标的数量值、等级首先选择若干属性作为分类标志,并以这些指标的数量值、等级值为依据进行分类值为依据进行分类. .n景观法主要有三种方法:景观法主要有三种方法:顺序法顺序法两列指标网格法两列指标网格法路线考察法路线考察法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一、一、土地资源的分类土

44、地资源的分类(三)(三)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划分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划分1.1.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 人类在改造利用土地中所形成的各种具有不同利用方向和人类在改造利用土地中所形成的各种具有不同利用方向和特点的土地利用类别,反映了土地经济状态,是土地利用分特点的土地利用类别,反映了土地经济状态,是土地利用分类的地域单元类的地域单元. .具有以下特点:具有以下特点:是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一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但不一定连片而可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但不一定连片而可重复出现,同一类型必然

45、具有相似的特点重复出现,同一类型必然具有相似的特点. .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或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而呈动态变化的提高或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而呈动态变化. . 是根据土地利用现状的地域差异划分的,具有地域性是根据土地利用现状的地域差异划分的,具有地域性.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一、一、土地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的分类(三)(三)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划分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划分2.2.分类依据及体系分类依据及体系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一般应遵循充

46、分考虑土地利用现状的特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一般应遵循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现状的特征、反映土地利用的地域性、充分考虑生产应用性、具有一征、反映土地利用的地域性、充分考虑生产应用性、具有一定的科学系统性等原则定的科学系统性等原则. .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点等因素利用方式和覆盖特点等因素.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一、一、土地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的分类(三)(三)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划分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划分2.2.分类依据及体系分类依据及体系

47、20072007年发布了年发布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该国家标准采用一,该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12个一级类、个一级类、5656个二级个二级类类. . 其中一级类主要按照土地用途划分,包括:耕地、园地、其中一级类主要按照土地用途划分,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用地设施用地、其他用地.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

48、资源评价1-6节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二、二、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是为查清某一国家(地区)或某一单位的土地土地资源调查是为查清某一国家(地区)或某一单位的土地数量、质量、分布及其利用状况而进行的量测、分析和评价数量、质量、分布及其利用状况而进行的量测、分析和评价工作工作. .(一)(一)主要调查内容主要调查内容 根据调查的具体目标和内容的不同,土地调查可以分为根据调查的具体目标和内容的不同,土地调查可以分为土地构成要素调查、土地类型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构成要素调查、土地类型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专项调查和区域综合调查专项调查和区域综合调

49、查.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二、二、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1.1.土地构成要素调查土地构成要素调查 土地质量调查主要是对土地各构成要素进行专业调查,综土地质量调查主要是对土地各构成要素进行专业调查,综合反映土地质量性状合反映土地质量性状. .要素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各构成要素与要素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各构成要素与土地质量的相互关系及对土地资源特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然土地质量的相互关系及对土地资源特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然后通过综合叠加对区域土地资源特性作出全面评价,为区域后通过综合叠加对区域土地资源特性作出全面评价,为区域土地

50、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二、二、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2.2.土地类型调查土地类型调查 土地类型调查是在土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调查区的各土地类型调查是在土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对调查区的各种土地类型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调查,查明调种土地类型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调查,查明调查区土地类型的分异规律,揭示土地类型的形成、特性、结查区土地类型的分异规律,揭示土地类型的形成、特性、结构和动态演替规律构和动态演替规律.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

51、1-6节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二、二、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3.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是查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是查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及分布、土地权属状况和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按照行政区及分布、土地权属状况和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按照行政区逐级汇总出各乡(镇)、县(市)、地(市)、省(直辖市、逐级汇总出各乡(镇)、县(市)、地(市)、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全国的土地总面积及土地分类面积自治区)和全国的土地总面积及土地分类面积.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

52、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二、二、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4.4.专项调查与区域综合调查专项调查与区域综合调查 另外,为一些特殊目的进行专项调查另外,为一些特殊目的进行专项调查. . 对于一些对于一些“调查盲区调查盲区”来说,有必要开展区域土地资源综来说,有必要开展区域土地资源综合调查,以摸清这些地区土地资源的类型、质量、分布及开合调查,以摸清这些地区土地资源的类型、质量、分布及开发前景等基础信息发前景等基础信息.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二、二、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二)(二)一般程序和方法一般程序和方法外业调

53、查外业调查(1 1)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工作计划(2 2)资料准备()资料准备(3 3)仪器和设备)仪器和设备的准备的准备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内业工作内业工作调查的方法有:调查的方法有:(1 1)野外测绘填土方法)野外测绘填土方法 (2 2)遥感调查)遥感调查是对野外工作结果进行技术处理和整理阶段,是对野外工作结果进行技术处理和整理阶段,可用地理信息系统完成;内业主要工作:转绘、可用地理信息系统完成;内业主要工作:转绘、量算面积、编图与图面整饰、成果整理量算面积、编图与图面整饰、成果整理.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三、三、土

54、地资源调查制图土地资源调查制图(一)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n制图应遵从地理规律的原则制图应遵从地理规律的原则; ;n制图应体现综合原则制图应体现综合原则; ;n制图要突出生产性的原则制图要突出生产性的原则(二)主要的制图过程(二)主要的制图过程(1 1)编绘草图阶段)编绘草图阶段(2 2)编绘原图阶段)编绘原图阶段(3 3)清绘原图阶段)清绘原图阶段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与土地资源的分类与调查调查三、三、土地资源调查制图土地资源调查制图(三)计算机制图方法(三)计算机制图方法GISGIS制图软件被广泛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制图软件

55、被广泛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计算机制图包括三个步骤:计算机制图包括三个步骤:n数据输入数据输入n数据处理数据处理n地图整饰和输出地图整饰和输出(四)不同土地调查图件的特点(四)不同土地调查图件的特点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 1. .怎样理解土地类型是一个一定面积内性质相对的土地单怎样理解土地类型是一个一定面积内性质相对的土地单元的概念?元的概念? 2. .一般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是什么?它与土地资源现一般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是什么?它与土地资源现状调查有那些异同点?状调查有那些异同点? 3.“3s”.“3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应用有哪些特点?技术在土地资

56、源调查中应用有哪些特点?练习思考题:练习思考题: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一)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一)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指在一定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生土地生产潜力指在一定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产对人类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世界上评价农业用地历史悠久、应用最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世界上评价农业用地历史悠久、应用最广的系统,也是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一种方法。广的系统,也是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一种方法。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评价以美国开展最早,评价

57、系统以美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评价以美国开展最早,评价系统以美国为代表,是系统揭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评价方法为代表,是系统揭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评价方法。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一)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一)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Land Capacity Evaluation)可以分为两类:)可以分为两类:n一类是更具作物生长动态模拟模型或机理模型以及统计资料,一类是更具作物生长动态模拟模型或机理模型以及统计资料,建立数学模型来定量计算土地的生物产量潜力建立数学模型来定量计算土地的生物产量潜力. .n另一类是根据土地利

58、用方式的自然限制因素及其限制程度,构另一类是根据土地利用方式的自然限制因素及其限制程度,构建土地潜力评价系统,来比配土地在一定利用方式顺序下的潜力建土地潜力评价系统,来比配土地在一定利用方式顺序下的潜力. .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二)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二)土地利用潜力评价v生产潜力的评价与划分中,主要对各种各样的土壤制图生产潜力的评价与划分中,主要对各种各样的土壤制图单元,按其对一般的农作物生产、林木和牧草植物生长单元,按其对一般的农作物生产、林木和牧草植物生长的情况进行归类合并,划分在一个生产潜力单元土地资的情况进行归类合并,划分在

59、一个生产潜力单元土地资源的所有土壤制图单元,均有可比的潜在生产力源的所有土壤制图单元,均有可比的潜在生产力. .v该系统分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元三级该系统分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元三级. .美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系统美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系统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土地资源潜力评级图 土壤土壤潜力潜力评价评价野野生生林林业业牧用牧用农用农用限限制制中中等等优优限限制制中中等等优优特特优优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自然资源基础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6节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潜力

60、评价土地潜力评价v潜力级的评定潜力级的评定: :依据土地利用的永久限制因子。坡度、依据土地利用的永久限制因子。坡度、土层厚度、洪涝危害、气候灾害等。采用土层厚度、洪涝危害、气候灾害等。采用“最小因子最小因子律律”。v潜力亚级的评定潜力亚级的评定: :根据限制因素的种类来评定。根据限制因素的种类来评定。e e(侵蚀(侵蚀限制因子);限制因子);w w(过湿限制因子);(过湿限制因子);s s(根系限制因子);(根系限制因子);c c(气候限制因子)。(气候限制因子)。v潜力单元的评定:依据实际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水平,以潜力单元的评定:依据实际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水平,以及实际的生产水平或产量。及实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