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论文_第1页
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论文_第2页
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论文_第3页
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审计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在我国积极推行金融体制改革的当下,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内部制约与风险管理是从最高领导层、管理层到每一名员工都关注的理由,对于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部门来说更是责无旁贷,内部审计须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策略,审查和评价组织业务活动、内部制约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推动金融机构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面对来自两方面的风险压力:一是组织内部发生错报的压力,机构内部制约设计与执行的效果成为影响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

2、;二是内部审计师因审计失误所引发的审计风险压力。本文通过对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的阐述,探讨形成审计风险的理由,为进一步提出规避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策略奠定基础。【关键词】金融机构 内部审计 特征及表现 理由分析一、审计风险概述内部审计作为金融机构一种自我制约、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调整的手段,是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内部管理的工具,也是保障金融机构有效运转的重要基础。目前对于审计风险内涵及实质的探讨至今未有定论,下面是关于审计风险的相关综述。审计风险是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国际审计标准第200号)。审计人员对于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无意地未能

3、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审计风险是审计程序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的风险(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制约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第17号,2005)。内部审计师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制约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2006)。国内学者胡春元认为审计风险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陷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符而产生的损失或责任风险,而且包括经营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营业风险。谢志华指出审计风险

4、实质是审计结论的错误导致投资人(或审计委托人)遭受损失而必须由审计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以至刑事责任。张楚堂认为审计风险指在特定环境下由审计师不恰当的审计行为引起,并给审计主体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国内文献一般将广义审计风险描述为审计职业风险与工作风险,前者由审计师职业特征决定,后者也就是通常说的狭义审计风险包括审计主体的审计工作风险和审计客体的经营管理风险等。二、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表现形式(一)审计风险特征1.客观性。审计因为受托责任的存在而产生,因为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内部审计亦是同样道理。金融机构的领导层(董事会)即为委托人,管理层为代理人,内部审计则是扮演受托人角色对组织管理层履行职责

5、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避开或降低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由此可见,内部审计从产生就存在“先天”审计风险,这种受托责任的存在是内部审计风险存在的主导因素。从审计采用的抽样策略角度来讲,由于样本特性与总体特性或多或少存在误差,即使审计师采用详细审计策略避开抽样误差也会因为业务的复杂性、管理人员道德品质以及审计师自身判断等因素存在审计结果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审计风险贯穿整个内部审计工作。2.潜在性。内部审计风险虽然客观存在但其是否发生以及产生的影响都不能确定,更无法衡量。因为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并非必定发生,这就从金融机构自身层面降低了内部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

6、性。就审计师而言,如果其在职业上不受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则即使工作出现重大失误也不会追究任何责任,就不会形成审计风险。再者虽然审计师受到执业准则的约束且发生偏离客观事实的行为,但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财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能够被报表使用者接受,那么这种审计风险同样是隐性的并没有转化为实在风险。因此,审计风险的这种潜在特征同时也意味着审计风险需要一个显化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受审计法律环境、审计内容、审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的影响。3.可控性。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并不意味着内部审计师在日常工作中畏手畏脚,现代审计发展趋势从制度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的过程表明审计风险是可控的。由于金融机构释放的风险较高,内部审计更应

7、该关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制约,审计师可以通过充分了解业务流程、增加审计程序等有效手段来合理评价金融机构存在的固有风险与制约风险,进而达到降低审计检查风险的目的。4.侧重检查风险。金融机构不同于其他企业,作为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其自身具有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等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艰巨性。金融机构是高风险类组织,内部审计作为其内部制约和管理的一部分也“水涨船高”的面对较高审计风险。金融机构的特殊性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应关注内部制约的设计及执行情况,一旦未按标准流程执行则会产生连锁效应,一个小失误也许会带给金融机构巨大损失,因此合规性应是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重点

8、。从积极方面来讲,我国金融机构内部制约制度较为完善,再加上“一行三会”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共同作用下,金融机构相比一般企业来说内部制约的设计和执行效果较好,因此内部审计师应在关注组织内部制约基础上降低自身的检查风险。(二)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1.制度风险。2006年6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针对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融租赁公司印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2007年4月保监会针对各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印发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指引(试行)。虽然这些指引在一定程度上为内部审计

9、工作提供帮助,但我国金融机构业务复杂、结构多元再加上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一个政策不能放之四海而皆适用,因此会存在制度风险。尤其是金融监管部门只发布了指引但并未明确如何具体实施导致各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影响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果。2.违规审计风险。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部门未遵循监管部门和本机构的审计规章制度或操作流程导致审计风险,例如在现场审计中,应该就查出的理由向被审部门征求相关意见,但内部审计师未履行这一工作流程导致最终的审计结论无法得到认可。金融机构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获取数据庞杂且多数依赖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因此审计师在采集被审部门电子数据作为审计证据时,应根据2013年新

10、出台的内部审计准则要求记录电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对于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部门来说,这种违规风险是可以避开的。3.信息不对称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来自两方面:金融机构内部和金融机构客户。在金融机构内部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为了掩盖事实或违规行为人为设置障碍阻碍内部审计工作,例如提供虚假信息材料或故意隐瞒真实交易等,不仅造成审计查证不实还严重影响审计效率。从金融机构客户层面讲,在内部审计延伸过程中因为一些客观或主观因素造成审计人员得到的信息严重偏离客观现实,使审计人员难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无法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这种信息不对称造成违纪部门的理由未能揭露出来,长此以往有违纪理由的部门会继续

11、以隐秘的手段实现不当目的,而未违纪部门则会“逆向选择”效仿,严重影响金融机构正常运转发展。4.审计抽样风险。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充分运用抽样技术,以抽样审查替代全面审查,再加上我国金融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和数据信息的庞杂性决定了不可能实现全面审计。根据2013年最新内部审计具体准则2108号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在选取样本时,应当对业务活动中存在重大差异或者缺陷的风险以及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进行评估,并充分考虑因抽样引起的抽样风险及其他因素引起的非抽样风险。由此可见,抽样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内部审计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掌握的信息,因此审计抽样具有不稳定性,一旦所抽取样本不能反映审计对象的总体特征或

12、遗漏了影响审计结果的重要事项都势必使审计结论偏离事实,产生审计风险。5.审计策略与技术风险。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策略和技术的应用是影响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从我国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目前状况看,存在审计策略偏重于事后、时点监督,没有向实时的、动态的、全过程的事前、事中监督转变的理由,与此同时,审计偏重于现场审计,没有将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有机结合、并逐步加大非现场审计力度的转变,这些都可能成为审计风险的潜在因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审计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素。审计技术方面,由于金融机构信息化程度较高使得内部审计工作

13、的范围扩大,信息化转变了代理人不同类型机会主义行为的严重程度从而促使审计工作的重点也随之转变,因此内部审计应关注被审部门信息系统的有效性。6.定性风险。审计评价是对被审计者履行经济责任、管理责任情况发表的综合评价,涉及被审计者的切身利益,任何不实或不当的评价都可能会引起审计行政诉讼。内部审计虽然是组织内部风险管理和监督的手段,但并不意味着对发现或揭示的理由随便做出结论。定性风险指由于审计人员业务技能不精或工作作风不踏实使得审计工作不够深入,未发现被审对象客观存在的理由或引用审计依据不当造成定性、评价和结论不准而产生的风险。定性风险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非评价审计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二是对审计过

14、程中未涉及的具体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三是对审计证据不足的审计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四是用词不妥的审计评价。但更多的是由于各种理由报告定性模糊、理由含混,语言似是而非,结论模棱两可,不知所云。定性风险时可以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7.专业素质与道德风险。由于内审人员素质、知识结构和技能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造成审计失控、失误、失察。对金融机构来说,由于缺少对一些专业性衍生品或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和相关业务流程的专业知识,其实施的审计程序以及获取审计证据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肯定会大打折扣,从而造成审计风险。另外,内部审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是影响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内部审计师应着重关注并遵循独立、客观、诚

15、信、保密四项基本职业道德要求,其中独立性是实施有效审计的基础。由于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的手段,因此在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相对较差,这就要求金融机构领导层和审计师加深对审计的认识程度和对内审工作的重视程度,如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采用工作轮换方式安排审计项目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一方面这部分人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原因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审计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审计研究.财会通讯,2013.作者简介:梁朔(1988-),女,汉族,江苏南京人,任职于南京审计学院,研究方向:内部审计、金融审计。上一页123一旦审计披露的违规违纪理由成为机构经营发展的桎梏,则审计部门也难辞其咎。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重视审计决定的利用效果,不可因为人情或隶属因素而隐瞒偏离客观事实的理由,更不应忽视内审部门处理决定的执行和整改要求的落实情况;领导层应重视审计决定的执行,同时应同意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决定和整改要求可以以董事会或相关管理层的名义下发督办、限期整改,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威信、加大审计决定的执行力度。参考文献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