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真题_第1页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真题_第2页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真题_第3页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真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真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此诗是   (朝代)诗人 (作者)创作的。全诗紧扣一个“   ”字,表现了诗人对 的感情。2诗的后两句突出了诗人游历过程中心情由_到_的转变。3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用“”画出来。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_。2. 阅读专项训练。母亲的爱汪国真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芨

2、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这首诗共_节,每节最后的一个字分别是_、_、_、_、_。由此可以发现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一个原因是押韵,此诗押_韵。2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1)“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这两句诗运用的写法是(_)。A.对比  比喻   B.排比  夸张   C.对偶  拟人(2)诗中

3、用“太阳”来比喻母亲,那么诗句“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和“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中的“又圆又亮”和“辉煌”是在形容(_)A.母亲的泪   B.儿女的成就(3)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说,“我们的欢乐”指的是_,“我们的痛苦”指的是_。3体会诗歌真挚的情感。(1)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2)你怎样理解“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这一小节诗歌?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_3. 读古诗,完成练习。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_  _2这首古诗是_代诗人_所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说理的诗句是_。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  _4.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随着_的变化,人们看到的庐山景色也各不相同,这表现了庐山_的特点。2读了这两句诗,我们明白了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 )A. 经过反复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B. 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C. 观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 经过连续观察,结果才会准确。5. 默写古诗,回答问题。宿新市徐公店篱落

5、疏疏一径深,  。追黄蝶,  。1补全古诗。2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图。其中“_”和结句中的“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3“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4这首诗运用了_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5“_”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初一夜月明苏福朔日盈虚又一初,嫦娥底事半分无?却于无处分明有,浑似先天太极图。注释:苏福(13721385):明代潮阳(今广东惠州)人,2岁丧父,5岁还不会说话。后来出口

6、成章。8岁时就写了三十夜月诗(30首)。1385年,他14岁时到京城参加考试,皇帝朱元璋亲自面试后,非常赏识他,因为他年纪太小没有录用,派人护送回家,并通知地方官每月资助。朔(shuò)日:农历每月初一。盈虚:指月亮由缺到圆,又由圆到缺的变化过程。一初:一个开头。底事:什么原因。浑似:完全好像。先天太极图:解说宇宙万物最初如何生成的图形。1圈出押韵的字,并说说初一的夜晚明明看不到月亮,作者为何要写“初一夜月”?  2小作者由初一夜晚天空漆黑一片联想到“先天太极图,这是一种_联想法。7. 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节选)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

7、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1阅读诗歌时,要善于抓住关键字词加以品味,体会诗中的诗情画意。请在诗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生动的字或词加以品析,说说它好在哪里。_2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诗的特点,你觉得应该用哪个词?为什么?_3在这雨过天晴的环境里,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都生动起来,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选择其中一种,具体描写出它在这个环境中的情态。(50字左右)_8. 阅读欣赏。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

8、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读上面两首诗,体会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_2上面两首诗歌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_9. 课文理解。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1用简洁的语言给文章所描绘的画面各取一个小标题。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景象。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3这首诗的画面色彩鲜明,古代诗词中也有类似的写江上美景的句子(季节不限)

9、,请写出相应的上下句。_10. 课文精彩回放。绿艾青 (现代)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1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_2“到处是绿的 ”,这一句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_3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填空。风中的(_)是绿色的。雨中的(_)是绿色的。水中的(_)是绿色的。阳光下的(_)也是绿色的。4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10、,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试写一两句话描绘这种情景。_11. 阅读与欣赏。溪居即事唐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1下列对画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童)急急忙忙地跑回去,把柴门关上。B.(小童)急急忙忙打开柴门,迎接客人。C.(小童)以为有外人进来,急忙回家,发现门是关着的。2诗中的三、四句中_、_两个字用得最好,描绘出一个_的农村儿童形象。3诗中展现出的是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写了_、_、_、_等景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优美的景色和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4诗人写的虽是普普通通的景物和日常生活的小事,

11、但给人美的享受,表达了诗人_的心境。12. 课内阅读。江雪_,_。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写了_、_、_等景物,流露出诗人凄清、孤独的落寞心情。3“千山鸟飞绝”一句中,“绝”字的意思是_。4江雪这首诗中描绘环境的诗句是:_,_。诗中最能表达作者坚毅、孤傲心情的词语是_和_。5请你写出刻画渔翁寒江独钓形象的诗句。_6请你想象一下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然后写下来。_13. 快乐阅读。望洞庭湖光秋月_,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诗中描写了_、_、_、_等景物。3第三、四句诗人采用_的修辞手法,把_比作“白银盘”,把_比作“青螺”。4整首诗通过对_的描写,表达了诗人_。14. 古诗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  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