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产业的发展_第1页
摘要文化产业的发展_第2页
摘要文化产业的发展_第3页
摘要文化产业的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才培养模式凸显重要。本文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入手,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略陈管见。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 人才培养 模式一、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它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十六大以后,我国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重点战略的高度,“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国家、地方、行业三个层面的文化产业政策和规划陆续出台,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度骤然提高。文化产业历史性地承担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

2、调整、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中国在21世纪的“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的核心竞争力等重大使命。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有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更多更密集的政策论断和指导原则。“文化产业已经成了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热潮中,一个“瓶颈”问题却日益凸显,成为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性因素之一,那就是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匮乏。具体而言,一是数量少,既懂文化艺术又懂经营管理,抑或擅长项目策划、文化经纪、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少,尤其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二是专业化程度低,部分经营管理人员

3、不熟悉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不擅长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三是结构不合理,包括从业人员的行业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国家和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已意识到这一点,文化部于2004年4月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05年4月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揭幕仪式上大声疾呼: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已经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的科研与教学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进器和人才培养的最佳孵化器。一是要培养从事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人才, 二是要

4、培养具有文化创造力的创意性人才, 三是要培养能把握市场经济规律、精通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人才。二、全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及其人才培养2004年,教育部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5年又批准了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等高校和2所独立学院开办并开始招生。在这之前,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已在相关专业招收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文化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方向。据教育部统计,

5、目前我国开办文化产业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高校已达到69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开办文化产业管理类专业的院校中综合类院校占多数,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大学、深圳大学、青海大学等地方综合性大学,他们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将专业基础或方向分别倾向于宏观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中央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广东商学院等多学科类大学的数量较少,他们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凸显各自专业特色,将专业基础或方向定位在经济、政法等。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为代表的艺术类院校相比较多科性大学的数

6、量更多。艺术类院校主要以艺术管理为主。综合艺术院校以艺术学为基础,管理学为依托,经济学、法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渗透其中,将专业牢牢扎根于艺术教育的土壤之中,在充分发挥综合艺术院校内在优势的同时,突出该类专业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及其产业的联系与融合,如山东艺术学院;单科类艺术院校根据自己院校单科类的教学资源和社会需要,将艺术管理专业特色化、行业化、专门化,如中央美术学院。FS:PAGE 我们现有的文化产业管理类专业与学科具有较广泛的分布性,在不同高校呈现出不同面貌,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管理类学生的培养模式,以及不同的培养目标。各大高校都从各自的学科情况、师资能力等现状出发,通过不同途径,采用不同的模

7、式,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与现状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文化产业管理类专业搞成千篇一律、一种模式。那样做,是无益于这一新兴专业的积极探索与健康发展的。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以就业为导向,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首要任务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对所培养人才基本规格的原则规定。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组织和管理教育活动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办学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异性。每一所大学的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有自身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针对性

8、。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具有面向市场的开放意识,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紧贴文化艺术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加强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使专业定位、招生规模等都能按市场规律变化。(二)树立培养理念,恰当定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按照一定的理念标准,在国家统一目标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专业布局、师资条件、学生特点等来设计,并有所侧重,以形成百花竞放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经营、策划、管理人才,需要较强的应用能力。比如独立工作的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9、、鉴赏能力、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与操作能力等等,其核心可以是以下三方面:具备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每一个从业者都需要涉足广阔的艺术领域,洞悉、把握艺术的内涵和规律,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将来从事文化艺术管理工作,策划、指导、组织各类活动时,才不至于面临“隔行如隔山”的尴尬,在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具备对政策把握和理解的能力。从事文化艺术管理的所有工作都要建立在对党和国家文化艺术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上;建立在对文化艺术法律、法规的遵守和熟练运用上;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走向,洞悉文化市场的变化;要把握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动态。 具备一定的管理经营能力。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应掌握

10、必需的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技巧。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同时,文化艺术产品的产业化,要求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必须懂得经营、善于经营,掌握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市场运作的过程,把握经济规律和营销策略,力求在多变的艺术市场中具有应变和竞争能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基本理念应定位在“艺术素养、政策观念、市场意识、实践能力”。即以艺术作为管理经营的基础,加强学生敏锐观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全国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质和高品位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

11、作规律的,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具备现代管理、经济和规律的基础知识,能在文化产业、媒体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经营、文化产业业务设计、项目策划、文化经济、贸易、咨询和国际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但这样的培养目标只能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开办院校所在地域、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院校性质和特点等不同,每个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定位。FS:PAGE (三)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建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途径。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注意课程纵向横向的交叉渗透,加强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着力

1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理解专业知识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协调工作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综合教育,建立综合教育体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在建构科学适用的课程体系过程中需要:、以确立专业特色为切入点,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树立实现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双赢”的发展意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事业与产业联动的发展模式,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建设中必然也要在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之上建设。因而课程设置中要渗透文化事业管理的相关内容。、以研究文化产业价值链为切入点,奠定课程体系的基础。文化产业,又称

13、“文化创意产业”或“创意产业”。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文化产业的产业性要求它以营利为根本目的,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条对于了解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上个世纪末期查尔斯.兰蒂( Charles Landry)的研究,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包括创意的形成、文化产品的生产(从创意到产品)、文化产品的流通、发送机构以及观众与接受(文化消费)等五个环节。在课程设置时需要关注文化产业价值链。、以突出地域特色、学院优势为切入点,彰显课程体系的特点。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应充分利用各自院校的办学资源和学科背景,求同存异,彰显特色。为更好地为地

14、方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培养既谙熟当地文化,了解区域市场,又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植根于当地特有的文化资源,可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以完善知识结构。(四)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文化艺术管理各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了解文化艺术市场与管理的一般规律、具备相应组织管理及营销策划等实际能力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因此,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来说,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复合性人才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从文化产业管理开办以来,一直强调实践,但由于各种原因,实践教学仍然比较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实习基地脆弱、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人才培

15、养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来说,应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当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程建设,应求质保量,即追求质量的提高,保证有足够实践教学时间,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同时,扩大学校的开放度和社会化,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开展横向联系,与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或联合体。除此之外,积极参与、策划、组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五)师资队伍

16、的建构要实现培养从事文化产业管理的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支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既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别的或相近的专业转过来的,理论水平不是很强,也不够系统,知识结构并不合理,尤其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背景。因此推进教师专业化并实现教师的转型,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已十分紧迫。如何建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主要有两个途径:FS:PAGE 一是努力建设自身的专业教师队伍。首先要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都离不开研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向教师提出了

17、很高的要求,决定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管理。通过抓好学科建设,更好地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要做到人人进学科梯队,人人有学科归属,通过参与项目研究,掌握文化产业管理学科领域问题的研究方法、思考方法、动态与前沿,同时也可更好地把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其次,以产教研一体化的模式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特别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结合,因此它对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社会专业实践经历不丰富,在教学中必然脱离实际,所培养的学生也无法满足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而言,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就要

18、对教师知识结构进行调整,特别需要通过产教研一体化模式来丰富实践经历与强化实践技能,通过产业运作实践,将实践中掌握的操作技能融入课堂教学中,解决许多教材众缺少的理论与实务操作有机结合的问题。另外,加大师资引进力度,加强现有教师在职培训。要抓住近几年硕士、博士毕业生就业高峰的契机,大力补充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提高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一批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凝聚力,迅速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水平;针对现有教师的专业结构和自身特点,有计划的利用寒假、暑假,对他们进行在职培训,让部分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锻炼,选拔部分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