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陕西定边二中 张晓玲 一教学目的 1. 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体验生活,从平凡琐事中提炼意蕴丰富的写作素材的写作方法。 2.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一个形象特征进行描写,以表现其思想性格的方法。 3.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厚的父子之情。 4. 体会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 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2.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表现父子深情的方法。 三.教学用具:计算机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作者简介、
2、课文背景、生字词、朗读、结构 教学过程: 1. 导入: 古往今来,有不少文人墨客都喜欢以“送别”为题材写诗赋文,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战国策)的壮别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的惜别,从“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高适)的豪情到“举手长老老,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的柔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离别的文章背影,作者在此文要通过离别抒发什么情感呢? 2. 作者简介: 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 他五岁入私塾,18岁中学毕业,考入北大,22岁毕业于北大,1925年
3、在清华任教, 这 篇背影是他在清华任教时回忆在北大读书时的事。 3. 课文背景: 1918年,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当时的朱家也 “ 祸不单行”,1917年,父亲朱鸿均(任徐州烟酒公司局长)被解职,祖母又去世,借钱办完事后,于还债。然而父亲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却没有怨人尤天,而是一如既往地关爱自己的儿子。 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4. 生字词 簌簌 ( ) 赋( )闲 琐( )屑 卸( )货 惟( )独 蹒( )跚( ) 差( )使 举
4、箸( ) 丧( )事 浦( ) 口 5. 朗读课文 1. 听老师范读12段 2.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 结构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所以可以以时间为依据划分结构 开篇设疑 惦记背影(1) 回忆往事 刻画背影(26) 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7) 1通过划分结构,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是什么? 父子深情 2通过此结构,我们也可以看到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背影 2. 作业 1. 抄写生字 2. 熟读课文 3. 思考课后练习一、二、三、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分析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a. 上一堂课我们以了解此文的主题是什么?颂扬父爱b.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本
5、文主要写了 。写了一位 的儿子,一位 的父亲。c. 讲述父爱或母爱的文章,我们看过不少,但我们看完此文后,却觉得它非常独特、别致,请问此文相对于其它描述父爱的文章来说,有何独特之处? 写人文一般侧重描写人的脸部,神态等,此文却所刻画的不是脸,而是背影。d. 那作者为什么会选取一个背影来作为自己抒发父爱的着眼点呢?此题我们分析完课文后再回答。 2. 请通读课文,思考 1. 文中有几次出现父亲的背影,区分虚实,分析其作用。 2. 背影是本文描写重点,四次背影分别出现在1、6、7段,那请问除开1、6、7段,25段没有涉及背影,是不是闲笔呢?为什么? 开篇设疑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1) 虚写 烘托背
6、影(交代家境)(2-3) 铺垫背影(细心关照)(4-5) 回忆往事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实写 注望背影(车门话别)(6) 实写 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7) 虚写 1. 背影只是人的言和行,还不能完整地塑造人物形象,所以作者还描写了父亲的“言”。 全文父亲说了几句话?表现了什么情感? <1>.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 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些话含蓄着许多怜惜、关心体贴、依依不舍意思) 1. 父亲对儿子是如此的关爱,那儿子对父亲又是什么情感呢? 作者是通
7、过什么表达方式表达的,表现在哪? 明 确:关注、思念,以抒情的方式表达,集中表现在 1对父亲背影的关注:渗透在四次背影的描述中 2以自责、悔恨来反衬对父亲的思念 ,如“ 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心里暗笑他的迂” 3流泪 问:流泪是儿子对父亲情感的直接流露,那全文描 述了作者几次流泪呢?作用是什么? a: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b:感动之泪:望亲买橘,父子离别 c: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作用:表现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从侧面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意。 (五)为什么背影会给我留下最难忘的印象? 因为背影是父亲对儿子至爱的化身,体现了父亲对儿的深情厚意。 总结:从此文我们可以看到作
8、者所记叙的只是生活中的繁琐小事,然而道出的却是人间至真至纯的亲情,真正达到了“ 人人心中所有, 人人笔下所无 ” 的高度。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父母也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比如一大早起床为我们准备早餐,出门时千叮万嘱 你是否用心去体会过,去感 悟 过? 现在就请大家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感受。( 自由讨论) (六)作业: 模仿本文选材的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表现父爱或母爱的短文,字数不限。背影课后反思背影是朱自清先生早期一篇极为有名的文章,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散文的杰作。全文只有一千五百字,集中描写了一个片断,却感人至深,脍炙人口。过去,这篇散文曾长期选作教材,正如吴晗先生说的:
9、“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了。”叶圣陶也讲过类似的话。一篇散文能够久久传颂、不被忘记,这决不是偶然的,它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背影是作者于1925年10月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是追忆八年前的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读背影,给读者的第一个感受是,作者着力表现了人间的至情真挚的父子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得细腻、真实、深刻。读背影,给读者的第二个感受是,全篇用白描的手法,艺术技巧极为高超。读背影的第三个感受是,文章的语言朴素
10、、简练。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位为:1.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体验生活,从平凡琐事中提炼意蕴丰富的写作素材的写作方法。2.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一个形象特征进行描写,以表现其思想性格的方法。3.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厚的父子之情。 4. 体会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 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2.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表现父子深情的方法。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作者简介、课文背景、生字词、朗读、结构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课文分析 开课时检测预习情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个 故事。一个 的父亲。一个 的儿子。本文的主题是 。然后直奔课文重点内容,在阅读中分析四次写背影,四次流泪,父亲的六句话,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感悟真情,最后以体验真情,学会感恩来结课,进行写作训练。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炭加工技术及应用考核试卷
- 糖果与巧克力产品创新与研发流程优化实践案例解析实践案例考核试卷
- 热塑性聚氨酯合成考核试卷
- 租赁设备市场市场定位研究考核试卷
- 2025租房合同范本下载3
- 2025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范本
- 2025【高级咨询服务合同】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办公室租赁合同协议书
- 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一册教案设计
- 二零二五版工程借款协议合同书范例
- 给梦一个奔跑的方向-“距离梦想大学有多远”-高中热点大观园
- 防空掩体知识培训课件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江西上饶铅山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模拟雨的形成课件
- 多维数据循环嵌套分析-全面剖析
- 数学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1
- 认知与实践:AI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现状调研分析
- 护理行政查房内容
- 精神科患者自缢应急演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