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_第1页
丽江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_第2页
丽江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_第3页
丽江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丽江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全市主城区内集体土地上临街临巷的工程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云南省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在全市主城区内集体土地上从事临街临巷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本规定所称主城区是指丽江市四县一区的主城区。本规定所称临街临巷建设工程,是指单位或个人在集体土地上临街临巷建设的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第三条 全市主城区内集体土地上临街临巷建

2、设工程施工现场除应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第二章 基本规定第四条 临街临巷建设工程在施工前应取得工程所在地市、县(区)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并向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备案,符合条件后方可施工。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由市、县(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社区)应协助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做好临街临巷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 临街临巷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随意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确因工程建设等特殊需要,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

3、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辅助设施的,必须取得县(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第三章 安全管理第六条 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安全、消防、环保、卫生、节能等有关规定,并且应具备通路、通水、通电、讯通和场地平整的要求。施工现场应设置双向安全出入口,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紧急疏散。第七条 施工现场应进行封闭管理,非施工及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穿好工作服,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第八条 施工现场的塔吊、井字架等垂直运输机械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避开街巷和居民区。严禁在提升架、吊篮、提升架井口和吊

4、物下操作、站立、行走。第九条 严禁在未设置安全措施的人行道上方施工。严禁高空抛掷物品。第十条 严禁在高压电源危险区域冒险作业,操作平面距离高压电源水平距离应满足有关用电标准规范要求。第四章 文明施工 第十一条 施工现场应设围挡,市区主要路段的工地应设置高度不小于2.5米的封闭围挡,一般路段的工地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8米的封闭围挡,围挡应坚固、稳定、整洁、美观。围挡应采用轻质围挡,围挡外立面上应设置公益性广告。围挡设置应避免将公共绿化区域围在内。第十二条 施工现场应有防止扬尘、泥浆、污水、废水等相应措施,驶出施工现场的车辆应进行冲洗,不得对路面造成污染,严禁拖泥上路。建筑垃圾、渣土运输应覆盖后方

5、可外运,建筑垃圾须依法依规进行处置。第十三条 施工现场内,施工方应配备相应数量的洒水车,定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施工现场应配备有关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并规范处置。第十四条 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用严密遮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减少扬尘污染。第十五条 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早晨作业不早于06:00,晚间作业不超过22:00,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的,应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工作,报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施工。第五章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第十六条 构配件、脚手架钢管宜采用48.3X3.6毫米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千克,扣件在螺栓拧紧扭

6、力矩达到65牛顿米时,不得发生破损。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50毫米,两端宜设置直径不小于4毫米的镀锌钢丝箍两道。第十七条 脚手架搭设应避让绿化树木和行道树。脚手架立杆纵向间距不宜大于2.0米,横杆步距不宜大于1.8米。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第十八条 脚手架外围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应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并与架体绑扎牢固。第十九条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毫米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第二十条 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7、高低差不应大于1米。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毫米。第二十一条 单、双排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米。第二十二条 单、双排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第二十三条 脚手架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端1.0米,宜高出檐口上端1.5米。第二十四条 脚手架应与建筑主体结构间设置连墙件,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第二十五条 脚手架必须设置剪刀撑。第二十六条 脚手架的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第二十七条 架体

8、拆除作业应设专人指挥,当有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行动,且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第二十八条 拆除临街面脚手架时,应由专人对行人及过往车辆进行疏导并设置警示标志。第六章 行人及过往车辆保护第二十九条 临街临巷建设工程不得占用人行道进行施工,若特殊情况需占用人行道时应征得所在地城市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占用人行道时,人行道上方应搭设落地式安全通道防护棚,防护棚搭设应满足以下要求:(一)防护棚应纵向设置剪刀撑,按每二跨一组并纵向连续设置,竖向连接到顶,一端支撑在垫板上,另一端与立柱、水平杆连接到顶;(二)防护棚硬防护为上下2层,二层间距为0.5米,顶层在横向钢管上铺木枋、间距为200毫米,再

9、满铺木板,下层防护层在横向钢管下面铺满密目网,横向钢管上方铺木枋、间距为200毫米,再满铺木板;(三)防护棚上部四周采用高1米木板进行封闭围护隔离;(四)防护两端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护内应设置夜间照明装置。第三十条 建筑工程严禁占用市政道路进行施工,确有需要临时占用市政道路时应征得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同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不得占用道路全幅阻断道路交通;(二)占用场地两侧应设置明显的行人、车辆疏导警示标志,并应设置夜间照明装置。第七章 施工临时用电第三十一条 电工必须经过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作业,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第

10、三十二条 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下方施工、搭高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工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第三十三条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TNS)供电,零线(PE)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第三十四条 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必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第三十五条 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制。第三十六条 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毫安,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秒。第八章 消防安全第三十七条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应远离明火

11、作业区、人员密集区和建筑物相对集中区。可燃材料应放入其加工场、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不应布置在架空电力线下。第三十八条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米,可燃材料堆场及相应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米,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米。第三十九条 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施工区不得用于居住和营业使用。脚手架搭设不应影响安全疏散、消防车正常通行及灭火救援操作。第四十条 施工现场应设置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和应急照明等临时消防设施。第四十一条 室内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底子油等易挥发产生易燃气体的物资作业时,应保持良好通风,作业场所严禁(使用)明火,并应避免产生静电。第四十二条 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作业现场及附近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燃材料对其覆盖或隔离。第四十三条 出现五级及五级以上风力时,应停止焊接、切割等室外动火作业,确需动火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挡风措施。第九章 高处作业第四十四条 高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系挂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第四十五条 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进行加固。第四十六条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材料,均应堆放平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