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与环境 单元巩固训练题_第1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与环境 单元巩固训练题_第2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与环境 单元巩固训练题_第3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与环境 单元巩固训练题_第4页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与环境 单元巩固训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一、选择题1.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与实际情况符合的是:(   )(假设空气是均匀的) 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不断减小                                   &#

2、160;B. 声音的频率不断减小C. 声音的振幅不断减小                                           D.&#

3、160;声音的音调不断减小2.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里,美妙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而一些机器的轰鸣声也能使人心烦意乱。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如果在月球上发生爆炸,只要爆炸足够剧烈,地球上的人也可以听到C.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快D.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B. “闻其声辩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

4、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D. 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4. 在演奏会上有二胡、小提琴、笛子共同伴奏,听众能辨别出不同乐器的声音,辨别的依据是() A. 音调                                   

5、;  B. 响度                                     C. 音色       

6、60;                             D. 频率5.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

7、研究的是(    ) A. 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 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 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8、0;                          D. 铃铛是怎样发声的6.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9、60;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7.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 减弱噪声污染                B.&

10、#160;缓解“热岛效应”                C. 绿化居住环境                D. 减少大气污染8.李白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 A.&#

11、160;音调                                     B. 响度          &#

12、160;                          C. 音色                     

13、0;               D. 频率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B. 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

14、播                                       D. 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10.鞭炮声是噪声污染,其主要原因在于鞭炮声的(   ) A.

15、 响度大                                B. 音调高              

16、0;                 C. 音色差                               

17、; D. 声速快1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                B.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        D. “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12.吉他

18、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 A. 振幅一定更大          B. 振幅一定更小          C. 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 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二、填空题

19、 13.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如图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14.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18000次,频率是_ Hz,人类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15.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声音在真空中_(选填“能”或“不能”)传播. 16.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700次,频率是_Hz,人类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 17.男低音歌唱家高声歌唱时女高音歌唱家轻声伴唱,“男低音”与“女高音”

20、相比较,“男低音的响度” _(填“大”或“小”),“女高音”的音调 _(填“高”或“低”)能辨别男女声音的不同是依靠 _不同(填声音特性)来判断 18.如图所示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通过_传播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_ 来判定的19.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

21、0.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6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 21.古代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偷袭敌人的马蹄声,常常睡在地上,其原因是_能够传声通常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 22.如图(a)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如图(b)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如图(c)所示,

22、再把瓶口封上,这时你将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手机的铃声;如果逐渐把瓶内的空气抽去,你听到的手机声的大小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再慢慢放进空气,你会听到手机的声音的大小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这实验说明_ 三、实验探究题 23.探究:能使声音反弹回来吗?  实验器材:两根相同的纸管、书、机械表实验步骤:如图所示,把两根纸管、书放好,纸管不要与书接触;(1)把表放在一个纸管内的一端,从另一根管子一端侧耳倾听,用手捂住另一只耳朵,左右移动倾听的纸管,寻找听到滴答声最响的位置,在_;    (2)拿走听管,仍在原位听,你现在

23、还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吗?_;    (3)再把硬纸管放回原位,拿走书本,现在还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吗?_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_ 24.如图所示,小明和小李用棉线连接两个塑料杯制成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在相距10m远的地方可以相互通话,这表明_; (2)如果他们保持相同的距离,改用金属丝代替棉线且仍以相同大小的声音通话时,发现听到对方的声音大了一些,这一现象表明_; (3)当他们正在用“土电话”通话时,另一位同学捏住了棉线的某一部分,此时他们都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这是由于_; (4)用“土电话”通话,如果棉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通话对方_(选填“能”或

24、“不能”) 25.以下是小明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以及声音特性的几个实验。(1)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声,音叉有没有振动呢?怎么证明发声的音叉振动呢?你的做法是_。 (2)用塑料袋包好正在发声的电子闹钟,放入水中后我们仍然能听到声音。说明_。 (3)如图用尺子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 四、综合题 26.用一组相

25、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什么?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什么? 2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多普勒效应1842年的一天,奥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科学家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驶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鸣笛声音调变尖,而火车从近而远时鸣笛声音调变低。他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

26、就会不同于声源发声的频率。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减小,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增大,频率变小,音调就变低,后来人们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发射一系列的超声波,经人体血管内的血液反射,因为血液流动的速度不同,反射后被仪器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就会有所不同,用不同颜色标识出,因而彩超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象的优点,又

27、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1)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_工作的。 (2)若声源不动,观察者向声源运动,_(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3)从听到火车鸣笛的音调变高判断,火车正在_(选填 “靠近”或“远离”)观察者。 28.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雪花落水也有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耐心地读一读这篇文章,也许你会有所发现相信大部分读者看到本文题目,都会认为,这篇文章登错了地方,因为它看起来不讲科学而含诗意要知道,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在3月份一期的自然

28、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宣布了他们的上述结论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是个奇才普罗斯佩勒提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克拉姆有一个设备:一个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

29、速水下摄影机利用这台摄影机,他们确实在下雨时发现水中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普罗斯佩勒提的理论基础和数学能力也很高,他通过计算得出,下雨时那些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状况协调一致,从而证实他们的理论完全正确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普罗斯佩勒提通过理论分析指出,气泡是要将自己的体积与水的密度相适应,才不断收缩和膨胀的事情还没有结束,人们告诉他们,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他们也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但是,他们不是简单否认,而是要用实验来验证在一个风雪的夜晚,他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

30、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你看,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        ) A. 蝙蝠          &#

31、160;                             B. 猫                   

32、;                    C. 狗                            &#

33、160;         D. 大象(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音,站在鲸鱼的角度看_ (是/不是)噪声 (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_ ,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_能传播声音 (5)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进行了下列的过程,请你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_ (填序号即可)a归纳分析          b进行实验&

34、#160;       c提出假设        d得出结论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C 【解析】 当空气均匀时,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声音的频率与声源的振动快慢有关,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不会减小,B不符合题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越来越小,响度越来越小,所以振幅不断减小,C符合题意;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不变,所以音调也不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声音在传播时,速度不变,振动的频率不变,由于能量的损失,振幅会减小.2.【答案】A 【解析

35、】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A符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周围为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发生爆炸,地球上的人听不到爆炸声,B不符合题意。C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相同,C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

36、度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相同.3.【答案】C 【解析】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A错误; B、“闻其声辩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故B错误;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故C正确;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音调,故D错误故选C【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防止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答案】C 【解析】 :由于二胡、小提琴和笛子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故选:C

37、【分析】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物体的材料有关,一般不同物体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5.【答案】D 【解析】 A、通过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可以研究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故A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B、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实验可以研究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故B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C、通过第一次和第三次实验的可以研究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故C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本题并未涉及,故D选项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故选D【点评】蝙蝠可以发出并接收超声,用来对障碍物进行定位如果不能接收,则无法进行定位,学生要掌握声音知识,包括超声、次声、音调等内容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知识的积累6

38、.【答案】B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7.【答案】A 【解析】 A、静止汽车鸣笛;安装隔音板;铺设沥青路面都是减小噪声的办法故A正确;B、安装隔音板;城市汽车禁止鸣笛与排放热量无关故B错误;C、汽车的禁止鸣笛与绿化居住环境没有必然的联系故C错误;D、城市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这些措施与减少大气污染无关故D错误;

39、故选A。【分析】逐个分析选择项的内容,然后与题目中提到的措施:禁止鸣笛;安装隔音板去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8.【答案】B 【解析】【分析】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根据对响度的了解来作答【解答】“不敢高声语”指的是不敢大声说话,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是响度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生活中所说的声音“高”的不同含义,是联系实际生活的题目,是一道好题9.【答案】C 【解析】【解答】A、太空中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利用利用回声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人们小声说话,声带的振幅小,响度小,与音调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该

40、选项说法正确;D、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分析】(1)根据太空中是真空进行判断(2)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3)根据声音的传播条件判断(4)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噪声对人们的干扰主要是声音的响度太大,影响了他们正常生活,因此要求严禁燃放鞭炮故选A【分析】从环保角度讲,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一切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高考、中考期间,为给考生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考试环境,要控制声音的响度,严禁使用高音广播喇叭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真空

41、不能传声,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A错误;B、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具有能量,故B错误;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故D正确故选D【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4)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音调和响度的区分、声的利用,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12.【答案】D 【解析】【解答】由“吉他上的弦绷

42、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说明弦绷得越紧弦的频率越高,弦振动越快,即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故答案为:D。【分析】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音调反映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音调越高频率越大,即声源每秒内振动次数就越大。二、填空题13.【答案】响度 【解析】【解答】敲鼓的力量大小不同,鼓面的振动幅度就不同,所以发声的响度不同。而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与振幅无关。故答案为:响度.【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14.【

43、答案】300;能 【解析】【解答】解:由于昆虫的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18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为:Hz=300Hz;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190Hz,则300Hz属于可听声,所以能听到。故答案为:300; 能。【分析】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能求频率;记住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190Hz。15.【答案】振动;不能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振动,不能【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来分析解答.16.【答案】350;能 【解析】【解答】(1)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700次,f= =350Hz。

44、(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190Hz30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故答案为:350;能。【分析】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人耳听声范围是20Hz20190Hz。17.【答案】大;高;音色 【解析】【解答】男低音,是指音调低,女高音是指音调高,轻声伴唱,说明女高音的声音比较小,即响度小而男低音要放声歌唱,所以男低音的响度大。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声音的音色因此音色是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故答案为:大;高;音色。【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正确区分响度与音调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是由振幅决定的,而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从听觉上若感觉声音比较尖、细,便是音调高,否则便

45、是音调低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18.【答案】振动;空气;音色 【解析】【解答】解:观察上面的三幅图,可见,当它们在发声的时候,都能使紧靠它们的物体振动,这说明,它们在发声的同时,自身都是在振动的;“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色【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华人固体中传播,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19.【答案】振动;音调 【解析】【解答】声

46、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和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刻度尺振动的快慢就发生改变,发声的音调跟着改变。故答案为:(1).振动(2).音调【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20.【答案】音调;能量;4590;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答】解:(1)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琴弦的长度,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音调;(2)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仪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3)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 ×6s=3s,由v= 可

47、得,此处海水的深度为s=vt=1530m/s×3s=4590m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 故答案为:音调;能量;4590;  真空不能传声【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从发射到接受的时间已知,利用s=vt可以得到海水的深度;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1.【答案】固体;340m/s 【解析】【解答】解: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士兵利用声音在固体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的特点,可以提前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

48、蹄声,做好准备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故答案为:固体;340m/s【分析】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2.【答案】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空气能传播声音;能;变小;变大;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答】(a)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是用转换法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c)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封上瓶口,能听到手机的铃声。

49、逐渐抽出瓶内的空气,传声的介质减少,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推理得出,如果瓶内没有空气,将不会听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瓶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三、实验探究题23.【答案】(1)纸管里(2)不能(3)也不难;声音具有反射的特点,拿走书本后声音继续向前传播,又因为声音的响度很小,所以也听不到滴答声  【解析】【解答】(1)把表放在一个纸管内的一端,从另一根管子一端侧耳倾听,用手捂住另一只耳朵,左右移动倾听的纸管,寻找听到滴答声最响的位置,在纸管里;(2)拿走听管,仍在原位听,不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3)再把硬纸管放回原位,拿走书本,也不能听到

50、清晰的滴答声,因为声音具有反射的特点,拿走书本后声音继续向前传播,又因为声音的响度很小,所以也听不到滴答声。【分析】本题考查了用实验验证了声音能否反弹,先把表放在一个纸管内的一端,从另一根管子一端侧耳倾听,用手捂住另一只耳朵,左右移动倾听的纸管,寻找听到滴答声最响的位置,拿走听管,仍在原位听,不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再把硬纸管放回原位,拿走书本,也不能听到清晰的滴答声,分析现象.24.【答案】(1)固体的传声效果好(2)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3)振动停止,发声停止(4)不能 【解析】【解答】(1)如图,“土电话”之间是棉线相连的,即声音是在棉线中传播的,在相距10m远的地方可以相互通话,这表明固体的传声效果好;(2)保持相同的距离,用金属丝代替棉线且仍以相同大小的声音通话时,发现听到对方的声音大了一些,说明金属丝传递声音的能力比棉线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