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环境测试操作规程_第1页
洁净区环境测试操作规程_第2页
洁净区环境测试操作规程_第3页
洁净区环境测试操作规程_第4页
洁净区环境测试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洁净区环境测试操作规程颁发部门:质量部分发部门:生产部、设备部、质量部、采购部、仓储部、财务部一、目的:建立一个空气洁净度监测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空气洁净度监测操作程序,保证细胞生产洁净车间的空气洁净度符合GMP 要求。二、范围:适用细胞生产洁净车间的空气洁净度的监控。三、职责/依据:质量部负责该标准操作规程的制订,并监督制度的执行;质量保证部和质量控制部门负责该标准操作规程的实施;质量保证部门对进行监督与检查。四、程序/内容:1 概述1.1洁净厂房是指根据需要对空气的尘粒(包括微生物)、风速、温湿度及压力等进行控制的密闭环境,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

2、功能,并以其空气洁净度等级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1.2 洁净厂房分为:D级、C级,B级、A级。本公司细胞生产洁净区为D级、C级和局部A级。2 沉降菌测试2.1 方法概述本测试方法利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48 小时以上培养,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来评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2.2 所用设备及仪器高压灭菌锅:使用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恒温培养箱:定期对培养箱温度进行检定2.3 培养皿:一般采用90mm×15mm玻璃培养皿。2.4 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将培养基加热熔化,冷却至约4

3、5,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l。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皿放入30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 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制备好的培养皿应在28的环境中存放。2.5 测试步骤1)采样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放置在预先确定的取样点,然后从里到外逐个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在空气中。 静态测试时,培养皿暴露时间为30分钟以上;动态测试时,培养皿暴露时间为4小时,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并累积计数。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盖上盖子,倒置放置。2)培养全部采样结束,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在 3035培

4、养,时间不少于72h。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查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 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3)菌落计数用肉眼直接计数。若培养皿上有2 个或2 个以上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 个或2 个以上的菌落计数。2.6 注意事项1)测试用具要做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准确性。2)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3)对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作详细的记录。4)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须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物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5)采样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

5、除。2.7 测试规则1)测试状态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的温湿度须达到规定的要求,压差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已经过消毒。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的选择必须符合生产的要求,并在报告及记录中注明测试状态。2)测试人员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 个人。3)测试时间静态测试时,洁净厂房的空气净化调节系统的风机启动30分钟后开始测试。动态测试,在生产人员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下进行的测试。对单向流,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 分钟后开始。对非单向流,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 分钟开始。4)

6、沉降菌计数采样点数目及布置:采样点布置参考图1,工作区测试点位置离地0.81.5m 左右(略高于工作面)。最少采样点数目,沉降菌的最少采样点数可按表1确定。可在关键设点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测点,采样点的布置应力求均匀,避免采样点在某局部区域过于集中,某局部区域过于稀疏。图1 沉降菌采样点数目及布置图表1最低限度采样点数面积(m2)洁净级别A级B级C级D级<1023232210S20442220S40882240S100161642100S2004040103200S4008080206400S100016016040131000S200040040010032200080080020

7、063注:表中面积,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是指送风面面积;对于乱流洁净室,是指房间面积。2.8 记录:测试报告中应记录房间测试状态及测试数据。2.9 结果计算1)用计数方法提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2)平均菌落数的计算见下式:平均菌落数 m = 式中: m 为平均菌落数;m1 为1 号培养血菌落数;m2为2 号培养皿菌落数;mn号培养皿菌落数;n 为培养皿总数。 3)动态监测时,如果培养皿暴露时间小于4小时,最终的菌落计数(cfu4h)应为: 最终菌落计数M=m/实际暴露时间×4式中: m 为平均菌落数;M为最终累计4小时菌落计数。2.10 结果评定:用平均菌落数判断洁净室的空气中

8、的微生物。1)洁净室(区)内的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见表3。表3评定标准洁净级别A级B级C级D级标准(平均)cfu/4小时< 15501002)若某洁净室(区)较平均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行消毒,然后重新测试两次,测试结果必须符合要求。3. 尘埃粒子测试3.1 概述:洁净区悬浮粒子监测采用计数浓度法,即通过测定洁净区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某粒径的悬浮粒子数,来评定洁净室(或洁净区)的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3.2 仪器:Metone-3400型微尘粒子计数器。3.3 监测原理:空气中悬浮粒子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光散射现象,散射光的强度与粒子的体积成正比。3.4 Met

9、one-3400型微尘粒子计数器使用要点。1)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照Metone-3400型微尘粒子计数器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仪器开机预热至稳定后,方可按说明书的规定对仪器进行设置。3)采样管口置采样点采样时,在确认计数稳定后方可开始连续读数。4)采样管必须干净,严禁渗漏。5)采样管的长度应根据仪器的允许长度。除另有规定外,长度不得大于1.5m。6)计数器采样口和仪器工作位置应处在同一气压和温度下,以免产生测量误差。7)必须按照仪器的检定周期,定期对仪器作检定,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3.5 测试规则1)测试条件温度和湿度: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温度应与其生产及工艺要求相适应(温度控制在

10、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之间为宜)。压差:有洁净级别要求的洁净室(区)相对非洁净室(区)的压差应大于10Pa,空气洁净度不同的洁净室(区)之间的压差应大于10Pa,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同的区域,产尘量大的操作室应保持相对负压(-5Pa)。2)测试状态静态测试: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测试,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动态测试: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下进行测试。测试报告中应标明测试时所采用的状态。3)测试时间对单向流测试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n 后开始。对非单向流测试应在

11、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30min 后开始。4)悬浮粒子计数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A、最少采样点数目:悬浮粒子洁净度测试的最少采样点数目可以按照表1确定。B、采样点的布置a、采样点一般在离地面0.81.5m 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B、采样点的布置还可根据需要在生产及工艺关键操作区增加采样点。采样点的限定:对于任何洁净室面积较小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采样点的数目不得少于2 个,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5 次。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多于1 次,且不同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不同。一般情况下,测点的位置如下图2所示:注: 为采样点。采样量:不同洁净级别每点·最小的采样量,见表5。表5不同洁净

12、级别每点最小采样量洁净级别采样量(L/次)A级1000B级1000C级100D级100采样注意事项A、在确认洁净室(区)压差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采样。B、对于单向流,计数器采样管口朝向应正对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采样管口垂直向上。C、当采样点与设备重叠时,可取消该采样点(在保证最少采样点数目的前提下),或将采样点设在设备的上风侧。D、布置采样点时,应避开回风口。E、采样时测试人员应站在采样口的下风侧。3.6 结果计算:悬浮粒子浓度的采样数据应按下述步骤统计计算1)以测试打印的数据为依据进行计算。2)打印数据上应包括的内容:采样点(A)、采样次数(L)、年月日、测试时间、测量周期(F)、粒径(

13、含0.5µm和5µm)及测试数据、每M3空气中的粒子数、UCL 值、级别。B1+B2+BNN3)每点测试三次,将三次的测试数据(0.5µm、5µm)平均,即为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A=式中:A:某一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3)N:某一采样点的采样次数Bi:某一采样点的粒子浓度(i=1,2,3N)粒m3A1+A2+ALL4)平均值的均值M=式中:M:平均值的均值,即洁净室(区)的平均粒子浓度,粒m3。 Ai:某一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i=1,2,3L),粒m3。 L:某一洁净室(区)的总采样点数,个。 5)标准误差 式中:SE:平均值均值的标准误差,粒m

14、3。6)置信上限UCL=M+t×SE式中:UCL:平均值均值的95%置信上限,粒m3; t: 95%置信上限的t 分布系数,见表6。表 6 t 分布系数表采样点数L234567899t6.312.922.352.132.021.941.901.86-备注:在采样点只有1个,或多于9个时,不用计算95%置信上限。7)打印取值范围A级洁净度打印取值范围:采样量1000升,采样时间10 分钟,取三次打印值按以上公式进行计算。C级洁净度打印取值范围:粒子的采样量100 升,采样时间1 分钟,取三次打印值按以上公式进行计算。D级洁净度打印取值范围:粒子的采样量100 升,采样时间1 分钟,取三

15、次打印值按 以上公式进行计算。3.7 结果评定:判断悬浮粒子洁净度级别应依据下述两个条件:1)每个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洁净级别规定的级别界限,即A级别界限。2)全部采样点的粒子浓度平均值均值的95%置信度必须低于或等于规定的级别界限,即UCL级别界限。3.8 悬浮粒子级别界限(见表7):表7悬浮粒子级别界限洁净级别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粒/ M3)静态动态0.5µm5µm0.5µm5µmA级352020352020B级3520293520002900C级3520002900352000029000D级352000029000不作规定不作规定3

16、.9报告:根据检测的数据进行计算后,填写“悬浮粒子检测记录”和“悬浮粒子检测报告书”。4 浮游菌测试4.1方法概述本方法采用计数浓度法,即通过收集悬游在空气中的生物性粒子于专门的培养基,经48小时后,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从而判定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活微生物数,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4.2 所用的仪器和设备1)高压消毒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2)恒温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的温度计进行检定。3)浮游菌采样器:MAS 100 NT 空气浮游菌采样器。4.3空气采样量:根据需要选定,已知采样器的流量(L/min),设定采样时间(min),两者相乘

17、即采样量(L)。4.4 注意事项1)采样口必须用便于消毒及化学性能稳定的材料制造。4.5 测试步骤1)测试前仪器、培养皿表面必须严格消毒。2)采样者应穿戴与被测洁净区域相应的工作服,在转盘上放入或调换培养皿前,双手用消毒剂消毒。3)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48h。4)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4.6测试规则1)测试状态浮游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或洁净区)温、湿度须达到规定的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浮游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或洁净区)已经过消毒。测试状态

18、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的选择必须符合生产的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2)测试人员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级别的工作服。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3)测试时间 对单向流,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后开始。 对非单向流,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in后开始。4)浮游菌浓度计算采样点数量及其布置A、最少采样点数目:悬浮粒子洁净度测试的最少采样点数目可以按照表1确定。B、采样点的位置:采样点位置可以同悬浮粒子测试点。a、工作区测点位置离地0.8m1.5m左右(略高于工作面)。b、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测点。最小采样量:采样量根据日常检测及环境证实,每次最小采样量见表9。表9浮游菌测试最少采样量洁净级别采样量L/次A级1000LB级1000LC级500LD级100L采样次数:每个采样点一般采样一次。采样注意事项A、对于单向流或送风口,采样器采样管口朝向应正对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采样管口向上。B、布置采样点时,至少应离开尘粒较集中的回风口1m以上。C、采样时,测试人员应站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