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温室效应”可导致地球变暖,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引发更多的自然灾害,使生态环境恶化。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污染物是 ( ) A 氮氧化物、臭氧 B 二氧化碳、甲烷. C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D 氯氟烃、臭氧 2、高空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人类排放的哪类污染物是导致臭氧层破坏、耗损的主要物质?( ) A 氯氟烃. B 硫氧化物 C 氮氧化物 D 烟尘 3、人类目前面临哪些主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荒漠化、水资源问题、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硫酸型烟雾、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全球行动等。4、 世界环境日
2、 (6月 5日)5、环境概念: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6、环境的分类1) 空间规模 居室环境 聚落环境 区域环境 地球环境 宇宙环境2) 环境介质 大气环境 水体环境 土壤环境 社会环境3) 按要素划分:自然环境、人工环境7、环境问题的概念定义:是指由于自然作用或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8、环境问题的分类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类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3、自然界固有的不平衡性 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 产生原因:人类活动9、 二十世纪50年代前后“八大公害”事件10、 当今的环境问题1 局部污染日益严重2 全球气候变暖3 酸沉降4 臭氧层破坏5 自然资源耗竭6 生物多样性被损害7 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11、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通过不断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化,达到动态平衡,形成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12、 生态系统的组成13、 非生命物质: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矿物质等 14、食物链(网)和营养级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
4、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称为食物链,分捕食链 、寄生链 、腐生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食物网。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营养级。15、生态系统的功能1 能量流动2物质循环3信息联系 16、能量流动特点:(1)单向流动(2)逐级递减,传输效率约为101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联系 1.营养信息 通过营养交换的形式,把信息从一个种群传递给另一个种群,或从一个个体传递给另一个个体。 2.化学信息 生物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或某个生长发育阶段,分泌出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这些分泌物对生物不是提供营养,而是在生物的个体或种群之间起着某种信息的传递作用,此种物质即成为化学信息素。
5、18、生态平衡概念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也就是说,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 19、土地具有位置固定、面积有限和不可代替的特点;无土栽培植物的出现使得不可替代这个概念有所变化。实行集约经营,不断提高土地质量,就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20、森林的重要性a. 森林生态系统是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b. 森林是木材的生产基地,又是林副产品和森林化工原料的生产基地。c. 森林是人类的绿色屏障和绿色宝库d. 森林生态系统可以净化环境 21、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区的所
6、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2、 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能源五大生态危机,均与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关23、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24、 生物多样性是概括性的术语,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25、 景观多样性是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景观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三种类型。26、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常常是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
7、能有关,即与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有密切关系,如能量固定、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质,以及维持物种关系等,往往未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被消费,但远远超过其直接价值。27、 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原因与保护消失原因:栖息地的改变、丧失和破碎化;生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农林业品种的单一化;外来物种的入侵28、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沿用的濒危物种等级系统主要包含了5个等级:灭绝种;濒危种;易危种; 稀有种;未定种29、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引种30、 大气结构:地球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电离层31、 大气污染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1S
8、O)作出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污染范围上大气污染可分为四类: 1、局部地区(个体行为) 2、区域性(区域行为) 3、广域性(大区域行为,如酸雨)4、全球性(跨越国界,如温室效应)32、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未发生性质改变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之间或一次污染物和大气原有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新的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以石油为能源,排入大气的一次污染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学反应,参与光化学反应的一次和二次污染物的混
9、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称为光化学烟雾,也称洛杉矶型烟雾。以煤为原料,大气中的烟尘、SO2,与水蒸气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烟雾,称为硫酸烟雾,也称伦敦型烟雾。33、大气污染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大气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对人的伤害 2、危害生物生存和发育3、物体腐蚀 4、粉尘危害5、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34、酸雨:pH值低于5.6的降水。温室效应:地球大气中存在一些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甲烷、氟利昂等,它们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通过,同时吸收地面和空气
10、放出的长波辐射(红外线),从而造成近地层增温。我们称这些微量气体为温室气体,它们的增温作用为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由于地面向大气排放氯氟烃化合物过多,导致平流层里局部臭氧层浓度降低,我们称此低浓度臭氧区为“臭氧空洞” 35、温度层结和逆温 大气的温度层结是指大气的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大气的稳定程度。常用作大气湍流状况的指标,从而判断污染物的扩散情况。 近地层实际大气的情况复杂,温度层结有下述三种情况: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高度增加,气温保持不变; (3)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其温度垂直分布与标准大气的相反。这种现象称为温度逆增,简称逆温。出现逆温的气层叫逆温层。
11、 逆温层的出现将阻止气团的上升运动,使逆温层以下的污染物不能穿过逆温层,只能在其下方扩散,因此可能造成高浓度污染。如伦敦烟雾事件、洛山矶烟雾事件等36、水体概念: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江河、湖泊、水库、沼泽、冰川和海洋等。水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水之外还包括悬浮物质、溶解物质、水生生物及底泥等。37、水体污染概念: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天然水体,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的现象。38、热污染天然水体接受“热流出物”而使水温升高的现象叫热污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的冷却水、
12、炼钢、炼油产生的冷却水是主要来源。影响:1)降低了水中溶解氧的含量。2)水温升高后,水体生化反应速度加快,可使某些化合物的毒性提高。3)破坏了水生生态平衡,加速细菌繁殖,限制鱼类繁殖,使鱼死亡等(助长水草)。39、 水体富营养化定义:水中N、P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DO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40、 水华(water 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种生态现象,是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水华”发生时,水一股呈蓝色或绿色。41、 土壤孔隙的作用:调节水、气、热净化污染物质(通过过滤
13、截留、物 理化学吸附、化学分解、微生物降解)42、 我国在人口剧增和农业低投入双重作用下,土地退化和生态平衡失调问题尤为突出,主要形式如下: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退化,水土污染43、 土壤背景值: 理论上是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构成土壤自身的化学元素的组成和含量。(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含量) 44、 土壤自净: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在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反应过程,降低其浓度或改变其形态,从而消除污染物毒性的现象。45、 环境容量: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最大容纳量46、 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
14、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保证农产品产量和生物学质量、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土壤所能允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47、 土壤污染: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48、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的功能和保护目的,将我国土壤划分为三类: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它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值;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地高背景值
15、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49、 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的污染特点:不移动、不微生物分解, 通过食物链积累。50、 土壤污染的危害:造成减产、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导致食物品质下降;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导致其他环境(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51、 土壤污染的特点:隐蔽性和滞后性: 累积性:不可逆转性: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52、 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产生的,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和地点不再需要而丢弃的固体、半固体和泥状物质。53、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侵占土地;污染土地;污染水体;污染大气 ;影响环境卫生54、 固
16、体废物的控制措施: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55、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答:固体废物处理:将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的过程或操作,即采取防污措施后将其排放于允许的环境中,或暂存于特定的设施中等待无害化的最终处置。( 固体废物处置:是将无法回收利用且不打算回收的固体废物长期地保留在环境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解决固体废物最终归宿的手段,故也称最终处置。56、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包括多个方面。运行中的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填埋场渗滤液泄露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填埋场产生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
17、的不利影响; 填埋场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填埋场孳生的害虫、昆虫、龋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它动物可能传播疾病;填埋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57、 噪声的污染特性:没有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不积累、不持久,传播的距离也有限;声源分散,而且一旦声源停止发声,噪声也就消失;噪声的危害是间接的慢性的58、 城市热岛效应或称热岛现象,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59、 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几种因素:一 、城市建筑物和
18、铺砌水泥地面的道路多半导热性好,受热传热快。高楼林立,绿地锐减,也是造成气候岛的原因。二、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固定热源及流动热源大量释放城市废热。三、高耸入云的建筑物造成近地表风速小且通风不良。四、人类活动释放的废气排入大气,改变了城市上空的大气组成,使其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及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力增强。60、光污染的分类: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可见光污染、红外光污染和紫外光污染 )6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62、自然保护区的作用(1)自然保护区能提供生态系统天然“本底”(2)自然保护区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及群体的天然储存库(3)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4)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5)自然保护区中可划出一定的区域开展旅游活动(6)自然保护区有助于改善环境,保持地区生态平衡63、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科学研究工作64、清洁生产特点(1)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从根本广解决污染问题。(2)采用使资源能源最大限度转化为产品而污染物最小化的新工艺,替代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艺。(3)采用无污染、少污染、低噪声、节约资源能源的新型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春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科粤版)上课课件 8.2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 常见的酸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二四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高一 数学 必修一第二章《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第2课时)》课件
- 思源大盘价值挖掘案例分享(星河湾)2017-64P
- 《模拟电路分析与实践》对口单招课程试卷1答案
- 高一 人教版 数学 第三、四章《直线与方程 圆与方程答疑》课件
- 高一 统编版必修上册- 语文 第六单元《上图书馆》课件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2025届湖北省鄂东南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学生版)
- 新人教版《悯农》课件
- 再生医学概论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XX镇2022年度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实施方案范本
- 《荆轲刺秦王》课件(共87张PPT)
- 早产儿保健管理
- aecopd护理查房课件
- TCECS 720-2020 钢板桩支护技术规程
- 自杀防范和案应急
- 中考作文备考:“此时无声胜有声”(附写作指导与佳作示例)
- TSG 81-2022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件Lesson33(共15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