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维护土地权益调查汇报近几年,随着我市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妇女被剥夺集体收益和土地补偿费分配权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一现象阻碍了农村妇女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两年来,市妇联共接待涉及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信访案#件,涉及#余人,从我们收集到的案例来看,主要表现为离婚女、出嫁女、 农嫁非、招婿女、性别歧视等几种。一、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几种情况#、“离婚女”被取消村民待遇。有的妇女离婚后将户口留在男方村,但村委不承认其是该村村民;也有的妇女在离婚后, 将户口迁回娘家,娘家村却拒绝恢复其村民待遇;也有的是离婚后前夫再婚,对于前妻和后妻村里只承认一人享受村民待遇。如孔目江办事处杨
2、某#离婚,没有再婚,户口一直男方村委, 但 村委会认为她已离婚,不属于该村村民,没有给她发补偿款。城南办李某#年结婚,#离婚,户口一直在娘家。 村里分得土 地补偿款,村里认为只要结过婚,不管什么原因离婚,都不能享受村民待遇。河下村简某反映其离婚后,户口在男方村,村委在 分配土地补偿时认为在前妻和后妻里只能分给一个人补偿款,因此她得不到补偿。#、出嫁不出村妇女难享村民待遇。由于经济条件的原因,1 一些妇女婚后仍然生活在娘家村,其丈夫、子女户口也在娘家村,这些村庄一般都会以“女嫁出”的传统习俗,在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利润或土地补偿费时,她们也得不到补偿款。如堆上村王某、 孔目江办事处廖某两人的丈夫都是
3、外地人,结婚后一直生活在本村,村里分配宅基地时她俩都没有,原因是她们已结婚,不再是本村村民。#、“农嫁非”妇女权益受侵害。农村女孩嫁给城镇男子,但其本人户口不能迁入城镇, 一直在娘家,但娘家村认为她已经 结婚,不能享受村民待遇,也不能参加集体经济组织相关利益分 配。如广东胡某反映其妻子婚后户口一直在孔目江办事处娘家, 分配土地征收补偿款时其妻子没有,理由是她已结婚,不再属于本村村民。#、招婿女土地权益被侵害。丈夫到女家落户的妇女,即属于倒插门的情况,按国家法律规定男方可以享受村民待遇。但有的地方村集体却根据“从夫居”的风俗,取消招婿妇女享有与本村村民同等的土地权益。如袁河办张某无兄弟,姐妹四个
4、,三个已外嫁,张某丈夫是上门女婿, 但村里安排宅基地时她没有,理由是男方不是本村人。经妇联组织做工作后,张某已获得宅基地。#、性别歧视政策。有的地方实行“测婚测嫁”制度,即到一定年龄的未婚女子要被剥夺拆迁安置房或宅基地分配资格,未婚男子却可以在结婚生子之前获得利益分配资格;也有的地方在分配利益时对男女实行不一样的政策。如堆上村规定,男孩只要年满#岁,就可立户分房,女孩要满#岁已结婚,并且在该村 已落户才能分房。万某已#岁但未婚,因方案规定而不能参与分 房。夏某反映分宜界桥垦殖场规定只有男职工及其儿子每人可分 宅基地,经妇联介入后,又规定女职工可参与分配,但女职工小孩不参与分配。二、农村妇女土地
5、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分析#、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仍有残余。部分村民法律意识淡薄,“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一些传统观念在农村的影响较深,认为嫁出去的女儿理应不能与当地的村民争分土地和经济利益。这是诸多损害“出嫁女”权益的村规民约得以通过的思想基础。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在农村几乎户主都是男性,男性是顶门立户之人, 女孩往往被看成家庭的暂时成员,早晚是“人家的人”,一旦结 婚,就不再享有娘家的权利, 包括土地权益,只能依靠丈夫在夫 家取得财产和继承权,使得妇女在夫家事实上处于依附地位。#、一些村规民约与法律不符。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颁布后, 农村过分强调“村民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理”, 村规民约很多,什 么事情都
6、用村规民约来规范, 忽略了“依法”的限制。女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 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和地位平等都有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对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也专门制定了许多政 策,但是部分村仍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由,以村民大 会或村民代表会决议、 村委会决定或村规民约的形式, 侵害甚至 剥夺作为少数人的外嫁女、离婚妇女、大龄女的土地权益,出现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现象。#、利益驱动导致矛盾加剧。当前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村 级集体经济迅速壮大,当地一般按人口分配经济收益及宅基地。 经济较发达的乡村,嫁出去的妇女不愿迁出户口, 嫁入的人口不 断增加,在利益分配时就“僧多粥少”,村民们认为自身利益被抢走了,
7、所以排斥“出嫁女”、“离婚妇女”等边缘人群。#、救济缺乏得力措施。许多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农村妇女找 村干部,村干部因为村规民约的规定和村民代表的反对而无能为 力;找镇政府或办事处,总认为土地是村里的,村民思想做不通, 如强制执行,则势必造成干群关系对立,影响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找到妇联,妇联缺乏相应的执法权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协 调有关部门解决,但解决起来难度很大,收效甚微。三、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建议目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 涉及到农村户籍制度、 集体经 济组织成员资格、农民内部的利益分配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在 现有的社会保障程度以及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之下, 维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特
8、别需要法律、 政策的制度性保护,需要各级政府 及部门的积极介入和有力的司法救助与监督。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将男女平等意识纳入决策者主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 提出,从宏观上创造了维权的良好氛围,为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奠定了基础。但是不能否认,这一国策远没有像对人口、环境、资源等国策那样深入人心, 贯彻得力。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妇 女观及男女平基本国策教育,特别是将国策传导到各级领导干部 的思想中,有效提高领导决策层男女平等意识,将男女性别意识纳入决策者主流。同时要采取各种手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通过报纸、广播、墙报和文艺进村巡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 张旗鼓地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把高层
9、意识逐步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彻底清除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提高妇女进入农村权力机构的比例。经第七届村民委员 会换届选举,我市#.#%村妇代会主任进入“两委”班子, 但“两 委”中女性比例还是不到 #%担任正职的比例仅为 #%村民会 议、村民代表、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女性的比例也偏低。由于妇女在农村权力机构比例偏少, 再加上女性参政的层次偏低,导致在农村重大事务的决定包括涉及利益分配的制度安排和规则制定 过程中,妇女的利益要求和意见难以得到充分的表达,妇女在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鉴于这种状况,有必要出台有关规定, 改变妇女参政结构,促进妇女参政从边缘向主流的转化,扩大妇女参政的影
10、响力和代表性。 要增加正职比例,让女性在政治决策 中,不至于处在从属地位; 要进一步明确妇女在农村权力机构中 应占有一定的比例,保证农村妇女在农村重大事项决策中的参与 权。#、加强对村规民约的审查和监督。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和地位平等都有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对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也专门制定了许多政策,但村集体在分配土地权益时,一般不是根据国家法律, 而是根据已经形成的村 规民约和习惯法,再加上农村一直采用的男权主义的社会治理模 式和家庭治理模式,致使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饱受村规民约的侵 害,所以建议人大、民政部门以乡(镇)为单位加强对村规民约 的指导和规范,对涉及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规定、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村规民约等进行彻底的清理, 将同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 规定相冲突和抵触的 “土政策”彻底予以清理废止,责成当地按 照国家法律保障妇女权益的要求重新修改和制定,以维护法律的普遍性和权威性。#、完善有关法律条文。尽管近年来有关农村土地权益保护 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 但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这一重要问题仍然是法律上的空白。这也是目前大量引发农村妇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