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书违约责任_第1页
协议书违约责任_第2页
协议书违约责任_第3页
协议书违约责任_第4页
协议书违约责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协议书违约责任【篇一:合同违约责任怎么写】合同违约责任怎么写:1 、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2 、违约责任条款约定违约责任可由合同各方在合同里面作详细约定,对于延迟交付货物或者交付货款的可以约定延迟履行违约金。还可以约定一条总的违约条款:“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导致本协议无法继续履行的,违约方需赔偿守约方违约金人民币元,该违约金不足以弥补守约方实际损失的,违约方应赔偿守约方所有实际损失。3 、损害赔偿的范围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

2、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4 、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以上为合同违约责任的写法。

3、【篇二:合同中必不可少的条款(违约责任)】合同中不可或缺的条款-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就是合同当事人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对违约责任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依 据。按照我国合同法规定,承担违约责任主要有以下方式:强制实 际履行或称继续履行;修理、重作、更换、减少价款或者报酬;赔 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违约责任条款主要是对违约形态和后果的规定或约定,通常是合同 当事人协商选择的结果。我国合同法规定,违约责任条款不是 合同的必备条款,即合同中是否约定违约责任条款对认定合同成立 和生效并不构成障碍。在合同中未约定违约责任

4、条款的,也并不意 味当事人可不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对违约责任已作了完善的 规定。故而,一旦发生合同纠纷,当事人未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 条款的,法院或仲裁机关在审理时,不仅不会据此否认合同的效力, 而且仍可依法确定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亦即违约责任条款既可依 约而定,也可依法适用。尽管违约责任条款不是合同内容中的耍素”,缺之不会影响合同的成立和效力,但当事人事先设定违约责任条款在实践中也非常重要。 这是因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违约责任条款,对于告诫当事人,迅 捷确定违约者应承担的后果,减少计算和举证麻烦等均具有意义。它能明确告诉对方违约后要承担何种责任,将要承担双方约定的由 于违约方给对方所造成的一

5、切损失,有利于合同双方按照合同要求 履行合同权利和义务。近期集团行政管理中心通过处理几件合同纠纷案件的办理,发现部 分子公司的合同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违约责任约定不明的现象。例如:有的合同中只是简单约定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或依据合同 法承担违约责任,这种约定毫无实际意义;有的合同干脆就根本 没有违约责任条款,在违约条款一栏是空白。这样,违约责任不明 确的合同对相对方起不到有效地约束作用,对方违约后执行赔偿过 程中就赔偿金数额也容易产生分歧,给公司维权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维护公司利益,避免违约责任约定不明后果 呢?行政管理中心认为,分子公司合同管理人员(拟写人员)应当加强 法律学

6、习,不确定的或者操作不了的可以上报集团行政管理中心, 切不可盲目大意。合同批准人应当提高该方面的防范意识,此项条 款一般为合同的核心条款,各位管理者应当慎重再慎重,应当努力维护公司利益的最大化,保证在以后的诉讼中公司能够站在有利的地位。在今后的合同中,尽量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对方违约赔偿我方经济损失)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从而有效的约束对方,避免恶意违约;当对方违约时依据约定可以迅速追究其违约责任,有效维护公司利益。在今后的合同中再因违约条款不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出现诉讼给公司追偿造成重大困难的,将给与

7、警告。行政管理中心2013 年 8 月 13 日【篇三:合同法违约责任条款的规定】合同法违约责任条款的规定来源:时间:2012-08-17 浏览: 1863次违反合同,并不一定会引起民事责任的承担。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违约当事人才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构成违约责任应具备的要件有:1. 有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2. 当事人的违约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3. 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 )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

8、)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 )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

9、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当事

10、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合同法违约责任条款地位论一、违约责任条款地位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颁布施行后,不仅对规范当事人的合同行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为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如何正确运用合同法以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方面,尤其是对违约责任条款适用和把握上仍存有争议,为讨论问题的需要,不妨先举两例:案例一:买受人甲与出卖人乙经协商签订房屋

11、买卖合同。因签约时该房屋设有抵押,故双方约定出卖人乙须在合同成立生效后3 个月内涂销抵押登记,若乙届时不能妥善办理此事,买受人甲有权解除该房屋买卖合同,并可要求乙承担买卖该房总价10% 的违约金。现乙未能在约定期限涂销抵押登记,甲依约申请仲裁,要求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并由乙依当初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关违约责任。仲裁认为,房屋合同因解除而终止,其违约责任条款的效力因此也不复存在,故甲不能依原有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条款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只能依法请求乙赔偿损失。案例二:甲(转让方)乙 (受让方)双方为转让中外合资企业的股份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双方约定,若合同无效是一方原因所致,该过错方应按合同总额的15%

12、承担违约责任。现该股权转让合同被确认为无效,经查过错在受让方,故转让方依约申请仲裁。仲裁认为,尽管该股权转让合同无效,但双方约定的违约金条款具有相应的独立性仍然有效,受让方应依原约定承担责任。以上两案例均涉及合同当事人所约定的违约责任条款在合同效力不复存在时可否继续适用的问题。显然,在案例一中,甲的请求之所以未能得到支持,是因为仲裁机关认为违约责任条款是以合同有效存在为前提。若合同效力消灭,当事人约定的违约责任条款作为合同的一部分也应随之失效。而在案例二中,仲裁机关则认为,合同当事人所约定的违约责任条款具有相对独立性,故在合同无效的前提下,仍可作为过错方承担责任的依据。进一步探究可见,合同当事

13、人约定的违约责任条款能否在合同效力不复存在时继续适用,实质上是违约责任条款是否具有独立性问题,而且还与合同效力消灭或被否定的原因以及如何理解和适用合同法的有关条款密切相关。换言之,如果我们认定违约责任条款具有独立性,那么该独立性是在任何合同效力终止或被否认时均应体现,还是应视合同效力终止或被否认的不同原因以及违约责任的形式可否约定而定?此外,如果违约责任条款在合同效力不复存在后仍有效,其认定和适用依据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是合同法第57 条还是第98 条规定?这些问题困扰着司法实践,亟需澄清和解决,否则,将出现同类或近似案件却有不同裁判结果的局面,而有悖于司法公正,影响法律的权威性。为此,本文将

14、围绕着以上问题展开讨论,以求对立法和司法有所裨益。二、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合同法的重要内容,具有强制性规范的性质。我国合同法规定,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包括:强制实际履行或称继续履行 ; 修理、重作、更换、减少价款或者报酬; 赔偿损失; 支付违约金等。违约责任条款主要是对违约形态和后果的规定或约定,通常是合同当事人合意选择的结果。但按合同法原理和我国合同法有关规定,违约责任条款不是合同的必要条款,即合同中是否约定违约责任条款对认定合同成立和生效并不构成障碍。同理,当事人在合同中未约定违约责任条款的,也并不意味当事人可不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对违约责任已作了

15、完善的规定。故而,一旦发生合同纠纷,当事人又未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条款的,法院或仲裁机关在 审理时,不仅不会据此否认合同的效力,而且仍可依法确定违约方 承担违约责任。亦即违约责任条款既可依约而定,也可依法适用。尽管违约责任条款不是合同内容中的耍素”,缺之不会影响合同的成立和效力,但当事人事先设定违约责任条款仍是司法实务中的 常态。这是因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违约责任条款,对于告诫当事 人,迅捷确定违约者应承担的后果,减少计算和举证麻烦等均具有 意义。既然如此,那么合同当事人事先约定违约责任条款的,在 合同当事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时,违约方即应依约承担违约责 任应无异议。但当合同效力终止或被否定

16、时,当事人在合同中所约 定的违约责任条款,是否还能作为处理纠纷依据继续适用,这就涉 及违约责任条款是否具有相应独立性的问题。一般而言,违约责任条款的适用应以有效合同存在为前提。如合同 效力消灭或被否定,从逻辑上来说,违约责任条款的效力也应随之 消灭,但如此机械处理并非合理。毕竟合同的签订体现了当事人的意志,违约责任则是合同设立目的未实现的救济途 径。虽然合同效力因有关原因而不复存在,但其意志已体现是一个 不争的客观事实,尤其是当事人事先约定违约责任条款不受合同效 力影响的情形,似应有肯定违约责任条款独立性,使之在合同效力 消灭或被否认时有可适用的余地。当然,要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并非 易事。宏观上

17、,它涉及法律逻辑体系维护与当事人意志尊重的协调, 关系到法律公平正义和效率成本的兼顾。微观上,它既与合同效力 的消灭原因息息相关,又与违约责任方式的效用和定性密不可分。 这是因为不是所有的合同效力终止后都须适用违约责任条款,且法 律对合同效力不同的消灭或否认原因干预度也不尽相同。同样,违 约责任方式的性质和效用也限定了其并非必然有事先约定不受合同 效力影响的必要。因此,对违约责任条款是否存在独立性的判断, 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笔者认为,如果当事人在合 同中事先约定违约责任条款,且表明其在合同效力消灭后仍为处理 相关纠纷依据的,则原则上应具有独立性,一方面可以体现私法自 治精神,另

18、一方面可提高效率节约救济成本。但在具体运用时必须 考虑合同效力消灭的原因和违约责任的具体形式。如果当事人无事 先约定违约责任条款为合同效力消灭后的适用依据,则原则上应不 可适用,但法律有例外规定的情况除外。简言之,违约责任条款是否具有独立性,关键是应视消灭或否定合同效力的原因和违约责任的形态而定。实务中,合同当事人事先约定的违约责任条款一般仅限于支付违约金。理由是,支付违约金这种违约责任方式性质上属于预定赔偿金,当事人有选择数额多少以及如何计算的需要,同时作为救济方式,其更为关注是否有实际损失,与合同效力存在与否关系不大。而其他违约责任形态如继续履行、修理、重作、更换、减少价款或者报酬则不仅必

19、然基于合同有效成立,而且当事人选择余地有限。至于赔偿损失,虽也与合同有效存在与否无必然关联,但其适用多取决于法律规定。因此,相对于合同效力消灭原因而言,违约责任形态的把握更为容易,这也就决定了本文探讨的重点在于,合同效力消灭或被否认可运用违约责任条款范围的界定。合同效力通常是因合同终止而消灭。对于合同终止的原因,合同法第 91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权利义务终止:( 一 )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二 )合同解除;( 三 )债务互相抵销;(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五 )债权人免除债务;( 六 )债权债务同归一人;(七 )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但对合同终止原因的

20、范围,理论和实务界观点有所不一,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合同解除是否可归于合同终止的原因;二是合同无效是否属合同终止原因。而这两方面又恰恰均与违约责任条款是否具有独立性问题关系最为密切。其一,合同解除能否归于合同终止原因,实质上体现为合同终止与合同解除是否有必要加以区别的问题。对此,在各国立法中存在不同做法,在民法学界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大陆法系中以德国等为代表的国家一般将解除与终止作区分。大陆法系学者通常认为,合同的解除权和终止权虽都是形成权,但二者在效果上有本质的区别,如有的学者指出合同的终止是指持续性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消灭法律关系的权利,称终止权,而合同解除则是溯及既往消灭合同效力的意

21、思表示。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也认为,契约因解除而溯及地失其效力,终止则仅使契约对将来失其效力。”的确,现行德国民 法典也正是将合同解除权与终止权作分别规定。另一种做法和观点是不严格区分终止和解除,直接将终止作为解除的一种,如日本民法就未规定合同的终止,但在合同解除时,根据解除是否溯及既往而分别规定。我国原来的涉外经济合同法则是规定合同终止,将解除与之等同。事实上,如果我们将争论重点仅停留在解除和终止的范围和效力方面,那么得出应加以区别的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考虑终止的用语在我国法律习惯上往往作为解除的上位概念使用,解除仅是终止的原因之一,解除是因,终止是果,如我国现行的合同法,那么,将有效成立

22、的合同提前消灭统称为解除,并包含溯及既往和不溯及既往两种情形未尚不可,反而更有依据。不过,即使如我国合同法那样安排,将解除作为合同的终止原因之一与其他终止原因一起规定,也不意味着解除与其他终止原因产生一样的效果。合同因解除而终止是双方协议或一方依法或依约行使解除权的具体表现,是尊重当事人自由意志的逻辑结果。合同因解除而终止后,当事人不再需要履行合同义务,但并非当事人间已不存在任何法律关系。毕竟原先的合同权利义务并未完全实现,其中必然有许多未料事宜需要解决和处理。而其他合同终止原因与解除不同,通常均体现为合同当事人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绝对消灭。其具体表现为权利实现或债务因债务人的不存在而无法继续履行

23、,即立法基于债的相对性原理、权利实现和当事人便利等因素,不仅考虑合同不再有履行效力,而且当事人之间也不存在需要解决其他事宜,亦即当事人间的债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只能归于完全绝对的消灭。缘此,一般认为因解除而终止合同效力的,只是合同权利义务的结束,但合同因解除而终止后,违约方对其违约所造成的损失还需赔偿,这也说明因解除而终止合同的,必应采用清理补救措施。也正因如此,我国有学者认为,在区分合同终止效力的基础上应使用“相对终止”和 “绝对终止”的概念,以准确地反映合同履行效力消灭和合同之债消灭这两个范畴的法律问题。相对终止为合同履行终止,绝对终止是合同之债的消灭。绝对终止意味着合同全部权利义务的消灭,

24、说明当事人之间没有任何争议或争议已经解决,无须再以原合同为依据主张权利。而相对终止意味当事人争议还不可避免的存在,该合同仍是判断当事人是非解决争议的依据。11其二,合同终止与合同无效有否区别,无效合同可否为终止原因?对此,我国理论界也未形成统一认识,在我国原有的立法中却有将合同无效作为合同终止原因的先例,如原技术合同法实施条例第33 条规定:“技术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撤销”的,合同终止。12而现行合同法却反其道而行之,未将合同无效作为合同终止的原因,对合同无效予以单独规定。二者相较,笔者认为合同无效不归入合同终止原因更为妥当。理由是,就民法原理而言,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均是合同欠缺有效要件的具体表

25、现,民法对无效行为和可撤销行为尽管干预力度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反映为否定性评价,一旦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被撤销,其均为自始无效,在当事人之间不再发生其预期所追求的法律效果,而仅产生法律所规定的后果。也就是说,当事人间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属合意之债而属法定之债。既然合同无效意味着当事人间无合同关系,那么何来合同权利义务;既然从未有过合同权利义务,又怎能终止?因此将合同无效作为合同终止原因有悖民法的逻辑和价值判断体系。应指出的是,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尽管当事人以设定合同为目的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复存在,但因当事人已相互接触也会基于不当得利、缔约过失等原因产生其他权利义务关系,故而,当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同样也

26、存在着需要继续清理的问题。可见,虽然合同效力被否认不能归于合同终止的原因,但其与合同因解除而终止仍具有相似之处,即存在当事人之间需要进行事后清理的情况。于是,当事人约定的违约责任条款可否在以上两种原因致合同效力消灭的情况下继续适用的问题,就使人无法回避。笔者认为,对此应区别对待。即在合同因解除而终止时,当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支付违约金的条款具有独立性,可在事后处理有关事宜时继续适用。相反,合同被确认无效和被撤销的,即使当事人表明在合同效力消灭后该违约责任条款仍为处理相关纠纷依据的,也不应具有独立性。理由是,合同无效或被撤销是法律对合同效力否定性评价的表现,其结果是有关实质性的条款均自始、当然、

27、完全和绝对无效,以体现国家法律对当事人意思表示所追求目的的干预,而违约责任条款通常应是保障合同权利义务得以公平实现的救济措施,理应归属于实质性条款范畴,随合同无效而失去约束力。此外,合同无效后,事实上有新的法律事实出现,随之也产生了新的救济途径如缔约过失之债等,故当事人间利益的保护不会出现空白地带。相反,合同的解除主要是私法自治的产物,它与合同无效后的清理应有区别,如合同权利义务因解除而终止,应可继续适用违约责任条款,以尊重当事人的意志。三、针对合同效力消灭后处理有关事宜的依据,我国合同法分别在第 57 条和第 98 条作出相应规定。合同法第57 条规定:“合同无效、被撤销或终止,不能影响合同

28、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就目前学界较常见的看法是,合同法第57 条中 “关于解决争议方法条款”主要包括:1 仲裁条款。它是仲裁协议的表现形式,是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用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条款。我国对合同争议采取“或裁或审”制,仲裁条款有排斥诉讼管辖的效力。我国仲裁法第19 条第 1 款规定,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否则,诉权作为法定权利是不能以当事人合意任意排除的。2 选择受诉法院的条款,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5 条规定,“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当事人选择受诉法院的条款,不受其他条款效力的影响。3 选择检验、鉴定机构的条款。当事人可在合同中约定,若对标的物质量或技术的品质发生争议,在提交诉讼或仲裁前,应将标的物送交双方认可的机构或科研单位检验或鉴定,以检验或鉴定作为解决争议的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