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地质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1页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2页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3页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4页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矿产资源勘查方法课程设计 学 院:地球与环境学院专业班级:地质工程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地球 与 环境 学 院地质资源 与 工程 系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设计题目矿产资源勘查方法课程设计设计技术参数在矿产资源勘查方法课程教学之后,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方法课程设计。通过设计,综合使用构造地质学、煤田地质学、矿产资源勘查方法、计算机制图的知识,加深对矿产资源勘查方法课堂教学的认识,初步掌握矿产资源勘查的基本方法、勘探设计的内容、勘探设计报告的编写等,为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打下基础。设计要求设计要求包括两方面:1

2、、完成图件的绘制;2、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划分;以小组为单位运行;以个人为单位提交。工作量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套完整的勘探设计的内容;以个人为单位,完成:1、至少完成一张勘查线剖面图,一张其它图件;2、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报告一份。工作计划周一:课程设计开始;小组分工;明确任务,熟悉资料;周二:制图;周三:制图;拓展内容;周四:制图;拓展内容;周五:课程设计的文字说明部分的收集、整理和撰写;周末:总结制图工作,完成设计的文字说明;提交设计成果。参考资料矿产资源勘查方法课程设计指导书曹代勇.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许友志,毛善君,王景华.定量煤田

3、勘探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李守义,叶松青.矿产勘查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李增学,魏久传,刘莹.煤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徐开礼.构造地质学(第二版).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王颖.现代工程制图.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朱宏.Auto CAD基础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2010年 07月08日 矿产资源勘查方法 课程设计内容学 院:地球与环境学院专业班级:地质工程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0年 07月08日目 录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本次课程设计的简要说明第二节 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简介第二章 勘查区地

4、质第一节 勘查区地层第二节 勘查区构造第三节 勘查区煤层第四节 地质勘查工作第三章 课程设计内容第一节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第二节 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第三节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 总结第一章 前言 煤地质学是理论性强、实践性强、技术发展快的学科。我们本次矿产资源勘查方法课程设计就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来更进一步的掌握勘查方法。 第一节 本次课程设计的简要说明一、时间18周:完成资料的传递;设计教室、图板、丁字尺、曲线尺等的借用;或电脑;任务的安排;图纸,铅笔,橡皮,小刀,三角板;19周:7月4-7月10日;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二、课程设计资料1、提供资料:矿产资源勘查方法课程设

5、计指导书(电子版、纸质版);2、提供资料:矿产资源勘查方法课程设计大纲3、提供资料: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格式3页、参考3页;4、提供资料:如何作图的PPT说明文件,供参考。三、成果要求第一部分: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一、勘探设计图件的绘制二、课程设计说明书文字说明:主要的;其它内容:辅助的;包括1、课程设计的过程(时间安排、内容要求、运行过程);2、设计总结、感想或建议;第二部分:课程设计的成果要求一、课程设计图件图件要求:内容齐全,有已知条件、绘图过程和最终结果;成果图件要求布局合理、清洁、美观。二、课程设计说明书文字说明:应内容完整,表达清楚、文理通顺、书写工整。三、其它要求文字说明:采用A4纸;

6、编排顺序一致(封面、任务书、具体内容、成绩评定表);装订格式统一(左边装订2个钉子)。时间要求:在课程设计结束后2天内提交设计成果。由班长统一收齐后交任课教师。第三部分:课程设计资料袋每人一袋。至少2张图件,1个报告。第二节 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简介一、组织情况 本次课程设计原则上本班36人分为6组,每组6人,每组成员按学号顺序依次划分,每组各一个小组长,总负责人为班长。同学。 我被划分到第二组,本组成员有以下同学。本组小组长为。同学。二、任务安排本次课程设计要求每个小组编制一套图件以及编写一份设计说明书。图件有以下六种:岩煤层对比图、各勘查线剖面图、基岩地质及工程布置图、设计钻孔预想柱状图、-

7、2钻孔的歪斜校正、煤层地板等高线图。本小组任务安排如下:编制岩煤层对比图、第一勘查线剖面图以及说明书一份编制基岩地质及工程布置图、第二勘查线剖面图以及说明书一份编制设计钻孔预想柱状图、第三勘查线剖面图以及说明书一份编制-2钻孔的歪斜校正、第四勘查线剖面图以及说明书一份编制煤层地板等高线图、第五勘查线剖面图以及说明书一份编制岩煤层对比图、第一勘查线剖面图以及说明书一份三、设计过程 本次设计的过程如下:时 间具 体 事 务7月4日带课教师简要说明;设计准备;设计开始;图件编制7月5日图件编制7月6日图件编制、文字说明的准备工作;以及鼓励进行扩展内容的工作7月7日完成图件的编制,文字说明的准备工作;

8、以及鼓励进行扩展内容的工作7月8日完成文字说明,材料归档;进行设计总结;以及鼓励扩展内容的工作7月9日成果递交四、完成情况 本次课程设计我的完成情况如下表: 时 间完 成 情 况7月4日今天上午8:30在2102教室参加本次课程设计的动员大会,由赵老师给我们介绍本次课程设计的相关情况,如图件怎么编制、报告怎么编写、孔斜怎么校正等。下午,我开始看相关资料,准备明天开始编制图件。7月5日今天上午9点我来到班级租借的教室开始画图,我开始画的是对比图,相对简单,但是计算量比较大,容易出误差,而且线条难求工整。画到下午吃饭时才画好。中间赵老师来过数次,现场经行指导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肯定。7月6日今天我画

9、的是第一勘查线剖面图,经过分析,觉得难度不大,与其他的相比好多了,只要注意与第三勘查线共用第4各孔,画的时候要格外小心,线条的倾角要量,要用光滑曲线画,并画出底层分界线,表明煤层等。7月7、8日这两天主要是对前两天所编制的图件经行检查修改,然后收集资料,结合图件,编制本次课程设计的说明书。大多同学采用手写,我是用计算机编制的,就这样还用了一天时间整理编制。第二章 勘查区地质第一节 勘查区地层奥陶系(O):本区仅由X2和X3孔见到为灰白色的海相石灰岩,与上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度不详。石炭系上统(C2):本区北东边缘地带有零星出露,依钻孔揭露所知(由X2和X3孔穿过),下部为紫红色铁质泥岩和

10、灰岩为主夹鲕状铝土岩,上部为深灰色、灰色及灰黑色页岩夹薄层状灰岩和薄煤若干层,含海相动物化石,顶部一层灰岩(标志层一)与山西组分界,与上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厚度100130米。二叠系下统(1):下部以深灰色泥岩及粉砂岩为主,灰白色砂岩次之,上部以灰白色砂岩为主,灰黑色粉砂岩及泥岩次之。其下部含煤层,仅局部不可采;其上部含煤层和煤层。煤层全区可采,煤层薄而不可采。和煤层间发育一层灰白色铝质粘土岩(标志层二)。厚度200250米。二叠系中统(2):青灰色灰绿色砂岩,杂色粉砂岩和泥岩。底部为一层灰白色厚层状中粒长石石英砂岩(标志层三),与下统地层呈整合接触。本统含和两层煤,一般均不达可采要求。厚度大于

11、500米。第四系():黄褐色砂质粘土,粉砂及砂砾层。厚度为060米。第二节 勘查区构造本区西与北均以煤层露头为界,东达第勘查线,南止F1断层。东西长约2.2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煤系地层分布面积约2.64平方公里。本区为一向斜构造,轴线方向近于东西,其南翼被F1断层所切,煤系地层受到一定的破坏,北翼地层倾角浅部较大(50°65°),深部变小(30°40°);西部转折端地段倾角较为平缓(一般在30°左右);南翼地层倾角小于25°。根据现有地质资料,目前已发现三条断层,即F1、F2和F3。各断层情况见表2-1:表2-1 F1、F2、F

12、3断层情况表断层名称倾向平均倾角落差延伸长度性质控 制 情 况F1325°330°73°>300m>2000m正-6孔穿过,并有测线1和测线6控制。其中在测线1上距西端500米处有断层显示。F2140°170°58°0120m1700m左右逆-2孔、-2孔和X2孔穿过,并有测线4、5、6、7控制,其中在测线7上距北端402米处有断层显示。F3130°140°78°0110m700m左右正-1孔、探井2和探槽K2控制。 第三节 勘查区煤层一、 含煤情况本区二叠系煤系地层自下而上有A、B、C、D、

13、E五层煤。下统含A、B、C三层煤,其中A和B 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A煤层较稳定,全区仅局部不可采,厚度为0.273.24米;B煤层为稳定煤层,全区可采,厚度0.821.90米。A煤层与B 煤层间距一般为4060米。C 煤层薄而全区不可采。中统含D、E两层煤,其中仅D煤层局部达到可采要求,厚度00.80米。E煤层多为炭质泥岩或薄煤层。二、 煤层对比本区煤层层数不多,主要煤层间距较为稳定,各煤层厚度差异较大,且标志层明显,因此易于对比。(.系():黄褐色砂质黏煤,一般均不达可采要求。厚度大于标志层对比时,有三层标志层可供使用:石灰岩(标志层一):灰一深灰色,致密,具方解石脉,含海相动物化石,一般厚

14、为5米左右,为石炭系上统之顶部,即A煤层下界的标志层。铝质粘土层(标志层二):灰白色,呈致密块状,具润滑感,厚约0.201.00米,上距B煤层一般约2030米,为A、B煤层对比标志。长石石英中粒砂岩(标志层三):灰白色,厚层状,斜层理,局部含砾,厚约20米左右,为下统和中统的分界层位,一般上距D煤层约1030米,下距C煤层约80100米。也可以根据煤层特征对比:A煤层和B煤层全区基本稳定,且厚度较大,比较容易与其上C、D、E三个薄煤层对比。同时,A煤层和B煤层的间距变化较小,配合标志层容易区分。煤层对比清楚,主要煤层对比可靠。三、 煤质本区各煤层均为中变质程度之气煤,A煤层和B煤层的主要煤质指

15、标见表2-2。表2-2 A煤层和B煤层煤质指标表煤层煤样灰份Ad/挥发份Vdaf/粘结指数G硫分St,d/磷分Pd/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 / MJ/Kg干燥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gr,net / MJ/KgA煤层原煤17.0037.130.660.002328.034.7A煤层精煤7.2736.7265.20.6432.035.3B煤层原煤23.0133.970.690.018225.834.2B煤层精煤9.9533.1363.40.6632.235.0煤的氧化带深度的确定:在探井1和探井2分别专门采集了B煤层和A煤层的风化带样品,经化验分析确定本区风化带的最大垂深为冲积层下20米。第四

16、节 地质勘查工作本区为半掩盖地区,煤系地层仅在北部边缘地段有零星出露,故在普查阶段主要采用山地工程(探槽、探井)。配合浅钻以揭露煤系的底界及煤层露头,了解浅部含煤情况及初步了解该区的基本构造形态。详查阶段采用钻探和地震相结合的综合勘查方法进行的(线以西地段)。为进一步查清煤系地层的埋藏深度、分布范围、含煤情况和主要构造形迹以及水文等开采技术条件。基本勘查线距控制在8001000米,地震基干线距控制在400500米,且部分与勘查线重合。全区共施工勘查工程量:探槽2条,工程量约323立方米;探井2个,工程量约150立方米;钻孔16个,工程量4203.13米;地震测线7条,总长度7400米。钻探质量

17、基本符合要求,钻孔多为全层取芯,仅少数孔为局部分段取芯,绝大部分钻孔均进行了测井工作。其主要可采煤层(A和B煤层)的煤芯采取率和煤层顶底板岩芯采取率均达75以上,其他岩芯采取率一般达50以上。在正常钻进情况下,钻孔每钻进百米进行测量一次孔深。对孔深误差超过规定要求的,都进行了平差处理。多数钻孔终孔后都进行了孔斜测定,其中仅-2孔歪斜角较大,孔斜资料见后面的测斜成果表,并需要进行了正处理。所有钻孔均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全封闭或分段封闭,封孔质量可靠。本区主要通过钻探取芯采集煤样,少量煤样是通过在坑道的煤层中采取的。采样种类、数量及实验项目等基本满足于详查要求。对本区的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主要可采煤层的

18、稳定性的了解和掌握情况来看,本次详查勘查工程的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详查阶段的要求第三章 课程设计内容第一节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煤地质学是理论性强、实践性强、技术发展快的学科。我们也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三年来,课内教学在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来丰富我们的大脑,野外实习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会了用图来表示我们野外看到的地质现象。而今天作为拥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我们又迎来了矿产资源勘探课程设计。其目的在于让我们进一步的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第二节 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矿产资源勘探课程设计是一门让我们用学到的矿产资源勘探知识以及以前地质填图实习、和巢湖实习

19、的绘图知识对某矿区的矿产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勘探设计,其基本要求如下: 一、编制岩煤层对比图           1:500 由已获得的钻孔资料,选用-4、-3、-2、-1、-2、-2共6个钻孔(按此顺序展图),以B煤层底版作为基准线编制岩煤层对比图(左边附综合柱状图)。 二、编制勘探线剖面图           1:2000 由已经获得的勘探工程资料,分别编制五条勘探线剖面图:I线,II线,III

20、线,IV线,V线。 三编制基岩地质及工程布置图   1:5000 根据已经编制的五条勘探线剖面图及其他勘探工程资料   绘制基岩地质图   要求在该图上绘出:O与C23、C23与P1、P1与P2地质界线;A煤层、B煤层露头线; F1、F2、F3断层线;勘探线、物测线、钻孔、探槽、探井等勘探工程及必要的地形地物(勘探区地理坐标位置:经度700000-703500,纬度100000-102500)。 四、设计钻孔预想柱壮图         1:500 在某一剖

21、面上选择一个精查设计钻孔,采用剖面定柱法绘制出该孔的设计预想柱状图。 五歪斜钻孔的校正 (1)校正计算:选用III-2孔的测斜资料。计算各测点坐标增量,并计算出A煤层底板标值,B煤层底板坐标值及终孔点坐标值。 (2)校正图编制:将III-2斜孔投放到相应的剖面图上及平面图上。 六编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1:5000 (1)编制平面图:根据已经编制的五条勘探线剖面图采用地质剖面法编制A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图。 (2)编制立体图:根据已经编制的剖面图和平面图。编制III线至V线间-200米水平以上区段的A煤层底板等高线立体图。第三

22、节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一、 编制岩煤层对比图 1、  计算参与对比的各工程点岩煤层真厚度 根据计算公式:H=L*cosB(H-岩煤层真厚度,L-岩煤层钻探厚度,B-岩煤层倾角或岩芯倾角)。分别计算出 -4、-3、-2、-1、-2、-2 6个钻孔的各岩煤层真厚度(上至E煤层顶板,下至终孔层位)。 2、  编制各对比工程的真厚度柱状图及综合地层柱状图 以垂向比例尺1:500。柱宽1.5厘米(综合柱状宽2厘米)。按照图例规定的岩性符号编制E煤层至终孔层位的6个钻孔真厚度柱状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按后附资料的平均厚度直接绘制)。 3、  选择对比基线 一般应选择全区层位

23、稳定、标志位显,且居于对比层段中下部位某一煤层或标志层的底板为对比基准线为宜。本图可选定B煤层地板为对比基准线。 4、  排列钻孔柱状 各对比工程柱状图的排列次序一般应以相邻工程在施工平面图上距离最近为原则,或按与地层倾向一致的勘探线上工程点顺序排列,或沿某一地层走向上的工程点顺序排列。本图可以各柱状图的基准层(B煤层)底板对齐在同一水平线上,由左至右的摆放次序:综合柱状-4、 -3、 -2、-1、-2、-2。 5、  对比联线 运用沉积岩学及煤田地质学等岩煤层对比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确定各柱状岩煤层层位。把对比柱状中相同层位的地层、煤层标志层等底板用实线(对比依据可靠)或虚

24、线(对比依据不充分)连接起来。本图仅依据三个标志层和煤层厚度为特征就能对比而确定层位。连结的对比线条有:A、B、C、D、E五层煤层底板和P2/P1、P1/P3二个地层界线即可。 二、 编制勘探线剖面图 1  确定编图的比例尺、图幅大小、剖面方向 比例尺:一般应为同勘探阶段地质平面图比例尺的二倍左右-即本图定为1:2000。 图 幅:长度:为煤系地层倾向上的控制宽度-本图长50CM80CM;宽度:取决于勘探深度-本图幅宽30CM40CM。 方向:一般习惯性确定剖面视向是以0°180°为右,180°360°为左-本五条剖面图均按此确定左右视向。即N

25、W向的一端放于左边。 2  绘制水平标高线 水平标高距一般是根据煤层倾角大小及编图的比例尺确定的。若煤层倾角平缓,则选定的距小(为10M50M);若煤层倾角大,则选定的标高距亦大(为50M100M)。该剖面以100M为标高距(即在图纸上每两条间距为5CM)。共绘制七条水平标高线(即+100M-500M)。水平标高线的上下标高值是由地面标高和勘探深度确定的。水平标高线要求绘制精确。并在每条线的两端注明标高数值。 3、 投放工程点 以剖面线所切的某条经纬线或某工程点为基准,将该剖面所通过的工程点全部投放到剖面的相应位置上(在平面底图上量取与基准点的相对位置;临近偏线的工程点按走向投影法投

26、到剖面上。并用虚线表示工程以示与线上工程的区别;歪斜钻孔经校正后投绘到剖面上。) 各线上的工程点有:I线(I-1,I-2,-4);线(-1,-2);线(-1,-2,-3,-4,-5);线(-1,-2,井2);线(-1,-2,井1,K1)。 4  绘出剖面地形线     剖面地形线一般是通过该线的地表实例的高程点连线绘制而成。本图以线上各工程点的地面标高点(即钻孔口,探井口,探槽头标高)直接连线并向两端水平推延至剖面长度即可。 5. 绘制剖面上的各勘探工程 各种勘探工程在图上的深度(钻孔和探井)或长度(探槽)按规定的图纸比例尺确定;工程类别按图例符号表示;

27、钻孔以宽度为6毫米三条线组成的简易柱状表示(-2孔需校正后投放)。并在钻孔中心线上以岩煤层倾角画出煤层底板线、地层分界线标志层及断层点等。 6. 分析联线 通过对比,确定各工程所控制的各岩煤层层位,根据剖面所处的构造形态和确定地层倾向,把各工程中的相同层位用圆滑曲线连接起来。 联线次序:先联基岩界面线,再联断层线,最后联地层界线和煤层底板线。 基岩界面线联接:连接剖面上各工程新地层深度点,并向二端水平推延之。 断层线的确定:F1在线剖面上有工程断层点(-5孔)控制。并配合断层倾角即可在剖面上画出;F2在线剖面上有工程断层点(-2孔)控制,在线剖面上有工程断层点(-2孔)控制。并配合断层在剖面上

28、的视倾角能分别在线剖面上和线剖面上画出;F3在 线剖面上有二个工程断层点(-1孔和井2)控制。直接连接二个断层点即可。 地层、煤层联线:先连同一断盘或同一翼上有二个以上工程控制点的相同层位,再按层间距连接(或推出)一个工程控制点(或无控制点)的其他同层位连线。每条剖面上均需连4条地层界线(Q/P.P2/P1.P1/C3.C/O)和5条煤层底板线(A、B、C、D、E)。 注意问题: 1、  充分利用工程控制点资料作图。如井I的B煤点,K1的A煤点和P1/P3点为V线剖面作图利用;井2的A、B、F3点为线剖面作图所利用;4孔为线剖面和I线剖面作图所利用的公用钻孔等均不得忽视。 2、

29、60; 断层(或岩煤层)走向与剖面线斜交时(夹角75°。应由真倾角换算为视倾角在剖面上表示。 3、  线与线相交点,各层位深度(包括地面标高)分别在二个剖面的相应位置上应该相一致(以线剖面图控制线剖面图的相应位置) 4、  图面内容:图签、图名、比例尺、剖面方向、工程编号、煤层编号(底板深度、真厚度)、地层代号、断层编号(性质、产状、落差)。等均不得遗漏。 三、 编制基岩地质及工程布置图 1、  绘制经纬网格线 参见煤田普查与勘探P276介绍的经纬网的制作方法。以1:5000比例尺按经距值700000703500(8条线)。纬距值100000102500

30、(6条线)绘出正方格网,并标注经纬距数值。(要求各小方格对角线误差0.5mm 2、  放置勘探工程 按各勘探工程点平面坐标值(x,y)将钻孔(16个)、探井(2个)、探槽(2个)分别以图例规定的符号投放到相应的平面位置上(斜孔需投终孔斜点)。 钻孔按孔口坐标投点;探井按井口坐标投点;探槽按槽端坐标、方向和长度投放。 同一条直线上的各工程点连线即为勘探线,注名线号。 物测线(地震测线)按测线端点坐标、方向、长度投放、注名线号。其中W2.W4.W6线分别与勘探线I、线重合。 3、  编制各勘探线剖面图 五条勘探线剖面图应编制完毕,并应进行修订。 4、  投放隐伏地质点

31、 把各条勘探线剖面图基岩界面上隐伏的地层界线点、煤层露头点、断层点分别投放到平面图相应勘探线的相应位置上(平距移置时注意剖面图与平面图不同比例尺的换算)。 5、  分析联线 详细分析区内构造形态和特征,把各线上同一地层界线点同一煤层露头点,同一断层点分别用圆滑线条连接起来。 联线时应先联断层线,后连地层线和煤层露头线。 断层联线:F1由线剖面和测线I控制,并参考断层走向;F2由线剖面、线剖面、测线7、x2孔控制;F3由线剖面和 K2槽控制,并参考走向。 地层界线及煤层露头线联线:一般应先连同一断盘上有2条以上的勘探线控制的相同层位线,再按露头平距连接(或推出)只有1条勘探线控制(或无

32、控制)的联线。并注意不同性质的断层两盘相同层位线的错动关系不要有误。地层2应连出3条(P2/P1.P1/C3.C3/O);煤层露头线应连出2条主采煤层(A煤层和B煤层)。 四、 编制设计钻孔预想柱状图 在精查设计勘探工程中,选定剖面上的一个精查设计钻孔,由地面为起点,沿钻孔轴线,按1:2000的剖面图比例尺分别量取各层位点的设计深度。以各层位深度为依据,参照邻近钻孔相同层的岩性资料,编制出1:5000的设计钻孔预想柱状图(具体编图步序从略)。 五、 -2钻孔的歪斜校正   方法一:测点计算法(平均天顶角,方位角法)   以各测点直接作为计算点进行列表计算的。即根据测点深度算

33、出相邻测点间的孔段距。以孔段上下测点的天顶角和方位角之平均值作为该孔段的计算参数。算出各测点间的座标增量值,从而获得任一测点的空间座标值。   对于控制点(如A煤层,B煤层)的座标计算。只要根据控制点的深度插入至某二个测点之间。按计算测点座标值的方法,即可算出。具体计算方法按表一进行。   方法二:平距孔段距法   以各测点之中点作为计算点进行列表计算的。即根据测点深度算出各测点的中点间的孔段长度和各中点深度。以孔段中的测点的天顶角和方位角作为该孔段的计算参数。算出各中点间的座标增量值,从而获得任一测点的空间座标值。   这种计算方法实则是把各测点的中点

34、作为孔段歪斜的转变点而每个测点的测斜参数(天顶角和方位角)表示了上下测点间一半孔段距的歪斜程度。这种计算方法所应用的测斜资料比较合乎钻孔歪斜的实际情况。因此可以提高歪斜计算精度。多为现场实际工作所采用。   对于控制点的座标计算,只要根据控制点(A煤层,B煤层)的深度插入至某二个中点之间。按计算中点座标值的方法即可算出。具体方法按表二进行。   2.校正图编制-把歪斜钻孔  - 2绘制到该孔所在的 线剖面图上。   下面介绍二种作图方法均是以平均孔段距法统计资料进行投点作图的。   方法一:投影作图法(不需要计算数据而直接通过投影作图) (1)

35、作天顶角剖面图   作一条水平线(地表线)和一条铅直线,交于一点为孔口。按剖面图比例尺,以各孔段长度(l)和各孔段天顶角(r)作出各孔段成折线。 (2)作平面投影图   在(1)地表线下方的一定距离处作一水平线(平面图勘探线)交(1)铅直线于一点(平面图孔口)。过孔口以勘探线方位(161°)定出正北方位线及地层走向线。将天顶角剖面图中的各计算点(即各测点间的中点)垂直下投到平面图勘探线上,得各孔段的水平投影距(d)。根据各孔段水平投影距和方位角(Q)即可作出斜孔平面投影图。 (3)作剖面投影图   把(2)中的各孔段端点分别垂直向上(垂向投影-勘探线与地

36、层走向夹角>75°)投影到(1)中相应的各计算点标高水平线上相交。连接各相交点成圆滑的曲线,即为斜孔轴线剖面投影图。 (4)填绘钻孔柱状   在铅垂线上由计算出的各控制点标高(如A,B煤层底板标高)作水平线交斜孔轴线于一点(或在天顶角剖面图上根据各控制点孔深作水平线交斜孔轴线于一点),该点即为某控制点在钻孔轴线上的位置,按岩芯倾角作出各地质点层位,再以一定柱宽(6mm)和岩性符号填绘出斜孔柱状。   方法二:计算投影作图法(通过校正计算的中间数据,结合投影作图)   (1)计算各孔段间垂距(Z)和平距(a):校正计算表中直接获得。   (

37、2)作平面投影图:作一条水平线为斜孔所在平面图的勘探线,以勘探线方位(161°)过线上一点定出正北方位线及地层走线,按剖面图比例尺,以各孔段平距(d)和孔段歪斜方位角(Q)即可作出斜孔平面投影图。   (3)作平面投影图:由平面投影图孔口向下引一条铅直线,在平面投影图一定距离处的下方作一条水平线(剖面图的地表线)交铅直线于一点为剖面图孔口。根据各孔段间垂距(Z)在铅直线上作出各计算点的水平标高线。把平面图中各孔段端点分别垂直下投(垂向投影法)到相应的各计算点水平标高线上相交,连接各点成圆滑曲线,即为斜孔轴线剖面投影图。    (4)填绘钻孔柱状:同方法一

38、中(4)。 六、编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投影图的编制方法-A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1、 绘制经纬网格线与基岩地质图绘制方法(1)相同。 2、 放置勘探工程 把对A煤层起控制作用的各工程点按其平面坐标值,以图例规定的符号投放到相应的平面位置上(-2孔要投放对A煤层控制的歪斜点),并注明各工程点对A煤层底板的控制标高。注意:-5,-3,2、3、井1、K2共6个工程未对A煤层起控制作用,不得投放;勘探线同基岩地质图;物测线暂不放置。 3、 投放底板标高点,煤层露头点及断煤交面点 把各条勘探线剖面图上的编制煤层(即A煤层)的底界线与各条标高线相交的交点移置到平面图中相应勘探线的相应位置上

39、。并标记上各点标高值(一般每条勘探线上应相交出+100-500M标高线的若干个标高点)。把各条勘探线剖面图基岩界面上的A煤层露头点投放到平面图相应勘探线的相应位置上(与基岩地质图中投放的煤层露头位置相同)。若剖面图中有断层,则将断层线与上下二盘煤层底界线的二个交面点投到平面图相应勘探线的相应位置上(线上有F2-对交面点;线上有F2-对交面点和F1的上盘交面点;线上有F3的一对交面点)。 4、 分析联线 根据各勘探线上煤层底板标高点的分布情况,确定平面上各部位的构造形态和特征,圆滑地连接各线上标高相同的点。即为底板等高线;圆滑地连接各线上的A煤层露头点,即为A煤层露头线;将不同线上的同一断层上下盘交面点分别连接,即为断煤交面线。 联线时应注意先联出断煤交面线,而后联底板等高线和煤层露头线。底板等高线的连接应注意断煤交面线二侧同名值等高线的错动关系及各等高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