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压力应对与管理策略研究_第1页
大学生压力应对与管理策略研究_第2页
大学生压力应对与管理策略研究_第3页
大学生压力应对与管理策略研究_第4页
大学生压力应对与管理策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表 1:心理压力的性别差异 (n=样本数 注:*P 0.05, *P 0.01因 子 男 (n=262 女 (n=13422.7423.4218.9622.741.530.12的得分进行差异分析发现,在就业压力 、 学习压力 、 社交人际压力 、 自主独立压力上差异显著,对压力感 知强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大三 、 大二 、 大四 、 大一 。 这 与以往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段鑫星 (2005 对 500名大学生调查发现,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是大学生面 临的两大主要压力源,大三和大二学生的就业压力 、 学习压力明显大于大一 、 大四学生 2。 这与大三 、 大 二学生面临毕业是考研 、 择业或出国等

2、前途问题, 其如何抉择的心情最为忧虑和不稳定相关;而大四 学生已进入实习 、 见习阶段,毕业选择大方向已定, 学习和考试压力相对较小,压力反倒比大三学生小; 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对压力的感觉和体会还不明 显和深刻 。对男女生在心理压力源问卷上各因子的得分进行 差异分析发现,在学习压力 、 异性关系这两个因子 上,性别差异显著,男生比女生有更多的压力体验, 见表 1(M 是平均数, SD 表示标准差, T 值为对男女 生在压力源问卷各维度进行 T 检验的结果, P 反映的 是显著性水平, P 0.05说明差异显著。 男女大学生压力感知的差异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 造成:一是受传统两性不同性别角色模式

3、的影响,男 生更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把社会的认可和关注程度 与自身成功大小挂钩,因而对自身的要求更高,由此 产生的压力感更强;二是相对男生而言,女生面对困 难和挫折更容易自我调节,她们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 消解压力的意识和能力比男生强;三是男女性别角色 社会化的不同,使得人们形成了稳固的性别角色心理, 男女学生都能感受到社会对其角色的期望不一样 。3. 大学生的压力受家庭经济状况和是否独生子 女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所在地 、 是否独生子女 、 家庭经 济状况影响了大学生在家庭经济压力和异性关系上的分数 。 农村学生的压力最大 (F 值为 6.09和 2.8, P 0.05;其中 F 值是方差分析

4、的结果, P 代表显著 性水平 ,这可能与城市和农村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 有关,同时人际关系的不同 、 自身经济状况的差异 、 家庭的高期望等也对生活在农村的大学生带来了更 大的压力 。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经济压力和异性关系压力上分 数比独生子女高,差异显著 (t 值为 -5.16和 -2.79, P 值为 0.00和 0.006, P 0.05,这与独生子女比非 独生子女享有更多的家庭资源 、 受父母关注程度高有 关 。 一旦遇到压力事件,独生子女更容易寻求各种资 源的支持,较少通过消极的方式来获得心理解脱 3。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压力影响很大,差异显 著,家庭负担读大学非常困难的学生在重大突发压

5、 力 、 家庭经济压力 、 学习压力 、 异性关系 、 自主独立 压力上的分数最高 。 这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在校 园消费 、 人际交往 、 学习生活 、 自主独立上更容易获 得满足的体验有关 4。二 、 大学生个体应对压力的策略选择与规划不断变化的环境使得大学生在学习 、 生活中面临 压力成为不可避免,唯一不变的是大学生自我稳定而 又弹性的身心状态,还有不断提升的有效的应对压力 的技能 。 我们无法控制压力的大小和去留,但可以做 的是控制对压力的反应方式和程度 。 在调查问卷中, 我们采用了段鑫星等 2005年编制的 “ 大学生应激应对问卷 ” 5,问卷包含 32个条目 5个因子, 5个因

6、子分别为解决问题 、 合理化 、 退避 、 自责和幻想 。 从个 体压力应对的角度看,当面对压力时,常常会在理性 应对和非理性应对这两种策略间作出选择 。 两种不同 的选择亦会带来不同的后果 。 表 2:三组应对方式差异注:*P 0.05, *P 0.01因 子 低应激组 中应激组12.746.3413.915.4414.426.52.290.101. 理性应对我们把以解决问题 、 寻求自我发展与突破的应激 方式称为压力管理策略中的理性应对,使用积极 、 理 性的应对策略,比如学习好的问题解决技巧 、 改善社 会互动 、 调整成效信念等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身 心症状,还有助于学生积极面对大学

7、生活,有效解决 问题 、 突破困境,从而不断获得进步 。2. 非理性应对非理性应对主要指的是当面临压力时不是以主动 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而是采取退避 、 自责 、 幻想,或 者把压力合理化的消极被动方式 。 比如使用消极的发 泄情绪方式 、 攻击别人 、 放弃竞争 、 逃避现实 、 转移 注意力,或者将压力归因父母 、 老师等等 。 这种处理 方式的结果是危险的,他们是以麻痹自己来适应压力 的,对逐渐存积起来的紧张情绪一律回避,其结果会 更加加重身心症状,使得他们逐渐失去信心,严重时 会把自己带向 “ 耗尽崩溃 ” 的心理困境 。统计数据发现,大学生在压力状态下习惯采用的 应对方式依次为解决问题

8、 、 幻想 、 自责 、 合理化 、 退 避 。 列在前十位的大学生常用的具体应对方式依次 为: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 法,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求助于可以帮助自己的 人,对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充满信心,认为有失必有 得,借娱乐 、 运动等方式来缓解不快,能理智地应付 困境,转移注意力以忘记不快,找人聊天以减轻烦 恼 。 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面临压力情境,会优先选 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和适应性行为,最后才会选择非理 性 。 但分析大学生应激强度与应对的关系结果表明, 对大学生的心理应激状况还是需要积极关注的 。参照分析表 2(M 是平均数, SD 表示标准差, F 值是对三组在应对方

9、式问卷各维度方差分析的结果, P 反映的是显著性水平, P 0.05说明差异显著 数 据:在调查者中,低应激组仅占总人数的 38.9%,中 应激组达 49%, 12.1%的大学生处于高应激组 。 可见,高应激组的学生比例较高,而且越是高应激状态 下的大学生越倾向于采用幻想 、 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 式,采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的最少 。因此,大学生应尽可能学习采用积极 、 理性的应 对策略来减缓压力,以问题为中心作为压力管理的突 破口 。 具体地说:(1 发展问题解决技术,首先是 面对问题,站稳自己立场,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 。 其 次,针对问题加以分析了解,拟定计划配合实际的人 力及物力资源加以行动

10、,或针对问题去学习新的应对 技巧 、 协调技巧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 (2 寻求各种 社会支持,发展好的人际互动关系,找对事情有影响 力的人帮助,接受他们的建议或具体资源的协助,让 别人了解与支持 。 (3 建立积极的信念,积极的信 念和自言自语是自我救助性和适应性的,这些述说会 诱发健康的情绪,增加大学生的心理能量 。 (4 理 性的评估与行动,对问题加以正向地再评估,经过此 事后变得更成熟 。三 、 应对压力的组织管理策略应对压力不仅是大学生个体层面的有效控制问 题,而且还与组织的有效管理密切相关 。 加强应对压 力的组织管理,从系统的角度有效降低压力对大学生 影响的强度和广度,既有利于大学

11、生的身心健康,也 有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1. 加强认知引导,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认知决定了大学生是否能够面对压力情境,当大 学生对情境的认知混淆不清时,就会出现错误的解 释,当他们对情境的认知否认时,就会造成对情境的 拒绝,使他们不敢面对现实的压力问题 。 因此,认知 引导在压力管理中非常重要 。 首先,协助学生发现其 非理性的想法,对于自己对于他人的苛刻要求,这些 想法通常冠以 “ 必须,应该 、 一定 ” 这样的字眼,就 他们的不太满意之处给予关怀 、 支持和鼓励 。 引导学 生认识到面临问题的不可避免性,从而坦然接受 。 其 次,提出他们的困扰不是问题引起的,而是因为想法 有误,帮助

12、其找出 “ 困扰的根源 ” ,并协助提供理性 想法 。 再次,建立日常应对模式,不理性的认知 、 行 为的改变,不是一下子可以做到的,需要建立逐步努 力的程序,协助学生应用理性认知面对压力并有效管 理 。 另外,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在压力情境下 的应对方式,学习别人有效处理压力的策略 。 通过积 极面对 、 有效处理压力,最大程度地将压力转化为动 力,进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 。2. 注重制度建设,有效控制压力源应对压力的管理策略首先要从源头抓起,要通过 强化学校相关制度建设,有效地控制压力产生源 。 一 是完善就业制度建设,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缓解学 生的就业压力 。 就业压力是学

13、生当前最主要的压力, 积极完善学校的就业体系,畅通就业渠道,注重职业 生涯的规划和指导,帮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调整 就业心态,努力缓解就业压力的产生;二是优化课程 设置,传授学习方法,改革考试制度 。 通过合理的课 程设置,科学的学籍管理制度,组织学习方法 、 学习 技巧的交流传授,改变简单的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考 试制度,改革对学生学习效能与综合素质的评级体系 等等,有助于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源;三是创建良好 的班风学风,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 。 良好的班风学风 有利于学生产生对班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使师生 之间 、 同学之间互信增强,关系融洽,形成良好的人 际关系,促进人际关系压力源和异性关

14、系压力源的有 效控制和缓解 。3. 创新辅导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健全心理辅导机制,创新心理辅导形式,提高心 理素质,是有效提升大学生应对压力能力的关键 。 一 方面,要积极构建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各学 院政工干部 、 学生信息员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 网络体系,将大学生心理压力教育和干预贯穿整个大 学生活 。 如对大一新生容易出现适应性压力的状况, 要着重进行适应性教育,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大学生活, 了解大学的学习特点,及早融入集体;大二 、 大三学 生学习压力大,存在社交与人际关系困扰,担心就业, 自我冲突强烈,需要积极引导,通过个别和团体的方 式帮助他们调动自身的力量 、 采用

15、合理的应对方式顺 利度过压力期;对于大四学生,主要进行就业压力的 教育和辅导 。 另一方面,对于遭受持续重大压力的学 生要积极关注,采取积极地跟踪和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突破压力重围,实现学习生活的正常化 。 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开展的 “ 心理班会 ” 活动是 创新团体心理辅导的良好形式 6,收到较好的效果 。 “ 心理班会 ” 是有别于传统说教式的班会,主要是把 别具一格 、 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团体心理辅 导活动带进班级,通过营造轻松 、 愉悦的气氛,让每 位学生学会新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新型主题 班会 。 以 “ 压力识别与管理 ” 、“ 就业压力调节 ” 、 “ 团队合作

16、 ” 、“ 情绪管理 ” 和 “ 挫折应对 ” 为主题的 “ 心理班会 ” ,能让每位学生投入其中,促使他们在团 体内的人际交往中体验自己 、 感受他人,调整自身的 心理和行为,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积 极面对压力 。4. 优化指导体系,提升自我规划能力调查表明,学生的就业压力 、 学习压力等与缺乏 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关 。 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 生涯规划与辅导,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 客 观地评价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科学地确立生涯目标 和职业理想,寻找适合的途径和方法,发挥自身的优 势和潜能,提高压力应对能力 。 一方面,可根据课程 设置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相应

17、的必修课或 选修课,如 生涯辅导与咨询 、 时间管理 、 人 际交往训练 、 自信心训练 、 大学生择业与就业 指导 、 健康心理与潜能开发 等与学生职业生涯 发展 、 潜能开发相关的课程,宣传和普及职业生涯开 发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强化学生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 的意识 。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职业生涯开发与辅导的 相关活动 。 如对一年级新生,重点通过职业个性 、 心 理 、 气质 、 能力倾向等相关测评,帮助学生正确地了 解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质 。 通过邀请校内外专 家 、 成功人士 、 杰出校友的讲座 、 报告,帮助大学生 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 人生观和职业观,初步形成自己 的职业生涯方

18、向;对二 、 三年级的学生,主要围绕职 业生涯发展方向,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 、 科技创新 竞赛 、 社会实践 、 社团活动 、 咨询辅导等各类活动, 锻炼和强化专业技能 、 发挥自身潜能 、 提高综合素质 与核心竞争力,实质上就是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对 大四毕业班学生,重点围绕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开展 与求职择业相关的毕业见习 、 模拟招聘 、 技能培养等 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消除或缓解因 就业带来的相关压力 。5. 浓郁教育氛围,促进压力管理效果加强对大学生压力应对的管理效果,需要建构学 1张艳芬 .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及调适 J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2 :26-28

19、. 2王雪莲, 王绪朗 . 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概观 J . 青年探索, 2005(2 :54-55. 3段鑫星, 程婧 .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53-63.4宋迎秋, 曾雅丽 . 大学生压力应对与心理健康影响实证研究 J . 高教探索, 2008(2 :128. 5段鑫星, 程婧 .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64-69.6张志华 . 依托 “ 心理班会 ” 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 J . 中国高等教育, 2009(2 :55-56.参考文献:校 、 家庭和社会的立体综合教育体系 。 学校的责任自 不待言,而家庭的教育

20、、 家长的关注对大学生压力应 对和心理健康教育起着基础性和潜在性的作用 。 对子 女的关注和指导,家庭教育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 在 子女上大学期间,家长不仅要关心子女的生活 、 学 习,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的生涯规划目标,还要经常鼓 励子女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克服对父母 的心理依赖,指导他们在校的人际交往 、 情感等问 题,积极关心子女就业时的心理状况,鼓励面对现 实,应对挑战,必要时应及时响应子女面临压力的求 助 。 总之,家长要从家庭给予子女更多的温暖和关 心,缓解子女面临的各种心理压力 。要充分重视社会环境在大学生应对压力过程中的 重要作用 。 一方面,要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

21、 围,通过各种渠道树立各行各业中不畏困难和压力 、 敢于应对挑战的榜样形象,鼓励大学生应对压力 、 敢 于争先的精神;另一方面,要健全大学生就业和弱势群体正常学习生活的各种保障体系 。 政府 、 社会应为 大学生努力拓宽就业空间,完善用人机制,缓解就业 压力;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机制,帮助他们顺利 完成学业 。 此外,要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和干 预机制,及时为有压力过大等心理疾患的大学生提供 心理辅导和治疗服务 。 本文为江苏省教改课题 “ 基于高校教师心理发展 的员工援助计划 (EA P 的导入实施研究 ” ,课题编号:JG 66609SJX 05;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重点课题 “ 信息类高 校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模 式 研 究 ” , 课 题 编 号 :JG 05508JX 43赵波: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陆晓花:南京邮电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责任编辑 /王珑玲mann , K. and Siarov L. “ Correcting f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