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免一补新形势下农村中学辍学现象透视_第1页
两免一补新形势下农村中学辍学现象透视_第2页
两免一补新形势下农村中学辍学现象透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两免一补”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透视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中央英明做出了惠及全民的重大决定:逐步免除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费、杂费,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助。“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村初中学生的入学率和在校学生的巩固率,使广大农村一部分贫困学生又重新燃起了上学的希望,回到了校园。我扎根农村中学教育已十余年了,深知农村学生上学的艰难,亲历了“两免一补”前后的学校变化。但农村初中辍学率居高不下一直是困扰学校办学的老大难问题,这种现象即使在实施“两免一补”后的这两年里,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学生辍学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就我们学校而言,从

2、初一入学到初三毕业,学生的辍学率一直在30左右徘徊。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农村中学生小小年纪就放下书包,陆陆续续加入辍学者的队伍呢?根据我十多年的教育经验和悉心观察,我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僵化的应试教育体制。尽管我们实行素质教育的口号已喊了好多年了,但由于以考试为标准的选拔人才的游戏规则没有变,仍以分数定终身,所以我们的教育实质上还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像古代科举考试一样让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是应试教育最形象、最生动的诠释。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大脑成了被填充的容器,分数理所当然的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尺,在分

3、数面前,学生被分为三六九等,这看似平等的背后却隐藏着最大的不平等。由于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单一,缺少对学生全面的、综合的、多元的评价,致使一些学习上的“贫困生”始终排在班级学校分数队伍的后面,他们大都躲在被人遗忘的教室的角落里,成了被老师、同学冷落、讨厌的群落,他们有的在学习上从来没有品尝过成功的喜悦,他们品尝的只有考试失败后被老师、家长、同学嘲笑的痛苦。于是,他们在原来就贫困的基础上,不但没有脱贫致富,而且变得越来越贫,越来越跟不上学习的大部队了。这样长此以往,他们就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只感觉自己一直在学习的黑暗中摸索,而看不到前面的一丝光亮,因而对自己失去应有的信心,剩下的只有灰心丧气

4、,甚至是自暴自弃了。其实,这些学习上的“贫困生”一般只是学习上“贫困”罢了,在其它方面一点一点也不比那些学习上的“富裕生”贫困。只要是离开书本,他们大多有着广泛的爱好,不管什么事情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而,他们往往在音、体、美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在试验、劳技、交际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一出校门,他们就像一只只飞出笼子的快乐小鸟,就像小溪中的小鱼回到了大海,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由此可见,这些“贫困生”们缺少的不是智慧,不是对生活的热情,而是对应试教育下考试的信心,是施展自己才艺的舞台。二、农村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和“读书无用论”的沉渣泛起。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不但花费比较少,而且就业

5、有保障,农村的孩子一旦考上学,就等于从此跳出了农门,端上了“铁饭碗”。并且当时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没有工厂招收农民工,那时的初中生即使辍学回家,也没有事情可作,没有钱可挣。因此,在那个时候,学生辍学的比较少,有的就为了能考个小中专坚持抗战八年也在所不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深化,农村的教育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尽管我国目前在农村中小学推行的是“两免一补”九年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仅仅限于小学、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就是非义务教育,属于收费教育,在我们这里,一般每年每生需花费四五千到七八千元不等。这样,三年高中上下来,如果能顺利升入大学,花费也要在两万元左右,如果一次升学不

6、成功或不满意,就意味着高中阶段的教育成本还要增加。如果说高中阶段的费用对大部分农村家庭还可以承受,那么,自大学并轨收费以来,动辄就每年上万元的学费就使农村大部分家庭望而却步了。在前几年,农村孩子比较多的家庭,家里为了供一个孩子上大学,全家债台高筑,弟弟、妹妹被迫辍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父母来说,自己苦点累点没什么,只要是孩子能成龙成凤,只要是孩子毕业后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然而,最近这几年,随着大学的大规模扩招,而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应成比例增加,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急转直下,特别是一少部分农村大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或由于自身素质不过硬等原因

7、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赋闲在家。这部分人虽然不多,但其对农村部分家长和中学生的影响却不容低估,它使一些家长因看不到孩子上学的前程而失去了供孩子上大学的坚定信念,使中学生身边失去了学习的榜样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还有一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虽勉为其难地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因经济上收入不多,因而不但不能帮助家庭,而且有的还需要向父母伸手。因此,农村父母就失去了为家有大学生而骄傲、自豪的资本。相反,有的甚至因子女上大学而欠下了一屁股债,债主经常上门催要而又无力偿还,这样,就使农村父母倍感自己在村里脸上无光,抬不起头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中大部分没有供子女上大学的家庭,一般经济条件要富裕的多

8、。由于其子女及早辍学回家,学一技之长或外出打工或在家做些小生意,这样既不需要父母掏腰包为其支付高额的学费,几年下来,自己也能积攒一些资本,用于补贴家用也相当可观,娶妻生子就可以不向父母伸手。这样一举两得,大大减轻了农村父母的经济负担,使原来村里的贫困户一跃成了富裕户。由此可见,农村“新读书无用论”的滋生与蔓延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与教育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现实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大学无用论必然直接影响到农村中学的稳定,对农村中学生辍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之在现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都一切向钱看,一切都讲实惠,而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又为农村孩子打工挣钱提供了很多机会,这样,“条条大路通罗

9、马”的思想已深入农村父母和孩子的意识,因此,好好读书长大了上大学已不再是农村孩子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而是他们生活中多元化选择的其中一项。其实,农民是最讲实惠的群体,从以前他们砸锅买铁也要供孩子上学到今天在“两免一补”新形势下,“新上学无用论”的泛起,不愿供孩子上学,其原因何在?我认为:无它,惟形势异也。因为不管什么人做任何事情,心中都要算一笔帐:我投入多少,收入多少,能赢利多少。如果能赢利,那就会乐此不疲,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如果一味亏本,有谁还会义无反顾地一掷千金呢?我不想说农民自私自利,农民目光短浅,农民急功近利,不是因为我扎根农村教育,我父母都是农民,而是因为我没有资格。每次当我面对一个个辍学学生那忧郁彷徨的目光时,作为一个老师,我都会感觉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为了一个个从此放下书包的孩子,也为了一个个满脸皱纹、饱经沧桑的孩子的父母。总而言之,以上两点是我在农村从教十余年的切身体会,我想这两个方面与我国现阶段“两免一补”新形势下农村中学辍学率居高不下必然有着某种内在联系。而在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