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1页
六年级语文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2页
六年级语文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3页
六年级语文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东栏梨花  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诗歌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_2看到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_3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_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本词的作者是_,_(朝代)词人。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明月别枝惊鹊_(2)路转溪桥忽见_3对本

2、词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西江月是辛弃疾中年在江西闲居期间,夜行经过黄沙道,看到月夜乡村景色时写下的一首小令。B.词人描摹了一幅江南山村初秋月夜图。C.上阕中,夜间的“鸣蝉”反而更衬托出乡村的幽静。D.下阕中的“星”“雨”,与上阕中恬淡清幽的氛围相得益彰。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雨后全无叶底花”中“全”的意思是_。2后两句诗中的“_”二字运用得很好,在诗中起转折作用,将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陶者宋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3、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注释: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陶:同“掏”,指挖土烧瓦。无片瓦:没有一片瓦。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大厦:高大的房屋。 1判断下列关于古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陶者很有奉献精神,挖尽自己门前土,为别人建房,而自己房上却无片瓦。(_)“尽”是“完”的意思,说明陶者把门前所有的泥土烧制成砖瓦,不知流了多汗,吃了多少苦,但是自己的房子却无片瓦,其命运之悲惨可想而知。(_)“鳞鳞”二字既写出了大厦之多,也写出了剥削者比比皆是。(_)2这首诗中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选择一处进行简要分析。_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4、。独坐敬亭山_,孤云独去闲。_,只有敬亭山。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被世人誉为_。3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闲:_厌:_4读第1、2句诗,完成填空(1)这两句诗运用了 _ 的写法,烘托了诗人心灵的_。(2)想象画面,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_5读第3、4句诗,完成填空。(1)这两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了诗人与_之间的深厚感情。(2)“只有”一词突出地表现了_的思想感情。6. 古诗阅读。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判断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错的画“×”。(1)从“客愁新”和“月近人”可以感觉到诗

5、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_)(2)“建德江”位于浙江省。 (_)(3)诗中“烟渚”、“野旷”、“江清”让人感到温暖。 (_)2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抒情3“日暮客愁新”中有一个“愁”字,请写出作者在愁什么。_7.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两位诗人的目光都紧盯农村_这一特定时节,都运用了_手法

6、勾勒出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形象再现了农忙的景象。2古代诗人在反映农村生活时,感情往往比较压抑。但范成大、翁卷这两首诗却与之不同,读来有别样的滋味,试作赏析。_8.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老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1下面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表现老马心甘情愿背负沉重的压力。B.“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扣”字写出了老马负荷过重、力不能支的痛苦。C.“眼里飘来一道鞭影”,“飘”字看似很轻,实际上是很重的欺压。D.“它抬

7、起头望望前面”,表明老马希望看到苦难的尽头。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马象征着贫苦的农民,作者通过写老马,写出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农民的悲惨命运。B.全诗充满了哀怨的气氛和凄楚的情调,饱含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恨。C.作者以悲愤的笔触,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D.诗人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典型镜头,逼真地刻画出老马的形象,朴素中见坚实,平淡中见深远。3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_”正是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_”伟大精神的写照。9.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1这首

8、诗是唐代诗人_的作品,通过_赞美,表达了作者对 _。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碧玉:_丝绦:_3理解填空。“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用了的_修辞手法,把_比作绿丝绦。这样比的原因是:它们的颜色相似:绿丝绦是绿色的,也是绿色的。它们的形状相似:柳条细长的形状。答案选择(_)4说说画横线句子的意思。_5诵读这首诗,想象着一棵高大的柳树,在春风中袅娜多姿的情景,融进自己对诗句和春天的感受,写一个情景交融的片段。_10.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谁道人生无再少?_!_。1补充词句。2词的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其中

9、的主要景物是_,景物的最大特点是_。这个序为词中的“_”这一句作了铺垫。3词的上阕描绘了_、_、_三个画面。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画面连贯地表述出来。_4词中表现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一句是:_。11. 阅读下面唐诗和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溪上遇雨(其二)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睛。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 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赏析第一首诗前两句中“衔”、“喷”两字的妙处。 _2第二首诗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联系全诗分析。 _3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10、 _12. 读古诗完成练习。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诗中“游子”的含意是:_,“寸草”比喻_,“三春晖”比喻_。2这首诗 描写了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赶制衣服的动人情景,表现_,同时也抒发了_。3“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中的“子”跟“游子”的“子”意思上有什么不同?_4解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_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江上渔者”的意思是_。2读到这波涛滚滚的江水,你想到的是_。3这首诗后两句使用了_的修辞手法。4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_5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14. 诗歌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课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那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来回答。(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