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_第1页
试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_第2页
试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_第3页
试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_第4页
试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 【摘 要】 文中从阴阳之理,阴阳升降的气机运动,与人在地面“立于阴、面向阳”的观察角度,还原了内经“左右者,阴阳之道路”的立论由来,与其所代表的阴阳气机升降的意义。 【关键词】 阴阳;左右;升降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016-03 内经首次提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1的论断,为其他诸子百家所未有,丰富和发展了阴阳学说。本文以人对阴阳运动的观察作为切入点,还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的立论由来,并探讨其内涵。 1 阴阳之理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根本定律 1.1 阴阳为中华传统学术之根本 中华文化,诸子百家

2、皆以易学为根砥,认为阴阳是天地肇生的基础与万物发展的根源。“一阴一阳之谓道。”2阴阳之理,是中华传统学术体系的根本定律。举凡天地万物的成住坏空,一切物质、能量、信息,规律、心性、时空等,皆是阴阳。阴阳,既是概念,也是实在;既是抽象的哲学,也是具体的科学。阴阳学说指导建立了中华传统学术体系,并存在于各学科内的各个层面。 1.2 阴阳生宰天地万物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3阴阳学说认为,太极之气分出清浊、寒热、轻重、虚实等两类不同性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统称阴阳),阴阳二气相对相待

3、,互根互因,不断进行同质、同势的积聚、生变、转化,最终形成含有不同阴阳质和量的万物,由此构成天地这一对阴阳最大值的两极。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阴阳二气冲击震荡(“冲气”)、交流沟通、生制转化、融汇和合,产生“中气”(“三”;“冲气”别解);中气赖阴阳而存在,阴阳赖中气而不离。负阴抱阳的冲气状态是变革,也是稳定。万物赖其自身的阴阳、中气,维持稳态,与外部相关环境相谐和,“各正性命,保合太和”5。 2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是中医学的创见 道家之学是中华文化之根,于春秋战国时期衍生诸子百家。中医学脱胎于道家的易学与生命探索、医药实践。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4、是阴阳学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提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1然而内经此言,究竟是方技家(医家)的创见,还是引自其他诸子百家之论呢? 笔者以“左右”为关键词,检索查阅“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先秦两汉诸子百家典籍,共计儒家26种(论语孟子礼记荀子孝经说苑春秋繁露韩诗外传大戴礼记白虎通德论新书新序扬子法言中论孔子家语潜夫论论衡太玄经风俗通义孔丛子申鉴忠经素书新语独断蔡中郎集),墨家2种(墨子鲁胜墨辩注叙),道家9种(庄子道德经列子?i冠子文子文始真经列仙传鬻子老子河上公章句),法家6种(韩非子商君书申不害慎子谏逐客书管子),名家1种(公孙龙子),兵家6种(孙子兵法吴子六韬司马法尉缭子三略)

5、,算书4种(海岛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周髀算经),杂家5种(淮南子吕氏春秋鬼谷子尹文子邓析子),史家21种(史记春秋左传逸周书国语晏子春秋吴越春秋越绝书战国策盐铁论列女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汉书前汉纪东观汉纪后汉书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古三坟燕丹子西京杂记),经典文献10种(诗经尚书周易周礼楚辞仪礼山海经焦氏易林京氏易传诗说),字书5种(说文解字尔雅释名方言急救篇),出土文献2种(郭店老子,马王堆老子)。 以上存世的诸子百家之言,均无类似于“左右者,阴阳之道路”的明确论断。“左右”本身虽即具有阴阳属性,但百家中无一曾探讨“左右”于阴阳气机运动的意义。 可见,成书于西汉初年的黄帝内经首创“左右者,阴阳之

6、道路”之说,为诸子百家所未有,丰富和发展了阴阳学说。 3 中医学“左右者,阴阳之道路”的立论由来与内涵 3.1 阴阳运动的观察原点是地平面 地球的阳气来源乃太阳射到地面的光热,阴气则来自地球本身。若无太阳提供的光热,则地球无生生之机。故生命规律即阴阳规律。 清末民国中医学家彭子益著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坚持守护中医学术的纯粹性。他认为“欲认识阴阳五行六气,须先认识二十四节气地面上所受太阳射到的热,降沉升浮的圆运动”6,其中“降者,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中也。沉者,降入土中的热沉入土下的水中也。升者,沉入水中的热升出土上也。浮者,升出土上的热、又与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同浮于地面之上也。中者,降沉升浮之中位也”6。 万物内部的阴阳构建和运动,及内部与外部的阴阳交流,有一定的构建模式和运动规律。内经除了阴阳五行六气的圆运动模式,更将阴阳二气的运动轨迹、交流趋向、沟通渠道高度概括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1。” 左右乃方位之名。有方位,必先有一定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人生活于地球表面,故其观察原点,亦即学术建构的基准,便是地平面(地球的横切面)。一个人生存的地平面范围,亦即人观察阴阳二气运动的范围,彭子益称之为“中”6。 3.2 阴阳运动的观察角度是立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