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压力巨大任重道远 山东半岛与长江、珠江三角洲比较 在山东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韩寓群省长在部署山东省今后五年工作重点时指出:“我省沿海和胶济铁路沿线的济南、青岛、烟台等8个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基础较好,经济关系密切,要增强全局意识和协作观念,坚决打破地区分割,消除市场壁垒和体制性障碍,建立协商对话、协作行动机制,通过建设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共享、产业互补配套,推进人口、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的加速聚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现代产业和高素质人力资源集中、综合服务功能完备、科技文化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群。强化整体优势,增强集群竞争力,在更高水平上参
2、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成为全国区域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客观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与长江、珠江三角洲的差距,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促进半岛城市群崛起,对于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加速我省的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加速半岛城市群崛起: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加速半岛城市群的崛起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于强大的行政区经济,过多的行政干预,与市场运行机制是有矛盾的。行政区经济是在既定的行政区划范围内,由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经济形式。行政区经济是计划经济的特殊产物,由于受行政区划的过度制约,各行政区之
3、间的经济表现出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产业重构、地区封闭的种种矛盾。现代城市理论认为,在工业社会,城市的增长潜力基本取决于城市的规模,在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其潜力取决于城市与其他城市的相互协调能力。因此,打破行政区域封锁,建立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以相同或互补的禀赋要素为基础的经济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 世界经济正在向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国际产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转移,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山东经济发展的集群优势是适应这种新的发展要求的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决策。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半岛城市群的崛起提供了可能
4、160;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日照、东营八市,总面积7.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897万。在经济发展方面,山东半岛有较为雄厚的基础和优势。 山东半岛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213,降水量650910毫米。矿产资源丰富,目前省内已发现矿藏达128种,其中黄金、硫、石膏、石油、金刚石等储量居全国前列,胜利油田是全国第二大油田。山东半岛陆地海岸线长2930公里,近海岛屿约240个,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水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其中海珍品对虾、海参、扇贝、鲍鱼等产量居全国首位。山东半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济南泉群、齐国故城、崂山、蓬莱阁、成山头、日照海
5、滨等众多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有的已成为国家乃至世界级的旅游热点。半岛区域交通发达。高速公路连接8个城市,各市驻地均有列车直达。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有众多优良海港,港口年吞吐量达到2.2亿吨,有济南、青岛两大空港。信息化通讯基础好,高速宽带网已经在全区域建成。 山东半岛城市群原有经济实力较强,中型城市的市场竞争力较高,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经济基础较为雄厚。1、人才技术力量雄厚。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集中了全省80的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和大中型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人才荟萃,科研实力雄厚,并开辟有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电子资讯业发达。浪潮、海信、海尔计算机
6、产品在国内市场有较大影响;齐鲁软件园、中创的软件产品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3、机械工业先进。拥有济南机床厂、济南重型汽车集团、潍坊柴油机厂、烟台经济型轿车厂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大中型企业。4、石油与化学工业基础较好。拥有齐鲁石化、济南炼油、青岛及威海橡胶等大型企业及正在筹建中的青岛大炼油项目。5、农副产品加工业基础坚实。有在沿海小城市建起的水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外向型产业带,有以寿光批发市场为核心的蔬菜加工产业带,有在诸城、东营等地建起的畜产品加工产业带。 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加速山东半岛城市群崛起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正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经济竞争
7、力和国际化竞争力,把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极之一,是提高我省综合经济实力的重大举措。走好这步棋,也就抓住了我省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激活了全省经济发展的大局。 三、两大三角洲经济区成功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其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与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的两大地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成功实践。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高瞻远瞩,提出创办经济特区和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思路,珠三角先走一步。90年代,邓小平
8、又提出开发浦东、发展上海、带动长三角发展的新思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区,成为继珠三角经济区之后又一个发展热点。 珠三角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主体,也是中国区域经济中最具生机活力的重要增长极之一。珠三角位于广东省中南部,面向南中国海,为珠江出口处,毗邻港澳,包括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级市,惠州市区、惠阳县、惠东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七个县(区)及县级市,共计14个市、县(区),土地面积4.15万平方公里,人口2365万人。进入八十年代,珠三角在港澳外部因素和区域内改革力量的合力驱动下,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腾飞。长三角则主要在乡镇企
9、业的带动下,以区域内城乡自我积累为支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比较而言,由于当时上海增长极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珠三角独领风骚10年中国经济,经济发展水平追上了长三角。长三角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入海口。区域内共有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11个地级城市即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共计15个城市,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571万人。20世纪90年代,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长三角跨入一个重振雄风、引领潮流的崭新发展时期。上海以浦东为龙头,以建立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为目标,抓住历史机遇,经过10年拼搏进取
10、,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产业结构高度不断提升,整个城市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基本完成由工商业城市向经济中心城市的重大转变。目前,已有3300余家中外金融机构驻扎在上海,世界500强企业有一半在上海投资,经济外向度空前提高;金融证券、保险、商贸、交通、通讯、房地产等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城市功能与区域枢纽辐射功能大大增强,长三角成为90年代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潮流的最耀眼的明星。在中国区域经济中,珠三角与长三角双星争辉,共同引领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两大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加速半岛城市群的崛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加速半岛城市群崛起:压力巨大任重道远 改革开放初期,山东半岛与长
11、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在总体经济水平上基本一致。2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自南向北梯次推进,珠三角和长三角得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目前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经济运行质量上,山东半岛城市群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一、从综合经济实力看,山东半岛城市群与长三角、珠三角有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济社会得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2002年,长三角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8.7%、19.2%、28.3%和33.2%。珠三角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
12、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2%、9.1 %、34.6%和27.1%。相比而言,2002年,山东半岛城市群8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8%、4.0%、5.8%和9.6%。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对全国的贡献,山东半岛城市群都有较大差距。(见表一) 二、从产业结构看,山东半岛8市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2002年,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二产所占比重与全国基本持平;三产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15个城市中,上海、南京、舟山的产业结构呈三、二、一
13、格局,其中上海市的第三产业比重高达51%。其余城市三次产业比重均呈二、三、一格局分布,苏州、绍兴两市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8.2%和57.6%。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6个百分点;二产所占比重与全国持平;三产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相比而言,山东半岛8市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二产所占比重与全国基本持平;三产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8市中,济南内产业构成呈三、二、一格局,第三产业比重达到了50%,其余7个城市三次产业比重均呈二、三、一格局分布,其中青岛、淄博、东营、烟台、威海第二产业都在一半以上
14、。山东半岛8市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第二产业的依赖程度相似,但山东半岛经济农业比重依然偏大,第三产业发展尚不完善。(见表二) 三、从人均GDP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大多数城市处于工业化中、高级阶段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曾运用多国模型对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均GDP在120024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人均GDP在240048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人均GDP在480090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1998年标准)。按现行汇率计算,2002年,上海、无锡、苏州人均GDP均已超过4000美元,
15、上海达到4900多美元,南通、扬州、泰州、湖州、舟山在10002000美元,其他城市都在20004000美元之间。2002年,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东莞市和惠州市区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中山、佛山等城市都在30004000美元,其他县市也都在1600美元以上。山东半岛8市的情况是,威海和东营市超过3000美元,济南、青岛、淄博、烟台超过2000美元,其他都在10002000美元。由此可以认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大多数城市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高级阶段,上海、广州、深圳、宁波、珠海、苏州、无锡、东莞等市已经开始向发达经济的初级阶段迈进。而山东半岛8城市工业化程度依然落后于长三
16、角和珠三角地区城市。 四、从出口依存度看,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002年,长三角地区出口为920亿美元,出口依存度达3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出口1125亿美元,出口依存度高达98.8%,其中半数以上城市超过60%。山东半岛8市与外向型经济走在全国前列的珠三角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与长三角相比也有一定距离。2002年,山东半岛8市出口187.6亿美元,出口依存度仅为22.1%,低于全国4.2个百分点,比长三角和珠三角分别低17.7和76.7个百分点。 五、从引进外资看,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差距较大 近年来
17、,长三角洲各城市着力营造良好的设施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投资办厂,项目的档次、质量和规模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2年,长三角地区实际利用外资182.8亿美元,是山东半岛8市总量的3.5倍。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149.2亿美元,是山东半岛8市总量的2.8倍。 六、从龙头看,青岛的总量比上海、广州都低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使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等各种优势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无可取代,外商投资的辐射中心作用日益显现。上海经济总量稳居长三角首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遥遥领先。2002
18、年上海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出口总额分别占该地区的28.3%、43.9%和34.8%,成为名符其实的领头羊,对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连动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市以全国1%的人口、不足全国0.1%的土地面积,提供和创造了全国5.3%的国内生产总值、8.5%的地方财政收入和9.8%的外贸出口额。同样,广州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领先于珠三角其它城市。2002年,广州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到珠三角地区的31.8%、31.8%和12.2%,而人口和土地面积仅占珠三角地区的17.6%和6.4%。山东半岛8市的龙头青岛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出口总额分别占该
19、地区的21.6%、29.5%和56.3%,三项指标分别相当于上海28.1%、14.0 %和32.9%,相当于广州的50.6%、41.0%和76.7%,总量差距明显。(见表三) 七、从居民收入水平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居民生活更显富裕 长三角区域横跨沪、苏、浙一市两省,不同的省市之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2002年长三角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其中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2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12元,在长三角地区处于领先位置;浙江6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11728元(简单算术平均值,下同),农
20、民人均纯收入达5323元;江苏8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90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58元。2002年珠三角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4元。其中深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9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610元。山东半岛8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8833元,其中只有济南、东营两市超过10000元,其余六市都在7000-10000元之间,最低的日照市仅为74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达到3667元,其中威海、青岛超过4000元,其余城市最低的日照只有3121元。(见表四) 八、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看,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实力最雄厚
21、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1年度全国最发达的100个县(市)名单中,上海、浙江、江苏列入其中的县(市)分别有3个、26个和15个,合计44个,其中37个均属长三角地区,占全国总数的37%。长三角已经成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最快、最集中,实力最强的地区。广东列入其中的县(市)有10个,全部属于珠三角地区。山东列入其中的县(市)有14个,其中12个属山东半岛城市群,占85.7%。相比之下,半岛城市群与珠三角在强县(市)数量上相当,但广东的顺德、南海列百强县(市)的第一、二位,江苏的张家港、江阴、昆山、常熟分列三到六位,浙江的萧山和绍兴列第七和第十位,上海的南汇、奉贤列第九和第十一位,而我省排
22、名最好的荣成、文登仅列在第十八和二十三位,差异明显。 加速半岛城市群崛起: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山东半岛城市群与长江、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差距是全方位的,重点差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市场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上。城市群是地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山东半岛城市经济较发达,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可以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和区位优势,加快产业结构高度化调整,建立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以增强辐射能力,通过扩散效应,有力地带动西部城市和地区发展。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北可与华北的京津塘城市群遥相呼应,南可与长三角城市群隔江河相望,共同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
23、动力。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后,各地都在加快发展,特别是南方的长江、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势头很猛。从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看,山东半岛城市群只有投资和消费比长三角地区快2.7和2.2个百分点,出口、利用外资、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长三角地区低5.6、28.9、12.5、0.8和4个百分点。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发展慢也要退。我们要坚决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苏州、温州、江宁等南方先进地区的经验,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障碍,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24、以思想的不断解放、观念的不断更新,推动半岛城市群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统筹规划,加强协调,形成整体合力 山东半岛城市群覆盖我省8个行政区,在管理协调上存在一定困难。但不同于长三角分属三个省市,又不同于珠三角中心城市区划不完整。我省八个完整市同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协调难度要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建议抓紧成立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协调办公室,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做好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规划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山东半岛城市群体系的空间结构以及城市的专业分工和相互协作关系,在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以减少因管理体制不同而造成的城市间的相互封锁、排斥和内
25、耗,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增强城市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城市群内部现有的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为龙头,建立跨行政区的企业群体、企业集团,以提高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整体效益。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植整体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出现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逐步缩小,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逐步增加的趋势,这是三次产业长期推移规律。目前,山东半岛地区农业份额仍然过大,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经济的内在质量。二、三产业,要引导各城市打破目前产业结构雷同的状态,围绕建设制造业强省的总体目标,整合各类现有资源,进行适当的产业分工,以济南、青岛、淄博、烟台等中心城市为
26、载体,建设全国一流的石化、现代家电、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汽车、船舶、食品和海洋产业基地,构建起各城市间特色突出、配套有序的胶济沿线和半岛沿海两条优势产业带。以济南、青岛为两极,系统整合各城市内外的交通、供水、物流、环保、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加快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使之成为在国内外有吸引力、影响力的创业生活两相宜的城市群体。以要素市场化流动、资源高效率配置为目标,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手段,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形成户籍、就业、融资、招商、对外通关、产权交易等方面的互联互通。经过几年的努力,力争使半岛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 四、大力发展外向性经济,加快
27、构建鲁日韩“产业协作互动区” 山东半岛城市群滨临沿海,与日本、韩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要充分利用半岛地区的地缘、文化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开拓日韩市场,招商引资,大力开发加工贸易,率先构建国际化产业带。发挥区位优势和合作基础,抓住日韩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加强与日韩方面的沟通协商,共同规划构建以系统推动各方产业对接互动、技术贸易合作为重点,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基地,以政府、企业、民间全方位参与、优势互补、长期合作为特征的山东与日韩“产业协作互动区”。全面展开与国家有关部门和日本、韩国牵头部门的合作,组织各类中介组织、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口经贸合作洽谈活动。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
28、省以更高的开放度和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确立新的定位。 五、强化青岛、济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济南和青岛位于胶济铁路两端,半岛城市群区域的中轴,在半岛经济区中处于中心地位。提高青岛和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提高半岛城市群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要强化青岛、济南两大中心的辐射源功能,进一步增强实力,发挥其带动作用。努力提高青岛、济南及区域中心城市资金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比重。要大力支持青岛经济做得更强更大,使龙头城市的作用更加突出。半岛内其他城市要自觉融入这个经济圈,内部要合理竞争,外部要打破行政分割。烟台、淄博、潍坊及其他二级中心城市可作为协作配套基地或高科技产业的中试加工基地,倡导新兴产业共建,传统产业互补,协同发展。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业初级产品产业转移到半岛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纳税申报模拟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制图(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光纤器件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版面文化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专题三-信守合同与违约单元基础测试2(新人教版选修5)
- 大学英语过程写作(吉林大学)学习通测试及答案
- 个人理财规划(重庆理工大学)学习通测试及答案
- 【KS5U发布】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届高三上期第二次联考-政治-扫描版含答案
- 2021年高考艺体生文化课百日冲刺-英语专题复习讲练:专题二-代词和介词
- 江西省宜春市2024-2025学年上高二中高一(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附答案
- 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创新转化管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大学
- 设备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储罐受限空间作业方案DOC
- 压力容器耐压试验
- 课程设计---年产5.6万吨乙醇精馏塔的设计
- 冷轧辊激光毛化工艺简介
- 沪教版2021三年级数学上册看图列式计算专项题集
- 胃壁增厚性病变的CT、MRI表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