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糊精的性质与应用_第1页
麦芽糊精的性质与应用_第2页
麦芽糊精的性质与应用_第3页
麦芽糊精的性质与应用_第4页
麦芽糊精的性质与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麦芽糊精的性质与应用摘要:介绍了麦芽糊精的生产,粘度、吸湿性等方面的性质,以及麦芽糊精在食品中的应用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关键词:麦芽糊精;性质;应用0 前沿麦芽糊精是指以淀粉为原料,经酸法或酶法低程度水解,得到的DE值在20%以下的产品。其主要组成为聚合度在10以上的糊精和少量聚合度在10以下的低聚糖1。麦芽糊精属淀粉的低转化物,其摩尔质量介于淀粉和淀粉糖之间2。其原料是含淀粉质的玉米、大米等,也可以是精制淀粉,如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等。主要成分为糊精并含有多聚糖、四糖或四糖以上的低聚糖,还含少量的麦芽糖和葡萄糖3。1 麦芽糊精的生产1.1 生产原理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聚缩而成的碳水化

2、合物,它的分子结构中大部分是由-1,4糖苷键连接,少量是由-1,6糖苷键连接。淀粉酶的催化水解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即只能水解-1,4键不能水解-1,6键,而且不容易水解麦芽糖和麦芽三糖中的-1,4键,所以二糖、三糖和其它低分子量的多糖,特别是含-1,6键的糖,都在最后的水解产物中4。1.2 生产工艺麦芽糊精的生产工艺大致分为三种:酸法工艺、酶法工艺、酸酶法工艺。由于酸法工艺和酸酶法工艺均需要精制淀粉做原料,其生产成本高,水解反应速度快,工艺操作难以控制,加之酸法工艺产品因聚合度在16之间,糖的比例较低,易发生浑浊或凝结,产品溶解性能不好,透明度低,过滤很困难,现已基本淘汰。因此,采用酶法工艺居多

3、。1.3 工艺流程5淀粉酶大米 清理除杂 磨粉 调浆(pH6.2pH6.4) 液化 压滤 脱色浓缩 喷雾干燥 成品包装2 麦芽糊精的性质2.1 一般性状 麦芽糊精粉一般为白色粉末,随转化程度不同有时稍带黄色,不甜或微甜,无异味,发酵性低,耐熬温高,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水生成凝胶,较似脂肪,也能与油混溶,得乳白色分散体系。麦芽糊精的性状与DE值有直接的关系,麦芽糊精的DE值在4% 6%时,其糖组成全部是四糖以上的较大分子。DE值在9% 12%时,其糖组成是低分子糖类的比例较少,而高分子糖类较多。因此,此产品无甜味,不易受潮,难以褐变。在食品中使用,能提高食品的触感,并产生较强黏性。DE

4、值在13% 17%时,其甜度较低,不易受潮,还原糖比例较低,难以褐变,溶解性较好。用于食品中,能产生适应的黏度。DE值在18% 20%时,稍有甜味,有一定的吸潮性,还原糖比利适当,能发生褐变反应,溶解性良好,在食品中使用不会产生提高黏度的效果6.7。2.2 稳定性麦芽糊精一般通过喷雾干燥使其成为干样,从而有利于保藏,提高货架期。在一些应用上,溶解的麦芽糊精要求长期保藏而没有出现任何沉淀。几位研究者研究了DP值与溶液中麦芽糊精稳定性的关系。Kennedy等8发现主要包含DP值11以上低聚糖的麦芽糊精,在溶液浓度50%(w/w)中,会产生沉淀。Gidley和Stisuthep9发现直链糖DP值至少

5、8或9以上才会发生沉淀。Johnson和Stisuthep10指出直链糖聚合度超过7,相对于小分子糖,它们只能够有限度的溶解。2.3 粘度在一定温度下,一定浓度的大米麦芽糊精的粘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与马铃薯和玉米麦芽糊精相比,随温度增加而减小的幅度比较大。而一定温度下,粘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浓度从30%增加到40%时,粘度发生了突变,如水溶液小于30%时(25):粘度小于100mPa·s,而在浓度增加到40%时,粘度增加到780mPa·s,而马铃薯、玉米麦芽糊精的粘度没有这种突变。2.4 浑浊度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和淀粉的分解液化方式都影响麦芽糊精溶液的浑浊度。直链淀

6、粉含量高,会表现出老化的趋势,从而促使溶液浑浊。酸制麦芽糊精都比酶制的浑浊,是因为用酸分解淀粉不均匀,麦芽糊精中含有大量大聚合物分子。但是,不同DE值的麦芽糊精表现出较高差异的浑浊度,因此浑浊度和DE值无任何直接关系。2.5 凝胶特性早在1976年,Ritcher等11就发现DE值小于20的淀粉分解产物,其水溶液中存有足够多的长链聚合物抑制溶解,促进凝胶。许多研究者提出,低DE值(DE<5)麦牙糊精能形成柔软的、可伸展的、热可逆的凝胶,并且入口即溶,使产品具有类似脂肪的口感,这是麦芽糊精适用于脂肪替代品的关键的物理特性12。麦芽糊精重现类脂肪口感大概是当它形成凝胶的时候,三围网状结构将一

7、定量的水吸收在里面。在溶胶阶段,麦芽糊精与水结合并且膨润,长的螺旋结构被一些短的,无序区干扰。高浓度的双螺旋分子聚集,接着形成结晶域。因此,麦芽糊精中有一大部分平均长度足够长的构成热不可逆胶13。溶解的直链淀粉和足够多的支链淀粉中的直链和分支祸合形成凝胶14。2.6 麦芽糊精在食品中的功能性麦芽糊精的功能性质十分的广泛15.16,主要包括:(1) 改变体系的黏度,使物质有较好的乳化作用和增稠效果。当DE值为35时,可产生脂肪的质构和口感,通常用作沙拉、冰淇淋、香肠等的脂肪替代品。(2) 抑制褐变反应。当食品体系中有大量还原糖和蛋白质存在时,高温容易引起褐变。由于麦芽糊精DE值较低,所以褐变反应

8、的程度较小,可作为一种惰性壁材用于敏感性化学物质,如香精香料、药物等的微胶囊化。(3) 黏合作用好,这为各种甜味剂、香味剂、填充剂和色素提供了优良载体。麦芽糊精在防止包埋香精氧化方面差异很大,一般随着DE值的增加而降低。由于其成膜性能较差,在喷雾干燥过程中麦芽糊精并不能有效地持留挥发性成分,通常与蛋白质联合使用作为壁材。较低DE值的麦芽糊精具有较强的成膜或涂抹性能,可促进产品成型,改善产品外观,同时还有一定的隔绝氧气的作用可用于水果涂膜保鲜。(4) 降低冰点。在冷冻甜点和某些糖果中,冰点降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冰淇淋制品中加入麦芽糊精替代部分蔗糖,可以在不改变体系可溶性固型物含量的情况下,改变产

9、品的冰点抑制冰晶生长。(5) 降低体系甜度,在糖果中加入麦芽糊精可以降低甜味预防牙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6) 防结块、增加产品分散性能和溶解性能等,用于制备固体酒、速溶饮品可保持产品风味、改善产品外观以及增进溶解性能。(7) 易于被人体吸收,可用作运动员、病人和婴幼儿配方食品。2 麦芽糊精在食品中的应用 麦芽糊精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它是各类食品的填充剂和增稠剂17,麦芽糊精在食品中的应用如下:2.1 油脂替代品17近年来,在世界食品加工中,代油脂食品配料正在兴起,发展迅速。油脂的热量37K J/g,糖类和蛋白质16kJ/g。代油脂食品配料一般以糖类和蛋白质为基料,在糖类为基料的代制品中,N-

10、oiL(一种木薯糊精),DE值<5,其黏度较低,在低温下经长期贮藏仍能保持黏度的稳定性,可应用于冰淇淋、冰冻甜点心。另外还有一种清淡、可消化的玉米麦芽糊精,DE值<7,有较好地成膜特性和较低的吸湿性,25%水溶液室温下呈柔软的白色凝胶,极类似于起酥油,受热后变成澄清的溶液,25%水溶液替代油脂配制食品,所含的能量仅为4.2kJ/g,可以代替冰淇淋、冰冻甜点心、人造奶油和香肠、火腿等中的部分脂肪。麦芽糊精在混料中几乎不产生渗透压,它除了填充作用以外,它的结构还能保持水分。麦芽糊精对具有右旋糖形成的“牛乳味”略有遮掩,麦芽糊精凝胶无味,口感润滑,具有氢化油的质地,麦芽糊精在冷冻甜食中添

11、加,用于取代乳脂肪。它所形成的质地和所带来的风味均可与高乳冰淇淋相比,而热量减少了45%。2.2 糖果中的应用由于麦芽糊精改变了原淀粉的水溶性,在一定条件下与水生成凝胶的组织象脂,故可用过于糖果生产。 麦芽糊精可增加糖果的韧性,防止返砂和氧化,改善结构,麦芽糊精可降低糖果甜度,减少牙病,降低粘牙现象,改善风味,预防潮解,延长保质期18,麦芽糊精还可增加糖果的白度,这是由于麦芽糊精水解程度低,单、双糖含量少,熬糖过程中不参与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作用。如蛋白糖中加入麦芽糊精,可使生产出的蛋白糖入口易于溶化,嚼时有弹性,味道良好,组织细腻,结构疏松,比重较轻,平均含水量5%9%;硬糖中添加麦芽糊精,使

12、产品含6%的水分时不发生粘结、潮解或结品,纯砂糖及糖浆制成的硬糖则含水量1%以下才不会变质。奶糖中添加麦芽糊精,可解决奶糖粘牙现象,提高奶糖水分含量,从而改变品质,降低成本。麦芽糊精还对巧克力“结霜”有一定的预防作用。2.3 用于食品的干燥助剂 麦芽糊精流动性好,无异味,溶解性能好,有适当的黏度,耐热性强,吸湿小,不结团,即使在浓厚状态下使用,也不会掩盖其它原料的风味和香味,有很好的载体作用,用于粉状产品,可防止产品结块,增强产品的溶解性,改善产品组织结构,起到助干剂的作用。(1)用于乳粉中,麦芽糊精可使产品体积膨胀,不易结块,速溶、冲调性好,延长产品货架期,同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改善

13、营养配比,提高营养比价,也易于消化吸收。麦芽糊精在配制功能化奶粉,特别是无蔗糖奶粉、婴儿助长奶粉等中的作用己得到确认。(2)用于固体饮料中,如奶茶、蜂蜜粉、速溶茶和南瓜粉等中,能保持原产品的特色和香味,降低成本,产品口感醇厚、细腻,味香浓郁速溶效果极佳,抑制结品析出。乳化效果好,载体作用明显。适于生产咖啡伴侣的DE2429的麦芽糊精,用量可高度70%。(3)麦芽糊精可用于生产酱油粉。其填充料一般为糊精和麦芽糊精,麦芽糊精在酱油粉中起载体的作用,可是产品不结块、速溶、冲调性好,提高酱油粉的营养比价,还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用于一些营养体闲食品中,如豆奶粉、速溶麦片和麦乳精中使用麦芽糊精

14、,能增强产品的协调性,改善产品的品质,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速溶增稠效果,避免沉淀分层现象,能吸收豆腥味或奶腥味,延长保质期。2.4 果汁类饮料和汤羹汁类食品中的应用椰奶汁、花生杏仁露和各种乳酸饮品中添加麦芽糊精,乳化能力增强,果汁等原有营养风味不变,易被人体吸收,薪稠度提高,产品纯正,稳定性好,不易沉淀。用于运动饮料,麦芽糊精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中,热能的供给消耗以保持平衡,肠胃消化吸收的负荷小。麦芽糊精使其胶黏性和增稠性增强,使产品细腻,口味浓郁,可防潮结块,使产品易贮藏。2.5 在糕点类食品中的应用麦芽糊精可使蛋糕饼十造型饱满,表面光滑,色泽清亮,外观效果好,产品香脆可口,甜味适中,入

15、口不粘牙,不留渣,次品少,货架期延长。麦芽糊精经过处理会转化成与脂肪相似的热可塑凝胶,在制造某些蛋糕时,可取代脂肪,降低蛋糕的脂肪含量,麦芽糊精对于装饰用的蛋白甜饼还具有稳定作用。2.6 水果贮藏保鲜中的应用19 以麦芽糊精为主要原料来制成水果保鲜剂,喷洒在水果上,可在水果表面可形成一层半透膜,可选择性地控制氧、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渗透,延缓其采摘后的生理活动,另外也限制了昆虫和微生物的入侵而不影响水果的卫生安全和化学成分的变化,能延长水果的成熟期。3 麦芽糊精的研究进展 作为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最多的麦芽糊精目前其化学改性研究的报导较少,1985年Kennedy J. F等人做了通过酶法改变麦芽糊

16、精的结构来达到特定目的的报导8。1989年Floor M等人对麦芽糊精通过钨-H2O2氧化化学改性,介绍了以马铃薯为原料生产的麦芽糊精和钨-H2O2反应生成氧化麦芽糊精的方法和氧化麦芽糊精的特点。1994年孙晓云等报导了糊精的梭甲基化学改性,经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与未变性前有着明显差别,梭甲基化后改变了麦芽糊精流动性差的缺点20。2001年Lumdubwong N , Seib P A等人以二偏磷酸钠交联麦芽糊精,改善了糊精的溶解性与粘性21。Wang YaJane等人采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制备了抗性糊22,后来研究者发现该类产品不仅具有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还改善了麦芽糊精的吸湿性、乳化活性等;

17、程坷伟研究了磷酸与醋酸酯化麦芽糊精的生产条件和产品性质,结果表明酯化后的麦芽糊精在许多方面比原麦芽糊精更适于食品加工及其他工业应用,比如抗凝沉性强、抗美拉德反应的能力强、透明性好,溶解速度快23。2002年张燕萍等人对交联麦芽糊精与麦芽糊精吸潮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交联麦芽糊精的吸潮性比同DE值的麦芽糊精低33% 24。2006年郑茂强等人探讨了交联作用和酯化作用对木薯麦芽糊精的吸湿性能、表面活性、表观粘度、特性粘度、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交联和酯化作用可以明显降低麦芽糊精的吸湿性,酯化作用比交联作用更能降低麦芽糊精溶液的表面张力,酯化作用比交联作用更能提高特性粘度25。2007徐婉澜等

18、对辛烯基琥珀酸糊精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麦芽糊精分子中引入亲脂性的基团后,可得到既亲水又亲油的双亲性衍生物,从而得到了乳化稳定性良好的化学改性麦芽糊精产26,孙静文等进行了变性木薯淀粉糊精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质研究,得到的变性麦芽糊精产品持水性比原淀粉强,吸湿性较强,感官及其理化特性符合麦芽糖标准27。4 展望 由于麦芽糊精广泛并且优良的功能性质,其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目前麦芽糊精的生产仍带有一定的经验性,产品质量并不非常稳定,精确控制产品的DE值和组分分布仍有一定困难。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提供各种精确控制DE值和分子量分布的高档产品仍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高效的可控制

19、的生产工艺。这将是工艺研究的热点。 对淀粉性质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麦芽糊精的一些功能性质。尽管淀粉种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麦芽糊精的生产、结构、组成和功能性质,其机理仍不清楚;麦芽糊精组成、DE值同功能性质之间的关系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例如同为DE值为5的麦芽糊精溶液有的澄清,有的浑浊,这严重影响到产品的适用范围。因此,只有理论上明确了才有可能更好的指导实际应用。 就目前而言,麦芽糊精在改善产品质量方面已经表现出良好的功能性质。相信这是以后工作的基础,也是我们的动力。参考文献1 张友松.变性淀粉生产与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288.2Dokic L, Jakovlje

20、vic J, Dokic P. Relation between viscous characteristics and dextrose equivalent of maltodextrinsJ.Starch,2004,56 (11):520525.3Frabces R Katz . MaltodextrinJ.Cereal Foods World,1986,31 (12):866867.4 M L Martin, et al. A Mechanism of Bread Firming .Role of starch hydrolyzing enzymes. Cereal Chem, 199

21、1, 5:503507.5 郑绍荆. 碎米生产麦芽糊精粉及其特性与应用J. 杭州食品科技,1999,3:4950.6 刘程, 江小梅主编. 当代新型食品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7 卢义成. 麦芽糊精产品的性能及应用J.粮食与饲料工业, 1996 (10): 3436.8 Kennedy, J. F.,Boy, R.J.,Stead, J. A. &white, C. A. Composition of the low temperature precipitate from commercial high dextrose equivalent maltodextrins

22、and the kineties of its formationJ. Starch/Stark, 1987, 39, 171178.9 Gidley, M. J. & Bulpin, P. V. Crystalisation of malto-oligosaccharides as model of the crystalline forms of starch: Minimum chain length requirement for the formation of double helicesJ.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7, 161, 291-29

23、5.10 Johnson, J. A. & Srisuthep, 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oligosaccharides J.Cereal Chemistry, 1975, 52, 7078.11 Richer, M., Schierbaum, F. R., Augustat, S.&Knoch, K. D. Method of producing starch hydrolysis products use as fodd additives, 1975, patent number: 3962465.12 杨玉玲,许时

24、婴,王璋.籼米为基质的脂肪替代品的凝胶性质J.中国粮油学报,2003, 18(5), 8-11.13 Chronakis, I. S., Kasapis, S.&Richardson, R. K. Small deformatio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maltodextrin-milk protein systems J. Carbohydrate Polymers, 1996, 29, 137-148.14 Miles, M. J., Morris, V J., Oxford, P D.& Ring, St. G. The roles of amylose and amylopectin in the gelation and retrotion of starch J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5,135(2), 271-281.15 J. Ju, Physical properties of various starch based fal-substitutes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