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4/401a0b7e-66fb-415f-9b1b-7ef1714944f8/401a0b7e-66fb-415f-9b1b-7ef1714944f81.gif)
![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4/401a0b7e-66fb-415f-9b1b-7ef1714944f8/401a0b7e-66fb-415f-9b1b-7ef1714944f82.gif)
![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4/401a0b7e-66fb-415f-9b1b-7ef1714944f8/401a0b7e-66fb-415f-9b1b-7ef1714944f83.gif)
![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4/401a0b7e-66fb-415f-9b1b-7ef1714944f8/401a0b7e-66fb-415f-9b1b-7ef1714944f84.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过关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读文言文伯牙鼓琴,按照要求做各题。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全原文。2写出划线句子的意思:_3故事说明的道理是:_2. 文言文阅读。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离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2、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为加点字注音。(1)所宝以百数(_) (2)一日曝书画(_)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尾搐人两股间_(2)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3本文的作者是苏轼,下面诗句中,也是苏轼作品的一项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4下面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向我们揭示了绘画要尊重事实的道理。B.文中的牛指唐代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C.朗读文言文要注意节奏,“
3、书戴嵩/画牛”停顿恰当。D.“锦囊玉轴,常以自随”写出了杜处士对斗牛图的偏爱。3. 语段阅读。道旁李苦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 诸儿竞走取之 ,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尝:曾经。诸:众,各。游:游玩,玩耍。子:果实,指李子。折枝:折,弯曲。把树枝压弯了。竞:争着。走:跑。之:它,这里指李子。唯:只有,仅。信然:确实这样。1“道旁李苦”的意思是_。2王戎如何判断出李子是苦的?_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_ _ _ _ _ _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一儿
5、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_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吃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売入。或曰:“啖菱须去売。”其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日:“北方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1解释加点字。(1)席上啖菱(_) (2)欲以清热也(_)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北方亦有此物否?_(2)前山后山,何地不有!_3北人在吃菱
6、中犯了哪些错误?_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6.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练习。严母教读记母教铨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ji)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注释:铨:蒋士铨,清代著名文学家。 纺绩:纺织布匹 句读:“读”读作“dòu”加夏(ji)楚:进行责罚。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7、是( )A.膝置书(放着) 口授句读(句中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B.旋复持儿而泣曰(拿着) 我何以见汝父(凭借)C.俄而母摇铨曰(过了一会儿) 张目视母面(睁开)D.泪方纵横落(正在) 蜚声文坛(形容名气很大)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译:_3短文中,母亲的“严”,有哪些表现,请用原句回答。答:_4通读短文,谈谈“铨亦泣”的原因?答:_5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严母教子的故事,请写出一例(不少于20字)。答:_7. 文言文阅读。买椟还珠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
8、,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饰以玫瑰(_)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_)2翻译下列的句子。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_3这则寓言的寓意的什么?_8. 小古文阅读。华佗巧治有一郡守病,能以为其人盛怒则差(chài),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华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chn)恚(huì),吐黑血数升而愈。(注)郡守古时候的官名。差同'瘥',病愈。货财物属同'照',嘱咐。(嗔
9、恚愤怒。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属使勿逐(_) 吐黑血数升而愈(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邯守果大怒,令人追捉华佗。_。3用文中句子完成下面的问题。华佗认为郡守的病怎样才能痊愈?_。为治好郡守的病,华佗用了什么办法?_。4你认为华佗是个怎样的人?_。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匡衡字稚圭(u),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注释匡(kun)衡:西汉经学家。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穿壁:在墙上凿洞。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衡乃穿壁引其光。_2这篇文言文讲的是哪则成语故事?(选一选)( )A.囊萤映雪
10、B.凿壁借光3你认为匡衡是一个怎样的人?_10. 课外阅读。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曾子: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的弟子之一。 之:到,去。女:通“汝”,你。 顾:回来。彘:猪。 适:往,到。 特:只不过。待:依赖。子:你。 遂:就。1当曾子的妻子阻止曾子杀猪时,曾子是怎么说的?(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_2这则语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3写出你积累的与本
11、文表达的教子观念相同的名人名言。_11. 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列加点词。(1)两小儿辩斗(_)(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 (3)及其日中如探汤(_) (4)孔子不能决也(_)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_3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
12、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12. 阅读理解。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盲臣安敢戏其君乎:_ (2)如日出之阳:_2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_3晋平公想学习,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
13、”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_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_13. 古诗文阅读。画鱼捉獭(tá)魏明帝游洛水,水中有白獭数头,美净可怜,见人辄去。帝欲取之,终不可得(di dé)。侍中徐景山曰:“獭嗜鲻(z)鱼,乃不避死。”画板作两生鲻鱼,悬置岸上,于是群獭竞逐,一时执得。帝甚佳之,曰:“闻卿能画,何以妙也?”答曰:“臣未尝执笔,然人之所作,可庶几耳。”帝曰:“是善用所长(zhán cháng)也。”(选自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 魏晋南北朝卷)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2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意思。水中有白獭数头,美净可怜。( )A.值得怜悯 B.数量少得不值一提 C.令人喜欢3帝甚嘉之。( )A.夸奖 B.欢乐 C.善,美4臣未尝执笔。( )A.辨别滋味 B.曾经 C.经历5徐景山是怎么帮助魏明帝捉到獭的?_6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_14. 文言文阅读。山鸡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有凤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离婚协议格式
- 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管理手册
- 股权质押转让协议书
- 公司食品采购合同
- 政府采购合同示本
- 信息与通信网络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 2025年娄底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题库
- 2025年三门峡驾驶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5年昆明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题库及答案大全
- 电力行业标准合同(2篇)
- 不良反应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点
- 医疗器械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教育培训行业抖音号运营推广策划方案课件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水杨酸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体育馆改造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37案例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事故案例文字版
-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魔镜洞察】2024药食同源保健品滋补品行业分析报告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材插图
- 医院运营管理案例-北大国际医院-利用精益管理提升患者体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