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级建环专业导论论文_第1页
11级建环专业导论论文_第2页
11级建环专业导论论文_第3页
11级建环专业导论论文_第4页
11级建环专业导论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要求:题目: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及自我规划摘要:100-300字,一般以第三人称写。关键词:表现目的和出发点。引言:提出问题。 正文:论述你的问题。 总结:注:题目用三号字,加粗,国标仿宋体,居中。摘要、关键词和引言都用小四号子国标仿宋,行距为单倍行距。正文统一用宋体小四号字,1.5行距。交电子版和打印版,电子版命名以“学号 姓名 ”。不低于2000字。交电子版和A4纸打印版(上交时间另行通知)。下页有模板(统一用以下封面)职业发展教育论文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班级:土木工程1101姓名:贺朝辉学号:201114030127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与设备工程专业导论论文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

2、们对住所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能源紧缩的今天,人们提倡节约能源,但同时还要达到对住所的要求,这就需要一批专业的人才去为人们完成这样一个要求。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就是培养这样的人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发展迅猛,其功能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关键词 建筑节能 建筑环境与设备 就业 暖通空调 引言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究竟做什么?人们为何需要他们?他们该具备什么技能?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能力

3、。毕业生去向主要有设计研究院、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产品制造及营销公司、工程技术与管理、高新技术产品和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随着电子、医药对洁净技术要求较高的有关行业的发展,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加。 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物理环境和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备系统之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

4、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初步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应包括:传热与传质、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计算机、建筑电气、电子、机械、建筑环境等; 较系统地掌握建筑环境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具有一定的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测试、调试及运行管理的能力; 初步掌握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的设计方法; 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及协作长久以来,人们都渴望有温暖舒适的环境供居住和工作。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借山洞栖息,躲避风雨严寒。随着时代的

5、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有能力建造房屋,为自己寻找更安全可靠的庇护之所。但是仅有一个处所仍是不够的,人们还希望自己的家冬暖夏凉,方便地用到水、电等生活设施。目前,在我们居住的城市,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水电暖服务。这些设备和条件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使我们能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愉快的时光。而这方面的工作正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员所从事的。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的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才。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扩大,现代建筑日新月异,已不再

6、是过去的平房或低楼层、格局死板的建筑,出现了大量新型建筑体系,对内部的设备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能适应现代建筑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我国,目前有一些新型建筑内部的环境与设备尚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许多方面仍然处在探索和尝试的阶段。如某些高层写字楼和外观华丽的建筑物内部,明显的存在通风不好导致的空气质量下降,或者夏季制冷、冬天供暖不到位等问题。这都需要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技术人员与建筑设计师进行良好配合,以对建筑结构和用户需求有完整的认识和了解,做出切实可行的设计。可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专业人员有很大的施展空间。一般来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学习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

7、及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学习供热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和施工安装与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以掌握各种系统的设计及相关设备的选择,具有施工安装及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因此,本专业适合于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的同学来学习,如果对流体力学和热学兴趣浓厚,将对本专业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新制定的招生目录中的新组建专业,由原来的供热供燃气通风空调工程专业和燃气输配专业合并重组而成。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是首批设立该专业的著名院校,早在1953年,这两所大学就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同济大学是在1952年曾有过一届建筑设备专科,学制两年在

8、建筑系,是暖通专业的雏形,在50年代同济大学就开始招收研究生。早期该专业清华大学为暖通空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系,后调整到热能系,同济大学原名为供热供燃气及通风专业,是因为学习前苏联教育体制开办最早的一个专业,也是热能工程系中成立最早的支柱专业。在初期有一些影响的院校还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建大、西安建大和太原工大(俗称老八校)等。当时有一大批优秀的该领域人才,如清华大学王补宣教授,傀维斗教授、同济大学的巢庆临教授。国际上该专业成立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院校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前苏联列宁格勒建工学院、德国波鸿大学、比利时的列日大学等。中国主要从这些国家吸

9、取经验,但主要是模仿前苏联而建立该专业。 建国初期,该专业经过了一个从产生到成长的历史过程,此专业几经变化,逐渐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建筑系等系院中分离出来而形成一个独立的专业。从1953建专业到1966年为止,为国家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工程技术和研究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当时城市的集中供热供暖难以大面积实现,燃气尚处于开发阶段,人们对建筑物环境要求不高,该专业规模不是很大,一般每个院校只招生十几人。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在该专业一直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同济大学的巢庆教授是该专业的权威,于1957年8月至1958年12月去前苏联进修,是该专业最早的国际交流。 当时著名院校有

10、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在国际上,该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反映在领域的拓宽,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该专业已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涉及生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社会学、美学等综合知识,愈来愈趋向交叉领域学科。同时将计算机深入引入该专业,便利该专业发展成为一个很前沿的学科。 新世纪里,健康、能源、环境已成为倍受人类关注的三大主题,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和这三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明天,本专业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应用前景。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已将人类居区纳入议事日程,人居环境科学将成为面向世纪本学科发展的大方向。除原有的传热学、流体力学、热

11、力学外,我们需要越来越多地掌握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包括生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学以及声、光等知识,努力营造建筑物内适宜而健康的人工热湿环境,使之满足于需要。改革开放以后,该学科与国际的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一起参与协作科研和一些重大的国际会议,引进国外知名教授,使该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暖通行业已成为世界各界共同关注的行业。 专业就业趋势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

12、能力,具有制定建筑自动化系统方案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 建筑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对自然进行的再造活动,是一种空间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地域特色,也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科技发展水平。能源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力和武器。可是,在建筑行业,高耗能现象还是很严重。在建筑设备系统中,用于调节室内环境的暖通空调系统消耗的能量最多。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的途径:合理进行建筑设计及室内环境参数的设定,降低系统能耗需求,精心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提高系统用能效率,优化系统进行模式,规范化管理,降低系统运行能耗。 暖通空调系统的选择及其设计,将直接影响其最终的能

13、耗。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应该做到:详细进行系统的冷热负荷计算,力求与实际需求相符合,避免最终的设备选择超过实际需求,否则既增加了投资也不节能;选择高校的冷热源设备,减少输送系统的动力消耗;选择高校的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合理调节新风比;采用热回收和热交换设备,有效利用能量。 此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暖通空调领域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暖通空调的节能。如:舒适、节能、便于分户计量的低温辐射空调机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节能传输系统能耗的变凤量和变水量系统;适合于利用低品位能源的热泵技术;将多余的电网负荷低估段的电力用于制冷或制热的蓄能空调系统,以及能将废热进行利用的热回收技术等。对这

14、些新兴节能技术的掌握并运用在合适的场所是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做到的节能设计前提,这些技术也是我们建环专业的人应该掌握的。一个学科专业要取得迅速的发展,必须符合时代的需要,纪要符合三个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又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然,一个学科专业在不同高校和地域有不同的定位和办学特色,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成功。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为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舞台。 人类要发展生产,需要有工业产房和办公建筑;人类要生活需要有住宅建筑和商业建筑。因此,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别是我国目前城市居民生产水平

15、的提高、城市化进度加快,使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成为发展最快的的领域之一。因此,建筑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建筑的功能不再是只有遮风挡雨的基本要求,没有健全的建筑设备并发挥正常功能的建筑,没有水、电、燃气、空调等人工环境调节系统的建筑。人类总是将自己的文明成果最大限度地应用到满足自己最基本需求的衣食住行中去,而先进的建筑设备合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是人类在“住”方面的追求的目标。因此,现代建筑领域中,建筑学、建筑结构和建筑环境与设备3个专业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在建筑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投资方面,建筑设备系统(包括集中供热,空调,给排水,通讯网络与自动控制及建筑电气)的

16、投资占建筑总投资已达20%40%。而且随着建筑智能化程度和其他功能要求的提高,该比例还会越来越大。工业厂房中精密、精细的工艺和产品对生产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如制药、电子、计算机、纺织、烟草等生产车间。必须有精确、稳定的人工环境控制。这类厂房中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运行过程中,室内环境的健康舒适是最重要的目标,而能源消耗是吓呆建筑运行的最大费用。 从1978-1998年,是我国暖通专业教育大理发展的时期。暖通专业教育和其他各项文化教育事业一样,经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秩序逐渐回

17、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暖通专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历了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跨越式发展。在短短的20多年间,设有暖通专业本科的高等院校,从原来的“老八校”迅猛发展为100多所院校,设有专科的高校也有近100所。同时,本专业建立了全国性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有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全国统编教材。在部分高校,本专业已经作为全国重点教材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并建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影响日益扩大,招生初具规模。在这期间,本专业国际范围的人才培养合作与学术交流越来越活跃,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地位也日渐升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

18、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暖、空调系统日益普及,空调器已经成为许多家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我国暖通空调设备的生产机器系统设计、安装、维护管理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据统计,2001年暖通空调制冷行业的总产值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已超过2%,达到22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2%(杨炎如,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发展概况),2002年突破了2500亿元,2004年接近4000亿元。2006年,中国散热器的产值超过了130亿元,活塞式制冷机、空调末端产品等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房间空调器、家用电冰箱等产品产量也稳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中央空调市场的容量就超过了200亿元,到2010年,可能高达350亿元-400亿元。预计到2010年,全行业工业生产总值、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10%-20%,2020年将在201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作为一个通过利用能源来创造室内环境的行业,暖通空调专业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其中。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水、暖、电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内涵,它已不再是一般的生活供水、采暖、照明。建筑设备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