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实习指导 (1)_第1页
统计实习指导 (1)_第2页
统计实习指导 (1)_第3页
统计实习指导 (1)_第4页
统计实习指导 (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 目 的 要 求1 掌握数值变量数据描述性指标的计算及其适用条件。2 熟悉95%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计算,牢记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二、 内 容1 选择题(1)是表示变量值 的指标。A.平均水平 B.变化范围 C.频数分布 D.相互间差别大小(2)利用频数分布表及公式计算中位数时 。A.要求组距相等 B.不要求组距相等 C.要求数据分布对称 D.要求数据呈对数正态分布(3)与s中 。A.可能是负数,s不可能 B.s可能是负数,不可能 C.两者都不可能 D.两者都可能(4)变异系数的数值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1 C.可大于1,也可小于1 D.一定比s小(5)若

2、一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其中小于+1.96s的变量值有 。A.5% B.95% C.97.5% D.92.5%(6)正态分布曲线下()区间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A.95% B.90% C.97.5% D.99%2计算题(1)某大学校医1995年随机调查了该校101名一年级男大学生的身高(cm),结果如下:170.7174.1166.7179.7171.0168.0177.3174.5174.1173.3169.0173.5173.1177.5180.0173.2173.1172.4173.6175.3181.5170.8176.4171.0171.8180.7170.7173.8164.9170.0

3、177.7171.4163.5178.8174.9178.3174.1174.3171.4173.2173.7173.4174.2172.9176.9168.3175.1172.1166.8172.8168.8172.5172.8175.2170.9168.6167.6169.1168.8172.0168.2172.8169.1173.6169.6172.8175.7178.8170.1175.5171.7168.6171.2170.1170.7173.6167.2170.8174.8171.8174.9168.5178.7177.3165.9174.2170.2169.5172.1178.1

4、171.2176.0169.8177.9171.6179.4183.8168.3175.6175.9182.2A 编制频数表,简述其分布特征。B 计算其描述性指标。C 计算其95%医学参考值范围。(2)某地10人接种某疫苗后,其抗体滴度如下,12 12 14 14 14 18 18 18 116 132,请计算其描述性指标。(3)今有94名电光性眼炎患者,其发病距接触电焊时间(潜伏期,小时)如下,请计算其描述性指标。潜伏期(小时)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发 病 数 8 10 21 19 22 6 4 0 1 0 0 1 2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

5、目的要求1. 明确医学上常用的几种相对指标的意义和应用范围2. 懂得运用率的标准化法可消除两组资料内部结构不同的影响,以利客观分析。二、 内容(一)复习思考题选择题1.发病率和患病率中 。 (1)两者都不会超过100% (2) 两者都会超过100% (3)发病率不会超过100% ,患病率会 (4)患病率不会超过100%,发病率会2.两个县的结核病死亡率作比较时作率的标化可以 。(1)消除两组总人数不同的影响 (2)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3)消除两组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4)消除两组比较时的抽样误差3.两地某病发病率比较时 。(1)要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年龄构成影响 (2)要

6、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性别构成影响(3)不必考虑性别、年龄构成影响 (4)要同时考虑性别、年龄构成影响4.某日门诊各科疾病分类统计资料,可作为 。(1)计算死亡率的的基础 (2)计算发病率的基础(3)计算构成比的基础 (4)计算病死率的基础5.标准化后的总死亡率(1)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2)它反映了实际水平(3)它不随标准的选择变化而变化 (4)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是非题:1. 比较两地胃癌死亡率,如果两地粗的胃癌死亡率一样,就不必标化。( ) 2. 同一地方30年来肺癌死亡率比较,要研究是否肺癌致病因子在增强,应该用同一标准人口对30年来的肺癌死亡率分别作

7、标化。( ) 3. 某地1956年婴儿死亡人数中死于肺炎者占总数的16%,1976年则占18%,故可认为20年来该地对婴儿肺炎防治效果不明显。( ) 4. 小学生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为中学生的两倍,这是小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所致。( )5. 若两地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差别大,即使某病发病率与性别、年龄无关,比较两地该病总发病率时,也应考虑标准化问题。( ) 6. 计算率的平均值的方法是:将各率直接相加求平均值。( ) 7. 某年龄组占全部死亡比例,1980年为11.2%,1983年为16.8%,故此年龄组的死亡危险增加。 ( )8. 比较两地同性别婴儿死亡率时(诊断指标一致),不需要标准化,可直接比

8、较。( )(二)习题1.某地某年肿瘤普查资料整理如下表,据表资料(1)填充(2)分析讨论哪个年龄组患肿瘤率最高?哪个年龄组病人最多?某地某年肿瘤普查资料年龄(岁)人口数肿瘤患者数构成比(%)患病率063300019( )( )30570000171( )( )40374000486( )( )50143000574( )( )6030250242( )( )合 )( )2 今有两个煤矿的工人尘肺患病率资料如下,试用直接法计算标化率后作比较。工龄(年)甲 矿乙 矿检查人数尘肺人数患病率(%)检查人数尘肺人数患病率(%)6以下140291200.8699220.20694

9、2851683.92190580.4210及以上254231612.43101411711.54合计208566042.9039111273.25如果仅知下述资料,有该如何作标化。工龄(年)标准尘肺患病率(%)甲矿人数乙矿人数6以下0.8114029992692.844285190510及以上12.1825421014合计2.95208563911甲矿尘肺总人数604,乙矿尘肺总人数127(三)讨论题1. 据下述资料,“锑剂短程疗法血吸虫病病例的临床分析”一文认为“其中1120岁死亡率最高,其次为2130岁组”,对否?锑剂治疗后死亡者年龄分布性别10岁11202130314041505160合

10、计男311451529女37632122合计61810836512. 某地某年肿瘤死亡资料如下表,就表中资料而言,各年龄组间比较,下述说法中,哪些是对的?(1)40、50岁的人最容易死于肿瘤。(2)40、50岁的人最容易死于肿瘤,60岁次之。(3)40、50岁的人最容易死于肿瘤,20岁40岁之间次之。(4)因肿瘤而死亡者40、50岁的最多。年龄人口数死亡总数其中肿瘤死亡数肿瘤死亡(%)总死亡08292013842.92046639631219.040281611724224.4609370342329.4合计1670907159012.63. 现有两年疟疾发病情况资料如下:病种1955年195

11、6年发病人数%发病人数%恶性疟68702142间日疟12121224三日疟17181734合计9710050100据上述数据能否说:(1)1956年和1955年相比,恶性疟发病少了,间日疟、三日疟发病多了。(2)1956年和1955年相比,恶性疟发病少了,其余不变。统计研究的基本步骤及图表制备一、目的要求1. 正确理解统计研究的三个基本步骤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她们之间的关系。2. 学会拟制调查表,整理表和统计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重点学会如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并正确绘制图表。二、内容、步骤1. 按下题要求自制调查卡一份 某医师想观察胎盘娩出方式与人工流产史的关系,须要统计项目是

12、人工流产史(流产胎次)和胎盘娩出方式(包括自娩、人工剥离和子宫切除),请你帮他拟制调查卡片,以便调查登记。2. 对以下资料绘制适当统计图。(1)某年某地儿童近视情况:年龄89101112131415人数100150120110120130100120近视人数2032282530384058(2)某年某地某病按月发病人数月份123456789101112发病人数9814263243454540181210(3)两种气管炎病人疗效比较分组临床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单纯型60985112喘息型238365113 以下表资料绘成下面的线图,你有何意见?试根据资料性质选择正确的统计图表示之。1995年某地几种

13、传染病的病死率病类病死率(%)白喉10.9流行性乙型脑炎18.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1.0伤寒与副伤寒2.7痢疾1.2脊髓灰质炎3.44. 根据下面资料绘成的图是否恰当,如不当,请改制。某年某地34岁儿童急性传染病构成病类病例数%猩红热292036.5麻疹264033.0百日咳145018.0白喉5306.6痢疾4705.9合计8010100.05. 将下表资料中两种传染病死亡率的历年变动分别绘制普通线图及半对数线图,并说明两种图示法的不同意义。19491957年某市15岁以下儿童结核病和白喉的死亡率(1/10万)年份结核病死亡率白喉死亡率1949150.220.11950148.016.619

14、51141.014.01952130.011.81953110.410.7195498.26.5195572.63.9195668.02.4195754.81.3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一、目的要求1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2 掌握t检验和u检验的计算及应用条件3 熟悉标准差与标准误在应用上的不同。二、内容1 选择题(1) 对于正态分布资料,可用_估计95%的正常值范围。A. B. C. D. (2)总体均数的95%可信限可用_表示。 A B. C. D. (3)在同一正态总体中以固定n随机抽样时,理论上有99%的样本均数在_范围内。 A. B. C. D. (4)表示_。 A 总体

15、均数标准误 B 总体均数离散程度 C 变量值X的可靠程度 D 样本均数标准差(5)两组数据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时,不仅要求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而且要求_。 A 两组数据均数相近,方差齐 B 两组数据方差齐 C 两组数据均数相近 D 两组数据的已知(6)进行两样本均数差别的u检验时,要求_。 A 两样本含量要足够大 B 两样本必须来自正态分布总体 C 两样本所属总体的方差必须相等 D 两组数据均数相近2 计算题(1) 随机抽样调查上海市区男婴出生体重如下:X: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f: 1 2 5 10 12

16、 24 23 22 17 7 3 2 1问:A.理论上99%的男婴出生体重在什么范围?B.估计全市男婴出生体重均数在什么范围?C.某男婴出生体重为4.51kg,如何评价?D.在郊区抽查100例男婴的出生体重,其均数为3.23(kg),标准差为0.47(kg),问市区和郊区男婴出生体重均数是否不同?E.以往上海市区男婴平均出生体重为3kg,现在出生的男婴是否比以往的更重些?F.若在这些男婴中随机抽样,根据正态分布原理,抽到出生体重为的男婴的可能性是多少?G.在这些男婴中随机抽查10人,抽到出生体重均数为的样本的可能性是多少?(2) 将20名某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甲、乙两药治疗,测得治疗前后

17、(治后1个月)的血沉(mm/h)如下表,试问甲、乙两药是否均有效?甲乙两药的疗效有无差别?甲、乙两药治疗前后的血沉(mm/h)甲药病人号12345678910治疗前10136111078859治疗后693101042533乙药病人号12345678910治疗前9109138610111010治疗后6353358274(3) 某医生测得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18例健康人()的尿17酮类固醇排出量(mg/dl)如下,试比较两组的均数有无不同? :3.14 5.83 7.35 4.62 4.05 5.08 4.98 4.22 4.35 2.35 2.89 2.165.55 5.94 4.40

18、5.35 3.80 4.12 4.10 4.20 :4.12 7.89 3.40 6.36 3.48 6.74 4.67 7.38 4.95 4.20 5.34 4.276.54 4.62 5.92 5.18 5.30 5.40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一、目的要求1. 掌握率的标准误及可信区间估计方法。2. 掌握u检验、检验各种公式的用途和适用条件。二、内容(一) 选择题1. 四格表中四个格子基本数字是_C_。 A. 两个样本率的分子和分母 B. 两个构成比的分子和分母 C. 两对实测阳性绝对数和阴性绝对数 D. 两对实测数和理论数2. 四个百分比率作比较,有1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其它都大

19、于5_A_。 A. 只能作校正检验 B. 不能作校正检验 C. 作检验不必校正 D. 必须先作合理的合并3. 四格表如有一个实际数为0,_A_。 A. 就不能作检验 B. 就必须用校正检验 C. 还不能决定是否可作检验 D. 肯定可作检验4. 两个样本的构成比(实际的数字分别为25/80和60/75)作差别的假设检验(有可比性)_A_。 A. 可作检验 B. 不可作检验 C. 看不出能否作检验 D. 只能作检验5. 某医师用A药治疗9例病人,治愈7人;用B药治疗10例病人,治愈1人,比较两药疗效时,可选用的最恰当方法是_D_。 A. 检验 B. u检验 C. 校正检验 D. 直接计算概率法6.

20、 正态近似法估计率的95%可信区间用_B_。 A. B. C. D. (二)是非题1. 三个医院的门诊疾病构成作比较不可作检验。 ( × )2. 用甲乙两药治疗某病,甲组400人,乙组4人,治愈数分别为40人和0人,要研究两药疗效差别,不可作检验。 ( )3四格表资料作检验,四个格子里都不可以是百分率。 ( × )4. 有理论数小于1时,三行四列的表也不能直接作检验。 ( )5. 五个百分率的差别作假设检验,可认为总体率各不相同。( × )6. 欲比较两种疗法对某病的疗效,共观察了300名患者,疗效分为痊愈、好转、未愈、死亡四级。要判断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可用检验

21、。( × )7. 值的取值范围是。 ( × )8. 值和t值一样,随着增加而增加。 ( )9. 在值表中,当一定时,值越大,P值越小。 ( )10. 表的检验中,P<0.05,说明被比较的n个(n>3)样本率之间,至少某两个样本率间差别有显著性。 ( )(三)计算题1. 为比较槟榔煎剂和阿的平驱绦虫的效果,对45名绦虫患者进行治疗,其结果如下,问两药疗效是否相同?药物治疗人数有效人数槟榔煎剂2722阿的平1812合计45342. 某县卫生防疫站观察3种药物驱钩虫的疗效,在服药后7天得粪检钩虫卵阴转率(%)如下,问3药疗效是否不同?药物例数阴转例数阴转率(%)复方

22、敌百虫片372875.7纯敌百虫片381847.4灭虫片341029.43.为研究两种方法细菌培养效果是否相同,分别用两种方法对110份乳品作细菌培养,结果如下,请作统计分析。乳胶凝聚常规培养合计+-+27128-87482合计35751104.用两种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小白鼠,第一种剂量照射25只,在照射后14天内死亡14只;第二种剂量照射18只,同时期内死亡5只。问这两种剂量对小白鼠的致死作用是否相同?5.某医师欲研究重点高中近视发生率,调查了400名中学生,近视人数为98人,试估计重点高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的可信区间;若大量调查普通高中近视发生率为18%,问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近视发生率有无

23、不同。6.某研究者研究文化活动与老年人生活满意率的关系,调查了经常参加文化活动的老年人306人,对生活满意者有219人,不经常参加文化活动者246人,对生活满意者有159人,问经常参加文化活动与否的生活满意率有无不同。相关回归分析一、 目 的 要 求1 掌握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意义及用途。2 熟悉直线相关与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对结论的评价。二、 复习思考题是非题1.回归系数越大,两变量关系越密切。( )2.样本回归系数b<0,且有显著意义,可认为两变量呈负相关。( )3.同一样本的b和r的假设检验结果相同。( )4.R=0.8,就可以认为两变量相关非常密切。( )5.建立回归方程Y=a+

24、bX,且b有显著意义,就可认为X和Y间存在因果关系。( )6.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P值愈小,则说明两变量X与Y间的关系愈密切。( )7.当相关系数为0.78,而P>0.05时,表示两变量X与Y相关密切。( )8.有一资料作相关分析,t检验结果为tr=4.24,若作回归分析,tb4.24。( )9.根据样本算得一相关系数r,经t检验,P<0.01,说明r来自高度相关的相关总体。( )10.Sy, x为各观察值Y距回归直线的标准差。如果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r=1,则必定Sy, x=0。( ) 选择题1两组资料中,回归系数b较大的一组 。A.则r也较大 B. 则r也较小C.两变量关系较密切

25、 D. r可能大也可能小2同一资料,如将X作自变量,Y作因变量,得回归系数b;将Y作自变量,X作因变量,得回归系数b,则相关系数r为 。A. B. C. D.3若r1>r0.01(n1), r2>r0.05(n2)则可认为 。A.第一组资料中两变量相关较密切B.第二组资料中两变量相关较密切C.很难说那一组资料中两变量相关较密切D.至少可以说两组资料中两变量相关密切程度不一样4下列哪一式可出现负值A. B.C. D.5是17岁儿童以年龄(岁)估计体重(kg)的回归方程,若体重以市斤为单位,则此方程:A.截距改变 B.回归系数改变 C.两者都改变 D.两者都不改变三、习 题某监测站拟用极谱法替代碘量法来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今对13个水样同时用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如下,求相关系数及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