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县勐省中学教师职称评审方案_第1页
沧源县勐省中学教师职称评审方案_第2页
沧源县勐省中学教师职称评审方案_第3页
沧源县勐省中学教师职称评审方案_第4页
沧源县勐省中学教师职称评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沧源县勐省中学教师职称评审方案(经过2013年9月5日召开的勐省中学教代会审议通过)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晋升职称评审工作,增强职称评审工作的可操作性和透明性,客观公开、公平、公正地评价量化教师的德、能、勤、绩等,全面提升我校教师师德师风、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从而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我校办学水平,依据省人社发【2012】14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成立职称评审考核小组组长:张世海(校长)副组长:魏新(党支部书记)成员:沈应流(副校长)、杨飞熊(教务主任)、何青云(德育室主任)、卫岩军(政教主任)、唐伯燕(教科室主任)、肖光强(工会主席)、耿玉春(妇女主任)、杨

2、克光(八年级教师代表)、李云生(九年级教师代表)、李春晖(七年级教师代表)、李波(办公室主任)。 二、申报条件1、基本条件根据云人社发【2012】143号云南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申报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法律和法规,拥护党的领导,政治立场坚定;(2)、自觉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3)、具备教师法相应的教师资格;(4)、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以上;(5)、计算机应用能力条件符合我省相关政策规定;(6)、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2、学历和资历条件(一)、

3、正高级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履职满五年。(二)、高级教师:申报高级教师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履职满2年;2、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履职满5年;3、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并在小学或初中一级教师岗位履职满5年。(三)一级教师:申报一级教师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博士学位;2、具有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履职满2年;3、具有大学本科,并在二级教师岗位履职满4年;4、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并在小学或初中二级教师岗位履职满4年;5、具有中等师范学历,并在小学二级教师岗位履职满5年。(四)二级教师:申报二级教师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具

4、有硕士学位;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3、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并在小学或初中三级教师岗位履职满2年;4、具有中等师范学历,并在小学三级教师岗位履职满3年。(五)三级教师:申报三级教师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并在小学或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2、具有中等师范学历,并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三、评审条件(一)、评审正高级教师职称资格,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业绩条件之一:1、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的能力,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在本教学领域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

5、2、积极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在推动学校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和推广先进教育理念等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3、获得特级教师荣誉称号,或获得省级以上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之一(县级以下教师获得州市以上相应荣誉称号)。4、其他业绩条件(1)、履行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课时:高中(完中)教师350学时;初中教师400学时,(2)、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承担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处室主任、党政干部(校长、副校长、支部书记)等工作累计10年。(3)、履行现职以来,出版过教育教学研究专著一部,或在国家公开核心期刊发表过独创性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一篇,或在省部级公

6、开期刊发表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3篇(县级以下教师2篇),或主持完成省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县级以下教师主持州市级或参与完成省级)1项。(二)、 评审高级教师职称资格,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业绩条件之一:1、系统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教育教学业绩突出,在本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2、积极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在推动学校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和推广先进教育理念等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3、其他业绩条件(1)履行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课时:高中(完中)教师400学时;初中教师450学时。(2)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承担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处室主任、党政干部(校长

7、、副校长、支部书记)等工作累计5年。(3)履行现职以来,除小学、幼儿园教师外,其他专任教师必须在省部级公开期刊发表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篇(县级以下教师在州市级刊物上发表过2篇),或参与完成省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县级以下教师参与完成州市级)1项。(三)、评审一级教师职称资格,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业绩条件之一:1、全面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能够按照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原则的要求,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教育教学业绩较为突出。2、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3、其他业绩条件(1)、履行现职以来,年均完成教学课时:高

8、中(完中)教师400学时;初中教师450学时。(2)、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承担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处室主任、党政干部(校长、副校长、支部书记)等工作累计3年。(四)、评审二级教师职称资格,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业绩条件之一:1、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够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学效果较好。2、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和创新实践。3、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五)、评审三级教师职称资格,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业绩条件之一:1、基本掌握教育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2、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

9、识和教材教法,能够胜任所教学科的教师。四、教师职称评审量化考核办法:(一)考勤考核(20分)1、考勤(近一学年,满分5分,扣完为止):(1)、事假一天扣0.5分,病假一天扣0.1分(2)、旷课一节课扣1分。2、工作常规(近一学年,满分8分,扣完为止)学习(含开会、集体备课)、导学案、培优辅偏、月考及批改、听课记录、班主任手册、计划总结、及其他要求按时完成的工作任务等,每不交一次(或不合格)一次或一处扣1分。3、服从学校工作安排(7分),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为零分。(二)、任职资历考核(20分)1、任职年限(上限10分)(1)、申报高级教师:履职一级教师满五年保底2分,每超一年加1分.(2)、申报

10、一级教师:履职二级教师满四年保底2分,每超一年加1分.(3)、申报二级教师:履职三级教师满二年保底2分,每超一年加1分.2、最后学历(5分)(1)硕士研究生5分(2)研究生班4.5分(3)大本科带学士学位4分。(4)大本3.5分。(5)大专3分。(6)中专2.5分。3、加分:履职期间在本校管理岗位任职可加分(以每学年计算最高加分5分,从履职期间算起)(1)、校长1.5分;(2)、副校长1.2分;(3)、处室主任1分;(4)、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0.8分;(5)、党、团支部书记、工会、妇女主任、处室干事0.5分;(因课时不足临时安排进处室工作者不计分、任多项职务只取最高项加分)(6)、履职

11、期间在本校年度履职考核优秀一次加1分。(三)奖励与业绩考核(40分)1、教学成绩40分。(从2013年起算,考核近三年教学成绩、取其平均数)。教学成绩学年末成绩、中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平均分、及格率计算。(1)、平均分第一名20分,及格率第一名20分;(2)、平均分第二名18分,及格率第二名18分;(3)、平均分第三名16分,及格率第三名16分;(4)、平均分第四名14分,及格率第四名14分;(5)、平均分第五名12分,及格率第五名12分;(6)、平均分第六名10分,及格率第六名10分;(7)、平均分第七名8分,及格率第七名8分;(8)、平均分第八名7分,及格率第八名7分;(9)、平均分第

12、九名6分,及格率第九名6分;(10)、平均分第十名5分,及格率第十名5分;(11)、平均分第十一名4分,及格率第十一名4分;(12)、平均分第十二名3分,及格率第十二名3分;2、获奖加分(履职期间获奖,累计最高加分10分)(1)行政奖励2分:国(2),省(1.8),市(1.6),县(1.4);(2)业务奖励4分:国(4),省(3),市(2.5),县(2);(3)科研成果4分:国(4),省(3),市(2.5),县(2);(4)校级以上(包括校级)课赛获奖加分(2012年9月起算):0.2分/次;(四)、民主测评(全校在职教职工,10分)1、测评类别积分值:优秀10分、合格7分、基本称职5分;2、

13、测评结果:(10优秀票数+7合格票数+5基本称职票数)/参评人数;(五)、领导班子测评1、测评类别积分值:优秀10分、合格7分、基本称职5分;2、测评结果:(10优秀票数+7合格票数+5基本称职票数)/参评人数;(六)、音、体、美教师业绩考核(40分)1、完成年内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任务10分;2、全校班主任考核5分;3、考核小组考核15分;4、学校领导班子考核10分。(七)计算机信息教师业绩考核1、完成年内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任务10分;2、考核小组考核15分;3、学校领导班子考核15分。五、教师职称评审考核工作操作程序:1、学校公布职称评审细则和岗位数。2、教师个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3、学校

14、评审组进行资格审核。4、教师个人提供职称评审中所需的各种申报条件和评审条件的基本材料。5、资格审查:考核小组审核、查询材料;公示资格条件合格的人员名单;6、量化考核:量化评价、汇总统计分值,拟定审报人员名单。7、公示被推荐人名单,做到广大教师监督;8、完善材料,推荐上报:被推荐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交所有材料。否则取消申报条件。六、 补充说明1、申报人提供的各种证书、论文、科研成果,获奖等材料必须出具原件。2、学校评审小组要客观、公正地量化评价。3、教职工对考评有异议时、要通过合理程序逐级反映。4、填写材料时只能用黑笔书写,字迹要求规范、整洁、不得涂改;七、教师需提供的材料(原件与复印件)1

15、、毕业证 (如靠低一级学历晋升必需提供低一级学历证书和最高学历证书)、身份证。2、教师资格证、专业技术资格证、职称聘任书、普通话证书、计算机合格证。3、历年履职考核证(证书须盖人事部门的公章)、。4、继续教育证书(履职晋级学分)。5、获奖证书八、本方案自2013年9月20日起施行。以上方案解释权归考核小组。注:考核小组由教代会成员组成。勐省中学职称评审小组2013年9月10日8 / 8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附表勐省中学教师晋升职称评审量化考核表教师: 专业: 最后得分:项目评分细则得分备注(一)考勤考核(20分)1、考勤(近一学年,满分5分,扣完为止):(1)、事假一天扣0.5分,病假一天扣0.1

16、分(2)、旷课一节课扣1分。2、工作常规(近一学年,满分8分,扣完为止)学习(含开会、集体备课)、导学案、培优辅偏、月考及批改、听课记录、班主任手册、计划总结、及其他要求按时完成的工作任务等,每不交一次(或不合格)一次或一处扣1分。3、服从学校工作安排(7分),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为零分。 (二)、任职资历考核(20分) 1、任职年限(上限10分)(1)、申报高级教师:履职一级教师满五年保底2分,每超一年加1分.(2)、申报一级教师:履职二级教师满四年保底2分,每超一年加1分.(3)、申报二级教师:履职三级教师满二年保底2分,每超一年加1分.2、最后学历(5分)(1)硕士研究生5分(2)研究生班

17、4.5分(3)大本科带学士学位4分。(4)大本3.5分。(5)大专3分。(6)中专2.5分。3、加分5分:履职期间在本校管理岗位任职可加分(以每学年计算,最高加分5分,从履职期间算起)(1),校长1.5分;(2)副校长1.2分;(3)处室主任1分;(4)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0.8分,(5)党、团支部书记、工会、妇女主任、处室干事0.5分;(6)、履职期间在本校年度履职考核优秀一次加1分。(因课时不足临时安排进处室工作者不计分、任多项职务只取最高项加分)(三)奖励与业绩考核(40分)1、教学成绩40分。(从2013年起算,考核近三年教学成绩、取其平均数)。教学成绩学年末成绩、中考成绩、学业

18、水平考试成绩平均分、及格率计算。(1)、平均分第一名20分,及格率第一名20分;(2)、平均分第二名18分,及格率第二名18分;(3)、平均分第三名16分,及格率第三名16分;(4)、平均分第四名14分,及格率第四名14分;(5)、平均分第五名12分,及格率第五名12分;(6)、平均分第六名10分,及格率第六名10分;(7)、平均分第七名8分,及格率第七名8分;(8)、平均分第八名7分,及格率第八名7分;(9)、平均分第九名6分,及格率第九名6分;(10)、平均分第十名5分,及格率第十名5分;(11)、平均分第十一名4分,及格率第十一名4分;(12)、平均分第十二名3分,及格率第十二名3分;2、获奖加分(履职期间获奖,累计最高加分10分)(1)行政奖励2分:国(2),省(1.8),市(1.6),县(1.4);(2)业务奖励4分:国(4),省(3),市(2.5),县(2);(3)科研成果4分:国(4),省(3),市(2.5),县(2);(4)校级以上(包括校级)课赛获奖加分(2012年9月起算):0.2分/次(四)、民主测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