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注】等跨次梁的纵向钢筋布置要点:l 当相邻跨度差不大于20%,活荷载和恒荷载之比q/g3的次梁,可以按教材P53图2-29所示配筋方式布置钢筋。l 重点介绍:无弯起钢筋配筋方式l 正弯矩钢筋:(本例号钢筋)位于次梁下部的纵向钢筋,应全部伸入支座,不得在跨内截断。l 位于次梁下部的纵向钢筋(本例号钢筋)可以采用直钢筋的形式:216114114214砖墙内侧至钢筋顶部的距离las?l 混凝土设计规范规定:位于次梁下部的纵向钢筋(本例号钢筋)伸入边支座和中间支座的锚固长度 las应满足下列要求:(1)当v0.7ftbh0时,las5d(2)当v >0.7ftbh0时,las12d次梁边缘至
2、钢筋顶部的距离las?l 或:保证次梁下部的纵向钢筋(本例号钢筋)伸入中间支座中心线不小于5dl 支座处的负弯矩钢筋(如本例B支座3-3截面的号钢筋)可以采用直钢筋的形式,和跨中的正弯矩钢筋分开配置。218114l 支座处的负弯矩钢筋(如本例B支座3-3截面的号钢筋)的截断原则(见教材p53图2-29):218 114l 支座处梁上部的负弯矩钢筋总面积为As,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进行截断l 第一批截断的钢筋(如本例钢筋)面积不得超过As/2,延伸长度从支座边缘起不小于l01/5+20d(d为截断钢筋直径)(本例为1590mm)l 第二批截断的钢筋(如本例钢筋)面积不得超过As/4,延伸长度从支座边
3、缘起不小于l01/3 )(本例为1920mm)l 经过两批截断后剩余的钢筋面积不得少于As/4,且不少于两根,可以用架立钢筋(如本例钢筋)兼做构造负筋。l 架立钢筋(如本例钢筋I级钢,带弯钩) (见教材p53图2-29): 伸入边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得小于基本锚固长度lab锚固钢筋的外形系数a0.16光面钢筋 0.140.190.13外形系数 0.170.16钢筋类型七股钢 绞线 三股钢 绞线 刻痕钢丝 螺旋肋 钢丝 带肋钢筋 l 架立钢筋(如本例钢筋I级钢,带弯钩) (见教材p53图2-29): 与负弯矩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本例为360mm)。受拉钢筋(d28mm)绑扎搭接的搭接长度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1.2 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1.61.4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25%50%100% 【注】次梁的箍筋布置要点:本例号钢筋:连续次梁因截面上、下均配置受力钢筋,所以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医疗与智能设备的设计思维研究
- 智慧城市的产业布局与经济分析
- 企业健康管理-糖尿病防控新路径
- 商业教育中的心理学技巧
- 商场工装知识培训课件
- 全球铀矿资源储备与2025年核能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下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拥堵路段调整策略报告
- Chitosan-Cy7-MW-70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传统及现代手工艺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加油站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 千川投手培训课件
- 佛山市2024-2025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
- 建设工程(更新)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非常详细)
- 变电站集控系统管理制度
- 2025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周杏鹏)全套教案课件
-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
- 2025年下半年佛山市南海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招考编外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GB/T 45610-2025煤矸石回填塌陷区复垦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