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霞设计素描备课教案2(1)_第1页
王立霞设计素描备课教案2(1)_第2页
王立霞设计素描备课教案2(1)_第3页
王立霞设计素描备课教案2(1)_第4页
王立霞设计素描备课教案2(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工作计划专业 美 术 科目 设计素描 系 学前一系 教研室 美术 教师 王立霞 项目内 容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对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练习,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造型表现能力,更要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对“素描”较为狭隘的传统观念转变过来,正确认识设计素描的意义和功能,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并不是简单的为“画”而“画”,而是链接学生之前的素描功底与将来的设计创意的一个链环,是一把开启学生艺术设计潜质的钥匙。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2012级广告专科班的学生,有大部分基础绘画还可以,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造型基础偏低。尤其谈到设计,

2、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设计素描是有素描向设计转换思维的过程,各方面思想接受较快的学生转变较快,否则转变较慢甚至要徘徊一段时间。教材分析 学生应用的教材是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唐鼎华编著的设计素描,也是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系列教材,该教材凝聚了作者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他提出集学习、观察、思考和动手为一体的素描教学观念,将创造性思维融入造型训练之中,适合学生应用。 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 设计素描的概念、目的,复杂形物象结构特征的把握和概括,能熟练掌握明暗 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不同肌理、质感物象的不同的表现方法,形体与空间的关系。难点:如何运用结构线来观察、表现物象结构,多角度观察、研究、表现物象,复杂形的块面归

3、纳,画面组织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措施利用多媒体多给学生讲解、示范,因材施教。教改探索学生讨论每堂课要研究的问题,师生互动研讨学习方案。备课笔记2012 2013 学年 第 一 学期 专业 美术 科目 设计素描 系 学前一系教研室 美术教研室教师 王立霞课题设计素描概述授课日期2012.10.15授课班级广告设计与制作课时12地点办公楼四楼教学重点与难点 设计素描的概念、目的。 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关系。教具准备 多媒体讲课、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内容、过程)第1章 设计素描概述 设计素描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对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练习,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造型

4、表现能力,更要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对“素描”较为狭隘的传统观念转变过来,正确认识设计素描的意义和功能,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并不是简单的为“画”而“画”,而是链接学生之前的素描功底与将来的设计创意的一个链环,是一把开启学生艺术设计潜质的钥匙。 第一节 认识素描和设计素描1、 关于素描(指传统素描)1概念“素描”一词,源于西方词汇,英文为“sketch”。广义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我国传统画论中的“非彩为素,摹画为描”一说,也概括出了素描作为绘

5、画造型的一种积极方式。2. 素描的表现手法:以线造型 线面结合造型 以明暗调子造型 3 素描在绘画中的地位与作用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它既可作为创作的草图,又可作为独立的作品存在。是绘画语言中最朴素、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具有无尽的表现力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德加:“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素描并不等于描摹,而是融入画家个人感情的一种视觉造型形态,代表着画家对物象的认识与思考。2、 设计素描学习的新阶段1概念:素描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已经包含了设计素描的范畴:“所谓素描(Drawing),主要是指以线条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创意或构想的艺术形式。”其中“ 情感创

6、意或构想”的表现已经涉及设计素描的造型观念。结合本课的教学目的,我们给出的定义是:设计素描是应设计艺术(Design)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基础的素描训练方式,它不是简单的对物象进行照相式的记录,而是积极研究其形体的构成因素和特征,并结合创意和构想,达到对物象的主动性认识与创造。2设计素描的功能 造型创意传达 造型是关键,创意是灵魂,传达是目的。造型 设计素描跨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素描概念,不再仅是作为以绘画技艺与表现方法的训练,也不是为了艺术创作而写生或再现物体和收集生活素材,它要求设计者在画面主动的创造形态,最忌讳照相式的记录,需要我们在动手之前有一个清晰的作品概念,探究对象中形体中最根本的构成因

7、素,创作性地运用明确的绘画方式技巧及基本原理去理解有关造型与空间的问题,将一个个模糊的形象明确化并赋予次序感。创意 创,是创造、创新;意是指意义、意念、意象、意境。创意应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所展现的对事物的全新理解给人以思想和智慧的启迪。具有良好的创意的前提是要改变我们的视觉常性,突破常规思维,主动的观察世界、思考问题。传达 传达是艺术设计活动的最终目的,我们的作品不仅要有创意,还要将信息成功的传达给他人。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学会利用画笔代替语言去说话,学会“图话”,善于创造没有语言的文字。 3、 素描(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关系 相同点:素描与设计素描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设计素描是传统素描

8、(古典素描)的派生与扩展,它具有基础素描的许多规律性特点,体现了素描的技法要求和特点,二者都需要想象力和审美观准确生动是其对物象表现共同的要求.。不同点:从绘画与设计艺术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绘画素描以写实为重点,注重强烈的感性认识、形象的深入研究和准确的表现,要求通过绘画陶冶情操,以美感追求和个性表达为画面的至高追求。材料以铅笔、炭笔、毛笔为主。设计素描偏于严谨和理性,注重实用性,多以线条作为主要表达方式,不仅要求掌握物象的造型表现,更注重创造性物象构造的表现,以设计思维的拓展为学习目的,某种意义上超越了素描的表现领域。造型形式多样,材料应用广泛。 第二节 怎样学习设计素描1、 向中国传统艺术

9、学习1. 以线造形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画的一种独特表现手法。在笔的运行中,讲求笔法变化,画出的线条有着不同的质感、量感和动感。线条并不仅仅是用以勾勒外形轮廓,而是讲求“以线代面”、“以线存形”,纯粹的线中蕴含着形体、明暗、空间、虚实、结构等关系,并把线条升华到情感、修养和审美的要素上去认识,线的轻重疾徐、起伏变化成为情感思绪的表达方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2 观察方法中国画在观察方式上采用多点或散点透视法,以上下或左右、前后移动的方式来观物取景,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不受透视法的拘束,有着更广泛的表现空间。3. 构图经营中国画中的构图叫做“经营位置”,是一种打破时空的意象

10、构图,它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于是,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现在同一幅画中。同时在画面构图中讲求虚灵通透,十分讲究“布白”,即空白空间的布置安排,为画面主体的表达和绘画意境的表现起着积极作用。 4.造型意识 中国艺术有着独特的造型意识,表现在:丰富的想象力。如龙、凤、饕餮、麒麟等形象,是古代人民通过想象,根据多种动物特征的集合而塑造出的新形象,并在这些形象中寄予美好的愿望,体现着中国人民丰富的创造力和集美思想。简洁精准的概括力。如水、火、云

11、等不稳定的、抽象的物象形态,古代艺术家们用“线”来概括表现,简明而又生动。再如阴阳太极图,仅用简单的曲直线条便概括出阴阳变换和“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事物和现象,形式何其简洁,意蕴又何其丰厚。 5. 美学思想重整体关系 过于注重局部刻画,就会失去对整体的把握,早在汉代时,中国画论已提出了关于这一点的论述。二、向生活与自然学习 设计素描要求我们学会“图话”,用形象语言说话必然与形象思维相联系。形象思维对于造型艺术范围内的形象语言而言,就是思考如何巧妙地组织设计形象,让形象说话,说生动的话。生动的形象语言不是凭空去想象,大脑中必须要有生活的积累,生活中无数的形象储存在头脑中供形象思维

12、所用。 同时,自然界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人类的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的启示。我们的创造力的培养,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必须以生活和自然为本源,自然界无穷尽的变化和无穷尽的角度,是我们灵感的不竭之源。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小事物,也是设计者培养观察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设计(内容、过程)课后小结 思维转换阶段,在构思的过程中学生有些苦恼,给学生多放图片并进行交流,学生轻松了很多,并有了进展。布置作业通读设计素描教材,观察记录小稿50个课题 表现性素描训练授课日期2012.10.22授课班级广告设计与制作课时12地点办公楼四楼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能熟练掌握明暗观察方法,不同肌理、质感物

13、象的不同的表现方法难点:画面组织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的提升,良好观察研究习惯的培养教具准备 多媒体讲课、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内容、过程)第二章 表现性素描训练第1节 明暗素描表现所谓明暗素描,是指受光物体按照客观物体明暗形成规律,运用明暗调子的造型方法,对所描绘或设计对象的形体、结构、质量感及空间关系等诸方面予以准确、生动而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明暗素描是设计师表达设计构想、方案的造型语言之一,也是设计素描重要的课题训练内容。 一、明暗素描的特点明暗素描与线描相比,其用明暗色调表现物象,与现实生活很接近。它虽然没有色彩但有明暗关系,物象的形象显得丰满。明暗素描是参照生活中的明暗物象及依据明暗规律进行的

14、,亮部暗部、亮部灰层次、暗部反光、交界线强强弱弱。通过一个一个面地塑造,由无数面构造出一个形象,达到丰富细腻,使明暗素描具有仿真性。尤其以生活中的原形为基础的写生,真实细腻的感觉显得尤为强烈。 明暗素描以生活为蓝本,从上述内容可以判断,达到仿真效果一般以白天物象的变化为依据。而生活中物象在黑夜的变化,却演示着相反的一面。大自然通过暗淡的光线(月光、星光等)把万物重新装扮,同样给我们启发。如物象的局部形象几乎消失,物象与物象之间相连,一个个白天熟知的物象变得“陌生而新鲜”。由此那些深色调、模糊形象的明暗素描虽然是站在写真的另一面,但仍然是用光用影调来造型。 明暗素描以明暗色调为外在形式。明暗色调

15、是依附于物象本身,又听从于光的安排。因而物象自身的轮廓形状、凹凸起伏的形体、物象固有色的不同,加上光线高低、左右方位的变动,明暗色调的变化形成的明暗形象是无比丰富而多变的。以暗部为主或以深色固有色为主色调就变深,以亮部为主或以浅色固有色为主色调就变浅。如生活中一组白衣天使的形象与一组煤矿工人的形象就因服装的固有色的不同造成深浅色调的不同。 建筑在物象基础上的明暗色调是有形状内容的。小块的暗部似点,大块的暗部似面。转折圆的面形状软,转折方的面形状硬,转折方圆相结合的面形状硬软相间。形状又分有规律和无规律,规律强显得有秩序,规律弱显得松散。这些变化似乎受对象的限制,但人是能动的。可以通过变换观看的

16、角度或巧妙地设计光线,让明暗变化规律听从安排,为形象的画面的形式趣味服务。在造型过程中那些只有按明暗变化规律才能做到的,就是明暗造型的特殊性。 二、明暗素描的基本要素 明暗现象是由光源、物象及人的视觉三个方面综合形成的,三者之间存在着五种可变的关系: 1、光源的强弱; 2、光源距离物象表现的远近; 3、光线照射到物象表面的距离远近; 4、观者与物象表现的距离远近; 5、物象本身的不同色彩 以上五种可变因素的变化使物象表现中形成不同的明暗视觉效果,我们称之为黑白灰关系,也就是明暗层次关系。光源越强、光源距离物象越近、光线照射到物象表现的距离越近、观者与物象表现的距离越近以及物象本身的色彩越亮则画

17、面留白(亮调子)部分较大,黑色(暗调子)部分较小;反之,则留白(亮调子)部分较小,黑色(暗调子)部分较大。 因此,在明暗素描的表现中,我们要了解画面中的变化关系,具体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的变化,我们称之为“五调子”。即:亮调、灰调、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1、亮调:亮调是一个形体块面受光的部分。而在受光的部分有一处离光源最近,并且受到光源直射的焦点叫高光。亮调的最远部分到高光是浅灰到极亮的渐变。 2、灰调:灰调是物体面上受光侧射的部分,这个调子由于没有受到光源的强烈照射,且受到背光部分的影响又较小,它最能显示物体的本质特征,因而它的层次最丰富,最微妙,它的调子从背光到受光是由深到浅灰的变化,是背

18、光到受光的过度调。 3、明暗交界线:物体受光部分和背光部分相交接的地方叫做明暗交界线。在圆形物体中,明暗交界掉较为明显,位置较大,它不受光源和反光的照射,在五调子中除投影之外,是最深的一个调子。 4、反光:反光调是指物体背光面受到环境光反射部分的表现,这种反射光一般情况下比光源暗些,通常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形成的光照效果。 5、投影调:投影调是被物体遮住光线的背景部分。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这个物体的影子投在另一物体上,遮去了部分光线,因此在另一物体上留下主物体的影子,所以把影称为“投影”。虽然不是受块面的直接影响,但是,这个调子的深浅取决于物体块面上固有色度和背景固有色度的比较。 比如,将两个

19、白色石膏模型放在一块深褐色衬布上,由于布的色度比白色石膏的色度要深,所以这时的投影调要比石膏中的任何一个调都深。而如果将一个黑色陶罐放在一块浅色衬布上,那么这个投影就会比陶罐上明暗交界线的甚至是反光还要浅一些。因此,我们在进行素描明暗训练时要注意投影调与其他调的观察和比较。三、明暗素描的表现方法 1、正确的观察方法 写生中,用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就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而明暗的观察方法,要注意着眼于物体形态与光源反应的整体关系,尤其要仔细观察光源反映下的物体体面的变化。 2、正确的起步方法 素描写生起步,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在明暗素描的表现中尤其要注意正确方法的掌握,遵循整体表现的基本原则,抓住物

20、象的大关系,包括表现对象的基本比例、透视、结构以及明暗大块面之间的关系,不要只看小细节。 素描写生起步,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在明暗素描的表现中尤其要注意正确方法的掌握,遵循整体表现的基本原则,抓住物象的大关系,包括表现对象的基本比例、透视、结构以及明暗大块面之间的关系,不要只看小细节。 3、正确的刻画方法对物体明暗的深入刻画更加不能脱离整体表现的基本原则,特别要把握好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注意黑白所反映的明暗变化的节奏感,使物象的明暗关系层次丰富。 第二节 质感与肌理表现 质感与肌理含义相近,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

21、征的感受。对设计的形式因素来说,当肌理与质感相联系时,它一方面是作为材料的表现形式而被人们所感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通过先进的工艺手法,创造新的肌理形态,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手法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并能创造出丰富的外在造型形式。 本课内容中,我们对质感与肌理的表现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型物品中,我们研究微小物品的表面,实际上也包含了对其独特的立体形态、构造、表面肌理、纹理规律研究和质感研究等等,只有认真的研究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很熟悉但又从不仔细观察分析的微小物品,才有可能使我们摆脱概念,发现和表现出人们所不熟悉的全新的形态概念。一、质感与肌理的分类 肌理分为自然肌理和创造肌理两大类。

22、自然肌理:自然肌理就是自然形成的现实纹理,如:木、石等没有加工所形成的肌理。 创造肌理:创造肌理石由人工造就的现实纹理,即原有材料的表面经过加工改造,与原来触觉不一样的一种肌理形式。通过雕刻、压揉等工艺,再进行排列组合而形成。如砖、陶瓷、玻璃、布匹、塑胶等。 不同的质感给人以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多种感觉。二、质感与肌理的表现方法 无论是自然肌理还是创造肌理,作为一种视觉现象,要生动形象的表现物象的质感特征,必须要学会仔细观察其特点,比如,画松、柏树干,抓住树皮纹理特征,就容易把树干的质感表现出来。描绘干枯的树叶,除了表现它的明暗变化,还要刻划出树叶的纹理,便有助于其质感的表现。

23、画竹、草编织器物,把竹、草编织的结构特征刻划出来,便加强了质感效果。因此,在质感和肌理的表现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观察及表现方法: 1、分析物体质地对光线反射的特点,借助明暗色调表现质感。从物体质地的软硬进行分析:质地坚硬的物体,一般形体起伏比较明确有力,对光线反射强,所以明暗对比较强。质地松软的物体,形体一般比较不规则,往往是随着依附物的变化,它对光线的反射弱,所以明暗对比较弱。 2、从物体质地光泽感进行分析:越是细密光滑的物体,表面就越光泽,光线照射下有高光,体面转折处的高光反射强,物体边缘整齐清晰、明确肯定。表面粗糙无光泽的物体,对光线的反射能力弱,一般没有高光,明暗对比较弱较柔和。

24、3、从物体质地的透明程度进行分析:玻璃器皿的明暗交界线不显著,高光的地方很多,盛水后由于光线的折射,迎光的地方反而不亮,背光部分反而显得光亮异常,写生时要具体分析,不能用一般明暗规律硬套。不透明物体的明暗关系稳定,符合一般明暗规律。三、质感与肌理的表现阶段质感肌理的表现应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收集素材阶段,在生活中寻找多种微小物品进行观察研究,范围可以很广,也可以在身边收集,包括小植物、小昆虫、小饰物、小用品以及人物、动物、植物包括蔬菜食物及物品的局部等等。第二个阶段,精细的研究。把这些小物品通过放大镜进行观察,我们可能会有许多极为新鲜的发现,选取其中有趣的物品进行画面研究构想表现。第

25、三个阶段,精细表达阶段。把选取好的物品通过多种角度的分析和画面构想分析,选择自己认为最有兴趣和创意的构图方式进行深入的细致的表达,研究的内容包括小物品的独特立体造型分析、形态表达、表面肌理纹样的组织构成规律、表面质感特征。第三节空间表现一、形体与空间 物体的空间感是指物体在人们的视觉中反映出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视觉感受,使人们能够获得立体的、深远的空间感觉,我们称之为物体的空间感。形体和空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分的。一定的形体占据一定的空间,其体积深度便具有了空间的含义。空间是一切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其性质必然通过一定的物体得以界定和显现。我们可以将空间划分为“实际空间”与“虚拟空间”,

26、实际空间是指形体本身的体积深度,习惯上我们也称它为三维空间或正空间。虚拟空间指形体周围的空间,亦称纯粹空间或负空间。二、空间表现因素 1、物象在现实的空间中由其物理属性所决定的空间结构因素,也就是线性透视的体现。一切物体都具有高、宽、深三度空间,表现物体的深度空间,是描绘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关键。物体深度形体的变化,主要反映在透视原理之中,发生透视错误,就会失去景物前后空间的距离感。 2、物象在空间中,由于光的作用所形成的具有影调变化的表面因素,自然界的物体都处在大气之中,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及灰尘微粒等杂质,物体与画者之间的空间距离越远,空气杂质的遮挡作用越大,好象景物前面笼罩着一层薄纱,使

27、远景形象模糊、色彩灰淡。在同一光源下,近处的物体明显对比较明显,形象清晰,立体感较强;远处物体明暗对比较弱,形象相对模糊,立体感减弱,如黑色物体离我们越近越黑,越远而越灰,白色物体离我们越近越白,渐远则渐灰。这种空间距离上的空气作用叫做“空气透视”。 根据空气对“空间感”的作用,我们作画时便可根据需要,利用这种规律来加强画面物体的主次、强弱、远近、虚实等空间效果的表现。画近处的主体形象,注意明暗对比的效果较强,形象较清晰,体面转折关系交代清楚。画远处的景物,明暗对比较弱,立体感减弱,形体模糊,使之呈现广阔、深远的“空间感”。三、空间表现方法 在空间表现上,要能运用具象造型手法,表现物象形态在画

28、面所处的空间位置中的真实感不仅能以线性透视法,表现复杂物象的空间透视感,而且还能用明暗光影法再现物象具象形态。注意用投影、倒影、反影所占画面的空间构成形态关系来强化物象的空间表现。 教学设计(内容、过程) 课后小结 对本章的学习,通过每个学生创作的小稿作业来看,基本理解。有些学生构思非常有新意,值得鼓励!布置作业课下每人构思三幅小稿,完成已布置的两开正规作业。课题联想与创意素描训练授课日期2012.10.29授课班级广告设计与制作课时12地点办公楼四楼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想象力与创意思维的拓展教学难点:如何进行观察与联想教具准备 多媒体讲课、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内容、过程) 第三章联想与创意

29、素描训练 设计素描是广义的打基础的一种训练模式,而不是单一狭窄的素描技术训练。培养创新意识是设计素描的任务,并融于具体的形式创新训练之中。创意素描不注重形象描绘的真实与否,而是要求形象能够表达丰富意义,能替代语言进行交流。设计素描是设计思维的源泉。 实际上,形象语言早已成为人类交流活动中不可替代的工具,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依赖形象信息。在信息传达的过程中,的确是形象的直接性、具体性、空间性、无地域性等方面优于文字的传达。因此,如何把形象语言说得更生动、又富有个性,去吸引人的眼球,日益受到形象语言的制作者一一设计师的重视,他们把如何提高形象语言的感染力作为自己的追求和任务。设计专业就

30、是学习形象语言的专业,设计素描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必然围绕形象语言展开训练,与后续专业课程接轨,而不是单一的形象塑造能力训练。第一节 形态联想一、联想及其类型 联想是一种想象思维活动,带有幻想的色彩,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时常会由观察而激发出某种联想,即由一人、一物或一概念想到别的人、事物或概念的心理过程,产生联想的根本原因是两个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根据这些关系,我们可悲联想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相似联想。是根据两个事物存在某种相似关系,具体为形象相似(相似的程度有外形相似、局部相似)、功能相似、行为动作相似、气息本质相似等引起的联想。如看到剖开的梨想到小提琴,由梧桐树叶想到人的手掌。 2.相反

31、联想。是据两个事物之间有对比关系而引起的联想,又叫对比联想,如由炎热想到寒冷,由光明想到黑暗,由北极想到南极等。 3.接近联想。具体有时间上的、空间上的接近性,如看到2008的字样想到北京奥运,由北京再想到天安门。 4.因果联想。具体有生理的、物理的、心理的,如由鸡蛋联想到母鸡,由苹果落地想到牛顿,由火想到热等。 观察中产生联想是自然而然的,而产生联想的形象还需经头脑的加工,朝联想的方向靠近。眼前对象的形象仅是对象的某个局部、某个面、某个片段,而通过联想可以连接对象的各个部分。突破框框首先在于有创新的意念,然后在勇于尝试。在造型艺术的天地里,创新的空间是无限大的。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想是第一

32、位的。二、形的联想 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形的联想是最基本的方法,在造型艺术中,我们也常用形象来想象,形的联想就是要我们的利用日常生活中看似毫不相关物体或现象,找出内在的联系,特别是形体上的共同点,并通过物质属性的转换,创作出在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等方面毫不相关,但在形态上关联的艺术形象。3、 形的构想 形的构想是超现实主义的一种表现方式,又叫形的替代或置换,它可以解构一种物体的结构,并使两种毫不相干的物质结合在一起,如中国神话人物中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形象,埃及的狮身人面像,童话中的美人鱼的形象等就是两种形体经过人的想象结合在一起,这种异常组合方式并不是两事物的形象和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另外

33、一种新的意义。四、形的夸张变形 形的夸张变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比例的异变,大千世界,任何事物都具有自然相对的比例,人为地违反物象相对的正常比例,改变常规下物态的大小比例关系的“思维定式”,突破常规习惯的比例秩序,在保持原来形象不变的前提下,使所表现的物体比例发生根本的变化。设计素描并是为艺术设计门类甚至甚至生活中的各种门类服务的(如产品设计、展示设计、公共设施设计、服装设计、卡通动漫设计等),充当更为广泛的“创意角色”、“草图角色”。在产品设计中,为了使创造物更符合理想、更新颖、更吸引受众,需要把物象的常规形态进行一些改变,这其中就包括比例的调整和变异。使大的变小、小的变大,突破事物之间固有的比

34、例关系,使自由创造变为可能。 夸张与变形能够让原有的图像活起来,使之更加生动,但是在塑造过程中要注意“度”的把握,不可为了改变、创新而丢掉原图的意义,应在原有形的基础上构筑新的形态,把局部放大或缩小后再拼接在一起。整体的夸张变形可参照以下方法: 1.改变形态、比例 2.改变构图形式 3.改变前后空间 4.改变质感、肌理、笔法等。 第二节 空间联想 传统的素描对物象的描绘总是以一个特定的角度的空间来表现,使描绘的对象符合常态的视知觉。大多数造型艺术也把符合常规的正常的秩序性作为和谐美的创作依据。然而,过分强调空间关系的秩序,依赖于常规的逻辑关系,也易于出现思维僵化的弊端,因此,我们在本节课程中大

35、胆突破常态的视觉空间,对物象作不同常规的与空间方位处理,以奇异的造型手段,创造出新颖生动的艺术形象。一、空间重构 一个物象在不同的对象组合、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空间环境中时,它所充当的完全不同的,空间占位、空间结构、主次关系,甚至形态本身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空间重构是根据不同触动与灵感,要求学生从空间的角度观察、理解、认识对象的基础上,从空间的角度重新建立画面的主次关系与画面秩序。为争取建立与表现这种关系,构思与分析时,可以将空间中的物象假设秩序地建构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箱内,这样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表达。二、空间悬浮 空间悬浮将更进一步强调对同学的逻辑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由于我们沿袭了传统素描的研习方法,过多地依赖对象,使得我们在离开对象之后的再造型举步维艰,甚至无从下手。而设计过程却又是一个十分注重思辨、创意与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无从参照的过程。因此,在本阶段,要求学生假设将对象从某个角度剖开并在空间中进行位移与旋转。其训练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勇敢的形象思维能力及从透视的角度来自由探讨空间的知觉。三、幻想空间 从而对其三维立体的物形与二维平面图样的差别产生迷惑。正常的三维表现,主要是利用透视、遮叠、明暗、色彩的差别来实现的,现在我们就试着抛弃传统透视,在二维形体上,描绘三维空间,展现出具有超现实的平式和竖式维度合为一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