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周末专项练习_第1页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周末专项练习_第2页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周末专项练习_第3页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周末专项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周末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江南春,回答问题。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_ 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请选择:(   )A.动静结合 B.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 C.点面结合3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_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某人(印度)泰戈尔你天性是忘掉自己我

2、们心中却把你牢记你总是爱把自己隐匿我们的爱戴使你发射光芒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带给那黑暗的东西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可是爱之神发现了你1这首诗所赞美的“你”和课文里的“有的人”有哪些相似的美德?_2这首诗和有的人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但又有什么不同之处?_3.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注释: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去年天气旧亭台: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小园香径:落花散香的小径。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

3、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上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_)词的上阕写的是词人本来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饮酒听歌,但这种情境却触发了他对“去年”类似经历的追忆,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_)下阕写出了词人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感到既似曾相识又无可奈何。(_)2这首词多处用到了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的一处,作简要分析。_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请你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_4. 阅读下方方框中的古诗,完成小题: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注)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说明牧

4、童的歌声嘹亮。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欲:想要。捕:捉。1此诗中的牧童干了些什么?_2你认为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  _5. 根据古诗意思完成练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尽”的意思是()A.尽头。 B.都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A.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落在了谁的一边?B.今夜明月皎皎,人人都欢喜地望着,团聚之日又有谁在思念家乡?3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的是诗人思念家乡,而_的这两句诗写的是天下所有人都在望月,他发出了心中的疑问:“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用委婉的语气写出了自己的_之情。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魏二唐&

5、#183;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吞,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2)“江风引雨入舟凉”中的“凉”包含了哪些含义?_7.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竹 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_。_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注:咬定:比喻竹子牢牢地立在山石之中。立根:扎根。破岩:岩石缝隙。坚劲:坚韧刚劲。尔:你。1将诗歌补充完整,写出题目的意思。_2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_3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这首诗是一首_诗,诗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竹子_的精神。诗中表现竹子精神的诗句是:

6、_,_。4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_5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形象?_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B.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2“_”突出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3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

7、所蕴涵的哲理。_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9. 课内片段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补充文中词句。2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3词中描写的是_季的景象。你是从“_”看出来的。4“路转溪桥忽见”一句让你想起游山西村里的一句诗“_”。5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10.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

8、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注释)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初:刚刚。惊:新奇,惊讶。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是_和_。2下列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都”字透露出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而分外焦急的心情。B.“惊”字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C.“却嫌”“故穿”,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D.“作飞花”三字,化静为动,抒发出诗人对春雪飞花的惆怅、遗憾之情。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描绘的美好画面。_11. 阅读诗

9、歌,回答问题。锄禾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_)告诫人们要(_)。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 )的辛苦,提醒人们( ),诗歌表达了对农民(   ),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_12. 古诗词赏析。中华少年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莽莽昆仑使我学会立地顶天,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龙的故土,民族的摇篮,锦绣山川,我们的家园。1这一小节采用了_的修辞手法,主要在赞美_。2这一

10、小节提到的地域名称有:_、_、_、_;提到的精神有:_、_、_、_。3中华少年是一首_诗,全诗共分_小节。课文选取了_、_、_、_四地的少年,代表中华少年。4按要求写句子。比喻句:_拟人句:_。1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路转溪桥忽见。(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   (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   (词牌名 词题)。(2)把下阕补充完整。   ,   。   ,路转溪桥忽见。(3)词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由   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   景象。(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