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习作教学误区剖析_第1页
农村小学生习作教学误区剖析_第2页
农村小学生习作教学误区剖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窗体顶端农村小学生习作教学误区剖析榆中县青城教育办红湾小学 张晓霞改革的大潮和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为各位教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教学改革也如春风瞬间吹遍了大江南北。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也深深感到一种紧迫感,同时又深深体会到农村教学的滞后,尤其是习作教学,学生对习作产生了怕、厌、难的心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想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促成的。一、教师封闭的教学观念泯灭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在现农村习作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旧大纲的影响要求学生写“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习作,这显然对小学生来说要求太高了,且要求无弹性,而且又具有成人化、文学化倾

2、向。学生又偏偏达不到这一要求,就慢慢地失去了对习作的兴趣,自然而然逐步产生了怕、厌、难的心理。于是教师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扭转学生的兴趣,只好从多写多练下手,结果又出现了这样的一种局面:日记天天有,心得课课有。一个学期下来,日记有百余篇,习作几十篇。习作就像一个幽灵,无时无刻不困扰着学生,不但没有使学生产生兴趣,相反却成为学生精神的负担。此外,习作训练中教师又不注意科学性,重复命题,重复训练,造成训练无序列。为了避免这一种现象,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多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习作要求,探索更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二、教师缺少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习作远离生活。现

3、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习作的思想、观点、情感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而农村的学生就应该写能反映农村生活的习作。事实上农村习作教学中,教师一味强调“体现中心、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而忽略了指导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所以学生习作时一味追求成人化,文学化;其次,教师在头脑中歪曲地理解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求死读作文书,更甚至要求背诵好作文,而忽略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而造成学生写作时,脑海中首先想到的都是作文书中看到或背到的内容,写出来的习作都是搬抄而来,不是自己生活中的材料,而更别说具有真实性了

4、。所以习作教学还应从观察入手,走向生活,充分打开生活空间,使用农村学生习作充分体现出现实农村生活的气息。三、教师忽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习作个性不鲜明。现在,农村学生习作时思路往往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所谓的指导的限制,被老师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这一“紧箍咒”严重的束缚住了,不能够大胆地心里怎么想,口里就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不会放开思路,无拘无束,把要说的话讲够,也不能把胸中之意抒尽。因而,创新精神根本得不到体现。结果学生的习作也谈不上具有童趣了,缺少了鲜明的儿童个性和农村生活个性,都是千方百计套用模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针对这些因素,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应趁着新课改的春风,在农村学生习作教学中抛弃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从立足学生,以学生为本,以现实生活为源泉,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在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