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层次分析结果表层次分析结果表 准则层准则层B B指标指标C C土壤养分土壤养分B1B10.06150.0615理化性状理化性状B2B20.23500.2350剖面组成剖面组成B3B30.16970.1697立地条件立地条件B4B40.33790.3379土壤管理土壤管理B5B50.19590.1959组合权重组合权重CiAiCiAi有效锌有效锌 C1C10.08930.08930.00550.0055速效钾速效钾 C2C20.58700.58700.03610.0361有效磷有效磷C3C30.32380.32380.01990.0199PH C4PH C40.08360.08360.01960
2、.0196质地质地 C5C50.28350.28350.06660.0666有机质有机质 C6C60.63300.63300.14880.1488潜水埋深潜水埋深 C7C70.09150.09150.01550.0155障碍层深度障碍层深度 C8C80.70710.70710.12000.1200耕层厚度耕层厚度 C9C90.20140.20140.03420.0342坡向坡向 C10C100.07190.07190.02430.0243坡度坡度 C11C110.16550.16550.05590.0559地貌类型地貌类型 C12C120.76260.76260.25770.2577排涝能力排
3、涝能力 C13C130.20000.20000.03920.0392灌溉指数灌溉指数 C14C140.80000.80000.15670.1567回归模型法回归模型法耕地地力评价结果表达方法一:耕地地力评价结果表达方法一:Y=bY=b0 0+b+b1 1x x1 1+b+b2 2x x2 2+b+bn nx xm m式中:式中:Y Y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 XiXi耕地自然属性(参评因素)耕地自然属性(参评因素) bibi该属性对耕地地力的贡献率(解多元回该属性对耕地地力的贡献率(解多元回归方程求得)归方程求得) 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了耕地地力评价指标确定了耕地地力评价指标 指标分
4、级和指标分级和指标分值;指标分值; 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权重的确定。 同时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同时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总和为总和为1.0; 地貌类型地貌类型 0.10.1 抗旱排涝能力抗旱排涝能力 0.10.1 有机质有机质 0.10.1 耕层质地耕层质地 0.080.08 阳离子交换量阳离子交换量 0.080.08 耕层厚度耕层厚度 0.070.07 pH pH 0.060.06 地表砾石度地表砾石度 0.060.06 冬季地下水位冬季地下水位 0.050.05 速效钾速效钾 0.060.06 有效磷有效磷 0.060.06 速效钾速效钾 0.060.06 坡度坡
5、度 0.050.05 剖面构型剖面构型 0.050.05 容重容重 0.040.04 水溶性盐总量水溶性盐总量 0.040.04所谓指标分值是指根据某项诊断指标的级别确定的对农用地质量而所谓指标分值是指根据某项诊断指标的级别确定的对农用地质量而言的分数,其值越大,说明该农用地的质量越好言的分数,其值越大,说明该农用地的质量越好;其值越小,说明该其值越小,说明该农用地的质量越差。农用地的质量越差。耕地地力评价指标分值主要根据土壤学、栽培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耕地地力评价指标分值主要根据土壤学、栽培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生产经验确定。生产经验确定。评价指标数值在数量上的变化,反映其质量上的差异,或适宜性、
6、评价指标数值在数量上的变化,反映其质量上的差异,或适宜性、限制性的级别。限制性的级别。应尽量做到数量化、应尽量做到数量化、标准化。标准化。为了便于各指标间有可比性,对以上划分的指标等级赋予分数。例为了便于各指标间有可比性,对以上划分的指标等级赋予分数。例如,最好的为如,最好的为1.0,最差的为,最差的为0.1。一般有以下方法:一般有以下方法:(1)引用已有资料的分级标准;如养分、土层厚度、坡)引用已有资料的分级标准;如养分、土层厚度、坡度分级。度分级。(2)定性指标定量化:先将定性指标根据对质量影响程)定性指标定量化:先将定性指标根据对质量影响程度进行有序排列,然后赋予数值。(如质地)度进行有
7、序排列,然后赋予数值。(如质地)(3)根据相关曲线或利用数学中的隶属函数确定,划分)根据相关曲线或利用数学中的隶属函数确定,划分指标范围。往往可根据曲线的拐点作为分界点。指标范围。往往可根据曲线的拐点作为分界点。由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因子与评价目标之间由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因子与评价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指数函数、多次项、对数等函的关系可以采用指数函数、多次项、对数等函数形式。数形式。将非线性关系线性化,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非将非线性关系线性化,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非线性方程的系数,可以比较准确地选择因子与线性方程的系数,可以比较准确地选择因子与确定因子与评价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因子与评价目标
8、之间的函数关系。指标分级标准举例指标分级标准举例 水网平原 滨海平原 河谷平原 低丘 高丘 1.0 0.8 0.7 0.5 0.3 1212、有机质、有机质(mg/kg)(mg/kg)(权重为(权重为0.070.07),生产能力分值如下),生产能力分值如下:1010-2020-3030-40400.30.50.80.91.01.1.地貌类型(权重为地貌类型(权重为0.170.17),生产能力分值如下:),生产能力分值如下:野外调查、农户访问和田间测定的指标野外调查、农户访问和田间测定的指标:地貌类地貌类型型、抗旱能力、排涝能力、障碍因素、耕层厚度、抗旱能力、排涝能力、障碍因素、耕层厚度、冬季地
9、下水位、容重、剖面构型;冬季地下水位、容重、剖面构型;采样分析的指标采样分析的指标:有机质、耕层质地、阳离子交:有机质、耕层质地、阳离子交换量、换量、pHpH、地表砾石度、地表砾石度、速效钾、有效磷、水溶速效钾、有效磷、水溶性盐总量;性盐总量; 从地形图中提取从地形图中提取:坡度、:坡度、地貌类型地貌类型。剖面构型:剖面构型:可从土壤普查资料获取(但必须搞清楚土壤可从土壤普查资料获取(但必须搞清楚土壤类型)。类型)。质地:质地:可从土壤普查资料获取(但必须搞清楚土壤类可从土壤普查资料获取(但必须搞清楚土壤类型)。型)。阳离子交换量:阳离子交换量:可从土壤普查资料获取(但必须搞清楚可从土壤普查资
10、料获取(但必须搞清楚土壤类型土壤类型) )。地表砾石度地表砾石度: :可从土壤普查资料获取(但必须搞清楚土壤可从土壤普查资料获取(但必须搞清楚土壤类型)。真的没有办法时,也可从质地中提取一些信息。类型)。真的没有办法时,也可从质地中提取一些信息。一般情况下,质地越轻,砾石也高。砾石度在土壤名称一般情况下,质地越轻,砾石也高。砾石度在土壤名称中也能体现。中也能体现。 水网平原区水网平原区/ /河谷平原区:河谷平原区:地貌类型地貌类型、抗旱、抗旱(排涝)能力、障碍因素、耕层厚度、(排涝)能力、障碍因素、耕层厚度、冬季冬季地下水位、容重、剖面构型、地下水位、容重、剖面构型、有机质、耕层有机质、耕层质
11、地、阳离子交换量、质地、阳离子交换量、pHpH、地表砾石度、地表砾石度、速速效钾、有效磷效钾、有效磷、水溶性盐总量(蔬菜种植面水溶性盐总量(蔬菜种植面积较大时需要考虑)、坡度积较大时需要考虑)、坡度。滨海平原区:滨海平原区:地貌类型地貌类型、抗旱(排涝)能、抗旱(排涝)能力、障碍因素、耕层厚度、力、障碍因素、耕层厚度、冬季地下水位、冬季地下水位、容重、剖面构型、容重、剖面构型、有机质、耕层质地、阳有机质、耕层质地、阳离子交换量、离子交换量、pHpH、地表砾石度地表砾石度、速效钾、速效钾、有效磷有效磷、水溶性盐总量、水溶性盐总量、坡度、坡度。丘陵山区:地貌类型、抗旱(排涝)能力、障碍丘陵山区:地
12、貌类型、抗旱(排涝)能力、障碍因素、耕层厚度、因素、耕层厚度、冬季地下水位、容重、剖面构冬季地下水位、容重、剖面构型、型、有机质、耕层质地、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耕层质地、阳离子交换量、pHpH、地、地表砾石度、表砾石度、速效钾、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磷、水溶性盐总量、水溶性盐总量、坡坡度度。可能需要考虑的指标:土壤侵蚀程度可能需要考虑的指标:土壤侵蚀程度(丘陵山区,耕地质量变化大,需要考虑的指标(丘陵山区,耕地质量变化大,需要考虑的指标应较多)应较多) 在省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去除一些在省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去除一些意义不大的指标(如变化不大,不存意义不大的指标(如变化不大,不存在问题的指标),
13、缩减指标数;在问题的指标),缩减指标数; 对权重进行调整(保证权重总值为对权重进行调整(保证权重总值为1);); 设计几成方案,最后通过验证确认最设计几成方案,最后通过验证确认最佳方案。佳方案。但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一致的、可被从事土壤研究工作的但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一致的、可被从事土壤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们所使用的评价和解释耕地地力质量的方法。科学家们所使用的评价和解释耕地地力质量的方法。评价耕地地力质量的方法从广义上可分为定性和定量评价耕地地力质量的方法从广义上可分为定性和定量2种。种。定性描述土壤质量的方法较为直观,用看、摸、闻来等词描定性描述土壤质量的方法较为直观,用看、摸、闻来等词描述,
14、这也是农民经常采用的方法。选择的指标是可以容易观述,这也是农民经常采用的方法。选择的指标是可以容易观察和迅速定性的。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局土壤质量协会开发察和迅速定性的。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局土壤质量协会开发了一种定性方法了一种定性方法土壤质量卡片设计指导,具有实际的意义。土壤质量卡片设计指导,具有实际的意义。定量方法是利用各种数学方法根据量化的土壤属性计算出土定量方法是利用各种数学方法根据量化的土壤属性计算出土壤质量的壤质量的“分数分数”,通常最好的土壤得分最高。,通常最好的土壤得分最高。我国耕地地力评价主要采用的是经验判断我国耕地地力评价主要采用的是经验判断指数和法、聚类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15、指数和法、聚类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等。国际上比较常用的耕地地力(土壤)质量国际上比较常用的耕地地力(土壤)质量评价定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评价定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指数和法(浙江省采用此法)指数和法(浙江省采用此法) ; 土壤相对指数;土壤相对指数; 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土壤质量综合指数 内罗梅公式内罗梅公式 。 将土壤质量评价细化为若干个特定的土壤质量元素的评将土壤质量评价细化为若干个特定的土壤质量元素的评价,确定权重,进行乘法计算。价,确定权重,进行乘法计算。 指数和法简单易行,是当前土壤资源评价中常用的方法。指数和法简单易行,是当前土壤资源评价中常用的方法。这个方法等级划分主观任意
16、性较大,忽视土壤各参评因这个方法等级划分主观任意性较大,忽视土壤各参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某一因子受到很强烈的限制时,会严重影响这一评价当某一因子受到很强烈的限制时,会严重影响这一评价单元的质量。因此有人采用单元的质量。因此有人采用指数积法指数积法。指数和法中因子。指数和法中因子的选择和因子权重的确定是评价的关键内容。的选择和因子权重的确定是评价的关键内容。计算耕地地力的几种指数法计算耕地地力的几种指数法(IFI)加法模型加法模型 IFI=FiCi (i=1,2,3,n) 式中式中:IFI(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代表耕地地力数代表耕地地力数
17、; F =第第i个因素评语个因素评语; Ci=第第i个因素的组合权重个因素的组合权重(层次分析方法或(层次分析方法或专家直接评估求专家直接评估求得得) 。乘法模型乘法模型 IFIM1 M2 M3Mn 式中:式中:M1F1 C1; =F2 C2; Mn=Fn Cn乘法与加法结合的模型乘法与加法结合的模型 IFIMj FiCi (i=1,2,3,nj) 首先是假设研究区有一种首先是假设研究区有一种理想土壤理想土壤,以其土壤的质量指数为标准,将其他土,以其土壤的质量指数为标准,将其他土壤的质量指数与之相比,得出土壤的相对质量指数壤的质量指数与之相比,得出土壤的相对质量指数(relative soil
18、 quality index,RSQI)。从而定量地表示所评价土壤的质量与理想土壤质量之间的差。从而定量地表示所评价土壤的质量与理想土壤质量之间的差距;距; 采用这种方法,不管评价者采用什么评价系统,将评价指标划分多少等级,采用这种方法,不管评价者采用什么评价系统,将评价指标划分多少等级,都可以根据都可以根据RSQI值进行土壤质量的比较。值进行土壤质量的比较。 土壤相对质量评价法方便、合理,它评价的是土壤的相对质量,而且可以在土壤相对质量评价法方便、合理,它评价的是土壤的相对质量,而且可以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土壤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做出量化的评价不同地区的不同土壤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土
19、壤质量评价指标做出量化的评价结果。结果。 从一种土壤的相对质量指数值就可以明显而直观地看出这种土壤的质量状况,从一种土壤的相对质量指数值就可以明显而直观地看出这种土壤的质量状况,相对质量指数的变化量可以表示土壤质量的升降程度,从而可以定量地评价相对质量指数的变化量可以表示土壤质量的升降程度,从而可以定量地评价土壤质量的变化。土壤质量的变化。 系统聚类法系统聚类法 :是先将各个评价单元看成是自成一类,并定义样本之间:是先将各个评价单元看成是自成一类,并定义样本之间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进而选择距离最小的一对合成一新类,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进而选择距离最小的一对合成一新类,以后计算新类与
20、其他类的距离,再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直至所有以后计算新类与其他类的距离,再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直至所有单元都聚为一类为止。单元都聚为一类为止。 注意数据标准化注意数据标准化 !这类方法只适用于某一区域,可比性较差。!这类方法只适用于某一区域,可比性较差。 数学模型:该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将复杂、重要的环境因子定量化,然数学模型:该方法利用数学模型将复杂、重要的环境因子定量化,然后又将环境因子的综合分析与土壤等属性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综合评后又将环境因子的综合分析与土壤等属性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综合评价耕地地力质量的目的。价耕地地力质量的目的。 判别模型、模糊数学方法(模糊数学中模糊集的加权综合方法
21、等)、判别模型、模糊数学方法(模糊数学中模糊集的加权综合方法等)、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物元模型等。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物元模型等。 。 (1) GIS与模糊变权评价法与模糊变权评价法:应用:应用ArcInfo进行空间数据的一系列进行空间数据的一系列处理,在对评价标准进行模糊化处理后,建立变权评价模型进行土处理,在对评价标准进行模糊化处理后,建立变权评价模型进行土壤质量评价,应用壤质量评价,应用ArcViewGIS绘制了评价结果图。绘制了评价结果图。 (2) GIS与灰关联综合评价法与灰关联综合评价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并技术,并与层次分析模型和灰关联综合评价模
22、型相结合,计算灰关联综合评与层次分析模型和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计算灰关联综合评价值,从而得出评价单元按质量从劣到优排列的序列,应用价值,从而得出评价单元按质量从劣到优排列的序列,应用ArcViewGIS绘制评价结果图。绘制评价结果图。 (3) GIS与数据库与数据库:应用:应用 GIS 对土壤质量评价可以极大地提高决对土壤质量评价可以极大地提高决策的可靠性和客观性,避免通过主观判断来决定土地的使用情况,策的可靠性和客观性,避免通过主观判断来决定土地的使用情况,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合理安排资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管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合理安排资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管理诸方面提供数量
23、和质量上的依据,从而使土地发挥最大效益。诸方面提供数量和质量上的依据,从而使土地发挥最大效益。 GIS和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结合是目前土壤质量评价的常用方法。和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结合是目前土壤质量评价的常用方法。 1)建立建立GIS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和农业属性数据库,使得空间信息与属性信和农业属性数据库,使得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具有严密的空间关联特征。息具有严密的空间关联特征。 2)构建构建GIS农业资源评价模型库农业资源评价模型库。模型库针对各类决策问题的模型。模型库针对各类决策问题的模型进行分类和管理,模型可以实现为类、函数或子程序,也可以实现为进行分类和管理,模型可以实现为类、函数或子程序
24、,也可以实现为一个完整的程序。一个完整的程序。 3)利用模型库中方法选择因子和确定其权重利用模型库中方法选择因子和确定其权重,根据因子的影响函数,根据因子的影响函数计算得到因子的影响值。计算得到因子的影响值。 4)进行图形叠加进行图形叠加,将独立的特征类合为一个新的特征类,得到各个,将独立的特征类合为一个新的特征类,得到各个单元的综合得分。单元的综合得分。 5)将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划分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出各单元的,划分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出各单元的等级。等级。 6)专题输出专题输出。以图表等可视化的形式输出。以图表等可视化的形式输出。 由于土壤系统的动态性,对可持续管理
25、的测量应该采用动态评价方法,由于土壤系统的动态性,对可持续管理的测量应该采用动态评价方法,利用系统动态学特征测量其可持续性。土壤的动态变化利用系统动态学特征测量其可持续性。土壤的动态变化反映了土壤质反映了土壤质量是进化还是退化量是进化还是退化。 为适时监测农业土壤质量变化,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土壤质量为适时监测农业土壤质量变化,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土壤质量动态监测方法和监测系统。在这方面以加拿大较为领先。加拿大在国动态监测方法和监测系统。在这方面以加拿大较为领先。加拿大在国家基准项目中加进了监测土壤质量变化尤其是由土地利用和管理措施家基准项目中加进了监测土壤质量变化尤其是由土地利用和管
26、理措施造成的变化项目,建立了一批基准点。造成的变化项目,建立了一批基准点。 该监测系统的基准数据组包括农场历史、土壤和地貌描述、土壤的各该监测系统的基准数据组包括农场历史、土壤和地貌描述、土壤的各种化学、物理、生物学特征等重要土壤指标的测量。测量频率取决于种化学、物理、生物学特征等重要土壤指标的测量。测量频率取决于它们的敏感性,即变化的快慢程度。土壤特性被划分为敏感、中等敏它们的敏感性,即变化的快慢程度。土壤特性被划分为敏感、中等敏感、不敏感类。感、不敏感类。指数法是评价土壤质量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它可以使人们从计算出来的指指数法是评价土壤质量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它可以使人们从计算出来的指数值
27、一目了然地看到土壤质量状况,较为简单方便。数值一目了然地看到土壤质量状况,较为简单方便。模型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模型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应用应用GIS评价土壤质量客观且潜力大,对土壤进行时空动态监测以实现土壤评价土壤质量客观且潜力大,对土壤进行时空动态监测以实现土壤持续经营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它应用于土壤质量的评价中是持续经营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它应用于土壤质量的评价中是可行的,而且是大有发展潜力的。可行的,而且是大有发展潜力的。虽然当前定量的评价方法是主要发展趋势,但定量评价的结果是否切合实际,虽然当前定量的评价方法是主要发展趋势,但定量评价的结果是否
28、切合实际,还有赖于进一步验证。只有把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还有赖于进一步验证。只有把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土壤质量评价更趋完善、科学。土壤质量评价更趋完善、科学。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评价土壤质量,选择合适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都是重要的,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评价土壤质量,选择合适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都是重要的,而且也是一项基础工作。尽可能少地选择指标,运用复合指标、生物指标等,而且也是一项基础工作。尽可能少地选择指标,运用复合指标、生物指标等,这些都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这些都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1)人为分级法:人为分级法:我省标准农田地力分为三等六级,其中,一、二级为一我
29、省标准农田地力分为三等六级,其中,一、二级为一等田;三、四级为二等田;五、六级为三等田。各地应根据每个标准农田等田;三、四级为二等田;五、六级为三等田。各地应根据每个标准农田评价单元各指标权重和生产能力分值,计算出综合地力分值,套入下表地评价单元各指标权重和生产能力分值,计算出综合地力分值,套入下表地力分等定级综合地力指数方案,即可得出评价单元地力等级状况。若评价力分等定级综合地力指数方案,即可得出评价单元地力等级状况。若评价单元存在土壤主要障碍因子,降一个等级。一级:田综合地力指数单元存在土壤主要障碍因子,降一个等级。一级:田综合地力指数0.89;二级田:综合地力指数二级田:综合地力指数0.
30、800.89;三级田:综合地力指数;三级田:综合地力指数0.700.79;四级田:综合地力指数四级田:综合地力指数0.600.69;五级田:综合地力指数;五级田:综合地力指数0.500.59;六级田:综合地力指数六级田:综合地力指数0.50。 (2)数学方法)数学方法:确定地力综合指数分级方案:确定地力综合指数分级方案-等距法、累积频率曲线法。等距法、累积频率曲线法。 (1)用产量进行验证:建立综合地力指数与产)用产量进行验证:建立综合地力指数与产量的关系曲线(直线),计算相关系数。产量为量的关系曲线(直线),计算相关系数。产量为最近几年单产或总产的平均值;同一种作物,全最近几年单产或总产的平
31、均值;同一种作物,全都为单产或全为总产。相关系数越接近都为单产或全为总产。相关系数越接近1越好;越好;如果相关系数太小(甚至不显著),就要找原因,如果相关系数太小(甚至不显著),就要找原因,重新制订指标体系。重新制订指标体系。至少要达到极显著水平至少要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2)根据经验验证:选择代表性的、大家已有)根据经验验证:选择代表性的、大家已有一定公认度的田块进行检验。评价结果是否与一一定公认度的田块进行检验。评价结果是否与一般公认的符合程度。般公认的符合程度。 1、做好组织工作、做好组织工作:开展耕地地力评价一般需要两个组织:开展耕地地力评价一般需要两个组织:一是领导小
32、组:最好是由主管县长任组长的耕地地力评价一是领导小组:最好是由主管县长任组长的耕地地力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协调该项工作;二是技术小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协调该项工作;二是技术小组,要建立由县农业(土壤肥料)专家为主,水利、土地组,要建立由县农业(土壤肥料)专家为主,水利、土地等专家参与的技术指导组,具体实施该工作。等专家参与的技术指导组,具体实施该工作。 2、确定技术依托单位、确定技术依托单位:要选择省级以上、技术力量强、:要选择省级以上、技术力量强、能够胜任耕地地力评价工作要求的技术依托单位,参与耕能够胜任耕地地力评价工作要求的技术依托单位,参与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签订相关协议,
33、明确各自职责。地地力评价工作,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各自职责。 3、注意评价的一致性与共性、注意评价的一致性与共性:考虑区域内耕地地力评价:考虑区域内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不针对某一特定的利用类型,结果的可比性,不针对某一特定的利用类型,对于县域内对于县域内全部耕地利用类型,选用统一的共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部耕地利用类型,选用统一的共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4、注意定量和定性指标的结合、注意定量和定性指标的结合:影响耕地地力的土壤自:影响耕地地力的土壤自然属性和人为因素中,既有数值型指标,也有概念型指标。然属性和人为因素中,既有数值型指标,也有概念型指标。两类指标都根据其对全县区域内的耕地地力影响程
34、度决定两类指标都根据其对全县区域内的耕地地力影响程度决定取舍。在数据标准化时采用相应的方法,以全面分析耕地取舍。在数据标准化时采用相应的方法,以全面分析耕地地力的主导因素。地力的主导因素。5、注意潜在生产力与现实生产力的结合、注意潜在生产力与现实生产力的结合:耕地:耕地地力评价是通过多种因素分析方法。对耕地潜在地力评价是通过多种因素分析方法。对耕地潜在生产能力的评价,区别于现实的生产力。生产能力的评价,区别于现实的生产力。6、注意、注意GIS支持的自动化评价方法的应用支持的自动化评价方法的应用:自动:自动化、定量化的评价技术方法是评价发展的方向。化、定量化的评价技术方法是评价发展的方向。本次耕
35、地地力评价工作通过数据库建立、评价模本次耕地地力评价工作通过数据库建立、评价模型构建及其与型构建及其与GIS空间叠加等分析模型的结合,空间叠加等分析模型的结合,实现了全数字化、自动化的评价流程。实现了全数字化、自动化的评价流程。 一、耕地地力评价工作验收的要求一、耕地地力评价工作验收的要求 二、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二、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 三、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三、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 四、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四、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 五、耕地地力评价成果统计清单五、耕地地力评价成果统计清单全面系统地总结基于测土配方施肥的耕地全面系统地总结基于测土配方施肥的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成果;地力评价工作
36、成果;扩大成果影响,服务于当前农业生产;扩大成果影响,服务于当前农业生产;为历史保留数据资料。为历史保留数据资料。规范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统一要求统一要求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忠于事实忠于事实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与测土配方施肥结合与测土配方施肥结合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方法、原理方法、原理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有针对性要有针对性 1、耕地地力评价验收的主要内容:、耕地地力评价验收的主要内容: 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耕地地力评价专题报告、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有关成果图件。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有关成果图件。 工作报
37、告主要包括:目的意义、工作组织、主要成果、主要做法与经验、存工作报告主要包括:目的意义、工作组织、主要成果、主要做法与经验、存在问题与建议等。在问题与建议等。 技术报告参照提供的目录进行编写,可结合本地实际增加内容。技术报告参照提供的目录进行编写,可结合本地实际增加内容。 专题报告编写专题报告编写2个以上,专题题目按全国个以上,专题题目按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要求,要求,或因地制宜编写能体现地方特色、服务当地农业的专题报告。或因地制宜编写能体现地方特色、服务当地农业的专题报告。 另外,项目县要做好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数据、土壤测试数据以及第二次另外,项目县要做好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数据、土壤测试数据以及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砖渣买卖及环保处理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合同3篇
- 专用校车运营承包协议2024版版
- 大学体育部演讲稿【四篇】
- 2025年上教版选择性必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教科新版选修4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3年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模板
- 2024消防安全管理合同与合规指南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大数据中心报建代理与网络安全合同3篇
- 2024盆景植物租赁合同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至2030年中国液体罐式集装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试题+数学 含答案
- 应用文写作(2023.9-2024.1)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DB14-T2551-2022公路隧道缺陷与病害处治及验收技术规范
- 2024年地理知识竞赛试题200题及答案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
- 招标代理的机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
- 人教版体育二年级上册学习跳跳绳(教案)
- GB/T 2423.17-2024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