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背影》教案_第1页
5《背影》教案_第2页
5《背影》教案_第3页
5《背影》教案_第4页
5《背影》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课 背 影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情感目标: 1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 重点: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的效果与作用。 难点: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一、情境引课: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母肯定给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也许是一声轻轻的叮咛,也许是一次倾心的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想一想,其中的哪件事最令你感动,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后,老

2、师引入:既然你们有那么多感动的事情,我们的伟大作家也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你们愿意了解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朱自清的背影。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 三、写作背景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

3、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听课文录音。背影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答案:两年前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 、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这篇课文以背影为线索主要写了我的父亲反映了父爱这个主题) 、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惨淡父子离别) 五、质疑探究、精心赏析 父亲的背影 父亲的动作 父亲的语言 儿子的眼泪 1、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请从课文中圈画出来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惜别背影(

4、父子分手)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2、你认为哪个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此时让学生欣赏背影的片段录音) 3、这段动词准确精当,请根据课文填空: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4、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边没人。 (1)、这四句话都很

5、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这样简短平常的话是否缺乏感情? (答案:不是,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有深挚的爱;平淡的话语里往往有不平静的心情。) (2)这4句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请具体说明。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

6、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进去吧,里边没人。 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5、背影中作者流了几次泪? 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难过的泪 望父亲买橘,父子离别感激的泪 背影远去,依依惜别惜别的泪 再现背影,泪光莹莹辛酸的泪 六、人生感悟: 有一句话,值得你铭记一生: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大的, 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 情感迁移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母任性过也有误解过他们的爱心。 请以“我想对您说”为

7、开头给你的亲人写一段话,然后同学们相互交流。(要求:200字左右)。 七、结束语: 一个不懂得享受爱的人,他的良知是苍白的;一个不懂得回报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 父母的爱很平常,也很实在: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装在你书包里的一盒牛奶 但父母的爱也很伟大,值得我们去感恩。大家不妨试着在父母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在餐桌上给他们夹一次菜,在他们工作之余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 播放歌曲:崔京浩的父亲作为本节课结束的情境,让学生再一次感受伟大的父爱,去体会亲情: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得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

8、老酒,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得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亲歌一曲,合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得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得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亲歌一曲,合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9、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亲歌一曲,合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感受文中所体现的父爱2、理解作者对父爱的感受过程3、学生学会感受爱、回报爱二、教学重点感受父爱,理解作者对父爱的感受过程。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努力弄清楚了背影这一课的字词和文章的主要内容,也读懂了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背影)以”背影“为线索是为了突出什么主题?(父爱)就是作者在最朴实的语言中体现出的深沉而博大的父爱深情。好,这一节课我们就以“父爱”为主题,来看看文章是怎样体现“父爱”的?而作者对“父爱”的

10、感触又是怎样的呢?首先,请同学们带着第一个问题快速地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中那些地方体现了父爱。(二)感受父爱思考: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父爱?明确:1、语言体现父爱(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是对儿子的劝解和宽慰,怕因此事而耽误“我”的学业)(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不要紧”是对儿子的宽慰,“他们去不好”是说叫别人去不放心。体现了对儿子的深切关怀)(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细心关照以后,又想到儿子口渴问题。担心橘子买来之后找不到儿子,又怕行李丢失,于是叮嘱儿子不要走动。为儿子想得周到)(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记儿子一路是否平安,叮嘱儿子

11、来信以使他放心。)(5)“进去吧,里边没人”(不让儿子送他,催促儿子回车厢去照看行李,事事为儿子着想)2、行动体现父爱(1)(再三)嘱托茶房;(2)亲自送我;照看行李;(3)(为我)雇请脚夫;(4)拣定位置;(5)叮嘱小心;(6)买橘子(攀、缩、微倾、散放、抱起)(7)三步一回头。(8)心里很轻松似的。(三)父爱感受过程由上面这些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浓浓的父爱之情。那么接下来,老师希望大家关注一下享受这种爱的作者。大家浏览一下课文,看看哪些地放是写作者自己的!你把这些地放窜起来看一看,父亲是如此关心、爱护、体贴自己的孩子,那作为儿子的朱自清对父爱又是怎样的呢?1、“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

12、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不理解)2、“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不理解)3、“我现在想想,那是真实太聪明了”(反语,自责)4、“爸爸,你走吧!”5、“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感动之泪,顿悟)6、“我赶紧去搀他”(感动、顿悟、理解)7、“我的眼泪又来了”(感动之泪,进一步地理解)8、“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背影”(伤心之泪,感念) *感受过程:不解顿悟感念(四)总结(生活感悟): 我们说背影这篇故事感人,不只是抒写了博大而深沉的“父爱”。也让我们看到了儿子对“父爱”的感受过程,这个过程很真实,也体现了朱自清很朴实的一面,不仅能够感受到爱,还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13、,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爱,他的良知是苍白的;如果一个人只会索取爱、感受爱,他的情感是自私的。要懂得感受爱,回报爱!其实,我们仔细观察生活,大家可以发现我们生活在爱的社会里!下边呢,大家可以说一说你在生活当中感受到的爱的故事,可以是别人为你做的,也可以是你为别人做的事情。(学生回答)所以这篇文章教会我们懂得感受爱,懂得回报爱!生活当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当中不缺少爱,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爱的眼睛!好,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五)板书 语言:五句话 父爱 行动:安慰儿子、嘱托茶房、照看行李、雇请脚夫、拣定位置、 叮嘱小心、买橘子、三步一回头 父子深情 不解:“不大漂亮”、“迂”、“太聪明” “我”的感悟 顿悟:“感动之泪”、“搀” 感念:“自然”、“伤心之泪”背影一文的教学反思本课时对以“动情点”为题目为线索,紧扣“精彩的瞬间”来细加描绘(聚焦特写),最后水到渠成地揭示中心-主要采用点拨、诱导的方式并由老师讲清讲透,让学生有一个幡然的“顿悟”。在适宜的场合老师总结(1):“新奇留意”是本文的经典之一。本文质朴的特点也是得到大家公认的,有人说,没有背影的细腻描摹、没有质朴的语言就没有背影的全部风采。因此,老师指导大家再次走进文本,感受本文质朴的特点。(重点从语言上突破)。老师再次总结(2):“质朴传情”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