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_第1页
《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_第2页
《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_第3页
《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_第4页
《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学习目标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2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索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出加法问题并解答。4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编写说明加法就是把两个数(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原型,如合并、移入、增加等。虽然本节是学习运算意义的起始课,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遇到或经历过这些原型,只是不知道这些现象都可以用加法来表示。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学习和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即合起来的意义

2、,知道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加法来表示,并初步探索5以内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加法这部分内容,教科书是分三个层次呈现的:是创设了多个丰富的现实情境,作为学生学习加法的起点,初步认识和了解加法的意义,即把两部分合起来;二是借助动手操作,“摆一摆、算一算”,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三是通过“说一说”,找一找生活中加法的原型,沟通加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对加法的理解。有几支?说一说,数一数。初步感知加法的实际意义:把两部分合起来。把3支铅笔与2支铅笔合在一起,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看似简单,但在合起来的程中却包含了加法,加法的意义就是合起来,这是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基础。教科书以这个现实情境为背

3、景,呈现了笑笑和淘气的对话,笑笑是在描述这个活动的过程,而淘气则生用从头数数的方法得到铅笔的总数。整个过程是学生认识数的运算的实物演示过程,既蕴含着对情境的理解,也包含了计算的方法数。有几只?说一说,数一数。教科书通过“3只熊猫正吃竹子,2只熊猫在玩皮球”的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与上题不同的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淘气在数有多少只熊猫时,初次使用图形表示实物,一边数一边画图表示数的过程,而且是在3只的基础上继续往下数得到熊猫的总数,这是学生认识数的运算的图像表征过程。这个过程是逐步抽象的开始,同时也是学习计算方法的开始。这两个情境虽然内容不同,但表示的都是同一类问题,都是把3

4、和2合起来得5。这就为引出加法这个概念做好了铺垫。认一认。认识加法算式和加号。教科书在上两个问题的基础上,直接呈现了加法算式、加号和读法,并通过卡通人物有趣的动作和兴奋的心情“我学加法啦”,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知道自己学到的本领越来越多,逐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上述三个活动过程中蕴含了学生认识数的运算的三个重要阶段,即实物演示、图像表征与符号运算。这三个阶段是学生认识数与数的运算的一个必然过程。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以及后续的教学中,都需要注意这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体验数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摆一摆,算一算。在操作活动中,加深理解加法的意义。教科书通过让

5、学生借助实物摆一摆,算一算,再次体会加法的意义,知道这样的情境都可以用加法计算。 试一试一共有多少?再次体会“加法就是合起来”的实际意义。“一共有多少”提供了两个情境,都是动态的合并过程,是加法“移入”的原型,其目的就是多角度提供加法背景,丰富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从而知道这样的情境也可以用加法计算。说一说。找一找生活中的加法问题,沟通加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丰富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教科书呈现了“1+4=5”这个算式,列举了四个用“1+4=5”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目的是通过用语言描述和画图解释的方式,帮助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体会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建议有几支?说一说,数一数。可以这样

6、展开教学。1观察情境图,读懂图意教学时,可以直接出示情境图(也可让学生现场演示),独立观察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中的小女孩在做什么?你能模仿她也这样做一做吗?可指导学生边说边做,做到手口一致。例如,小女孩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支铅笔,合起来有几支铅笔?注意:由于是初学加法,学生对图意的表达可能不完整,尤其是不会提出问题,教师要做好示范,不要着急。2探究数“一共几支铅笔”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几支铅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验证自己数的结果。如有的 学生会按1,2,3,4,5的顺序来数,有的学生会在3的后面接着数4,5,还有的学生会直接把2和3合起来,教师要及时捕捉不同的数数方法,

7、对这些不同的方法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在数数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谁能解释一下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他回答问题的声音真洪亮,说得真清楚”等表达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时鼓励学生大声表达、认真倾听的良好行为,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以及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3完整地体验“合并”的含义结合上面的环节,引导学生再说说图意,完整地体验“合并”的含义。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边演示边说。有几只?说一说,数一数。可用图片代替实物进行操作,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1观察情境图,描述图意教学时,可直接出示情境,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上的动物是什么?你能说说讲的是什么故事

8、吗?注意:从本节课开始,要逐步引导学生将图意描述完整。如图中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球,共有几只熊猫?2用圆片摆一摆,数一数熊猫一共有几只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圆片或小棒)来代替熊猫,摆一摆,数一数,从而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边摆边说,可以先与同桌说一说,在全班交流时可以与学生约定好:当汇报的提示发出后,其他同学应将学具轻轻推到桌子中间,眼睛看着汇报的同学,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说到精彩之处要鼓励学生主动鼓掌,以此逐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认一认主要是认识加号和加法算式,可以这样展开教学。【第一种方案】1认一认加法算式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并提出问题:我们

9、把这两个数学故事用算式表示出来了,你会读吗?知道每个数都表示什么意思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算式,教学时,要把算式中的每一部分与情境图对应起来,说一说它们表达的意思,再介绍加号、等号、算式的读法等。2说一说“3+2=5”表示的意义教学时,让学生再结合两个情境说一说“3+2=5”表示的意义。对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也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找一找还有哪些情境可以用这个算式来表示。教师可结合教室里的情境举例,让学生模仿即可。3写一写“3+2=5”这个算式教学时,教师先写这个算式示范,然后让学生在本子上学习写。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用算式来记录操作活动,比较简便且易于交流。【第二

10、种方案】考虑到有的学生具有学前教育的基础,可这样教学:教师简单描述两个情境,提出问题谁能把这两个数学故事用一个简单算式表示出来呢?然后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教学步骤可同第一种方案。通过教学,学生体会到用算式来记录操作活动,比较简便且易于交流。对于基础比较好的班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可以用“3+2=5”来表示,初步体会加法算式的抽象性。摆一摆,算一算。教学时,可鼓励学生运用圆片、小棒等学具结合图中的情境摆一摆、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可能通过看图直接抽象出算式,算出结果,也是可以的。可以引导学生将算式与情境相结合,说一说加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以便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试一试一共有多少?可以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在说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将图意说完整,重点说出“又开来1辆”“又飞来1只”,以丰富对加法意义的认识。说一说。可这样展开教学。1找一找,说一说教学时,可直接呈现算式,问: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1+4=5”来表示?注意: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根据算式找生活中的原型,不必要求学生说得完整。2观察情境图,交流教科书中呈现的实例让学生结合不同情境解释“1+4=5”的意义。例如,学生可能说“1朵黄玫瑰花,4朵红玫瑰花,一共有5朵花”“1只鸡妈妈,4只鸡宝宝,一共有5只鸡”等。3画一画,说一说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1+4=5”。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