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税”、“租”、“赋”的区别我国历史上税收有过各种各样的名称。除“税”这个词外,还称作赋、租、捐、课、调、算、庸、粮、榷布、钱等等。有时它们之间还发生混用或联用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混用或联用最多的词是“赋税”、“租税”和“捐税”。久而久之,人们逐渐模糊了他们之间的概念而混为一谈,其实它们的起源和含义有着严格的区别,可以说是个税种问题,只是由于不同朝代不同的税制,逐渐模糊了三者之间的界限。 (一)税 “税”字最早出现在春秋所记鲁宣公十五年的“初税亩”(公元前594年),这是春秋时期鲁国对农业赋税制度的改革。在国家产生的同时,也就出现了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财政。在我国古
2、代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最早出现的财政征收方式是“贡”,即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王。当时,虽然臣属必须履行这一义务,但由于贡的数量、时间尚不确定,所以,“贡”只是税的雏形。实行“初税亩”后,土地所有者只要交税,全部收获就可以归自己支配,首次以法律形式承认了土地私有。“税”字是由“禾”、“兑”两个字组成。“禾”指农产品,“兑”有送达和交换的意思,因而送交农产品的为税。当然在现代,税的范围决不仅限于对农产品的征收,而是国家对整个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 (二)租 租在现代与税的含义是不同的。租是指财产的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让渡财产使用权而取得的代价和报酬。租是经济利益
3、的有偿交换,税是国家无偿的征收,二者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因此把租和税合起来(称为租税)概括税收这种特殊分配形式,显然是不合适的。但是在古代,税与租是通用的。这是因为在我国奴隶社会,有一种土地公有制的概念,即“普天之下,莫非圣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巨”。在这种观念下,国家向诸侯、公卿、大夫征税,同天子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向诸侯、公卿、大夫收租是等同的。这就是所谓的租税合一,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一直使用“租税”这个名称。现在看来,使用这个名称是不科学的。 (三)赋 赋在古代有特定的含义。税收产生初期用来满足军事需要征收的军需品叫做赋。如征用的兵车、武器、衣甲等。所以赋字由“贝”加“
4、武”二字组成,即货币用于战争的意思。而中国古代的税最早是指对土地产品和工商业的征收。用于国家一般经费。正如汉书·刑法志的记载: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赋”远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但事实上,国家征集的收入不仅限于军赋,还包括用于国家其他方面支出的产品。此外,国家对关口、集市、山地、水面等征集的收入也称“赋”。所以,“赋”已不仅指国家征集的军用品,而且具有了“税”的涵义了。实行”初税亩”以后,军赋改为接田亩征用,如鲁国的丘甲规定方一里为井,十六并为丘,每丘出成于一匹,牛三头。由于按田亩征收军赋,赋和税的名称才逐渐混用,统称赋税。 以上仅指一般情况下租、
5、赋与税各自的含义,但也有以下几种特例:1、称赋为租或田租 封建社会前期,征自农业的税即田赋多称田租或租。汉书 食货志上董仲舒说秦“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此处的“田租”指的正是田赋。两汉赋役制度中十五税一或三十税一的“田租” 指的也是田赋。宋代有“民田之赋”的名目,以后征自农业的收入渐用田赋的名称。2、地租和田赋合称为税 汉代政府也占有不少土地,政府把它们“赋与”或“假与”农民耕种,收取“假税”。此时,国家既以政权机关的身份出现,同时又是出租土地的大地主,政府征收的这种所谓的税是地租和田赋的混合物。汉书 宣帝纪
6、有“假郡国贫民田”,“流民还归者,假公田,贷种、食”的记载。 3、地租和田赋合称为租 南北朝及隋、唐(前期)全面推行均田制,政府把国家占有的土地授予农民,每个受田的成丁男子每年纳粟或稻为租。国家既以政权机关的身份出现,同时又是出租土地的大地主,这里的租都是地租和田赋的混合物。4、称人头税为赋 秦代人头税称作口赋,汉代成年男女交纳的人头税叫算赋,每人每年纳120钱,汉书 高帝纪如淳注引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汉代也有口赋,但专指针对未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又叫口钱。汉书 昭帝纪如淳注引汉仪注:“民年七岁至十四出口钱,人二十三。”5、把地租混同为田赋 王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设备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金华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招聘考古人员考试试题【答案】
- 宁波甬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北京京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项目团队绩效评估方法
- 检察参考资料机关介入安全事故调查之思考
- 消防员合同协议书范本
- 项目部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内容分工
- 未来教室中的营养健康智慧方案研究报告
- 云南省2024年高中语文9月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含解析
- DB12∕T 904-2019 殡葬服务从业人员个体防护与遗体卫生处理技术规范
- 乒乓球课教案(学习正手攻球技术)
- 课外古诗词诵读-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国际货物运输服务费合同
- 文创产品销售合同
- 小学安全工作台帐范本
- 碳中和技术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广西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资质分级测试题库(含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基础护理学第七版题附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