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_第1页
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_第2页
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_第3页
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_第4页
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1.药动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2.房室模型:单室模型、双室模型、多剂量给药、非线性动力学3.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及矩量法4.给药方案设计与个体化给药:给药方案设计、个体化给药、治疗药物监测 5.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的临床应用、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及生物等效性药动学基本参数>>速率常数(h-1、min-1)速度与浓度的关系,体内过程快慢 吸收:ka 尿排泄:ke 消除(代谢+排泄)k=kb+kbi+ke + >>生物半衰期(t1/2)消除快慢t1/2 =0.693/k>>表观分布容积(V)亲脂性药物分布广、组织摄取

2、量多 >>清除率(Cl,体积/时间) 消除快慢 Cl=kV某药物按一级速率过程消除,消除速率常数k=0.095h-1,则该药物消除半衰期t1/2约为A.8.0h B.7.3h C.5.5h D.4.0h E.3.7h静脉注射某药,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是A.0.25L B.2.5L C.4L D.15L E.40L房室模型 1药物转运(吸收、分布、排泄)的速度过程 药学动力学首要问题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一级 速度与药量或血药浓度成正比>>零级 速度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恒速静滴、控释) >>受酶活力限

3、制(Michaelis-Menten型、米氏方程) 药物浓度高出现酶活力饱和稳态血药浓度(坪浓度、CSS) 静滴时,血药浓度趋近于一个恒定水平,体内药物的消除速度等于药物的输入速度。达稳态血药浓度的分数(达坪分数、fss)fss:t时间体内血药浓度与达稳态血药浓度之比值 n=-3.32lg(1-fss) n为半衰期的个数 n=1 50%n=3.32 90%n=6.64 99%n=10 99.9% 静滴负荷剂量: X0=CSSV 2单剂量 静注 QIAN:单剂静注是基础,e变对数找lg 尿药排泄数据分析 ·血药浓度测定困难 ·大部分药物以原形从尿中排泄 ·经肾排泄过

4、程符合一级速度过程 ·尿中原形药物出现的速度与体内的药量成正比单剂量-静滴 K0-滴注速度稳态血药浓度(坪浓度、CSS) QIAN:静滴速度找K0,稳态浓度双S 3A:关于单室静脉滴注给药的错误表述是 A.k0是零级滴注速度 B.稳态血药浓度Css与滴注速度k0成正比 C.稳态时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恒定不变 D.欲滴注达稳态浓度的99%,需滴注3.32个半衰期 E.静滴前同时静注一个负荷剂量,可使血药浓度一开始就达稳态单剂量-血管外 F :吸收系数 吸收量占给药剂量的分数 QIAN:血管外需吸收,参数F是关键第02讲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二)双室模型 4QIAN:双室模型AB杂,中央消

5、除下标10多剂量给药(重复给药)QIAN:多剂量需重复,间隔给药找值>>多剂量给药体内药量的蓄积蓄积系数:R1.越小,蓄积程度越大 2.半衰期大易蓄积 3.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的波动程度4.评价缓控释制剂质量重要指标 5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追的公式 QIAN: 单剂静注是基础,e变对数找lg 静滴速度找k0,稳态浓度双S血管外需吸收,参数F是关键 双室模型AB杂,中央消除下标10 多剂量需重复,间隔给药找值1.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的方程为2.单室模型血管外重复给药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的方程为 6以下单室模型血药浓度公式分别为 1.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2.单剂量静脉滴注给

6、药3.单剂量血管外给药4.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达稳态 非线性药动学(酶、载体参与时出现饱和,速度与浓度不成正比)非线性药动学的特点·消除动力学非线性·剂量增加,消除半衰期延长·AUC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剂量不成正比·其他可能竞争酶或载体系统的药物,影响其动力学过程1.单室静脉滴注给药过程中,稳态血药浓度的计算公式是 2.药物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的计算公式是 给药方案设计1.一般原则安全有效 2.方案内容:剂量、给药间隔时间、给药方法、疗程 3.影响因素:药理活性、药动学特性、患者个体因素 4.目的:靶部位治疗浓度最佳,疗效最佳,副作用最小 5.根据半衰期、

7、平均稳态血药浓度设计6.给药间隔=t1/2,5-7个达稳态,首剂加倍7.生物半衰期短、治疗指数小:静脉静脉滴注给药方案设计体重为75kg的患者用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利多卡因的表观分布容积V=1.7L/kg,消除速率常数k=0.46h-1,希望治疗一开始便达到2g/ml的治疗浓度,请确定静滴速率及静注的负荷剂量。解: 负荷剂量X0=C0V=2×1.7×75=255(mg) 7静滴速率k0=CsskV =2×0.46×1.7×75=117.3(mg/h)注射用美洛西林/舒巴坦,规格1.25(美洛西林1.0g,舒巴坦0.25g)。成人静脉符合单室模

8、型。美洛西林表现分布容积V=0.5L/kg。1.体重60Kg患者用此药进行呼吸系统感染治疗希望美洛西林可达到0.1g/L,需给美洛西林/舒巴坦的负荷剂量为 A.1.25g(1瓶)B.2.5g(2瓶)C.3.75g(3瓶)D.5.0g(4瓶)E.6.25g(5瓶)2.关于复方制剂美洛西林钠与舒巴坦的说法,正确的是3.注射用美洛西林/舒巴坦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无异物B.无菌C.无热原、细菌内毒素 D.粉末细度与结晶度适宜E.等渗或略偏高渗注射用美洛西林/舒巴坦,规格1.25(美洛西林1.0g,舒巴坦0.25g)。成人静脉符合单室模型。美洛西林表现分布容积V=0.5L/kg。体重60Kg患者用此药进

9、行呼吸系统感染治疗希望美洛西林可达到0.1g/L,需给美洛西林/舒巴坦的负荷剂量为 X0=C0V0.5×60×0.1=3(g)个体化给药 1.治疗指数小,血药浓度波动在安全范围内 治疗剂量表现出非线性药动学特征 2.测定血药浓度,计算参数,制定安全有效方案 3.方法:比例法、一点法、重复一点法4.肾功减退:肾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成正比根据患者肾功,预测Cl、k,进行剂量调整治疗药物监测 1.个体差异大:三环类抗抑郁药2.非线性动力学:苯妥英钠3.治疗指数小、毒性反应强:强心苷、茶碱、锂盐、普鲁卡因胺4.毒性反应不易识别,用量不当/不足的临床反应难以识别:地高辛5.特殊人群用药

10、6.常规剂量下没有疗效或出现毒性反应7.合并用药出现异常反应 8.长期用药9.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或中毒治疗药物监测临床意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确定合并用药的原则·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医疗差错或事故的鉴定依据 ·评价患者用药依从性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程度 (EBA) 吸收的多少C-t曲线下面积(AUC) 生物利用速度(RBA) 吸收的快慢达峰时间(tmax) T:试验制剂 R:参比制剂 iv:静脉注射剂生物利用度的评价指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达峰时间:tmax >>峰浓度:Cmax 8生物等效性(BE)1.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 2.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 3.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等效标准: >>AUC:80%125%>>Cmax:75%133%A.ClB.kaC.k D.AUCE.tmax 1.表示药物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符号是2.清除率 3.吸收速度常数4.达峰时间 A:已知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的药物,改用肌肉注射后A.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B.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C.t1/2不变,生物利用度也不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