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春节习俗(共3页)_第1页
潮州春节习俗(共3页)_第2页
潮州春节习俗(共3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潮州春节在腊月中下旬就开始了。冬至后要做四件事:谢神,扫舍(即采囤),做粿,买年货。二十四就是神上天的日子,要拜堂桃,就是用糖封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说好话,落地保平安。”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祭祖。人们要搬来一张八仙桌,摆上祭品,然后家中的长辈要从神龛上请下香炉,再按辈分依次跪拜,长辈要给小辈们发“压岁钱”,能挣钱的小辈也要给长辈送红包,称为“压腰兜”。之后再是吃团圆饭,菜式是很讲究的,像三鸟肝肠炒芹菜蒜等,都有寓意。象征着全家一年自始至终圆圆满满。家中的水缸要装满水、米缸要装满米,象征“年年有余”。是夜灯火通宵,家家户户合家守岁,等待新年的来临。 农历正月初一为岁

2、之首,称“春节”,古称“元旦”,俗称“过年”。是日一大早,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穿新装,燃放鞭炮,拜天地祖宗、祭祀祖先。祭祀祖先时要用素食作供,因为据说此日弥勒佛坐位,故用斋餐。接着全家入亲亲热热、和和气气吃早饭,下辈向长辈祝福,长辈给下辈寄以期望。吃过早饭后,父母就携带儿女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凡到亲戚朋友家拜年,都要拿潮州柑去。因柑比桔大,故取名大桔,而桔与吉同音,用谐音会意法,就成了“大吉”。大桔表示吉祥。带多少大桔没多大关系,但一定要偶数,不能奇数。而主人家的茶几也总要放着一盘红绿相间的大桔、摈榔(今用橄榄代),另加糖果,迎宾敬客。关于潮汕用摈榔的风俗,府志、县志都有详细记载,清乾隆潮州府志云

3、:“不设槟榔,便称简慢。”因摈榔和宾郎同音,含有宾客的意思,所以“摈榔大桔”谐音便成为“宾临大吉”,是互相致意,互换吉祥的一种礼节。客人进门时,相互说些“新年如意”,“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主人要请客人吃橄榄、糖果,喝工夫茶(揭西客家还有敬以“擂茶、米程”之俗),并互换大吉,还要互送小孩“利市”(红包)。 春节是圣日,因此在潮汕有许多禁忌,如不要扫地、不要洗衣服,怕钱银失去;不要在用膳时使用长短筷,否则过渡时就会搭不到船;不要吃粥或饭汤,否则出门会遇上天下雨;不许说坏话、骂人、打架。在潮洲,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过新年,分为辞年(辞旧岁)、新年(过新年)、年过(年径开)三段。 (一)辞年除夕围

4、炉合家团聚 辞年,潮洲人也称过年。腊月廿三日,作为起点,开始置办节品,清扫卫生,祭拜神明。到廿四日,说是“老爷上天”,就得准备“纸马”。“纸马”,其寄意是让各路神仙骑马上天去“述职”,祈望它“上天说好话,下界保平安”。廿四日,还是祭灶日子。廿五日到除夕,家家更是忙碌欢乐。 到阴历年最后一天,人们就称“除夕”,因为多是月小,故 称“廿九夜”,也称“大年夜”。 大年除夕那天,家家户户在门口贴上新春联,家内摆满食品,有鸡鹅鸭、猪肉、猪蹄、香菇、针菜、木耳、腐枝和鲜蔬佳果。下午,必须祭拜祖宗神位,然后,老少都要洗澡。洗澡前必须摘下十二样花叶放在洗澡水中,叫“花水”。洗澡叫“新年浴”,意在洗去旧的污秽,

5、干干净净迎新春。 华灯初上,家家户户关门“围炉”,“围炉”何必关门?这与传说古代人们于年底驱除怪兽“年”有关。因而,也叫“过年”。围炉桌上,菜肴丰盛。桌中央,摆着“火炉”俗称“宾炉”。“宾炉”是用铜、锡或铝铸打而成的一种器皿,这种器皿,在中间的火炉中盛炭火,四周热汤中放置肉丸、鱼丸,取其“丸”与“圆”谐音,寄寓合家除夕团圆。远离桑梓诸亲人,都赶在除夕来家围炉团聚。“宾炉”四周,摆满“白切鸡”、“红卤鹅”、“红蚊猪蹄”、“生炒韭菜”、“活灼鲜蚶”、朥蚊姜薯等等,这些都包含着“食鸡起家”、“食猪蹄年年有奔头”、“食韭菜长命富贵”、“食鲜蚶,钱银多多赚”等寓意。更妙趣横生的是:吃完年饭,家长要拿出事

6、先制好的“龟粿”,让每人尝一点,以祝贺健康,来年顺遂。紧接着,家长向小孩发压岁钱,后生向长辈敬奉“压岁钱”。然后,合家便团聚在一起,开始“守岁”,共叙天伦之乐。潮洲有句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二)新年欢度新春展望未耒 除夕夜零时起至正月初四日,就叫新年。新年期间,人们都穿新衣,家家煮吃甜羌薯汤,不过媳妇要敬公婆,儿女要敬父母亲先吃甜羌薯汤。然后,祭拜天地、祖先后放鞭炮。早饭后,人们就带着潮州蜜柑互相上门拜年,大家相遇说“新年康健如意”、“新年发财”等吉利话。共庆新春,展望未来。 潮州柑,潮阳人称“大吉”。“大吉”的来历是颇有情趣的。据说:古时,有一年将过新春,可是,潮州某村,全

7、村人都突 患口干渴症,此时,有一仙人托梦于村里一位聪明美丽的少女,说:“吃了甘(古称柑桔为甘),保大吉。”少女意会,立即让她妈妈先吃柑,再自己吃,母女俩奇迹般立即病就好了。四邻闻讯,互相传柑,吃了柑病愈。从此,潮州蜜柑成了带来吉利的象征。 新年期间,大街上热闹非凡,传统游艺节目“打(唱)英歌”“舞虎狮”“舞金龙”“擎标旗”“笛套锣鼓队”等,给节日添姿加彩。 到初四日,家庭中老妇,神庙中庙祝,就准备祭品、纸礼,迎接年底上天的各路神仙归人间。那就是潮俗的“廿四老爷上天,初四老爷落地”。 (三)年过养好吃好年后余庆 年过,也称“年径开”,从初五日开始。棉城人有段俚歌,是这样唱的: 初五“年径开” 初

8、六食“大锤”(一种油炸食物)初七人食“七样鲞羹”初八人“食斋”(吃素)初九“天公生”初十媳妇敬“大家”(婆婆) 正月初五日,称“年径开”,意即年假到一段落。从这一天起,可以撤去除夕、新年以来的祭品、供品。如存放在饭钵、米桶中的“留年龟”、摆在神案上的供品。从年前休业的商店开张了。 正月初六日,旧时家家户户都要吃“大锤”, “大锤”与“大堆”谐音,吃后表示新年财源广进。 正月初七日,俗称“人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七样蔬菜同煮的“七样羹”,这七样蔬菜是芹菜、菠菜、青葱、大蒜、 韭菜、芥菜。俗说:“吃了七样羹,食老变后生。” 正月初八日,据说是天上“众星君聚会之期”,在这一天,人间为表示虔诚,必

9、须食斋(吃素)。另一说法是明天是“天公生”,前一天要沐浴斋戒。 正月初九日,据说是玉皇上帝诞辰。玉皇上帝,潮人称“天公”,故称“天公生”。可也有另一记载:明嘉靖四十三年 (1564)的大年三十夜,数干名倭寇入侵闽粤等东南沿海一带,正在“围炉”的老百姓立即逃上山,那率兵南来的戚继光,早有防备,立即发起进攻,用火箭射烧贼船,用土炮封住江口,更凑巧的是风吼雷击,大雨倾盆,路滑难走,倭寇被重重包围,群众认为这是“天公派天兵神将扶助”。人民与戚家军同心协力经八天八夜浴血奋战,全歼入侵之敌,凯旋而归。初九一早,人们回家园,纷纷煮甜丸庆团圆,也祭奠阵亡战士。 正月初十日是“媳妇敬大家(婆婆)”。这一天,婆媳聚在一起,要互敬互让。古时,当媳妇的一定要敬公婆吃食,可公婆一定要推让,因而,有喜剧性的情节,因而潮人戏称“初十媳妇打大家”云云。 初十日以后,人们就准备着过元宵节了。南澳人过年 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清早,家家燃放鞭炮、俗称“开门炮”,辞去旧岁迎来新年。早餐用斋菜礼佛、拜神,合家人吃素。 平日常吃粥习惯,此日要吃干饭,含意在出远门不遇雨之 兆。这一天,人人都要说吉利话,不准恶口骂人,不准扫地、倒脏水,不准动刀、剪,不得向人家讨债务,遇上小孩打破碗碟,马上说“无禁忌、勿过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