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知识点整理_第1页
酸碱盐知识点整理_第2页
酸碱盐知识点整理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溶液指示剂在酸溶液中在碱溶液中石蕊溶液红色蓝色酚酞溶液无色红色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敞口久置现象质量减小质量增加原因有挥发性有吸水性TF3_ 1予浓硫酸(1)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 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作干燥剂。(如图所示)。状元笔记(2)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或者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思考:指示剂只能反映某种物质的酸碱性,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 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二、常见

2、的酸酸和碱都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闻溶液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许气体飘进鼻孔(如下图所示),千万不要直接凑近鼻子闻,因为这样做很危险(一)、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都会变稀,但原因不一样。浓硫酸变稀,是因为吸水性, 溶剂增加,溶质不变;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挥发性,溶质减少,溶剂不变。因此,浓盐酸和浓硫酸都 要密封保存。(二)浓硫酸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实验探究2】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打开瓶盖现象瓶口有白雾无名显现象原因有挥发性无挥发性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刺

3、激性气味实验步骤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用木片蘸浓硫酸写字将浓硫酸滴到纱布上将浓硫酸滴到蔗糖上一段时间蘸有浓硫酸的部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黑蘸有浓硫酸的部分变由黄变黑后的现象分变黑黑八、结论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使纸张、木条、布甚至皮肤脱水被腐蚀启发使用浓硫酸时要特别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因为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的原因:因为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一、酸碱指示剂 (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分析:(1)盐酸是HCI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易挥发。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看到有白雾,

4、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工业用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略带黄色。(2)浓硫酸的质量增加,原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吸水性。因此,实验室常用浓硫酸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和氧原子按2 : 1即水的形式夺取出来,生成黑色的碳。我们做实验时不掌FqQ + 6HCI = 2FeCI 3 + 3H 2O Fe 2Q + 3H 2SQ = Fe 2(SO) 3 + 3H 2O (三价铁溶液握好浓硫酸的这一“个性”,很可能就会腐蚀皮肤、衣物。【实验探究】探究浓硫酸的稀释实验步骤:在500ml锥形瓶中盛约25ml浓硫酸,水从分液漏斗中 缓慢滴入锥

5、形瓶,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黄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CuO+2HCI= CuCl2+"OCuO+H2SQ= CuSQ+HzO4.酸+盐=新酸+新盐反应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CaCO+2HCI= CaCI 2+H2O+C创实验结论: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里。浓硫酸溶于水时液滴飞溅的原因:这是因为水的密度小于硫酸的密度,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的热使水立刻沸腾,沸腾的水携带着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危及人身安全。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步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

6、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不慎将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理方法: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勺碳酸氢钠溶液。涂上碳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把稀硫酸中和掉-生成无腐蚀性的物质。Na2CO+2HCI= 2NaCI+H2O+C创Na2CO+HSQ= Na2SQ+HO+C创小腳逆拌5、酸+碱=盐+水NaOH+HCI=NaCI+HOAgNO+ HCI=AgCI J +HNQBaCICa(OH+ 2HCI = CaCI 2 + 2H 2Q四、常见的碱2+ H2SQ=BaSOj +2HCIKOH + HNQ= KNQ3 + H 2Q2NaQH + H 2SO = Na 2SO + 2H 2O(一)几种

7、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 俗名为火碱、烧碱、苛性钠 。使用氢氧化钠时一定要 特别小心,如果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三)、酸的化学性质1. 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溶液中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2. 活泼金属+酸 =盐+H2Mg + 2HCI = MgCI 2 + H 2?Mg + H2SO =MgSO4 + H 2 ?Zn+2HCI = ZnCI 2+H2TZn + H2SQ=Zn SC4+HJFe+2HCI = FeCI 2+H ?Fe + H2SQ :=FeSO4+H ?(亚铁溶液浅绿色)2AI+6HCI = 2AICI 3+

8、3H2 ?2AI+ 3H2SQ=AI 2 (SQ) 3+3H2 ?3酸+金属氧化物=盐+HO在工业上,可利用此性质除去金属表面的锈实验现象结论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白色、块状固体将氢氧化钠放置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表面变得潮湿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水分将氢氧化钠放在盛少量水的试管里,用水触摸试管外壁试管发热氢氧化钠溶解时放热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 潮解。利用这种性质可作某些气体的 干燥剂。氢氧化钠的用途:在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中作化工原料,在生活中用来除去油NQCOCa(OH)=2NaOH+CaCQNH4HCCa(OH)=CaCOj +2HO+NHT污。状

9、元笔记: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一方面易吸水潮解,另一方面易吸收空气中的 CQ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一定要密封保存。(2) 氢氧化钙Ca( OH 2俗名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在化学实验中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石灰水就 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CaO俗名生石灰,加入少量水。CaO+HO= Ca (OH 2现象:放出大量的热,水立即变为水蒸气,生石灰变为粉末状。应用:因为氧化钙易与水反应,故可以作干燥剂。状元笔记:浓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都可以作干燥剂,但原理不同。浓硫酸与氢氧化钠作干燥 剂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氧化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在选择干燥剂时,被干燥的气体不能与干燥剂发 生反应。(3)碱的化学性质1 :碱溶液

10、能与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2 :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如 CQ、SQ、SO等)=盐+ H2OCa (OH 2+CO= CaCO J +H2O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2NaOH+CO= NazCO+HO NaOH即能吸收空气中的水,也能吸收空气中的CO故NaOH要密封保存。SQ、SO与碱的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2NaOH+S(2=N£2SO+HO2NaOH+SO 3=Na2SO+HO亚硫酸钠硫酸钠3:碱+盐=新碱+新盐反应条件: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CuSO2Na0H=Cu(0lH) +NaSOFeCI3+3NaOH=Fe(OH J +3

11、NaCICa(OH+CuS®Cu(OH) J +CaSO3Ca(OH)2+2FeCI3=3CaCb+2Fe(OH)3 J(NH4) 2SO+2NaOH=NSO+2HO+2NM4:酸+碱=盐+水NaOH+HCI=NaCI+HOKOH + HNO= KNQ + H 2OCa(OH)> + 2HCI = CaCI 2 + 2H 2O 2NaOH + H 2SQ = NazSO + 2H 2O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一一 pH1.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见下图)0123456789 10 H 12 13 14载性增强'蝦性増强pH V 7溶液为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

12、> 7溶液为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 = 7溶液为中性,如纯水显中性测定溶液pH最简便的方法是用 pH试纸。pH试纸的使用方法: 取一小块pH试纸,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液滴在 pH试纸上,立即 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与标准比色卡上颜色相近的pH即为该溶液的pH。说明:1.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要在半分钟内完成。才能较准确地测出液体的pH。时间稍长pH试纸可能会与待测液发生其它反应,或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反应,酸碱性发生了变化,结果 就不真实了,测定的 pH也就不准确了。2. 不能将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这样会污染待测液。试纸不能用水湿润。如果 pH试纸用水

13、润湿,就等于把待测液稀释了,测出的 pH就不准确。六、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一一组成相似盐酸、硫酸、硝酸等酸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0H,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0H,所以碱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 )的化合物叫酸。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唯一的阴离子(0H)的化合物叫碱。七、常见的盐:金属阳离子或NH+与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盐(一).氯化钠 化学式:NaCI 俗名:食盐食盐是一种白色颗粒状固体,易溶于水,有咸味。食

14、盐由精制盐、KI03和抗结剂组成,食盐是-种混合物。2. 氯化钠的生理作用食用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钠离子,: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补充 食盐可补充出汗、排尿等排出的氯化钠。需注意的是不能长期过量食用食盐,而钠离子摄入过少会 使钾离子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稠,皮肤变黄。3. 氯化钠的用途:生活中作调味品;腌制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 交通上用于清除公路积雪。4. 氯化钠的分布:海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外,盐湖、盐井和盐矿中也蕴藏着氯化钠。5. 食盐的提取:提取自然界中的氯化钠:将

15、海水、盐湖、盐井中的水,先蒸发其中的水分,达到饱 和再蒸发,食盐就会析出。这样制得的食盐中有很多杂质,又叫粗盐。(二)、粗盐的提纯 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1.溶解;2.过滤;3.蒸发;4.计算产率。 【探究步骤】-Likt1.溶解。称取5g粗盐;量取5mL水。注意:逐渐加入并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称取粗盐/ g剩余粗盐/ g溶解粗盐/ g51.7g3.3g2. 过滤。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如果浑浊再过滤一次。3. 蒸发。注意:要不断搅拌;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的时候,停止加热。4. 计算产率。计算提纯后的氯化钠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三)、过滤的操作步骤:一

16、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一般在将滤纸贴在漏斗壁时用水润湿并挤出气泡,因为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一是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时,烧杯口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二是玻璃棒下端要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边;三是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的内壁。综上所述,上述实验中,有三处用到了玻璃棒,它们的作用分别是:1. 溶解操作: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2.过滤操作:引流,导引液体流进过滤器;3. 蒸发操作:搅拌,使滤液均匀受热,以防滤液溅出。(四)、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1.碳酸钠 化学式:NazCO 俗名:

17、纯碱、苏打。用途: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2. 碳酸氢钠 化学式:NaHCO。俗名:小苏打。1、酸:除硅酸 HSiQ不溶外,其余酸都可溶用途:蒸馒头时刻用它作发酵粉,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治疗胃溃疡。3.碳酸钙 化学式:CaCO 大理石、石灰石、珍珠、汉白玉、蛋壳等的主要成分。 用途:装饰材料。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2HCl = CaCl 2 + H 2O + CO2 f Na 2CO + 2HCl = 2NaCl + H 2O + CO2 f H2CONaHCO+ HCl = 2NaCl + H 2O + CO2 f

18、 Na 2CO + Ca(OH) 2 = CaCO3 J + 2NaOH综上所述:1.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气体。或HC0的检验:取少量未知物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B + CD AD畤CB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诠释:(1)生成物中有水,一眼就看出来了;( 2)气体的生成在初中阶段只有三种:生成物中有 H2CO = H 2O + CO2f NH 40H = H2O + NHsf H2SO = H 2O + SO2 f(3)沉淀的判断

19、只有背会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五)、盐的的一些性质在化学上,把含有相同离子的盐给以一个统称如:2、碱:3、盐: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硫酸盐除 BaSO难溶,AgSQ、CaSO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氯化物除 AgCI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注:BaS、AgCI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3)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盐 t 新盐+新金属反应条件:前金换后金;盐可溶;不用钾、钙、钠。Fe+CuS4=Cu+FeSO 2AI+3CuSO 4=3Cu+A2(SO) 3Cu+2AgNO3=2Ag+Cu(N(3) 2盐+酸T新盐+新酸反应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

20、气体或水。AgNO+ HCI=AgCI J +HNOCaC®2HCI=CaC卄HO+C创BaCI2+ H2SQ=BaSOj +2HCINazCOHClrrMNaCI+HO+CCf盐+碱t新盐+新碱反应条件: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NHCINHNO(NH4) 2SQ铵盐NaCINaNONa?SQ钠盐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CuS(4>2NaOH=Cu(O2H) +NaSOCaQHy+CuSGCuQH) J +CaSONQCO+CaQHpZNaOH+CaCO(NH4) 2S+2NaOH=l2(O+2FlO+2N3fFeCI 3+3NaOH=Fe(OHj +3NaCI3Ca(OH)2+2FeCl3=3C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