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拓宽小学生语文学习空间的实践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多次从不同的角度强调,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不能代替语文实践和实践中的经验积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易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教材,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
2、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则,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新基础教育探索研究一书中对于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是这样描述的:在传统学校教学中,基础性学科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如要联系实际,主要也是举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而不是认识生活实际。在知识经济日益逼近,知识对生活的意义与渗透日益增强的当代,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不仅是在书本上,而且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不仅为了考试,也为了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要求。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
3、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鉴于对以上的理解,我们提出拓宽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挖掘新教材、新内容,多渠道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认知,增长才干。随着语文教改的全面推广、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的重要性必然会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亲身参与。(一)、调查分析当前语文学习的现状(1)整体感知不够: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遇到字、词、句、段、篇的联系;
4、听、说、读、写的联系;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课内与课外之间的联系。但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把它们简单机械的分割开来,单独进行条文式的深分析,精讲解。即使有一定的总结和归纳,或是简单粗躁,或是生搬硬套,也仍然破坏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达不到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2)感悟自得不够: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而不是机械的接受,但很多课堂上学生围着教师转,课堂上很少看到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教师不重视启迪学生的思维,课堂信息的反馈多限于一问一答,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赖性大、自信心不强,不会独立思考;学生语言不规范或回答错误时,很少看到教师给予及时纠正,特别是让
5、其他学生进行修正、补充;课上学生读书的时间少,思考、组织语言的时间少,练习、作业的时间少。(3)开放融合不够:传统的语文教育,始终围绕着课本下力气,始终在课堂的小天地里打转转。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融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都不够。而语文它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应该让学生大胆地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在组织教学过程要让学生有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学语文、用语文。(二)、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发面提高学生语文的能力
6、。”随着语文教改的全面推广、拓展,语文学习空间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此,我们作了以下积极地探索和努力地实践。1、挖掘课内外课程资源,拓宽学习语文的空间(1)、立足教材,挖掘文本资源教材既是“教本”,又是“学本”,它是学好语文的第一份材料,拓宽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要源于教材,但又必须高于教材。教师要钻研教材,根据实际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把课本作为学生学习的依托和源泉,挖掘教材中可利用资源,开展想象创造活动。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二
7、期课改教材中所选用的课文都是一些学生喜闻乐见、语言生动活泼、内容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往往会留下一些不确定性,给读者以更多的体味,正是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大好凭借。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些省略的内容来训练语言文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语文课堂教学也惟有不断地引入活水,才能使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才能得以激发。如:杏儿熟了一文中先后写到了奶奶的两次“笑”,教学至尾声,教师顺势问到:“当奶奶知道我照她的吩咐,把熟透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时,奶奶会不会出现第三次呢?又将会是怎样笑?怎样说呢?”让学生要理解的内容处于动态之中,去推其发展,展望结果,发现新意。又如:妈妈,我爱您一课讲述了鲁佳为了给妈妈
8、买生日礼物,去工地搜寻麻袋卖,攒钱买生日礼物并在母亲生日那天送给了母亲这样一件事,述说着对母亲的挚爱。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资源,设计“妈妈收到鲁佳的礼物后,泪水顿时模糊了双眼,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这样一个说话的练习,烘托了当时的气氛,提升了情感,升华了主题。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的资源时,也就把学生置于了一种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他们从容不迫地进行品读、比较、鉴赏、评说,充分展示了学生自己的学识风采,挖掘了自身的潜在能力。学生学习的空间扩大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不少语文专家指出:“阅读教学要少一些理性分析,多一些感性体味,少一些讲解阐释,多一些想
9、象创新。”为了达到这一点,教师要潜心找准一切可以研究的语言文字,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味、感悟,去想象、创造,从而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染力。(2)、立足教材,挖掘生活资源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素材和学生身边的事例激活学生的思维,加强他们的语言积累,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教学小企鹅和妈妈这一课时,老师安排了一个想象说话训练。当老师第一次问:学了课文,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企鹅妞妞,有一天,妞妞长大了,出去闯闯的时候,她会看到些什么呢?学生模仿性很强,所以话音一落,学生就纷纷举手了,但说的句子都离不开南极。当老师第二次问:请你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小企鹅不仅在南极闯,它还跟着妈
10、妈去旅行,它还会看到些什么?一说到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旅行”学生个个兴奋不已,纷纷举起小手。生:小企鹅长大了,她走出南极,看到了青青的草,美丽的花,有白的,有黄的,有红的,还有蓝的,漂亮极了。生:小企鹅长大了,她来到海南岛的沙滩上,看到了蓝蓝的天,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高高的椰子树,上面挂着果子,看起来很好吃。生:小企鹅长大了,她走进了我们上海,看到了一幢幢高楼大厦,还有东方明珠电视塔呢!这里不难看出学生喜欢与其生活联系紧密的事物,想象自然离不开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事情,因而想象创造的作品多数是身边的事物。老师简简单单换了一个提示,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联系到自己旅行的经历,这时学生说的句子内容丰富了
11、,精彩了。又如在教学拼音的字形时,老师除了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情境图找出与拼音相似之处外,还让学生回忆一下在家里、在学校、在街上、在商店等实际生活中与拼音相似的事物。每当此环节时,学生个个发言踊跃。他们有的说,“m”像麦当劳的标记;有的说,“k”像柯达彩色胶卷的标记;有的说,“j”像我搭的积木;有的说,“l”像我的玩具金箍棒;有的说,“z”像我写的数字2当单调的拼音字母与实际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的时候,学生已牢牢记住了拼音字母的字形。(3)、立足教材,挖掘课外资源语文教学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提倡课内课外一体化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增长
12、才干。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到图书馆、网上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使课内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有趣的课文,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但在动物界中,除了这三种动物,其它动物的尾巴也各有其妙用。于是,我们发动学生到网上、图书馆、自己的课外书上查一查其它动物尾巴的用处。看!这一条条形态各异的尾巴,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在语文兴趣课上,他们的交流精彩极了:鲸的尾巴能推动其前进;飞鼠的尾巴是方向盘;鳄鱼的尾巴能当武器等。虽然是一堂短短的兴趣课,但孩子们的视野一下子被拓宽了,知识面也更丰富了。又如:诸葛亮、王羲之、张衡、朱德、毛
13、泽东等都是古代或是近代的一些著名人物,但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却是陌生而且不可触及的。所以,在教这类课文前,我们和同学一起收集了有关这些人物的背景介绍,相关资料。通过学习课文,观看图片、录像等使这些人物的形象在脑海中逐渐丰满起来。2、多渠道拓展性阅读,拓宽学习语文的空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教研组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重组,对于相同类型、相似结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搜寻更多的材料加以整理、比较、阅读,进而加深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
14、解,并通过这一开放的过程,使学生直接接触更多的阅读材料开展阅读实践,以期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如:在教学春的消息时,我们将本教材的春天的小雨滴滴滴小城三月一起教学,通过阅读比较,让学生明白三篇课文都是围绕着“春的到来”抒发作者不同的感受。第一篇是诗歌,描绘了春风、春水、小鸟、蝴蝶等一系列景物;第二篇描写春雨打在各种物体上发出的不同声音;第三篇描写了春天带给小城人们的喜悦以及它的稍纵即逝。在比较中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这样,对于课文的理解就有了全面而丰富的认识。并能使学生由此及彼、组合积累,实现类化、迁移。同时拓展阅读同样要遵循因材施教和学生主体原则。教师要面对学生,研究学生,尊重他
15、们的阅读习惯、喜好,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和他们一起选择与实际生活贴近或最受关注的文章来学习,使“要我读”变为“我要读”。相比较课文阅读来说,在拓展阅读中,教师的角色更应该是一个顾问、一个帮手,要尽可能提供多方面多类型的材料供学生选择,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图书互助会、班级图书角等,定期为学生提供阅读书目、篇目。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解惑释疑的工作,定期组织“阅读成果展示会”“我向同学荐本书”“读书一得”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3、通过语言实践,拓宽学习语文的空间小学生长与形象思维,他们的年龄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代,对他们进行语言教学,主要应通过对语言的感受、体验,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
16、识,如果我们进行过多的理性分析,那是违反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特点的。因此,必须摈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分析讲解,琐碎的提问和多余的讨论,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造和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获取、积累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在实践中形成能力。(1)、评一评:叶澜教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曾深深地启发了我们。她说:“实验教师不要整天忙于事务,时间是最厉害的腐蚀剂,它会把一些独特的感受销蚀殆尽,不要怕自己不会写,哪怕是随记,要
17、把观念的变化记下来,要给自己规定写作的时间。”这段话是说给实验教师听的。由此,我们想到学生读了一本好书,或看过一篇文章之后,往往被人物的精神所感化,或被文章的情节所吸引,或对文章的开头结尾赞不绝口,或为作者的遣词造句拍案叫绝那一瞬间的感受也会被时间腐蚀,因此,适时地指导学生把阅读后的这些点点滴滴体会和收获写成文章,在全班或小组进行交流。经常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钻研、勤于思考的习惯。这种做法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为学生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2)、写一写: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笔的活动。入选小学课本的文章,都是学生写作的典范。与其靠老师繁琐地分析其写作特色,
18、不如让学生动笔仿写一两个片段,读写结合。怎么写才能既让学生感兴趣,又不加重他们的负担呢?可以是与语文学科内容紧密联系的“片段练笔”。既是片段,便可长可短,可抒可批,自由畅达。可以是续写式、填补式、感悟式,也可以是自由式。考虑到效率问题,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学习第九课一次特别的作业,文中小莉的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并列关系的句式。课内拓展我就请全班学生模仿小莉的作业写一写班中某位同学的闪光点。既进一步内化课文语言文字的内涵,又达到阅读与写作互为促进的目的。(3)、背一背:背诵活动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有些课文比较浅白,又要求背诵。课堂中就尽量减少分析课文的时间,尽快让学生自己
19、去朗读、背诵。唐宋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的瑰宝,它精美而又大气,琅琅上口而又冶人性情。因此,我提倡“每天一诗”,“课前一诵”。虽每天只花短短课前两分钟时间,但日积月累,我想必是人生一得。(4)、说一说:“说一说”这一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促使知识向能力内化的活动。一种做法是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让其结合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课堂上可采用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讲故事等形式。如:学习第十八课晏子使楚,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到楚王的尴尬、自讨没趣,由衷地钦佩晏子超人的智慧与善辩的口才,在复述课文三则故事时人物的个性特征显露无疑。另一种做法是开展相关的活动。如语文兴趣课上,让每位学生首先进行一段名人简介,然后讲一则小故事或一篇名家名著。孩子们接到任务后立即分头准备,且兴趣盎然。结果是活动成功了,孩子的语文能力也得以提高,真可谓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5)、想一想: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留有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想像。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空白”之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填补这些空白。如:16课手术台就是阵地,学生通过对时代背景的了解,人物的介绍,课文语言文字的内化,对白求恩大夫有许多话要说,此时,我抓住这一机遇,引导、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让学生各自设计情景:齐会战斗胜利结束了,获救的伤员遇到白求恩大夫会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住宅认购定金合同范本
- 仓储保管填写合同范本
- 2025年四川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技巧
- 一房三卖买卖合同范本
- 停息挂账律师委托合同范本
- 个人外汇贷款合同范本
- 助资合同范本
- 个人买房购房合同范本
- 公司税贷合同范本
- 个人店面整体装修合同范本
- DB32-T 4752-2024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规范
-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微课
- 《肺部疾病 案例分析-原发性肺癌》课件
- (高清版)WST 402-2024 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 中英对照版-中文版-The-Dead-By-James-Joyces死者-詹姆斯-乔伊斯
- 清水河储能电站施工方案设计
- 低温绝热液氧瓶充装操作规程模版(2篇)
- (正式版)JBT 11517-2024 刮板取料机
- 大众汽车使用说明书
- 小学科学湘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