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指导材料_第1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指导材料_第2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指导材料_第3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指导材料_第4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指导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指导材料第一单元游戏里的科学实验1: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和拉力大小的关系(第1课小车的运动)实验器材:计时器小车尺子垫圈棉线(或其他细线)实验过程:1、用1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2、用3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3、用5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实验结果(略)注意事项:1、设计方案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控制实验的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是小车的重量、小车经过的距离,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拉力的大小(垫圈的数量)。2、教师要提醒学生每个实验都做三次以上,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

2、系(第2课玩滑梯的启示)实验器材:弹簧秤木块粗糙的木板比较光滑的木板非常光滑的塑料板(或玻璃板)等实验步骤:1、把木块先后放在粗糙木板、较光滑的木板、非常光滑的塑料板上,用弹簧称分别测出所需的拉力有多大。2、比较三次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实验结论: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注意事项:1、让木块匀速地运动时,读出弹簧称上的拉力大小。2、根据以上内容,设计实验记录表格,便于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可参考下表:粗糙木板较光滑的木板非常光滑的塑料板拉力大小(N)结论3、没有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木板时,也可用一块木板,然后在上面铺上毛巾代表表面粗糙的木板。实验说明:1、对比实验的设计从四年级上册开始,而这

3、里没有要求学生学会设计对比实验(即实验中只有一个不同条件,其他条件相同)。但作为老师准备材料时应做到心中有数,按对比实验要求准备。2、测力计的使用是四年级下册设计的内容,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认识测力计以及力的单位“牛顿”。因此,如果使用测力计,可以只让学生读出测力计上的刻度大小来比较摩擦力的大小。也可以用橡皮筋或松紧带拉动,通过比较橡皮筋或松紧带长短变化获得“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知识。知识链接:摩擦和摩擦力摩擦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在接触面上发生阻碍相对运动的现象。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实验3、摩擦力大小与被拉物体重量的关系实验器材:

4、长木板、橡皮筋、被拉动物体(钩码及钩码盒代替)实验步骤:1、在木板上再拉动物体,观察橡皮筋长度的变化。2、向钩码盒内加放钩码或减少钩码来改变物体重量,再拉动观察橡皮筋长度变化。实验结论:被拉动的物体重,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实验说明:“被拉动的物体”用“钩码盒”代替,在改变物体轻重时,只改变盒内钩码数即可。实验4:找平衡(第3课跷跷板)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实验步骤:1、在杠杆尺左边第1格处挂2个钩码,在右边怎么挂钩码才能平衡?有几种方法?2、在杠杆尺左边第2格处挂1个钩码,在右边怎么挂钩码才能平衡?有几种方法?3、在杠杆尺左边第2格处挂2个钩码,在右边怎么挂钩码才能平衡?有几种方法?4、在

5、杠杆尺左边第3格处挂1个钩码,在右边怎么挂钩码才能平衡?有几种方法?5、在杠杆尺左边第3格处挂2个钩码,在右边怎么挂钩码才能平衡?有几种方法?实验发现:都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杠杆尺另一边相同位置放相同数量的钩码,另一种方法是在右边远处放较少的钩码,在右边近处放较多的钩码。所放钩码的数量和钩码所在的位置有关,左边钩码数量X钩码格数(从中心算起)=右边钩码数量X钩码格数(从中心算起)注意事项:1、在学生充分小组实验的基础上,先汇报有哪些方法,然后重点研究第二种方法中有什么规律,找到规律后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规律去找平衡,进一步验证规律。2、如果学生总结不出杠杆尺平衡的公式,只要能定性的总结出来即可

6、(说出或者画出是怎样做的)。实验5:磁铁的性质(第5课有趣的磁铁)实验材料:各种形状的磁铁、大头针、金属片、玻璃片、木片、纸片、塑料、水槽(盛水)、泡沫板、支架(铁架台)、细线实验步骤:1、用磁铁靠近木片、纸片、塑料、大头针等材料,发现磁铁只把铁制物品吸起来,说明磁铁有吸铁的性质。2、拿起磁铁用线固定在中间,让它水平悬挂起来;把另一块磁铁放在水中的泡沫板上。过一会儿,观察到两块磁铁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指南的一端叫南极(S),指北的一端叫北极(N)。以上现象说明磁铁有两极,有指南北的性质。3、拿起另一块磁铁,用它的两端分别去靠近水槽中或悬挂着的磁铁,发现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说

7、明磁铁的两个磁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吸4、再拿起磁铁去靠近大头针,发现两极吸的大头针多,而中间吸的大头针少。说明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实验结论:1、磁铁能吸铁,也能隔着物体吸铁。2、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3、磁铁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中间磁性弱。注意事项:在玩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要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记录你的发现。可以设计个实验记录表,如:知识链接:磁铁的保存1、不要使磁铁受到敲击和剧烈震动。2、不要把磁铁放在火上烘烤。3、不要把磁铁放在强电流附近。4、小磁铁(如磁针)不能与大磁铁放在一起。5、保存条形磁铁时,必须把相邻磁铁的南北极倒置合并在一起,并在两端各加一

8、片软铁。实验6:指南针的制作(第6课指南针)实验材料:曲别针撼扣乳胶大头针橡皮泥实验步骤:1、用橡皮泥大头针制成针座(针尖向上)2、磁化曲别针在南极一端做上记号3、将撼扣用乳胶粘于曲别针中心4、利用曲别针下的撼扣将磁化的曲别针放于大头针针间调整其重心便制成指南针注意事项:不要让针尖伤着手第二单元太阳与时间实验7:探究太阳与影子关系的实验(第8课太阳和影子)实验目的:通过探究实验获知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实验材料:一只手电筒(代表太阳)、一根铅笔(代表物体)实验步骤:1、将铅笔竖直立在桌面上。2、将手电筒平放在桌面上,距离铅笔大约一尺左右,打开手电筒让光束照射在铅笔上,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的影子,并用粉

9、笔将影子描绘下来。3、拿起手电筒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沿弧线轨迹在铅笔的南侧,自东向西移动。始终保持手电筒与铅笔大约一尺左右的距离,手电筒每移动一点距离,注意停留下来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影子的样子,并随时将影子描绘下来。4、保持这样的观察方法直至手电筒围绕铅笔正好转半圈。将上面的实验重复几次,可以每次更换铅笔的高度与位置,其他试验方法保持不变。描绘影子时可更换不同颜色的彩笔,以免混淆。根据实验,分析影子随手电筒的光变化的规律,同时分析手电筒位置的变化引起光线变化的情况。实验现象:铅笔影子的变化与手电筒的位置密切相关。影子与手电筒的光方向相反。当手电筒的光斜射铅笔时,铅笔的影子比较长,光线较暗

10、;当手电筒的光直射铅笔时,铅笔的影子比较短,光线较强。实验结论:影子总出现在背光一面;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不同和长短变化的不同。实验说明: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早晨影子指向西方,正午影子指向正北,傍晚影子指向东方,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早晨与傍晚太阳是斜射地面的,温度相对较低。中午太阳是直射地面的,温度相对较高。实验8:制作沙漏(第10课制作计时工具)制作材料:大小相同的戴盖玻璃瓶两个细沙胶带制作方法:1、分别在两个瓶塞的中心个钻一个能让细沙均匀流过的小孔。2、把甲瓶装满细沙后拧紧,把甲瓶放到乙瓶

11、上,使两小孔相对,细沙可以留到乙瓶3、看着表每隔一分钟轻轻摇动乙瓶使沙子平铺在瓶内,用笔在瓶外画个记号,标上“1”。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划上“2、3、4”等时间记号。4、沙子流完后把甲乙两瓶位置换过来,用同样的方法在甲瓶外画好时间记号。5、用胶带将甲乙两瓶的瓶口处连接起来,这样沙瓶计时器就做好了。使用方法:在开始做练习题、洗衣服的时候,把两个瓶子架好,让沙子流动。做完练习题,洗完衣服,看一看瓶子就知道用了多长时间。第三单元电的本领实验9:探究简单电路的组成(第11课灯泡亮了)实验材料:电池2节电池夹2个小灯泡1个灯座1个开关1个导线至少4条实验步骤:1、观察开关、小灯座、电池夹等实验材料的特点。2

12、、把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3、接通开关观察现象。4、断开开关观察现象。实验结论: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小灯泡)四部分。注意事项:1、实验时千万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2、每组至少2节电池才能保证让小灯泡亮起来,因为各种实验器材的电阻太大。3、两节电池的连接方法要正确:正极和负极相连。实验说明:实验步骤中,让学生明白各部分的作用:1、开关:控制灯泡亮灭。2、电源:电的来源。3、用电器:用电工作的机器,统称用电器。4、灯座是固定小灯泡的,电池盒是固定电池的。实验10:串联电路实验12课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实验目的:让更多的小灯泡亮

13、起来实验材料:电池3节电池夹3个小灯泡2个灯座2个开关1个导线至少6条实验步骤:1 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小灯泡,接通开关,观察现象2、把两个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观察现象Lo®宝3、在电路中接入三个或多小灯泡观察现象实验11:并联电路实验(第12课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实验目的: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实验材料:电池3节电池夹3个小灯泡2个灯座2个开关2个导线至少8条实验步骤:1、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小灯泡接通开关,观察现象。2、把两个小灯泡用导线连接起来,观察现象。3、用同样的方法在电路中接入三个或多小灯泡,观察现象。实验说明:小学阶段不必出现“串联”、“并联”两个名词。让学生明白共有两种连

14、接方法:一种是手拉手,另一种是并排连接,形象掌握即可。实验12、判断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第13课谁的本领大)实验器材:塑料、玻璃、橡胶、纸板、木头(干、湿)、石头、金属丝(铜、铁、铝)、电流表、组装简单电路材料实验步骤:1、组装一个简单电路。2、把上述物体分别接入简单电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会发光,将鉴别后的材料分为两类。实验结论:灯泡亮的一类为钉子、铁丝、铝片、铜丝、铅条,像钉子、铁丝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灯泡不亮的一类为干木头、玻璃、陶瓷、塑料纸、毛线,像玻璃纸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注意事项:1、有意识地准备干、湿两种木块。连接干木块时,灯泡不亮,说明干木块不容易导电;连接湿木块时,由于电路电流小,灯泡也不亮,但不能根据这一现象确定湿木块不容易导电,从而属于绝缘体,这时教师应引导用更精密的仪器电流表来检测,从而认识到湿木块是导体。2、区分好“容易”、“不容易”与“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