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实验_第1页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_第2页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基尔霍夫定理与电阻串并联1、 实验目的学习使用workbench软件,学习组建简单直流电路并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2、 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至少包括两个回路和两个节点,测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与回路电压代数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2、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验证。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三个以上的电阻,有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验证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三、实验数据分析1、 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测量值验证(1) 对于最左边的外围网

2、孔,取逆时针为参考方向得: 故满足KVL。(2) 对于最大的外围网孔,取逆时针为参考方向得: 故满足KVL。(3) 对于节点4,取流进节点的电流方向为正得: 故满足KCL(4) 对于节点7,取流进节点的电流方向为正得: 故满足KCL 理论计算值用同样的方式计算也可得:(1)(2)(3)(4)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同样满足基尔霍夫定律。2、 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验证。与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同一电路图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计算值与实测值相等。4、 实验感想本次实验借助Multisim10.0软件完成,通过这次实验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了基尔霍夫定律,电阻的串并联知识。同时也掌握了一种新的软件。由于对新软

3、件的不熟悉也犯了许多错误,需要多加了解。实验二 叠加定理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学习使用受控源;进一步学习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等变量。二、实验原理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独立源(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流源)和一个受控源,分别测量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的响应,并测量所有独立源一起作用时的响应,验证叠加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3、 实验数据分析1、电流源单独作用,电路如下图所示:由(1)、(2)、(3)、(4)式可解得:2、电压源单独作用,电路如下图所示:由(1)、(2)、(3)、(4)式可解得:3、 电压源与电流源同时作用,电路如下图所示:实测

4、值:根据叠加定理应有:0.444A-0.267A=0.177A,在误差允许范围内0.177A0.178A理论计算值:根据叠加定理应有:,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相等。四、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更加熟悉了Multisim10.0软件,熟练掌握了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基本掌握了受控源的使用方法。由于对受控源的不熟悉导致实验过程中频繁出错,以后需要多次使用受控源加深理解。 实验三 等效电源定理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戴维南、诺顿定理的理解;学习使用受控源。二、实验原理 自己设计一个有源二端网络,要求至少含有一个独立源和一个受控源,通过仪表测量其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将其用戴维南或诺顿等效

5、电路代替,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实验过程应包括四个电路:1)自己设计的有源二端网络电路,接负载RL,测量RL上的电流或电压;2)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测量电路;3)有源二端网络短路电流测量电路;4)原有源二端网络的戴维南(或诺顿)等效电路,接(1)中的负载RL,测量RL上的电压或电流。三、实验数据分析1、有源二端网络电路,接负载RL,测量RL上的电流电压2、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测量电路断开电阻,另原两端的电压为,则:联立(1)、(2)、(3)式解得对照上图可知,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相等。3、有源二端网络短路电流测量电路联立(1)、(2)、(3)式解得1.25A对照上图可知,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相等。

6、4、 原有源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戴维南等效电阻由欧姆定律得:结论:由图一和图四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原电路与戴维南等效电路上的电压和电流相等。4、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是我掌握了如何利用Multisim10软件测量和验证戴维南等效电路,同时也加深了我对等效电源原理的了解。 实验四 一阶RC电路特性的EWB仿真1、 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示波器。(2)通过模拟仪器测试RC电路的充放电特性, 观察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与电流的变化规律。二、实验原理RC电路充放电如实验图所示。实验图RC电路充放电电容具有充放电功能,充放电时间与电路时间常数有关。3、 实验数据分析1、由上图读得:放电时间、充电

7、时间2、由上图读得:放电时间、充电时间3、由上图读得:放电时间、充电时间 由以上三组数据可以得出,同一RC电路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大致相等,大约为5左右。4、 实验感想通过这次实验第一次接触并学习使用了示波器的模拟方法,了解了电容的充放电时间与的关系。由于对示波器的不熟悉,在实验过程中也走了不少弯路。坚持就是胜利! 实验五 交流电路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交流电路中幅值、有效值、相位的理解;学习使用交流信号源和仿真仪表测量交流电压、电流,学习使用示波器。二、实验原理 (1)电路如下图所示,改变RLC的数值,用电压表测量各元件上的电压,电源电压和各元件上电压值满足什么关系.(2)改变RLC的数值,

8、用电流表测量各元件上的电流,电源电流和各元件上电流值满足什么关系.(3)用示波器测量电阻R的电压、电流相位差。 (提示:此图示波器A通道测量的是电源两端电压,B通道测量的是10ohm两端电压,B通道测量值除以10即为回路电流。而两个电阻数值相差较大,A通道可近似看成测量R两端的电压。)(4)用示波器测量电容C的电压、电流相位差。(提示:电容阻抗Zc与电阻阻抗ZR相差较大,因此A通道测量值可近似等于电容两端电压;B通道测量值是电容电流的10倍。)提示:用示波器测两通道波形:示波器读数如图所示,则两波形相位差近似为(因f=1000hz,则T=10-3s);(5)用示波器测量电感L的电压、电流相位差

9、。三、实验数据分析1.改变RCL验证电源电压与各元件上电压的关系(注:查看数据请放大)以电源电压相位角为参考(已知电阻电压与电流无相位差,电感电压超前电流90度,电容电压滞后电流90度)结论:以上四个电路用同样的方法均可得出KVL在交流电路中依然成立,用相量形式计算出的电压源电压的有效值近似相等于理论值。2.改变RCL验证电源电流与各元件上电压流的关系(注:查看数据请放大)以电流源两端电压相位角为参考(已知电阻电压与电流无相位差,电感电压超前电流90度,电容电压滞后电流90度)结论:以上四个电路用同样的方法均可计算出KCL在交流电路中依然成立,用相量形式计算出的电压源电流的有效值近似相等于理论

10、值3.求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注:查看数据请放大)由上图可以看出:电阻的电压与电流相位差(纯电阻电路中不存在感抗和容抗,故电压与电流不存在相位差)4.求电容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注:查看数据请放大)由上图可以看出:(由于电容的电压滞后电流,故电容的电压与电流存在相位差,近似为90度)5.求电感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由上图可以看出:(由于电感的电流滞后电压,故电感的电压与电流存在相位差,约为90度)4、 实验感想 本次实验我了解了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幅值、有效值的关系,以及相位差的概念。学会了使用交流电表、用示波器测元件的电流电压以及相位差。经过前几次实验我已经基本熟练掌握

11、了Electronics Workbench的使用方法,同时也学会了用示波器测电流的小技巧。实验六交流电路中KVL、KCL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交流电路中相量计算的理解。二、实验原理 (1)下图电路,用示波器测量各电压的幅值和相位,理论计算验证KVL。(2) 下图电路,用示波器测量各电流的幅值和与相位,理论计算验证KCL。三、实验数据分析1.计算并验证交流电路的KVL(以交流电压源为参考方向)(1)示波器测电容两端的电压,。故,(2)示波器测电感两端的电压,。故,(3),。故,由以上三组数据可得:可以看出所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KVL在交流电路中依然成立。2、计算并验证交流电路的KCL(以交流电流源两端电压为参考方向)(1)示波器测电阻电流设参考电流的幅值相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