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导学案_第1页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导学案_第2页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导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永康市明珠学校高一地理导学案 编制:舒国荣、钟细厚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学习要求】1.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2.生物进化对地理环境的改造和环境变迁对地球生物的生存威胁。3.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预习案】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1)生命出现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_演化过程。(2)生命出现后,_进化即_演化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时期灭绝物种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_动物种类灭绝;原始鱼类和古老的_全部灭绝;_植物明显衰

2、退中生代末期_全部灭绝;海洋中50%以上的_动物种类灭绝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因素的特点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_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能够_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能力。2产业革命以来,人类使地理环境产生显著变化原因:对11 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程度: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行为:大量燃烧化石燃料、12 等结果:13 、臭氧层破坏等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已经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表现有利通过14_和15_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社会不利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启示尊重和顺应16_,防止过度的开发活

3、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17_的关系【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完成P67活动【合作探究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读右图,分析图中(1)(2)(3)(4)(5)所表示的内容。(1)_。(2)_。(3)_。(4)_。(5)_。【合作探究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过去咸海渔产丰富,沿岸数百万居民受益。而今,它的面积缩小了40%,周边寸草不长,成了盐碱化严重的不毛之地。25年前,咸海的渔港穆伊纳克有近万人从事渔业,而今它变成了一个远离咸海千米的内陆小城。渔村乌切塞,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近千户居民;现已不到200户,村庄被沙丘包围了。咸海一带的气候也越

4、来越恶劣,冬冷夏热更为明显了。一年到头狂风不止,滩地盐粒飞舞,对人体健康和农田危害极大,患食道癌、呼吸道疾病、眼病的人数猛增。咸海蒙受灾害的根源在哪里呢?几千年来,是阿姆河和锡尔河给了它生命。后来两河沿岸居民为发展棉花生产,挖水渠、修堤坝,不断扩大灌溉面积,结果棉花产量翻了番,咸海的生态环境却被打破了。两河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补偿不了自然蒸发的湖水,逐年下降,干涸面积日益扩大。(1)材料反映了目前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2)咸海的厄运告诉人们的一个道理是 。【达标检测】1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孕育于( )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海洋2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所处的地质年代是

5、( )A.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 B.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3.气候研究表明,近若干年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太阳辐射呈愈来愈强的趋势全球人口日益增多,工业和交通日趋发达,工矿企业、家庭炉灶、各种机动车辆所排放的废热直接使全球气温升高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各种制冷家电将热量排入大气中( )A. B. C. D.4.能够促进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的是( )A无机物 B人类活动 C绿色植物 D动物5出现人类的地质年代是( )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代6恐龙灭绝于( ) A新生代 B中生

6、代 C古生代 D元古代7下列关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 B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C人类大规模燃烧化石燃料,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D产业革命后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大于产业革命前8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灌溉、排水不合理,会导致农田( ) A遭受水蚀 B沙漠化 C盐渍化 D受到污染9.下列各选项是人类改造自然活动中产生的影响,请将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表空格中。A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开采矿产资源,把资源转化成产品C大量排放的废弃物导致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水体污染D灌溉

7、不当引起土壤盐碱化 E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水源污染F开采矿产引起地面塌陷、泥石流频发G水利建设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生态建设改造荒漠环境人类活动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农业活动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增加农业产出;修筑梯田,平整土地;挖低填高,建立新颖的“基塘生态系统”混合农业生产模式工业活动工程建设道路、水利工程和城市建设会破坏生态环境,改变下垫面状况【我的收获】答案【预习案】 化学有机生物无脊椎两栖类蕨类 恐龙无脊椎改造有意识自然资源砍伐森林全球气候变暖社会发展科技进步 自然规律环境生态保护【合作探究二】(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大气污染(4)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5)垃圾、污水、噪声、汽车尾气、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合作探究三】(1)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有时产生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2)发展生产、改造自然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必须妥善安排好人们生产、生活【达标检测】1-8.DCCC ABBC ( 1-9.DDCCC ABBC ) 9.见下表:人类活动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农业活动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增加农业产出;修筑梯田,平整土地;挖低填高,建立新颖的“基塘生态系统”混合农业生产模式A、D、E工业活动BC、F工程建设G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