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_第1页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_第2页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_第3页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_第4页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26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 【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出示简易天平,将天平、砝码摆在讲台上,这是一台天平,它是用来称物品的重量的

2、。怎样用它来称物品的重量呢?在天平的左边盘内放置所称的物品,右边盘内放置砝码。当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砝码上所标的重量就是所称物品的重量。 师:同学们,大屏幕上是什么呢?(天平),你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吗?(称东西的) (2)师演示如何用天平称物品。 师: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天平来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观察一:出示课件:天平平衡,左边两个鸡蛋(每个鸡蛋50克),右边100克砝码 师:请同学们观察天平怎么样了呢?(生1:对称了。生2:平衡了。) 师:平衡了说明了什么了呢?(生:两边的物体一样重) 师:你能否用数学式子来表示这种现象呢? 生:50克+50克=

3、100克(师把准备好的式子纸条贴到黑板上) 师:很好,你能否给这样的式子起个名字呢?你想到了什么?(生:等式)师同时板书。 观察二:出示课件:天平两侧不平衡(右边食盐90克,左边魔方70克)学生观察。 师:这种现象怎样用式子来表示呢?(生:90克>70克)师同时把式子纸条帖到黑板上。 师:现在老师想把轻的那边放上x克牙签,你想会怎样?(可能两边相等;可能左边重;可能右边重) 师:哦,三种可能都有(课件展示三种情况的天平),你能把他们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吗?(70+x =90,70+x>90,70+x<90)同时把式子帖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你们观察这三个式子

4、和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吗?(都含有未知数)同时师板书。 观察三:出示课件:天平左边是350克果汁,右边是100克砝码。 师:哪边重?(左边)。课件展示:左边喝掉一部分果汁,天平平衡 师:现在你能用数学式子来表示这种现象吗?(350克-x克=100克)。你能说一说减掉的x克是怎么想的吗? 师:除了用x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y )。如果用y应如何表示呢?(350克- y克=100克)同时师把式子帖到黑板上。 观察四:出示课件:3个篮球(每个x元)共186元你能用这种式子来表示这种现象吗?(3x=186)还可以怎样表示呢?(186÷x=3)师同时把式子帖到黑板上

5、。 师:好,同学们。前面我们经过仔细的观察得到这些式子,现在能不能按一个标准把它们分类呢?(好) (3)问:那么,使天平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天平的指针指在什么地方才能说明天平是平衡的?(指针必须指在刻度线的中央。) (4)教师强调说明:天平两边放上重量相等的物品时,天平就平衡。反过来说,天平保持着平衡,就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品重量相等。 引出课题并板书:认识方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学生自主尝试解决。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式子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经过讨论,把他们进行分类,好不好

6、?(好) 2、分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一名同学上前汇报分类的理由) 3、师生共同整合。 师:刚才同学们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现在把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再进行分类,应如何分? 小组汇报结果。(按等式和不等式分类)师:现在我们来看,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点?(都含有未知数,都是等式) 师: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什么呢?(方程)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方程的意义。(师揭示课题,同时板书课题) 生用不同的形式理解记忆方程的意义 师:你会举几个方程的例子吗?(多生说) 师:你能举一个有创意的例子吗?(3a+5=30) 师:刚才这些同学说的都是方程,你知道为什么吗?(再让同学说方程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

7、化提高 师: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方程的意义,同学们也举出了很多方程。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请同学们帮我判断一下。 出示练习 一、判断小组讨论:哪些是方程,那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4+3x=10 .(  )    6+2x.(   ) 7-x>3.(   )       17-8=9 (   ) 8x=0.(   ) 

8、;    18÷y=2(   ) 3x+2x=15(   )    4×80=2x-60.(    )   二、下面的说法对吗? 1、方程一定是等式。.(       ) 2、等式也一定是方程。.(     ) 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 三、小小设计师 师:你能

9、否用图示来表示方程和等式的关系?试一试。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习到了什么?你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186÷x=3        50+50=100       350-y=100        70<90,        含有未

10、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70+x<90         70+ x>90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P6465及练习十四第4、5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过程与方法: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发生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

1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观察、归纳、合作学习新知。教学准备:天平、茶壶、茶杯、墨水、铅笔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上节课咱们认识了天平,知道天平的两边重量完全相同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并利用天平学会了等式和方程的含义:等号两边完全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2同学们,你们做过天平游戏吗?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等式的性质。(板书课题:等式的性质)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1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自主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把茶壶,右边放了两个茶杯,天平保持平衡;这说明一个茶壶的重量与2个茶杯的

12、重量相等。引导学生小结:1个茶壶的重量=2个茶杯的重量。追问: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n克,1个茶杯的重量是b克,能用式子表示吗?让学生尝试写出:a=2b(师板书)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可能会猜测出天平仍然平衡。再追问: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加上的重量一样多。教师先进行实际操作天平验证,让学生观察。再演示这一过程,并明确:两边仍然相等。小结:实验证明1个茶壶+1个茶杯的质量3个茶杯的质量。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这个式子:a+b=2b+b(师板书)提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同样的一把茶壶呢?学生回

13、答后,教师演示,并让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a+2b=2b+2b  a+a=2b+a2出示教材第64页图2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是什么样的?(平衡)追问:如果用a表示一个花盆的重量,用b表示一个花瓶的重量,怎样用等式来表示这幅图呢?生尝试写出:a+b=4b再问:如果把两边都拿掉1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先让学生猜一猜,再演示。学生回答:平衡。让学生尝试用等式表示:a+b-b=4b-b从图上你能知道什么?(出示教材第64页图2第二个天平图)(1个花盆和3个花瓶同样重。)3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小结:平衡的天平两边加上同样的物品,天平还保持平衡。平衡的天平两

14、边减去同样的物品,天平还保持平衡。天平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量,天平仍然平衡。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你的发现吗?引导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4引导学生通过假设具体的数进行比较验证。如:假设一个花瓶1千克,那么4个花瓶共4千克;一个花盆3千克,再加一个花瓶也是4千克。把两边同时减去一个花瓶也就是减去1千克,那么两边都剩下3千克。5猜猜:除了这样的变化,天平仍保持平衡外,还可以怎么做能使天平保持平衡?让学生猜测。这里对学生可能有些难度,有些学生的猜测脱离不了等式的性质1。如:学生猜测天平的两边同时放2个、3个杯子;同时减去一把茶壶等。这时教师一定要及时

15、强调:这都是把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并提示学生如果把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O除外),会怎么样呢?6出示教材第65页图1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明。(一瓶墨水的重量一盒铅笔盒的重量)引导学生用a表示墨水的重量,用6表示铅笔盒的重量,写出等式:a=b。猜一猜:左边墨水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2倍,右边铅笔盒的数量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天平还保持平衡吗?学生猜测后,教师进行实际天平操作,验证学生的猜测。多媒体演示变化过程,并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2a=2b。如果把天平的两边物品的数量分别扩大到原来的3倍、4倍呢?(仍然保持平衡)7出示教材第65页图2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明

16、知道了什么。(2个排球的质量6个皮球的质量)引导学生用a表示排球的重量,用6表示皮球的重量,写出等式:2a=6b。质疑:如果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各去掉一份,天平还能平衡吗?学生猜测:平衡。教师演示,并引导学生用等式a=3b表示。8通过刚才的试验,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扩大到原来的相同倍数,天平仍然平衡。平衡的天平两边的物品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天平仍然平衡。你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等式的这个性质吗?归纳小结: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9为什么等式两边不能除以O?学生交流,汇报:O不能做除数。三、巩固拓展利用等式的性质填空1如果2x -5

17、=9,那么2x =9(  )      2如果5=10x ,那么5x -(   )=103如果3x =7,那么6x =(  )           4如果5x =15,那么x =(  )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自主完成填空。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等式的性质)作业: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4、5题。板书设计:      &#

18、160;               等式的性质a2b        a+b=2b+b         a=b    2a=2ba+b=4b     a+b-b4b-b        2a=6b  a=3b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19、。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O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课题:   简易方程-解方程(1)    教学内容:教材P6768例1、例2、例3及练习十五第1、2、7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过程与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理解形如a±x =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教学方法:创设情

20、境;观察、猜想、验证.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咱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出示一个盒子,让学生猜一猜里面可能有几个球呢?(学生思考后会说,可以是任意数。)教师继续通过多媒体补充条件,并出示教材第67页例1情境图。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看图回答:盒子里的球和外面的3个球,一共是9个。并用等式表示:x +3=9(教师板书)二、互动新授1.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思考用等式的性质来求出x 的值。学生思考、交流,并尝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2.教师通过天平帮助学生理解。出示教材第67页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长方体盒子代表未知的x 个球,每个小正方体代

21、表一个球。则天平左边是x +3个球,右边是9个球,天平平衡,也就是列式:x +3=9。观察:把左边拿掉3个球,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要怎么办?(右边也要拿掉3个球。)追问:怎样用算式表示?学生交流,汇报:x +3-3=9-3                                          x =6质疑:

22、为什么两边都要减3呢?你是根据什么来求的?(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你们的想法对吗?出示第3个天平图,证实学生的想法是对的。3.师小结:刚才我们计算出的x =6,这就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就是说,x =6就是方程x +3=9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板书:方程的解  解方程)4.引导:谁来说一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学生自主看课本学习,可能会初步知道,求出的x 的值是方程的解;求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师引导学生小结:“方程的解”中的“解”的意思,是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值;

23、而“解方程”中的“解”的意思,是指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5.验算:x =6是不是正确答案呢?我们怎么来检验一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的回答小结:可以把x =6的值代入方程的左边算一算,看看是不是等于方程的右边。即:方程左边=x +3            =6+3            =9            

24、=方程右边让学生尝试验算,并注意指导书写。6.出示教材第68页例2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理解图意并用等式表示出来:3x =18引导学生:通过刚才解方程的经验尝试解决这个题。学生自主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汇报解题过程: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3,解得x =6。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3x =18                      3x ÷3=18÷3         

25、0;               x =6质疑:你是根据什么来解答的?引导小结: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O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让学生尝试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7.出示教材第68页例3,并让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根据等式的性质,只要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相等的数或式子,左右两边仍然相等,那么我们可以同时加上“x ”。通过计算让学生发现,等号左边只剩下“20”,而右边是“9+x ”。继续引导学生思考:20和9+x 相等,可以把它们的位置交换,继续解题。学生继续完成答题,汇报

26、。根据汇报板书:20-x =9                 请学生自主尝试检验:方程左边=20-x 20-x +x =9+x                                        

27、  =20-1120=9+x                                             =9   9+x =20               

28、;                             =方程右边9+x -9=20-9     x =ll8.讨论: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自主说一说,再汇报。小结: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解方程时要先写“解”,等号要对齐,解出结果后要检验。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1、2题。2.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自主计算解答,并集体

29、订正答案。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1.解方程时是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3.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作业:教材第7071页练习十五第1、2、7题。板书设计:解方程(1)例1:                          例2:           

30、0;例3:x -3=9    方程左边=x +3        3x =18           20 - x =9x +3-3=9-3          =6+3      3x ÷3=18÷3      20- x + x =9+x     x =6

31、60;           =9             x=6                  20=9+x                     =方程右边   

32、                        9+x =20            所以,x =6是方程的解                       9+x -9=20-9  

33、0;                                                       x =ll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课题:    第五单元:

34、简易方程-解方程(2) 教学内容:教材P69例4、例5及练习十五第6、8、9、1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x ±b=c与a(x ±b)=c类型的方程。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教学难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习题:解下面方程:4x =8.6    4

35、8.34-x =4.5学生自主解答练习,并说一说是怎么做的。并在订正的过程中,规范书写。2.引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方程。学生列出方程3x +4=40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一盒铅笔盒有x 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 支铅笔。)在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引导学生说出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4支铅笔看作一部分。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学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识如何解。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

36、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提问: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学生会说: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师小结:在这里,我们也是先把3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3x )让学生尝试继续解答,订正。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3x +4=40解: 3x =40-4     3x =36  (先把3x 看成一个整体)   3x 

37、7;3=36÷3      x =12让学生同桌之间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3.出示教材第69页例5:解方程2(x -16)=8。先让学生说一说方程左边的运算顺序:先算x -16,再乘2,积是8。思考:你能把它转换成你会解的方程吗?让学生尝试解方程,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然后集体订正,学生可能会有两种做法:(1)利用例4的方法来解。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重点说一说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先把x -16看作一个整体。)板书计算过程:2(x -16)=8解:2(x -16)÷2=8÷2(把x -16看作一个整体) 

38、        x -16=4       x -16+16=4+16             x =20(2)用运算定律来解。引导学生观察方程,有些学生会看出这个方程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方程来解。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计算过程:    2(x -16)=8解:  2x -32=8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9、2x -32+32=8+32  (把2x 看作一个整体)         2x =40       2x ÷2=40÷2          x =204.让学生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先说一说如何检验,再自主检验。(可以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中计算,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1题。2.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先让学生自主解方程,再集体订正。3.完成

40、教材第71页“练习十五”第8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方程解答。特别是第一幅图,要提醒学生天平两边的砝码不一样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1.在解较复杂的方程时,可以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来解。2.在解方程时,可以运用运算定律来解。作业:教材第7172页练习十五第6、9、13题。板书设计:解方程例4:3x +4=40解:  3x =40-4  (先把3x 看成一个整体)      3x =36    3x ÷3=36÷3   

41、;    x =12例5:2(x -16)=8  (把x -16看作一个整体)方法1:                   方法2:解:2(x -16)÷2=8÷2           解:2x -32=8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x -

42、16=4                x -32+32=8+32 (把2x 看作一个整体)x -16+16=4+16                  2x =40             x =20           

43、60;      2x ÷2=40÷2X =20        解方程练习一、    填空。(12分)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周长是(     ),面积是(       )。2、一个商店运来自行车300辆,总价是a元,单价是(    )元。3、已知x÷2=8,那么2x=(    

44、0;    )。4、当x=10时,3x+(      )=47。5、张师傅a小时教工了m零件,加工一个零件需要要(    )天。6、甲数比乙数大6,乙数是m,甲数是(          )。7、解方程x+8=16的第一步x=16-8的根据是(             &

45、#160; )8、王老师买20千克花生油,吃了a天,还剩b千克,平均每天吃了(          )千克。9、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10、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用b表示,高用h表示,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表示为s=( 

46、0;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错误的划“×”)(16分)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2、比x的2倍多7的数可以表示为2x+7。&#

47、160;       (     )3、当a=2时,  与2a相等。                  (     )4、当a与b的和是15时,15-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