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_05EO灭菌确认方法与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YZ_05EO灭菌确认方法与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惠康 医 疗 器械 文件名称 环氧乙烷火菌验证方案及报告 文件编号/版 本 YZ-05 A/0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目 录 安装确认IQ . . 操作运行确认 QQ . 性能确认PQ. 确认结论 . . 微生物性能确认 PQ . . 附录 . . 1.0 根据 ISO11135-1 : 2007 和 ISO11135-2 : 2008(GB18279-2000)的要求,对医疗器械环氧乙 烷灭菌过程开发、进行有效性确认和常规控制,以保证满足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无菌要求。 1.1确认小组成员及职责 姓名 职 务 职责 红霞 组长 负责确认过程的审核。 向和平 组员 负责计量

2、器具、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验证工 作。 邹大兴 组员 负责设备的操作、验证任务的执行。 孔维勇 组员 负责确认前准备、设备的验收。 章晗灯 组员 负责过程检验、产品的确认、文件的编制、材 料的验收、数据的收集和确认结果的分析。 1.2产品的分析 公司已经注册的产品一次性使用手术帽、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包、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敷料产包、一次性使 用无菌可冲洗尿道式导尿包、一次性使用无菌口罩以前委托其他企业进行灭菌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为正在注 册中的产品,因为我公司在 2011年11月底购置了 10个立方的ETO灭菌柜,再2012年1月18日-2月5日 之间进行产品的灭菌验证。3)灭菌器安装的车间距明

3、火至少有 30米 1.3本公司产品的包装规格如下: 产品名称 产品包装规格 产品外包装尺寸 备注 一次性使用手术帽 0.08 mm 56#34#38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包 0.06 m 56#33#52 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敷料产包 0.05 m 56#33#52 一次性使用无菌可冲洗尿道式 导尿包 0.05 m 56#37#49 一次性使用无菌口罩 0.06 mm 56#33#44 医用外科口罩 0.06 mm 56#33#44 由上图分析,产品包装材料一致,并且包装尺寸相仿,而且产品主要是医用高分子材料及辅料,因此我们选择一 次性使用无菌口罩作为我们验证的对象。 序号 1 2 口罩规格 系带

4、 松紧带 选择松紧带为研究对象进行验证。首先将 BI放置在产品中准备验证。 2.1安装确认IQ 1、 确认目的:确认灭菌随机文件的完整性 2、 确认要求:(1 )满足采购灭菌器必须具备的法规要求 (2 )满足合同或供应商提供的随机文件。 3、 确认依据:无菌医疗器械生产实施细则和供应商的随机文件 4、 确认项目:工商营业执照、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卫生许可证、使用说明书、灭 菌器系统图、灭菌器安装图、灭菌器维护指南、灭菌器常见故障与排除一览表、灭菌器安全操作规程、备品备件 一览表、管道标志一览表、产品合格证及主要配件合格证。 5、 确认方法:收集并核实灭菌器相关资料 1、

5、 确认目的:确认灭菌器的工作环境符合性 2、 确认要求:灭菌器安装环境要求 3、 确认依据:供应商提供的灭菌器安装环境要求 4、 确认项目: 1 )灭菌车间中应有防爆措施 3)灭菌器安装的车间距明火至少有 30米 2)灭菌车间应安装防爆排气扇 4)灭菌器安装的车间应离开办公区及其他的生产区和生活区 5) EO 钢瓶应有固定支撑,并存放于有防爆措施、通风阴凉的专用房间 6)车间空气中环氧乙烷的浓度w 2mg/m3 (厂家出厂产品保证) 5、确认方法: 1 5 条采用目视法,第 6 条不做检测 1、确认目的:确认计量器具有效性 2 、确认要求:计量器具应符合灭菌器的技术指标 3、 确认依据:灭菌器

6、技术文件和计量器具的检定规定 4 、确认项目: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湿度变送器、水箱电接点温度表、箱体电接点压力表、 TD-200 5、确认方法:有效期确认 1、确认目的:确认灭菌器安装位置符合性 2 、确认要求:安装位置符合安装图的要求 3 、确认依据:设备安装图 4、 确认项目:箱体安装位置、箱体安装水平、箱体周围无障碍、门与箱体装配、门的活动无障碍、管道安装平 直、管道标识准确、清晰 5、 确认方法:观察 1、确认目的:确认灭菌器各系统安装的符合性 2 、确认要求:各系统安装符合准确性的要求 3 、确认依据:设备安装图及相关技术资料 4 、确认项目:控制系统、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供气系

7、统、加 EO 系统、加湿系统、废气处理系统、管道标识 5、确认方法:观察 1、确认目的:确认电器控制系统安装的准确性 2 、确认要求:符合电器控制系统设计技术指标的要求 3 、确认依据:设备安装图及相关技术资料 4 、确认项目:控制系统、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供气系统、加 EO 系统、加湿系统、废气处理系统、管道标识 5、确认方法:观察 1、确认目的:确认计算机系统安装准确性 2 、确认要求:各部件接口连接正确、可靠 3、 确认依据:灭菌器技术文件 4、 确认项目: UPS 、工控机、显示器、打印机、数据采集箱(若有) 5、确认方法:启动计算机逐项检查 2.2 操作(运行)确认 OQ 1、确认目

8、的:确认电器控制系统控制有效性 2、确认要求:实际偏差符合允许偏差的要求 3、确认依据:灭菌器技术文件 4、确认项目:水箱温度上下限控制、灭菌压力控制 5、确认方法:启动运行、校对设计参数与实际参数的一致性 1、确认目的:确认报警系统有效性 2、确认要求:实际偏差符合允许偏差的要求 3、确认依据:灭菌器技术文件 4 、确认项目:灭菌室超高温报警、灭菌室超高压报警、气化器超高温报警、灭菌剂超低温报警、灭菌室超低湿 报警、水箱超高温报警 5、确认方法:启动运行、并校对设计参数与实际参数的一致性 1、确认目的:确认灭菌器正压泄露速率的符合性 2、确认要求:泄漏速率w 0.1Kpa/min 。 3 、

9、确认依据: GB18279-2000 4 、确认项目:灭菌器的正压泄露速率 5、确认方法:在灭菌器空载、密封、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加压至 +50Kpa 、保压 60min 观察。 1 、确认目的:确认灭菌器正压泄露速率的符合性 2、确认要求:泄漏速率w 0.1Kpa/min 3 、确认依据: GB18279-2000 4 、确认项目:灭菌器的负压泄露速率 5、确认方法:在灭菌器空载、密封、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抽真空至 -50Kpa 、保压 60min 观察。 1 、确认目的:确认灭菌器空载时真空速率的符合性。 2、 确认要求:预真空至 -15Kpa的时间w 6min 预真空至-50Kpa的时间w 30

10、min 3、 确认依据:灭菌器技术文件 4、 确认项目:真空速率 5、 确认方法:在灭菌器空载、密封、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抽真空观察 1 、确认目的:确认灭菌器加湿系统的有效性 2、确认要求:经加湿作用后,灭菌湿度应明显变化 3 、确认依据: GB18279-2000 4、确认项目:加湿器的加湿性能 5、确认方法: 在灭菌器空载、密封、温度恒定的条件下 ( 1)抽真空至 -30-50Kpa (2)将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压力加热至额定值,开始加湿 (3)观察湿度变化 1、确认目的:确认灭菌室箱壁温度均匀性是否符合要求 2、确认要求:最大温差三 3C 3 、确认依据: GB18279-2000 4 、确认

11、项目:灭菌室箱壁温度均匀性 5 、确认方法:在灭菌室空载的条件下,将规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按布点图放置于灭菌室的壁上;启动加热、循 环系统,在控制温度为 50 C时,观察各检测点的温度值。 2.2.8 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确认 1、 确认目的:确认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是否符合要求 2、 确认要求:最大温差三 3C 3 、确认依据: GB18279-2000 4 、确认项目:灭菌室空间温度均匀性 5、确认方法:在灭菌室空载的条件下,将规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按布点图放置于灭菌室的空间中;启动加热、 循环系统,在控制温度为 50 C时,观察各检测点的温度值。 2.3 性能确认 PQ 1、 确认目的:确认

12、灭菌室满载时温度均匀性是否符合要求。 2、 确认要求:最大温差w 10 C 3 、确认依据: GB18279-2000 4 、确认项目:灭菌室满载温度均匀性 5、确认方法:在灭菌室满载的条件下,将规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按布点图放置于灭菌室的空间中;启动加热、 循环系统,到达控制温度为时,观察各检测点的温度值。 1 、确认目的:确认灭菌工艺的有效性 2、确认要求:通过半周期法以及重复试验确定有效的灭菌工艺 3 、确认依据: GB18279-2000 4、确认项目:微生物性能确认以及物理性能确认 5、确认方法: (1)将已编号的规定数量的生物指示物放置产品中,按生物指示物布点图均匀的分布在负载中;

13、(2)根据初始的灭菌工艺,按半周期法进行灭菌;一般我们选择半周期为 4 和 5 小时。 (3)将灭菌后的生物指示物进行无菌培养,并记录检验结果; (4)找出有效灭菌的临界时间点;通过半周期找到有效灭菌的临界时间点为( 4 小时 )见生物指示物长菌时 间记录。 ( 5)至少再重复两次时间临界点, 也就是 4 小时的时间灭菌, 和 8 小时全周期无菌试验, 均应达到无菌的要求, 证明过程的可再现性;全周期进行两次实验。见生物指示物长菌时间记录。 ( 6)进行能让存活菌复的短周期试验,短周期实验我们选择 1 小时,证明复技术的可靠性;见生物指示物长菌 时间记录。 (7)确认有效的灭菌工艺。 第三章

14、确认结论 根据 GB18279-2000 的要求,采用上述的确认方案对灭菌柜进行确认,现将确认结果(确认数据见附件)证明 如下: 3.1 安装确认 经确认, 灭菌器及各个辅助部件 (真空系统、 循环系统、 加热系统、 压缩空气系统、 电器控制系统、 计算机系统) 均资料齐备、正确安装、系统完整。 3.2 操作确认 经确认,水箱温度设置为 _ C允许偏差为 _C,达到上限停止工作的温度为 _ C、达到下限开始工作的 温度为 _ C、实际偏差为 _ C,符合要求;灭菌压力下限设置为 _ Kpa、允许偏差为 _ Kpa,达到压 力值停止工作的压力为 _ Kpa、实际偏差为 _ Kpa,符合要求 经确

15、认,灭菌室超高温报警参数设置为 C、允许偏差为 C,运行数据为 C、实际偏差为 C, 符合要求;灭菌室超高压报警参数设置为 Kpa、允许偏差为 Kpa,运行数据为 Kpa、实际偏差为 Kpa,符合要求;气化器超高温报警参数设置为 C、允许偏差为 C,运行数据为 C、实际偏 差为 C,符合要求;灭菌剂超低温报警参数设置为 C、允许偏差为 C,运行数据为 C、实际 偏差为 C,符合要求;水箱超高温报警参数设置为 C、允许偏差为 C,运行数据为 C、实际 偏差为 C,符合要求;灭菌室超低湿报警参数设置为 %RH、允许偏差为 %RH,运行数据为 %RH 、实际偏差为 %RH ,符合要求; 经确认,正压

16、泄漏试验系在 +50Kpa条件下,保压60min时间,灭菌器压力变化最大值为 _ Kpa,符合泄漏速 率w 0.1Kpa/min的要求。 经确认,负压泄漏试验系在 -50Kpa条件下,保压60min时间,灭菌器压力变化最大值为 _ Kpa,符合泄漏速 率w 0.1Kpa/min的要求。 经确认,抽真空达到-15Kpa所用的时间为 _ min ;达到-50Kpa所用的时间为 _ min ;符合小于6min和小 于30min的要求。 经确认,灭菌器的初始湿度为 % RH,当加湿装置蒸气压力达到 Mpa时开始加湿,蒸气压力降到 经确认,在控制温度为 50 C时,灭菌器 个温度探测器记录的最高温度为

17、温差为 C符合最大温差w 3 C的要求。 经确认,在控制温度为 50 C时, 火菌器 个温度探测器记录的最高温度为 温差为 C符合最大温差w 3 C的要求。 3.3性能确认 经确认,在控制温度为 C时,灭菌器 个温度探测器记录的最高温度为 最大温差为 C符合最大温差w 10 C的要求。 经确认,有效地火菌丄艺为: 温度一 C 保温时间一 分钟 预真空一 Kpa 保压时间一 分钟 湿度一3085 % RH 加环氧乙烷气体量 mg/l ( Kg/m3 ) 火菌时间一 分钟 换气真空度一 Kpa 换气次数一 次 通风时间 分钟 综上所述,经 IQ、0Q、PQ 后, 确认结果和确认过程符合标准。 %

18、RH稳定,加湿有效。 Mpa时停止加湿,经 min均衡后,湿度达到 C,最低温度为 C,最低温度为 C,最低温度为 C, C, 最大 最大 C, 序号 灭菌器相关文件检查记录 灭菌器相关文件名称 检查结果 5 使用说明书 有 无 6 灭菌器系统图 有 无 7 灭菌器安装图 有 无 8 火菌器维护指南 有 无 9 火菌器常见故障与排除一览表 有 无 10 灭菌器安全操作规程 有 无 11 备品备件一览表 有 无 12 管道标志一览表 有 无 13 产品合格证及主要配件合格证 有 无 检查人: 复核人: 日期: 日期: 灭菌器安装环境检查记录 序号 确认项目 检查结果 1 灭菌车间中应有防爆措施

19、合格 口不合格 2 火困车间应安装防爆排气扇 合格 口不合格 3 火菌器安装的车间距明火至少有 30 m 合格 口不合格 4 火菌器安装的车间应离开办公区及其他的生产区和 生活区 合格 不合格 5 EO钢瓶应有固定支撑,并存放于有防爆措施、通 风阴凉的专用房间 合格 不合格 确认人: 日期:复核人: 日期: 计量器具资料检查记录 序号 名称 器具编号 规格型号 有效期 校验结果 1 双金属温度计 合格不合格 2 压力变送器 合格不合格 3 湿度变送器 合格不合格 4 工业热电阻 合格不合格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日期: 灭菌器安装位置符合性检查记录 序号 检杳项目 检查结果 1 箱体安装

20、位置 合格 口不合格 2 箱体安装水平 合格 不合格 3 箱体倾斜度 合格 口不合格 4 箱体周围无障碍 合格 口不合格 5 门与箱体装配 合格 口不合格 6 门的活动无障碍 合格 口不合格 7 管道安装平直、管道标识准确、清晰 合格 口不合格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日期: 灭菌器系统安装完整、准确性检查记录 序号 检杳项目 检查结果 1 控制系统准确性 合格 不合格 2 供电系统准确性 合格 不合格 3 供水系统准确性 合格 不合格 4 供气系统准确性 合格 不合格 5 加EO系统准确性 合格 不合格 6 加湿系统准确性 合格 不合格 7 废气处理系统准确性 :合格 不合格 8 管道标

21、识符合性准确性 合格 不合格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日期: 灭菌器电器控制系统安装检查记录 项目名称 技术指标符合性 安装准确性 安全性 标识准确性 检查结果 开关 是 口否 是 否 是 否 按键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传感器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仪表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动力器具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加热器件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加湿器件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安全接地 是 否 是 否 是否 是 否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日期: 灭菌器计算机系统安装检查记录 项目名称 安装符合性 启动运行 异常情况记录 主机 显示器 确认人: 复核人:

22、 UPS电源 打印机及连接 控制机箱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日期: 灭菌器报警系统确认记录 确认项目 参数设置 运行数据 允许偏差 实际偏差 灭困室超高温报警 C C 灭困室超高压报警 Kpa Kpa Kpa Kpa 火困室超低湿报警 %RH %RH %RH %RH 水箱超高温报警 C C C C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日期: 灭菌器正压泄漏速率确认记录 正压 保压开始时 间 保压开始压力 (kpa) 保压结束 时间 保压结束压力 (kpa) 压力变化值 (kpa) 泄漏速率 (kpa/mi n) +50Kpa 真空度 保压开始 时间 保压开始 压力(kpa) 保压结束 时间 保压

23、结束 压力(kpa) 压力变化 值(kpa) 泄漏速率 (kpa/mi n) -50Kpa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灭菌器真空速率确认记录 真空度 (相对压力)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达到真空度所用 时间(mi n) 真空速率 (Kpa/min) -15 Kpa -50 Kpa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日期: 灭菌器加湿系统验证记录 真空度 (kpa) 加湿 开始 加湿开始时 蒸汽压力 加湿开始时 火菌湿度 加湿 结束 加湿结束时 蒸汽压力 均衡 时间 最终灭 菌湿度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灭菌室负载的温度均匀性验证记录 温度传感 升温开始 升温开始时各点温 达到设定温度 达到设定

24、温度时各点 温度偏差(C) 编号 时间 度(C) 的时间 温度(C) 日期: 日期: 灭菌器负压泄漏速率确认记录 日期: 日期: 1 控制温度T0= C 最高温度 TH= C 最低温度TL= C 上偏差 TH=TH-TO= C 2 3 4 5 6 7 8 9 10 确认人: 复核人: 日期: 日期: 灭菌室空间的温度均匀性验证记录 温度传感 编号 升温开始 时间 升温开始时 各点的温度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达到设定温度 的时间 达到设定温度 时各点的温度 (C) 温度偏差 (C) 控制温度 T0= C 最

25、高温度 TH= C 最低温度 TL= C 上偏差TH =TH-TO = C 下偏差TL =T0-TL = C 验证人: 日期: 灭菌室负载的温度均匀性验证记录 温度传感 编号 升温开始 时间 升温开始时 各点的温度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达到设定温度 的时间 达到设定温度 时各点的温度 (C) 温度偏差 (C) 控制温度 T0= C 最高温度 TH= C 最低温度 TL= C 最大温差 T=TH-TL = C 验证人: 日期: 实验灭菌工艺确定 预处性理(若有) 产品批号: 预处理温度 C 预处理湿度 %R

26、H %RH 预处理时间 hr 灭 菌 火菌温度 C 保温时间 min 预真空 Kpa Kpa 保压时间 min 火菌湿度 %RH %RH 火菌剂注入量 Kg (浓度 mg/L) 火菌时间 hr 换压清洗压力 Kpa Kpa 清洗次数 次 对流清洗压力 Kpa Kpa 清洗次数 次 自然解析时间 操作人: 复核人: 确认有效的灭菌工艺 年 月 日 预处性理(若有) 预处理温度 C C 预处理湿度 %RH %RH 预处理时间 hr 灭 菌 火菌温度 C C 保温时间 min 预真空 Kpa Kpa 保压时间 min 火菌湿度 %RH RH 火菌剂注入量 Kg (浓度 mg/L) 火菌时间 半周期X

27、2 换压清洗压力 Kpa Kpa 清洗次数 次 对流清洗压力 Kpa Kpa 清洗次数 自然解析时间 操作人: 复核人: 生物指示剂检验记录 生物指示剂品名: 生物指示剂批号: 生产厂家: 检验日期 编号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对照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检验人: 复核人: 4.微生物性能验证 4.1产品装载 导尿包的包装按照 4中所述的规定,堆放模式见附一。 4.2传感器的分布 温度传感器使用贴触式温度探头,数量为 10个,分布模式见附二。 4.3生物指示剂的堆放 本次试验每次放置15片生物指示剂菌片且分别放置在产品正常包装封好,放置模式见附三,另外作 1个阳性对 照。

28、4.4灭菌参数的确定 根据负载产品的构造、包装形式、堆放模式和以往的灭菌经验,设定灭菌参数如下: 预热时间: 120min (预设温度 51 C), 火菌温度: 51 C 火菌湿度: 3085% 预真空: -10Kpa+1Kpa 保压时间 30mi n 灭菌器环氧乙烷浓度: 800mg/L 环氧乙烷加入量: 8kg 加药时间: 30mi n 清洗次数: 4次 通风时间 30mi n 4.6半周期法 1 )微生物性能合格性鉴定包括使用半周期法进行微生物挑战性能鉴定,此方法确定了生物指示剂生存的暴露于 环氧乙烷的最短时间。 2) 灭菌后,生物指示剂于置换后 2小时从装载中取出并进行 BI测试。 3

29、) 如果BI测试结果无菌生长,则灭菌时间定为半周期法时间的 2倍。5)对无菌生长的最短验证时间再重复验证 4次,如结果都显示无菌,则该时间即为最短验证时间,否则继续验 证下一验证时间。 4.7半周期法验证结果 见附录5 火菌时间 接收测试样品数 培养后无细菌生长的测试样品数 1小时 15 14 4小时 15 15 5小时 15 15 5小时 15 15 5小时 15 15 5小时 15 15 4.8全时循环 确认火菌过程参数控制围 预处理 预热温度 湿度控制 %RH 预热时间 hr 灭菌周期 火菌温度 51 T 1 C 预真空 -10 Kpa 1 KPa 火菌湿度 30 %RH85%RH 保

30、温 90 min 火菌剂注入量 8 0.2 Kg/10m3 火菌时间 10 hr 清洗真空度 -15Kpa 3 Kpa 清洗次数、时间 4 次 30 min 通 风 解析温度 20 C 通风时间 每次 _ 10 min 通风频率 间隔 20min 1次 解析时间 _ 7 天 火菌时间 接收测试样品数 培养后无细菌生长的测试样品数 10小时 15 15 5产品包装功能评价 循环结束后由本公司质检部对产品包装功能进行评价。目测结果显示产品包装和印刷完整。 6环氧乙烷残留量 按确认的灭菌参数灭菌后的产品,在温度 23 2C,湿度:40 70% RH,良好通风的条件下贮存, 每隔一时间间隔检测一次产品

31、中的环氧乙烷残留量 EO残留量测量方法:按照ISO10993-7的规定 结果ug/g 经过天数 样品编号 1天 2天 3天 4天 5天 6天 7天 1 1750 850 410 210 90 30 9 2 1670 780 360 170 70 25 8 结论为,经灭菌后的产品需在通风的室仓库中,室温条件下置换 7天以上方可达到要求。 因此经灭菌后的产品14天后可以放行。 7.结论 在本次验证中主要进行了微生物。 微生物合格标准为:阳性对照应显示有菌生长,其它均为阴 性。取样点生物指示剂检验结果显示,调整参数后所有取样点均达到标准。 以上结果表明,我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包在验证灭菌设备

32、和灭菌过程均符合要求。 我公司在验证的参数条件下,能保证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包达到灭菌要求。灭菌参数设定见 附录4 产品堆放示意图 附件2传感器分布 附图3环氧乙烷菌片放置位置示意图 附录4灭菌参数 参数项目 要求 火菌温度 51 2C 保温时间 90 min 预真空 -10 1 Kpa 保压时间 30 min 火菌湿度 30%RH85%RH 火菌剂注入量 8 0.2kg 火菌时间 600mi n 清洗真空度 -15kpa 1 kpa 清洗次数 4次 通风时间 30mi n 生物指示物检验记录 菌种: 批号: 供应商: 含芽抱量: 电极样品批号: EO用量: 灭菌温度: C 灭菌湿度: %

33、RH 1 火困日期: 火困时间: 培养时间: 检验日期 布点编号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阳性对照 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 检验人: 复核人: 日期: 日期: 附录6 生物指示物长菌时间记录 菌种: 供应商: 批号: 含菌量: E0用量: 灭菌温度: C 灭菌湿度: RH 火菌 序号 火菌 时间 生物 指示 物布 点数 量 培养时间(天)及长菌数 1 2 3 4 5 6 7 半周期为: 4 hr (半周期的验证) 记录人: 生物指示物长菌时间记录 菌种: 供应商: 批号: 含菌量: E0用量: 灭菌温度: C 灭菌湿度: RH 火菌 序号 火菌 时间 生物 指示 物布 点数 量 培养时间(天)及长菌数 1 2 3 4 5 6 7 半周期为: 4 hr (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