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活动单设计_第1页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活动单设计_第2页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活动单设计_第3页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活动单设计_第4页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活动单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燕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词,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美。【学习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词,能正确书写,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活动方案】活动一:按要求自学课文。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各组选取代表展示自学成果。 (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组朗读课文,看看哪组读得

2、正确、流利。活动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1.小组内自由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2.小组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3.思考: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4.句子中用“乌黑光亮、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活动三: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1.再读第一段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2.小组内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3.小组成员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4.注意到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应注意什么?【检测反馈】 背诵第一段。抄写生字

3、词燕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合作交流探究的方法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 。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1.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景色的生机勃勃。2.在观察景物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活动方案】活动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2.再读第二自然段。(1)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2)什么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4、3.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朗读第四句并回答下面问题。(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4.小组派代表展示学习效果。 5.小组成员用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看谁读得好。 活动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2.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4.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想一想、说一说。5.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6.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活

5、动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2.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3.“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4.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 5.小组派代表说说自己小组学习的体会。【检测反馈】 背诵全文,积累好词佳句古诗两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书写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2.朗读诗歌,背诵诗句。3.通过朗读理解诗意,积累诗句。 4.在理解中提高能力,在背诵中增加素养。【学习重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意境。【活动方案】活动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1).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

6、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2).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3).小组代表反馈学习成果,全班交流学习。活动二: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小组内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2.小组交流,相互点拨:(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3.展示

7、小组的成果全班交流学习。4.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小组内读,小组成员评议。(3)小组代表全班读,全班评议。【检测反馈】1.粗读下一首古诗春日2.背诵默写古诗。古诗两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认识书写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2.朗读诗歌,背诵诗句。3.通过朗读理解诗意,积累诗句。4.在理解中提高能力,在背诵中增加素养。【学习重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意境。【活动方案】活动一:温习旧知1.指名背诵咏柳。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活动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2.读诗,提醒读准“胜”“泗”

8、“滨”。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5.全班交流:解决疑难,共同进步。活动三: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2.小组学习,相互点拨:(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3.小组汇报,全班学习交流。4.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小组内读,小组评议。(3)全班展示,评选“朗读小明星”。5.感悟:试着说说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从中领悟到了什么?【检测反馈】1收集几首朱熹的诗读一读,背一背。2.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

9、一看,写一些你眼中的春天。荷花(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图文对照感受荷花的美 。 3.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学习重难点】图文对照感受荷花的美。【活动方案】活动一:荷花小知识。1.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2.简单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知道的荷花。活动二:观察荷花插图。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5.小组交流学习心得,并选举小组代表。6.小组代表全班交流,全班

10、相互学习交流。活动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自己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1)挨挨挤挤: (2)碧绿:(3)莲蓬: (4)翩翩起舞:(5)饱胀: (6)破裂:活动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我看荷花 我爱荷花 我变荷花1.小组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2.小组汇报展示成果。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检测反馈】 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找出荷花的特点。荷花(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感受荷花的美,加深对荷花美的感悟。  

11、3.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学习重难点】1.结合课文说说一“一大幅活的画”指的是什么。2.理解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活动方案】活动一:粗读课文1.分组读课文。 2.评议,全班指导。活动二:细读课文,深究文意。1.精读第1部分。(1)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4)质疑: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读读和自己说的比比。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 B.“才”

12、“全”“还”表示什么?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2.自读第3自然段。(1)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看作”是什么意思?(2)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3)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3.自学第4、5自然段。(1)默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2)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4.小

13、组交流并汇报学习成果,全班交流反馈。【检测反馈】学完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心中都会留下荷花美丽的样子吧。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学习,谈谈“我眼中的荷花”。珍珠泉【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了解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3.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品味优美词句 。 4.感受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了解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活动方案】活动一:读题质疑1.说一说泉水是怎样的,它与溪水、河水有什么区别。2.这个泉的名字加珍珠泉,大家又有怎样的疑问?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读准字音。2.用自己喜欢的

14、方式理解生词。 3.开火车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珍珠泉都写了什么内容。4.小组交流学习,选小组代表全班反馈。活动三:精读课文,感知珍珠泉的特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为什么叫珍珠泉?珍珠泉有哪些特点?2.再读课文,说说“我”对珍珠泉有怎样的感情。3.哪一句话更能表达“我”的这种感情?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4.小组讨论,归纳总结。5.全班展示,相互学习。活动四:拓展升华1.为珍珠泉设计一段导游词。2.小组交流,推荐写的好的同学作品,全班展示。【检测反馈】想一想家乡有哪些景物,该如何介绍。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

15、家乡的热爱。【学习重难点】讲清事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活动方案】活动一:说说我们家乡的美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一)、明确说与听的要求: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二)、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三)、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四)、评选出“家乡美最佳使者

16、”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向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检测反馈】一、选词填空。劲头 尽头1听说要举行跳长绳比赛,同学们( )十足。2在这条街道的( ),有一座小公园。原因 缘故1这件事情的( )是这样的。2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 )吧。二、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例:水是那么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1花儿是那么红,_ _。2水是那么清,_ _。 3草是那么密,_ 。4水泡是那么美,_ _。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把景物特点写清楚。2.运用所学到写作方法描写家乡景物。【学习重难点】运用所学到写作方法描写家乡景物【活动方案】活动一:激趣入题,习作练习

17、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1.阅读课文p15页“习作”内容。2.根据要求,进行习作练习。3.自主完成习作,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互评,完善习作。4.完成习作,小组展示,选出23篇比较有特色的习作进行全班展示。5.展示优秀习作,学习好的经验。6.根据展示情况,与别人的习作比较后,完善自己的习作。【检测反馈

18、】拓展创新下面的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择填空。反问 比喻 拟人 排比1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2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3难道是有许多快乐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儿吗?( )4水泡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语文园地一(第三课时)【学习目标】积累词汇【学习重难点】发现词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活动方案】活动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并汇报。 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 活动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