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设计_第1页
《环境监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设计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土壤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土壤质量标准要求测定的项目, 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水平, 并预测其发展变 化趋势。2、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调查分析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来源、范围、程度 (一般指突发和大量污染为主) 。3、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在进行污水、 污泥土地利用、 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处理过程中, 对残留的污染物进行定点 长期动态监测,既能充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又可防止土壤污染4、土壤背景值调查 通过分析测定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二、资料收集1、 自然环境 土壤类型、植被、区域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地利用、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水系、

2、地下水、地质、地形地貌、气象等。2、 社会环境工农业生产布局、 工业污染源种类及分布、 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途径和排放量、 农药和化 肥使用状况、污水灌溉及污泥施用状况、人口分布、地方病等。3、 历史情况三、监测项目 : 根据监测目的与相关标准背景值 : 测定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污染事故监测 : 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项目;土壤质量监测 : 影响自然生态、植物正常生长、人体健康项目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 :规定必测( 11 项)、选择必测、选择项目 - 考试时必须写出是根据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四、采样点的布设 : 不均匀性,多点布设布设原则1、合理划分采样单元, 监测面积较大, 需要划分若干个

3、采样单元,在不污染影响的地方选2、择对照采样单元,同单元的差别尽量缩小。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坚持哪里有污染在哪里 布点,优先布设污染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地方。3、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堆肥周边及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破坏处覆盖不同土壤类型:1、大气污染型:布点以污染源为中心,考虑当地风向、风速及污染强度等因素2、污灌型:水流的路径和距离、时间3、化肥、农药引起:特点是分布比较均匀广泛 对于污染较重布点较密土壤污染发生原因, 对于非污染区、 同类土壤中布设一或几个对照 采样单元采样点的布设 :全面,依污染情况和监测目的而定 (采样点的数量可以不写) 采样点布设 方法1、 对角线 布点

4、法:适用范围:面积小、地势平坦、污水灌溉。布点法 ; 田块的进水口向对角引一直线, 将对角线划为若干等分 (一般 3-5 等分),等分 点采样2、 梅花形 布点法:适用范围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中心点设 在两对角线相交处。采样点: 5-103、 棋盘式 布点法 : 适用范围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土壤较不均匀。采样点 10,也适合于固体废物污染,采样点20。4、 蛇形 布点法:面积较大、地形不平坦、土壤不均匀。布点法:布设采样点数目较多。5、 放射状 布点法,适合于大气污染型土壤。6、 网格 布点法:地形平缓。采样点:交叉点或方格中心布点,适用农药污染、背景值

5、五、监测方法 (包括预处理和分析测定两部分) 土壤样品的采集(一)土壤样品的类型、采样深度及采样量每个剖面采集 A B、C 三层土样。过渡层(AB BC) 般不采样。挖至地下水出露时止。现场记录实际采样深度,如 0 20、 50 65、 壤土层薄的地区, B 层发育不完整时,只采 A、 C 层样。干旱地区剖面发育不完整的土壤, 采集表层(020cm)、中土层(50cm)和底土层(100cm)附近的样品。在各层次典型中心 部位自下而上采样,切忌混淆层次、混合采样。注意采样深度和取样量一致3、采样 时间 与 频率 了解土壤污染状况: 随时采集掌握作物受污染状况: 依季节变化或作物收获期采集。 农

6、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一般土壤在农作物收获期采样监测,必测项目一年一次,其他项目每 3 5 年测一次。4、采样 注意事项( 1 )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或肥堆边;(2)将现场采样点的具体情况,如土壤剖面形态特征、采样深度等做详细记录;(3)现场填写两张标签,写上地点、土壤深度、日期、采样人姓名等,一张放入样品袋内, 一张扎在样品口袋上。(4)用于重金属项目分析的土样,尽量采用竹器采样,或将和金属采样器接触部分弃去。六、土壤样品加工与管理样品加工处理( 会考风干,要把加工程序写出来 )目的:除去非土部分,满足分析要求、利于保存、代表性测定不稳定的项目用新鲜土样(如游离挥发酚、 NH3

7、-N、 NO3 -N 、 Fe2+) 测定多数稳定项1、混合样品如果只是一般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土壤, 对于种植果林类农作物的耕地, 样分点采集的土样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样,往较大,需要用四分法弃取,最后留下2、剖面 样品:(污灌超过一年需采剖面样品)对种植一般农作物的耕地, 只需采集 0 20cm 耕作层 采集 060cm 耕作层土壤。将在一个采样单元内各采 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通常为12kg,装入样品袋。 同层混合, 1kg520 个。混合样量往当地下水位较高时,80100cm。在山地土目用风干土样。 程序是:风干 磨碎 过筛 混合 分装风干:在风干室将潮湿土样倒在白色搪瓷盘内或塑料膜上,摊成约

8、2cm 厚的薄层,用玻璃棒间断地压碎、翻动,使其均匀风干。在风干过程中,拣出碎石、沙砾及植物残体等杂质。土样管理1、严格制度保障2、土壤保存A. 般土壤样品需保存半年至一年。B. 避免日光、潮湿、高温和酸碱气体等的影响。C. 玻璃材质容器,聚乙烯塑料容器D. 低温保存:低于 4 C的冰箱存放,测定挥发性和不稳定组分的新鲜土样七.土壤样品的预处理和测定方法 (要写出定性与定量)预处理: 需要处理成液体状态和将欲测组分转变为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 以及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土壤样品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分解法和提取法; 前者用于元素的测定, 后者用于有机污 染物和不稳定组分的测定。1、 土壤样品

9、分解方法有:酸分解法(考试大题)、碱熔分解法(选择)、高压釜分解法(选 择)、微波炉分解法(选择)等。a .酸分解法: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HCI-HNO3-HF-HCIO4)分解土壤样品。作用:破坏、除去土壤中的有机物;溶解固体物质;将各种形态的金属变为同一 种可测态。b .碱熔分解法:高温熔融,熔剂有 Na2CO3 K2CO3 NaOH Na2O2 等。 特点:分解样品完全,不产生大量酸性蒸汽缺点:试剂用量大,引进污染物、重金属挥发损失c .高压釜密闭分解法:优点:低温(180C )密闭,用酸量少,易挥发元素损失小,可批量分解缺点:分解完全?试样量少(1.0g ),爆炸d .微波加热分解

10、:优点:热效率高、加速分解2、 土壤 样品提取 : 有机物、受热不稳定物、组分形态分析需要采用提取方法A. 有机 污染物:振荡提取、索氏提取B. 易溶无机污染物、有效态:酸或水浸取3、 净化和浓缩 净化:层析、蒸馏 浓缩:K D 浓缩、蒸发 氰化物、硫化物:蒸馏碱溶液吸收法土壤监测常用方法1 重量法:测土壤水分(样品在 105 C 烘干、称重、计算。)水分(分析基)%=(ml m2)/(m1 mO)x 100水分(烘干基)%= (ml m2)/(m2 mO)x 1002、玻璃电极法:PH 测定要点:称取通过 1 mm 孔径筛的土样 10 g 于烧杯中,加无二氧化碳 蒸馏水 25mL 轻轻摇动后

11、用电磁搅拌器搅拌1 min,使水和土充分混合均匀,放置30 min,测量上部浑浊液的 pH 值。影响因素:土粒的粗细;水、土比例。酸性土壤的水土比保持 5 : 11 : 1。碱性土壤水土比以 1 : 1 或 2.5 : 1 为宜,水土比增加,测得 pH 值偏高。风干土壤 潮湿土壤3、可溶性盐分 :用一定量的水从一定量土壤中经一定时间浸提出来的水溶性盐分。4、金属化合物 预处理方法和测量条件差异 铅、镉: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铜、锌、总铬、镍: 火焰原子吸收法 总汞、总砷定性: 原子外电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 即能量只能处于某些特定的值, 所以这些电子只能吸 收某些特定频率(或波长)的光波。定量:外标法定量,测峰面积或峰高。5、有机化合物测定A 六六六 和 滴滴涕 :气相色谱法提取:丙酮-石油醚硫酸净化处理 ECD 测定定性分析 :色谱峰进行两种物质异构体的;定量分析:峰高 ( 或峰面积 )B 苯并 (a) 芘的测定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适于苯并(a)芘含量5 卩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