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论文_第1页
钢铁冶金论文_第2页
钢铁冶金论文_第3页
钢铁冶金论文_第4页
钢铁冶金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科毕业论文论 文 题 目:钢铁中对脱磷反应的专 科 生 姓 名:蔡月亮学 科、专 业:冶金工程(高起专函授)学院(系、所):内蒙古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 冶金工程(高起专函授)班级09级冶金班 学号 姓名蔡月亮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钢铁中对脱磷反应的研究设计期限:自2009年 9 月 1 日 至2011年 5 月 20 日指导老师:庞峰淼 系 主 任: 2011年 4 月 27日 摘要主要研究近年来脱磷的方法,一些防止冷脆和回磷的措施,复吹转炉成渣过程对脱磷的影响,高磷铁水脱磷效率影响因素等。关键词:脱磷;炉渣碱度;速率;预熔脱磷剂;高磷

2、铁水Abstract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dephosphorization method, some of the phosphorus to prevent cold crisp and return measures, blowing converter process for dephosphorization slag into the impact of high phosphorus hot metal dephosphorization efficiency influencing factors.Keywords: dephosphorizati

3、on; slag basicity; rate; pre-melting dephosphorization agent; high phosphorus hot metal前言脱除钢液中有害杂质磷的物理化学过程。在高炉炼铁时,原料中的磷几乎全部还原到生铁中,随着铁矿石磷含量的不同,生铁中的磷可达0.11.0,特殊的可高达2.0以上。铁合金中同理也含有相当多磷。磷使钢材在低温下变脆,即产生“冷脆”现象。实验研究证明,磷在钢凝固过程中偏析聚集在晶界处,很少量的磷,例如0.01(100ppm)即可使钢呈现低温脆性。冶炼普通钢要求将磷降到0.0300.040,而低温用钢如寒冷地带钻井平台用钢、液化气

4、体储存和输送用钢等要求含磷低到0.0020.003(即2030ppm)。因此,脱磷是炼钢过程的主要任务之一。2转炉的脱磷2.1转炉脱磷的基本原理通常认为,磷在钢中是以Fe3P或Fe2P的形式存在,为方便起见,均用P表示。炼钢过程中的脱磷反应是在金属液与熔渣界面进行,首先是P被氧化成(P2O5),然后与(CaO)结合成稳定的磷酸钙,其反应式可表示为:2P+5(FeO)+4(CaO)=(4CaO·P2O5)+5Fe或 2P+5(FeO)+3(CaO)=(3CaO2·P2O5)+5Fe2.2影响脱磷的因素磷的氧化在钢渣界面进行,按炉渣分子理论的观点,反应式如下:2P+5(FeO)

5、=(P2O5)+5Fe-Q1(1)3(FeO)+(P2O5)=(3 FeO·P2O5)-Q(2)(3 FeO·P2O5)+4(CaO)= (4CaO·P2O5)+ 3(FeO)-Q(3)有式(1),(2),(3)可推导出(4):2P+5(FeO)+4(CaO)=(4CaO·P2O5)+5Fe-(4)式(4)表明,高碱度、高氧化性渣对脱磷有利,去磷是放热反应,故从热力学讲低温条件有利于去磷反应的进行。(1) 氧化性对炉渣去磷能力影响的理论分析由上式不难看出(FeO)在脱磷过程中起双重作用,一方面作为磷的氧化剂起氧化磷的作用;另一方面充当把(P2O5)结合成

6、(3 FeO·P2O5)的基础化合物的作用。可以认为渣中存在(FeO)是去磷的必要条件。由于(3 FeO·P2O5)在高于1470时不稳定的,因此只有当熔池内石灰熔化后生成稳定的化合物(4CaO·P2O5)才能达到去磷的目的。(2) 炉渣碱度对炉渣去磷能力的影响理论分析CaO具有较强的脱磷能力,(4CaO·P2O5)在炼钢温度下很稳定,因此,提高炉渣碱度可以提高脱磷的效率。但不能无止尽的提高炉渣的碱度,如果CaO加入过多,炉渣的熔点增大,CaO颗粒不能完全熔入炉渣,则导致炉渣的流动性减弱,黏度增强,从而影响脱磷反应在钢液与炉渣之间的界面进行而降低脱磷效果

7、。另外,炉渣碱度与氧化铁的活度也有关系,过高碱度减少氧化铁的活度,从而降低脱磷效果。(3) 温度对炉渣去磷能力影响的理论分析温度对去磷反应的影响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去磷反应是放热反应,高温不利于去磷,然而,熔池温度的提高,将加速石灰的熔化,提高熔渣碱度,从而提高磷在炉渣和钢水中的分配比;另一方面,高温能提高渣的流动性,能加强渣钢界面反应,提高去磷速度,所以过低的温度不利于去磷。总之脱磷的条件为:高碱度、高(FeO)含量(氧化性)、良好的流动性熔渣、充分的熔池搅动、适当的温度及大渣量。2.3冷脆现象磷是钢中有害杂质之一。含磷较多的钢,在室温或更低的温度下使用时,容易脆裂,称为“冷脆”。钢中含

8、碳越高,磷引起的脆性越严重。一般普通钢中规定含磷量不超过 0.045,优质钢要求含磷更少。生铁中的磷,主要来自铁矿石中的磷酸盐。氧化磷和氧化铁的热力学稳定性相近。在高炉的还原条件下,炉料中的磷几乎全部被还原并溶入铁水。如选矿不能除去磷的化合物,脱磷就只能在(高)炉外或碱性炼钢炉中进行。2.4回磷现象 所谓的回磷现象,就是磷从熔渣中又返回到钢液中。成品钢中磷含量高于终点钢中的磷含量也属于回磷现象。熔渣的碱度或氧化亚铁含量降低,或石灰划渣不好,或温度过高等,均会引起回磷现象。出钢过程中,由于脱氧合金加入不当,或出钢下渣,或合金中磷含量较高等因素,也有导致成品钢中磷高于终点钢P含量。由于脱氧,炉渣碱

9、度、(FeO)含量降低,钢包内有回磷现象,反应式如下: 2(FeO)+Si=(SiO2)+2Fe (FeO)+Mn=(MnO)+Fe 2(P2O5)+5Si=5(SiO2)+4P (P2O5)+5Mn=5(MnO)+2P 3(P2O5)+10Al=5(Al2O3)+6P通常采用避免钢水回磷措施:挡渣出钢,尽量避免下渣;适当提高脱氧前碱度;出钢后向钢包渣面加一定量石灰,增加炉渣碱度;尽可能采取钢包脱氧,而不采取炉内脱氧;加入钢包改质剂。2.5 还原脱磷还原条件下进行脱磷近年来也很受关注,要实现还原脱磷,必须加入比铝更强的脱氧剂,使钢液达到深度还原。通常加入Ca,Ba或CaC2等强还原剂。还原脱磷

10、反应:3Ca+2P=3(Ca2+)+2(P3-)3Ba+2P=3(Ba2+)+2(P3-)3CaC2(s)+2P=3(Ca2+)+2(P3-)+6C还原脱磷加入强还原剂的同时,还需加入CaF2,CaO等熔剂造渣。还原脱磷一般是在金属不宜用氧化脱磷的情况下使用,如含铬高的不锈钢,采用氧化脱磷会引起铬的大量氧化。还原脱磷后的渣应立即去除,否则渣中P3-又会被重新氧化成PO43-而造成回磷。【1】2.6脱磷反应的速率脱磷是渣一钢界面反应,反应的进行包括3个环节:(1)钢液中磷和氧向渣钢界面传质;(2)在渣钢界面进行化学反应;(3)生成物在渣相内的传质。高温下脱磷的化学反应是极快的,传质是脱磷速率的限

11、制环节。对于渣相和金属相中的传质快慢比较,不同研究者所得结果各异。这可能因两相中的传质速率差别不大,所以测定有分歧。然而无论是哪个相中,增大传质速率的因素都是加强搅拌,增大界面流动速度,增大渣钢界面面积等。顶吹转炉中有大量金属液滴弥散于渣中,造成良好的脱磷动力学条件,许多人捕集液滴进行化学分析,发现液滴中磷含量比同一时刻的熔池含磷量低得多。可以认为,顶吹转炉的脱磷都是在液滴表面进行的。氧气底吹转炉,如果随同氧气喷入石灰粉,则石灰粉粒与生成的氧化铁可以形成低熔点的铁酸钙渣滴,造成良好的脱磷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使脱磷能提前到脱碳时进行,大约有5070的磷靠渣滴来脱除。所以说,加强冶炼过程的搅拌

12、造成液滴乳化,是提高脱磷速率的根本性措施。3 预熔脱磷剂进行铁水脱磷的实验3.1 w( CaO)/w(Fe2O3 ) 对预熔脱磷剂脱磷效果的影响根据脱磷的主要反应式( 式( 1) ) 可知, 脱磷剂中Fe2O3 在铁水中的溶解氧 O 能将铁水中的 P 氧化为P2O5 , 但P2O5 不稳定, 必须和碱性氧化物( CaO) 反应生成稳定的磷酸盐渣( 4CaO·P2 O5 或3CaO·P2 O5 ) , 才能使铁水中的磷脱除掉。通过实验欲找到一个能使铁水中磷含量降到最低的w( CaO)/w( Fe2O3 ) 比值, 以达到最佳的脱磷效果。 2 P+5(FeO)+4(CaO) =

13、4( CaO) + ( P2O5 ) + 5 Fe ( 1)为此, 在1350下固定w ( CaF2 ) 为10%不变,改变预熔脱磷剂中w( CaO)和w(Fe2 O3 )的比值进行脱磷实验, 脱磷剂加入量为铁水量的10%, 处理时间为10 min, 结果如图2 所示。可看出, 在w( CaO)/w( Fe2O3 )的值介于0. 5 1. 0 之间时, 随比值增大脱磷率逐渐上升, 当w ( CaO) 与w ( Fe2O3 )的比值为1. 0 左右时, 脱磷率最大, 为95. 22%, 这主要是由于w ( CaO) /w ( Fe2O3 ) 约为1 时, 使铁水中 P 与 O 充分结合生成的P2

14、O5 能被CaO 完全固定为4CaO·P2O5 或3CaO·P2 O5 , 实现较好的脱磷效果; 而在w ( CaO ) / w ( Fe2 O3 ) 介于1. 00125 之间时, 随比值增大脱磷率逐渐下降。图2 w(CaO) / w( Fe2O3 ) 对脱磷率的影响3.2 助熔剂含量对预熔脱磷剂脱磷效果的影响固定w( CaO)/w( Fe2O3 )=1. 0不变, 改变助熔剂CaF2 的含量在6% 15% 之间变化进行脱磷实验。处理10 min 的结果如图3 所示, 可以看到在CaF2 含量为6% 时, 脱磷率相对较低, 进一步增加CaF2 的含量, 当w ( CaF2

15、 ) 为10% 时, 脱磷率最大,为96. 24% , 使铁水中的磷由0.21% 降低为0.0079%, 这主要因为CaF2 与CaO 能形成低熔点化合物, 经预熔处理后脱磷剂熔点和粘度得到了降低 ,使脱磷反应的动力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当w ( CaF2 ) 进一步增加为15%时, 脱磷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为91.43% 。由于在脱磷剂加入量一定的情况下, 当助熔剂量多时, 氧化剂和固定剂的相对加入量就会减少, 因此, 脱磷效果反而不好; 且预熔脱磷剂中CaF2 大于15% 时将对炉衬产生明显的侵蚀。图3 预熔脱磷剂中CaF2 含量对脱磷效果的影响3.3 铁水初始磷含量对预熔脱磷剂脱磷效

16、果的影响为适应铁水中初始磷含量的波动对脱磷反应效果的影响, 对初始磷含量不同的铁水用相同配比关系的预熔脱磷剂进行了实验研究。在1 300, 加入量为10%的条件下, 分别选用初始磷的质量分数为021%、0.168%、0. 119% 的生铁进行实验, 结果如图4 所示。可以看出随初始磷含量的增大脱磷率略有增大, 当铁水中的初始磷的质量分数为0.21%时, 经过10 min 的脱磷处理后可使磷的质量分数降低到0. 007 9%, 脱磷率为96. 24% ; 当初始磷的质量分数为0. 168% 时, 可将铁水中的磷的质量分数降低到0. 015% 的较低水平; 初始磷的质量分数进一步降低为0. 119

17、% 时, 铁水中的磷的质量分数也能降低到0. 012% 的水平, 脱磷率可达到89. 92% 。结果表明铁水中初始磷含量对用预熔脱磷剂进行铁水预处理脱磷的脱磷效果影响不大。图4 初始铁水中磷含量对脱磷率的影响3.4 处理温度对预熔脱磷剂脱磷效果的影响由热力学分析可知, 脱磷反应是强放热反应(H = - 1033450 J/ mol ) , 温度越低越有利于脱磷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但温度不能太低, 太低将降低渣的流动性, 使脱磷反应的动力学条件恶化。为此,对预熔脱磷剂在10% 的加入量下, 分别选用1 300、1350、1400温度下进行脱磷处理。图5是处理10min 时脱磷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18、 可看出, 在温度从1 400降到1350时, 脱磷率由92. 38% 升高到96. 24% , 铁水中磷的质量分数由0. 016%降低到0.0079%; 当温度进一步降低到1 300时, 脱磷率反而降低到47. 62% , 铁水中的磷的质量分数为011% , 且在实验过程中发现, 在1300时脱磷渣明显变粘, 局部区域出现渣层结块和渣铁不分, 这主要是由于铁水温度太低, 加入脱磷剂后铁水温降过大, 不能使预熔脱磷剂得到充分的熔化, 脱磷率下降。所以, 对于预熔脱磷剂在1 350左右的条件下进行脱磷处理能实现较好的脱磷效果。图5 铁水温度对预熔脱磷剂脱磷率的影响3.5 预熔脱磷剂的加入量对脱磷

19、效果的影响为摸清预熔脱磷剂用量对脱磷效果的影响, 对预熔脱磷剂的加入量进行了实验研究。由于实验室铁水量较少( 一次仅为300 g 左右) , 渣􀀁金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 且在脱磷剂加入过程的损耗以及搅拌棒、石英取样管和坩埚壁的粘渣, 所以脱磷剂加入量相对选择的比较高, 分别用4%、7%、10%的加入量进行脱磷实验, 图6 是不同加入量进行脱磷处理10min 时的脱磷率变化曲线。可看出, 曲线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加入量为4% 时铁水中磷的质量分数由0. 21%降低到0. 097%, 脱磷率仅为53. 81%, 脱磷效果最差的原因主要是脱磷反应未能充分进行,脱磷剂中的氧化铁和C

20、aO 未将铁水中的磷充分氧化和固定, 使脱磷率降低。加入量为7% 时, 脱磷率得到一定的提高, 使铁水中磷的质量分数降低为0.04%, 而在加入量为10% 时的脱磷率最大, 脱磷率为96.24% 。但在实际工业应用中, 脱磷剂的加入量一般较少, 加入量过大时, 脱磷剂消耗量太多,加大了生产成本, 增加了铁水的温降, 且加大了对包衬的侵蚀和后续工序的负担, 因此实际工业应用预熔脱磷剂进行铁水预处理时加入量的选择还需要进一步实验研究。【3】图6 预熔脱磷剂加入量对脱磷效果的影响4 高磷铁水脱磷效率影响因素4.1 脱磷剂中m( CaO) / m( Fe2O3 ) 比值对样品P 的影响当m ( CaO

21、 ) / m ( Fe2 O3 ) < 1 时, 随着m(CaO) / m( Fe2O3 ) 比值的增加,15 min 后样品的P 增大,而m ( CaO) / m ( Fe2 O3 ) > 1时,随着m(CaO) / m ( Fe2O3 ) 比值的增加,样品的P 减小。在m (CaO) / m ( Fe2O3 ) = 1 时,15 min 后样品的P 达到峰值。已有研究表明铁酸二钙的脱磷效果比铁酸一钙要好,这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为了弄清此试验现象,对高磷铁水脱磷熔渣进行了微观分析。铁酸钙有2CaO ·Fe2 O3 、CaO ·Fe2O3 和CaO·

22、;2 Fe2 O3 三种存在形式,其m (CaO)/ m( Fe2O3 ) 比值分别为0. 70 、0. 35 、0. 175 ,其熔点温度分别为1 449 、1 216 、1 226 ,但它们的共熔点温度比较低,一般为1 200 左右。表2 为样品脱磷熔渣中的矿物含量分布。由表2可以看出样品脱磷熔渣中的铁酸钙主要为铁酸二钙。表2 样品脱磷熔渣中的矿物含量分布为了保证熔渣有较好的流动性,需要生成较多的铁酸钙; 为了固定磷氧化生成的P2 O5 ,需要生成磷酸钙。因此,必须配加足量的CaO 以保证有较高的脱磷率。由此可知,当m (CaO) / m ( Fe2O3 ) < 1 时,多加CaO

23、可以同时满足流动性和脱磷反应对样品氧化钙的需求;而当m (CaO) / m ( Fe2O3 ) > 1 时,再多加CaO 可能使渣的熔点温度升高,流动性变差,恶化了脱磷的动力学条件,使脱磷率下降。4.2脱磷剂中w( CaCl2 ) 对样品P 的影响对于石灰基熔剂,因为石灰中CaO 的熔点温度高而不利于化渣,所以需要添加助熔剂,以降低成渣温度,而CaCl2 是常用助熔剂的一种。添加CaCl2 可以防止CaO 颗粒表面形成致密的2CaO·SiO2 壳层,改善脱磷反应的动力学条件。但CaCl2 的比率过大,将减少熔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图5 为脱磷剂中w (CaCl2 ) 对样品P 的

24、影响。w (CaCl2 ) 为20 %左右时,样品脱磷效果最好,也就是说,脱磷剂的比值在0. 3330. 625 范围内,即m (CaCl2 ) / m (CaO) =0. 500 时对样品脱磷最有利。4. 3 脱磷剂光学碱度对样品P 的影响采用光学碱度比传统的碱度可更好地理解炉渣的性能。脱磷熔剂= 0 . 7时,样品脱磷率最高,其脱磷效果最好。在光学碱度为0. 610. 71 范围内,提高熔渣的光学碱度可增加渣中氧离子的浓度,有利于脱磷,但影响脱磷的因素除了氧离子浓度外,还有渣的流动性。= 0. 71 时氯化钙的配比为0. 15 ,渣流动性较差;= 0. 69 时氯化钙的配比为0. 25 渣

25、流动性很好但氧离子浓度偏低,其脱磷率都比不上= 0. 70 的脱磷剂。4. 4 铁水温度对样品P 的影响在温度低于1 350 时,样品脱磷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温度为1 350 时,样品脱磷效果最好。另外,在温度低于1 350 时样品会出现严重的回磷现象。试验炉3 # 和4 # 的10 min 时高磷铁水磷含量分别降至0. 44 %和0. 20 % ,而15 min 时高磷铁水磷含量不仅没有继续降低,反而分别升高至0 . 48 %和0. 23 %。这是由于,虽然温度低时样品脱磷的热力学条件较好,但渣的流动性比较差,渣/ 金属界面上生成的P2O5 难以扩散到熔渣的本体中,从而出现回磷现象。由

26、此得出(1) 在m ( CaO) / m ( Fe2O3 ) = 1 、时间为15min 时高磷铁水脱磷率P 达到峰值。(2) w (CaCl2 ) 为20 %左右时,高磷铁水脱磷效果最佳。(3) 脱磷熔剂的光学碱度= 0. 7 时,高磷铁水脱磷率最高,且脱磷效果最好。(4) 所有炉次高磷铁水脱磷反应在前5 min基本结束,有些炉次高磷铁水在10 min 后还会出现回磷现象。【4】5 复吹转炉成渣对脱磷5.1合理的成渣过程就脱磷而言, 转炉冶炼可分为两个阶段, 化渣脱磷期和脱碳升温期。两阶段成渣的合理匹配, 温度的合理控制, 可以获得理想的脱磷效果。从以上分析结果看, 化渣脱磷期铁水中磷含磷较

27、高脱磷的驱动力较大, 主要通过改善动力学条件来加快脱磷, 应采用动力学条件好的铁质成渣。主要任务是控制C - O 反应大量进行, 保证脱磷在低温下进行。快速提高渣中FeO 含量, 保证炉渣熔化速度和具有较好的氧化性。此时, 控制温度在1 400 以下, 控制FeO 质量百分数在35% 40% , 使炉渣具有较高的氧化性, 炉渣碱度在210左右, 这样在保证炉渣有良好的氧化性前提下有很好的流动性, 同时加强炉内搅拌, 促进渣- 金反应的快速进行。脱碳升温期的主要任务是脱碳升温防止回磷。此时, 脱磷任务已基本完成, 随着脱碳的进行带来的高温会使脱磷反应逆向进行, 使渣中的磷又回到钢中。因此改善炉渣热力学条件来进一步强化脱磷,的目的。控制终点FeO质量百分数在15%左右炉渣碱度在315 410。各厂的生产条件的差异应做适当的调整, 以满足生产的稳定。但需要指出的是, 化渣脱磷期可采用高枪位软吹或降低供氧强度, 即可以控制炉内温度, 在促进化渣的同时也可适当延长化渣脱磷期, 使脱磷反应充分进行。脱碳升温期, 尽量提高供氧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