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效果图表现技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14101403课程名称:效果图表现技法学时/学分:48/3关联课程:先修课程(平面构成、立面构成、透视)后习课程(景观设计、3DMAX)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开课教研室:环境设计教研室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课程、必修1、 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基于对教学目标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分析,本课程的内容依据高等学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基本要求和培养方案,选定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概述、手绘效果图表现常用的材料和工具、手绘效果图的线条和质感表现、手绘效果图的构图与色彩、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技法、手绘效果图表现分解练习、作
2、品评析7个部分的内容,共48学时,3学分。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课内教与学、课外导与做紧密结合,推进考评方式改革,重视过程性评价,突出基于能力的非标准化答案考试,基于该教学考核评价思路,本课程主要以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分析报告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过程性考核占评价权重70%,期末考核占评价权重30%。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一览表序号章节课时数评价方法及考核权重1概论2无考核权重2第一章 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概述4本章考核权重15%,包括四个内容,调查分析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3第二章 手绘效果图表现常用的材料和工具8本章考核权重15%,包括三个内容,以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进行考核。4第三章 手绘
3、效果图的线条和质感表现8本章考核权重15%,包括三个内容,以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进行考核。5第四章 手绘效果图的构图与色彩8本章考核权重15%,包括五个内容,以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进行考核。6第五章 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技法8本章考核权重20%,包括二个内容,以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进行考核。7第六章 手绘效果图表现分解练习8本章考核权重15%,包括二个内容,以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进行考核。8第七章 作品评析2本章考核权重5%,包括一个内容,以课堂讲评进行考核。二、课程资源库1.参考书:1 唐文.建筑室内外设计徒手表现技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 赵国斌.现代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辽宁美术出版社.3 殷光宇.
4、透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4 Peter Cookson Smith.现代建筑效果图.中国计划出版社.5 董赤.装饰设计表现技法.吉林美术出版社.2.期刊:1 艺术工作. ISSN:1003-5605.CN:21-1598/J2 艺术与设计(理论). ISSN1008-2832.CN-3909/J3 艺术科技. ISSN:1004-9436.CN33-1166/TN4 装饰. ISSN:0412-3662.CN:11-1392/J5 建材与装饰. ISSN:1673-0038.CN51-1683/TU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ISSN1008-2832.CN-3909/J7 室内设计与装修.
5、 ISSN:1005-7374.CN32-1372/TS8 世界建筑. ISSN:1002-4832.CN11-1847/TU6 建筑知识. ISSN:1002-8544.CN:11-1243/TU7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ISSN:1008-9675.CN:32-1008/J8 艺术百家. ISSN:1003-9104.CN:32-1092/J1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1-2学时概 论1. 课前准备明确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的属性,细化教学目标,对课程讲授进行精细化设计。查阅相关资料,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深入透彻的理解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精心备课,
6、提前准备教学进度表,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梳理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并撰写教案。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导学进行有机融合,明确课外拓展内容和考核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知识拓展的能力。1.1课程属性与教学目标分析:效果图表现技法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是所有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掌握效果图表现技法的基础知识、各种技巧方法。学会通过不同的技法方法,独立完成不同空间的效果图设计,并能将效果图表现技法中的技巧运用到其它设计门类中去。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物体视觉形态与画面空间层次的推移,详细了解效果图表现技法的绘制步骤和注
7、意事项,为以后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1.2学习对象分析: 该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第五学期的课程,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基础课程知识,学生经过二年的基础设计课程的学习,在这个阶段更侧重于专业设计课程学习,是后续专业设计课程的基石,符合学生的学习阶段规律。知识基础和审美认知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专业基础知识,但是审美能力和设计方法上仍需要正确的引导并进一步深入学习,这就需要老师准确把握课程知识点,适当插入任务模块,引入实际案例,加强角色训练,通过课程彰显自身业务素质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积极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为后续专业设计课程做铺垫。1.3教学方案设计:通过本课程学习,要
8、求学生了解学习效果图表现技法的内容、分类。按照效果图表现技法的相关依据和要求掌握基本设计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将前期所学的相关基础知识运用到设计中去。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视觉训练、课下拓展等。其中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手段上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幻灯片等现代教学技术。2.课内教学教学过程中以理论讲授为基础,通过练习和评讲,加强学生的主动分析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突出作业评讲和课堂讨论的地位。2.1教学内容:本课程共48学时,理论学时24,实践学时24,课程内容如下:第1-2学时 概论,共需理论学时2课时,考核权重0%;第3-6学时 手绘效果图
9、表现技法概述,共需理论学时4课时,考核权重15%;第7-14学时 手绘效果图表现常用的材料和工具,并进行案例说明,共需8课时,理论学时4课时,实践学时4课时,考核权重15%;第15-22学时 手绘效果图的线条和质感表现,并进行案例说明,共需8课时,理论学时4课时,实践学时4课时,考核权重15%; 第23-30学时 手绘效果图的构图与色彩,并进行案例说明,共需8课时,理论学时4课时,实践学时4课时,考核权重15%;第31-38学时 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技法, 并进行案例说明,共需8课时,理论学时4课时,实践学时4课时,考核权重20%;第39-46学时手绘效果图表现分解练习,并进行案例说明,共需8课时
10、,理论学时2课时,实践学时6课时,考核权重15%。第47-48学时作品评析,并进行案例说明,共需2课时,考核权重5%。与本课程相关联的前修课程包括平面构成、立面构成、透视等,后习课程包括景观设计、3DMAX。前修课程为后习课程的良好掌握打下了基础,此门课程的进行中也需要教师加入一些专业的兴趣培养和引导,让学生对后习课程知识产生好奇感和兴趣,发挥学生主关能动性,最终使学生对效果图表现技法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有更好的提升。本课程适合案例教学和启发性教学。课堂上结合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本学科领域进展状况。每个章节会提供相对应的课程资源,供学生进行课后知识巩固和知识拓展。学生可以通过中国室
11、内设计论坛、德国室内设计网以及学科领域中一些大师事务所的官方网站等资源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2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要采用多种方法:(1) 讲授式教学: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要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2) 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演示,逐步深入到各空间实战案例。(3) 启发性式教学:提出问题或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提高作图的能力。(4) 讨论式教学:对课堂教学及作业进行现场讨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及时发现不足,在实践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5) 辅助式教学:利于多媒体课件、影碟、录像、投影仪等现代教学工具辅助教学。2.3 课内小结
12、:本门课程主要讲解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效果图表现技法的概念,明确效果图表现技法的课程性质,了解效果图表现技法的学习方法。3.课后巩固与拓展需要巩固与拓展的学习内容:1、艺术与设计(理论). ISSN1008-2832.CN-3909/J2、德国室内设计网网站 3、Peter Cookson Smith.现代建筑效果图.中国计划出版社掌握效果图表现技法的基础知识、各种技巧方法。学会通过不同的效果图表现技法方法,独立完成不同空间的效果图作品,并能将效果图中的技巧运用到其它设计门类中去。4. 单元(章)考核与评价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课内教学是以理论讲授为主,
13、课堂实践练习为辅,课外导与做是以推荐学术著作和网站链接为主,课外练习为辅。学生通过作品设计和作品分析等手段进行单元考核。本单元为课程概论,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简单的了解。通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手绘果图表现技法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是课程讲授的导入部分,不占考核权重比例。第3-6学时第一章 手绘果图表现技法概述第一节 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的概念与发展第二节 手绘效果图表现的作用和意义第三节 手绘效果图表现的原则第四节 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的学习方法1. 课前准备(1) 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2) 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3) 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拟采用的背景及过程资料;
14、1.1 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课程分析报告;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作业讲评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依据实际情况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以便上课时能及时开展互动和反馈。1.2 教学方案设计: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先详细讲授有关效果图表现技法的理论知识,再通过观摩国内外业界大师作品启发学生,在分析作品中讲解手绘效果图表现的原则。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造力。这样可以使新旧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2. 课内教学2.1 课堂导入:针对上次要求前置预习的相关内容和关键知识点,进行提问或讨论。并对上次课的优秀学生作品进行
15、展示和介绍。提出问题“思考平时接触过哪些类型的效果图”“你认为效果图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适时导入本次教学新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引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2.2 教学内容: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的概念与发展, 手绘效果图表现的作用和意义, 手绘效果图表现的原则, 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的学习方法。重点包括:手绘效果图表现的原则。教学难点是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的方法。2.3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 讲授式教学方法(2) 案例式教学方法(3) 讨论式教学方法(4) 辅助式教学方法2.4 课内小结: 对效果图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进一步
16、了解效果图的基本流程等内容。重点包括:手绘效果图表现的原则。教学难点是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的学习方法。并提出课后需要巩固和拓展的内容。课堂小结中注重师生、生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 课后巩固与拓展课后巩固复习与拓展内容:手绘效果图表现的原则, 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的学习方法,预习手绘效果图表现常用的材料和工具。4. 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章节考核权重为15%。考核目的是学生对效果图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考核方式为撰写分析报告,考核要求是学生收集不同类型的效果图,并对其优势与缺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报告查看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和课外拓展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进行考核
17、评价。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分析报告15%要求学生课后三天完成合计15%第7-14学时第二章 手绘效果图表现常用的材料和工具第一节 笔第二节 纸第三节 颜料及其他工具1. 课前准备(1)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2)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的资料;(3)准备本次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教具。1.1 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课程分析报告;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作业讲评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依据实际情况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以便上课时能及时开展互动和反馈。1.2 教学方案设计: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并采取不同效果图设计作品启发学生,在分析作
18、品中讲解效果图工具的应用。通过大量的作业练习,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让学生做图时先从基本要求开始,这样可以使新旧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2. 课内教学2.1 课堂导入:本单元的教学以学生的作业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考察学生对于本课程的认识及对绘图的掌握情况。2.2 教学内容: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纸、笔、颜料及其他工具。结合生动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3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讲授式教学方法(2)案例式教学方法(3)讨论式教学方法2.4 课内小结:对效果图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该章节的学习内
19、容、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学习手段等内容。充分了解效果图设计使用工具的特性。课堂小结中注重师生、生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 课后巩固与拓展课后预习学习内容:手绘效果图的线条和质感表现参考资料:李成君著实用透视画技法明确提出下次课前需要前置预习的关键知识点,包括手绘效果图的线条和质感表现。4. 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单元考核内容为课堂绘图练习,掌握工具的特性。本单元评价权重15%。点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随堂测试15%要求学生课堂内完成合计15%第15-22学时 第三章 手绘效果图的线条和质感表现第一节 线条
20、的表现 第二节 质感的概念和分类 第三节 质感与手绘效果图表现1. 课前准备(1)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2)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的资料;(3)准备本次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教具。1.1 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课程分析报告;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作业讲评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依据实际情况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以便上课时能及时开展互动和反馈。1.2 教学方案设计: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先详细讲授有关手绘效果图的线条和质感表现的理论知识,再通过观摩国内外业界大师设计作品启发学生,在分析作品中讲解效果图的表现。通过作业中的练习,引导学生不
21、断进步。2. 课内教学2.1 课堂导入:本单元的教学以学生的作业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考察学生对于本课程的认识及对绘图工具的掌握情况。2.2 教学内容: 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线条的表现, 质感的概念和分类, 质感与手绘效果图表现。教学重点:(1)质感的概念和分类;(2)质感与手绘效果图表现。结合生动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3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讲授式教学方法(2)案例式教学方法(3)讨论式教学方法(4)辅助式教学方法2.4 课内小结: 对透视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思路、
22、学习手段等内容。 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质感的概念和分类;质感与手绘效果图表现。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讨论式、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设备辅助教学。课堂小结中注重师生、生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 课后巩固与拓展(1)课后巩固复习内容:质感与手绘效果图表现(2)课后拓展学习内容:手绘效果图的构图4. 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单元考核内容为手绘效果图的线条和质感表现。本单元评价权重15%。要求质感鲜明,有较强的表现力。点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随堂测试15%要求学生课堂内完成合计15%第23-30学时
23、第四章 手绘效果图的构图与色彩第一节 视点位置的确定第二节 视觉中心的确定第三节 色彩的构成与色彩三要素第四节 手绘效果图色彩的对比与统一第五节 手绘效果图的色彩表现1. 课前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2)准备本次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教具。1.1 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课程分析报告;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作业讲评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依据实际情况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以便上课时能及时开展互动和反馈。1.2 教学方案设计: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先详细讲授有关手绘效果图的构图与色彩的理论知识,再通过观摩国内外业界大师设计作品启发学生,在
24、分析作品中讲解手绘效果图的色彩表现。让学生做图时先从观察角度开始,找到合适的视点,掌握构图方法,确定色调。2. 课内教学2.1 课堂导入:本单元的教学以学生的作业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考察学生对于本课程的认识及对绘图的掌握情况。2.2 教学内容: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视点位置的确定、视觉中心的确定、色彩的构成与色彩三要素、手绘效果图色彩的对比与统一、手绘效果图的色彩表现。教学重点:(1)是视觉中心的把握及表现范围的选择;(2)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配色方案的选择。2.3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 讲授式教学方法 (2) 案例式教学方法(3) 讨论式教学方法 (4)辅助式教学
25、方法2.4 课内小结: 对效果图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学习手段等内容。 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视觉中心的把握及表现范围的选择;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配色方案的选择。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讨论式、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设备辅助教学。课堂小结中注重师生、生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 课后巩固与拓展(1)课后巩固复习内容:配色方案的选择。(2)课后拓展学习内容: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技法4. 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单元考核内容为配色方案的选择。本单元评价权重15%。要求空间布局合理,构图准确,色彩搭配合理,有较
26、强的个人设计创意。点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随堂测试15%要求学生课堂内完成合计15%第31-38学时 第5章 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技法 第一节 手绘效果图的基本画法分类 第二节 手绘效果图常用的表现技法1. 课前准备(1)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2)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的资料;(3)准备本次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教具。1.1 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课程分析报告;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作业讲评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依据实际情况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以便上课时能及时开展互动和反馈。1.2 教学方案设计:
27、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先详细讲授有关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技法的理论知识,再通过观摩国内外业界大师设计作品启发学生,在分析作品中讲解手绘效果图常用的表现技法。通过作业中的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技法的应用。2. 课内教学2.1 课堂导入:本单元的教学以学生的作业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考察学生对于本课程的认识及对绘图的掌握情况。2.2 教学内容: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 手绘效果图的基本画法分类、手绘效果图常用的表现技法教学重点:是手绘效果图常用的表现技法2.3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讲授式教学方法(2)案例式教学方法(3)讨论式教学方法(4)辅助式教学方法2.4 课内小
28、结: 对手绘效果图常用的表现技法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学习手段等内容。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手绘效果图常用的表现技法。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讨论式、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设备辅助教学。课堂小结中注重师生、生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 课后巩固与拓展(1)课后巩固复习内容:手绘效果图常用的表现技法(2)课后拓展学习内容:手绘效果图表现分解练习4. 单元(章)考核与评价本单元考核内容为手绘效果图常用的表现技法。本单元评价权重20%。要求空间布局合理,透视准确,技法娴熟,有较强的个人设计创意。点评、自评、互评
29、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考核方式与权重比例列表考核方式评价权重备注作品绘制20%要求学生课后3天完成合计20%第39-46学时 第6章 手绘效果图表现分解练习 第一节 室内环境构成元素表现第二节 室外环境构成元素表现1. 课前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设计科学的教学思路,熟悉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2)收集本次教学活动中的资料;(3)准备本次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教具。1.1 课外学习评价:对于要求课外实践的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对于要求复习的内容主要以课程分析报告;对于要求课前预习的内容主要以作业讲评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依据实际情况收集整理相关信息,以便上课时能及时开展互动和反馈。1.2 教学方案设计:本课程
30、以详细讲授有关手绘效果图表现分解练习的理论知识,再通过大师设计作品启发学生,在分析作品中讲解室内外构成元素的表现方法。尽可能的通过作业中的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表现图的快速透视作图法。2. 课内教学2.1 课堂导入:本单元的教学以学生的作业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考察学生对于本课程的认识及对绘图的掌握情况。2.2 教学内容: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室内环境构成元素表现、室外环境构成元素表现。教学重点:是手绘效果图的分解练习和表现图的快速透视作图法。结合生动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3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讲授式教学方法(2)案例式教学方法(3)讨论式教学方法(4)辅助式教学方法2.4 课内小结: 对手绘效果图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程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正工作总结范文(16篇)
- 学生的自我评语(5篇)
- 2025相约北京冬奥会演讲稿(17篇)
- 保姆职业素养协议
- 股东股权质押冲突解决协议
- 线上商城代理协议
- 个人2025年度工作总结(9篇)
- 品牌窗帘店转让合同协议
- 微整形手术合同协议
- 欠钱终止协议书范本
- (2024年)肺栓塞课件
- 2024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电磁现象及其应用-理解电磁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车辆行驶安全培训模板
- 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活动方案(样式)
- 油漆涂料行业市场分析
- 呼吸道合胞病毒知识科普
- 跨境数据流动与治理
-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 幼儿园副园长聘任园长合同(36篇)
- 30道中国石油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师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常问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