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八十二首_第1页
咏怀八十二首_第2页
咏怀八十二首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呜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1)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白日沦西河,素出月东吟。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 念此怀悲惨,终晓不能静。3.这首诗的前六句使用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4诗歌的七八句在诗中起何作用?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2、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1) 对下面诗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这首诗的题目“越中览古”看,这是诗人游览春秋时期越国王城故址之后写的。B. “战士还家尽锦衣”一句描写越国战士打胜仗之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得意地回家的样子。 即成语“衣锦还乡”的意思。C“宫女如花满春殿”暗指越国送西施到吴国以迷乱吴王之意。D. “只今惟有鹧鸪飞”一句,感慨如今越王宫业已荒废,只有鸟儿在颓殿乱飞。(2)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通过览古所见所感,寄托了盛衰无常的感慨;情感的基调中含咏叹兼嘲讽。B. 这首诗讽刺了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奢傲慢与恣情欢乐。C. 诗中所用的对

3、比方式不同寻常,前三句着意渲染昔日的繁华与欢乐,用意在于突出今日的破败与凄凉。D. 本诗借览古描写的是客观景物,但却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思考。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上片首句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接下两句写词人轻轻解开 丝罗的裙衣,小心登舟的情态。B. “云中”三句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 楼上盼望着呢。C. 下片前三句的意思是说,自己与丈夫分居两地,“一种相思,两

4、处闲愁”直接点明 了夫妻的两相恩爱,充分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D. “此情”三句的意思是说,这种相思之情,如同“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样,是没有 办法可以消除的。2 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上片写词人思念其丈夫赵明诚,下片写离愁无法派遣。B 上片写相似,虽无一字道出,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C “云中”句虽是词人的主观臆想,却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怀念。D 后三句新颖别致,以浅近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感情的不可止3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试作分析。参考答案1、A2、C3、“情”至于要用“计”来消除它,其重可知;然而又“无计可消除”

5、。 其深可见,其深可见, 更可贵的,李清照将“情”说成是一种能运动的有形 之物,“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表现其“情”运动之谜, 词人用平常的字眼 表现新奇的意境, 而且从一“下”一“上”之中还可领略她的万般愁绪, 给 人以无尽的遐想,表现出词人深婉细腻的风格。赏析:词的上片主要描述词人的独居生活“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以点带面的写法, 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词人眼中的余香 袅袅的秋景图。荷花已谢,虽仍留有残香,却不免透出秋的冷落与萧条。玉 席也已凉了,秋意渐来,秋凉渐浓。中国的文人自古就悲秋,更何况是独守 空闺的女词人呢 ?怎能不让她倍感孤独寂寥、怎能不思念远行的丈夫呢 ?为排遣心中的愁绪而“轻解罗赏,

6、独上兰舟”。一个“独”字而意境全 出:曾经是夫唱妇随,曾经是携手并肩,曾经是举案齐眉,而现在却是茕茕 孑立,形单影只 ;举目四望,相伴的只一“兰舟”而已 ! 本是为“消愁”而来, 怎奈却是“愁更愁”,相思之情不禁更重更浓。看到鸿雁,词人想象着也许是丈夫托鸿雁捎来家信,她把苏武雁足传书 的典故巧妙地融于眼前的情景之中,自然妥帖,余味无穷。我们可以设想: 词人甚至会猜想丈夫在信中告诉自己归期、 行程,那种企盼之情溢于字里行 间。“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看到雁群飞回故里, 自然会强化企盼丈夫回来 的心绪。我们似乎看到词人独自凭栏远眺, 柔柔的月光洒满西楼, 雁字回时, 那种清冷,那种孤独,那种寂寥,

7、怎可言传 ? 下片是词人抒发内心感受,直抒相思之苦。 词人用“花自飘零水自流”起兴, 这既是写她在舟中所见, 也是她的内心所 感。花飘水流本是物之自态, 却使词人触景生情: 流水落花无从体味她的情 怀,依旧我行我素地流走飘落, 这更增加了词人的伤感与凄凉。 句中“自” 用得最妙, 词人移情于物又借物抒情, 正如屈原所说“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 美人之迟暮”,表达 了对韶光易逝的感慨。这样,词中的感情就使人觉得 比单纯的思念更深入了一层,更富有暗示性,给读者留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更增添了感染力。“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直接抒发相思之情。词人把夫妻双方合起 来写,这是她设身处地地想象丈夫也如自己一

8、样深深地思念着对方, 可是空 间上的距离使二人不能相互倾诉, 只好各自思念着、 愁闷着。 这也是女性特 有的细腻之处。但是这只是铺垫, 词的主旨落在最后两句“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 心头”上。 相思之情要用“计”来“消除”, 却又“无计可消除”, 可见相 思之深之苦。眉间心上,“斩不断,理还乱”。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词人的 万千愁绪,这与她的“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通观全篇,词人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抒写自己对丈夫的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 用平常无奇的文字表现新奇的意境。 此词是李清照细腻深婉的风格的最好诠 释,也使一剪梅成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1.(1

9、)C 项所说内容并不是这首诗中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2)B 项并不是讽刺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奢傲慢与恣情欢乐。(1)孤独忧愤( 1分);高洁不群( 1 分)。(2)以动衬静( 1 分)。所见者清风、明月,所闻者哀鸿、鸟鸣,皆以动 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2 分)。可叹!放荡不羁的生活作风, 虽然给阮籍带来了当时士子热情的追捧和效仿; 竹林名士的社会影响, 尽管给阮籍带来了当时统治者极力的保护和笼络, 可每每 夜深人静,独自面对孤鸿悲鸣,翔鸟惊飞时,一代名士阮籍的内心,却还是如死 一般的落寞与孤寂。正如他咏怀 ?第一首所言: 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 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清?方东树说:“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 詹言),这首诗是他全部咏怀诗的序曲,为其咏怀诗奠定了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