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栅能量损失系数测定试验_第1页
叶栅能量损失系数测定试验_第2页
叶栅能量损失系数测定试验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叶片机原理实验指导书哈尔滨工业大学推进理论与技术研究所2012年 12 月一、实验目的叶栅效率是影响叶轮机械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具有优良气动性能的叶栅通 道是设计高性能叶轮机械的前提。目前叶栅中能量损失的研究方法分理论和实验 两种。叶栅的理论研究需要大量的、烦杂的数学计算,到目前为止,虽然可以通 过求解N-S方程的方法来确定叶栅的气动性能,但是其精度很差,因此,理论 计算还需要由实验来修正,实验方法是研究叶栅中能量损失的重要方法。 通过本 实验,了解五孔探针测试方法在叶栅能量损失测量中的应用,通过实验得到叶栅损失系数,叶栅出口马赫数,叶栅出气流角分布,通过叶栅流道的气流流量等。 该实验是叶片

2、机原理课程的一个辅助教学部分。二、实验原理1、实验风洞实验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推进理论与技术研究所的大尺度低速压气机平面叶 栅风洞上完成。整个系统是常规的,无附面层抽吸功能,实验段进口速度连续可 调。风洞示意图如图1所示,来流由一台75KW的电机带动离心式风机提供。 电机转动带动风机正常运转后,气流经风机通过调节闸板进入长 3米的稳压筒1, 调节闸板可调整气流的总压和速度, 以满足实验的要求;气流流经稳压筒1后进 入整流箱2,经过过滤网3,再通过整流栅4使气流基本均化。整流箱上设有观 察窗5,用来观察整流网6上的杂质、粉尘等的堆积情况,便于及时清理,保证 气流的均匀性。气流经整流栅4后,经过整流网

3、6使气流的小尺度旋涡进一步破 碎。气流进一步均化后经过收敛段 7、叶栅进口段8和活动侧板9间的实验叶栅 10。栅前总压和速度、栅内和栅后气流的总压、静压和流动角度由速度探针11和五孔探针测得。五孔探针安装在由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的位移机构12上,可以完成展向、流向、节距方向的位移和水平方向的移动。位移机构12可以在所要求的方向上实现探针的倾斜,以实现对各种叶栅流道内气流参数的测 量。探针感受到的压力经过压力传感器由计算机采集并存盘,气流流动角度通过探针校准曲线计算得出。大气压力、温度和风洞内的温度及传感器温度由大气压 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安装在筒体上的温度传感器及传感器箱中的温度传感器

4、测得,实验段出口尺寸为540 160mm2。123 4 567N9101稳压筒2整流箱3过滤网4整流栅5观察窗6整流网7收敛段8叶栅进口段9活动侧板10实验叶栅11速度探针12位移机构13半圆盘图1实验风洞示意图2、五孔探针测量方法介绍图2L形五孔探针及其角度定义五孔探针 采集的时均气 流参数对叶栅 三维流场的研 究具有重要意 义,可采用五孔 探针来获取叶 栅栅前、栅内及 栅后的气流参 数。该方法具有 测量原理简单、 投资较少,使用 方便和便于维 护、精度可靠等 优点,目前仍然 是测量叶栅流 场的主要工具 之一。五孔探针 具有两种基本 形状;球头形和 L形,图2为L 形五孔探针实验采用的五孔探

5、针束状探针头的直径为 2.6m m。测量时根据测压孔感受到 的压力值以及压力和速度的关系,得到测量点处的气流总压P*、静压Ps、空间速度C的大小和气流的方向(偏转角。和俯仰角B)。束状探针测压孔位置和气流 方向角的定义如图2所示。五孔探针测量三维流场有三种方法:(1)对向测量法;(2)半对向测量法;(3)非对向测量法。非对向测量是直接将探针头放入流场中,使探针气动中心 方向和气流轴线方向一致。首先根据五个测压孔的压力值和探针的非对向校准曲 线(K:-K曲线)求出咏,然后根据和,通过Cpt和Cps曲线和计算公式 得到总压P*和静压Ps,从而得到所测气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方法在实际 测量时操作

6、简单,测量时探针无需调节直接采集数据,测量时间大大缩短。但是 这种方法的探针校准和处理数据的工作量比其他两种方法要大。一般来说,五孔探针的测量角度范围在-40。以内,否则探针读数波动较大,测量精度下降,采集 的数据已不可信。因此本实验应用非对向测量方法时,探针校准时:和的范围变化取在-30o以内,基本可满足一般流场的测量。在本实验叶栅流场的测量过程 中,采用了非对向测量方法。3、非对向测量时探针校准系数8kP6-4-4420-2-2 -0(a)方向校准系数Ka0.0-0.2-0.4-0.60.4 t PC0.220.040.0Ct(b)总压校准系数 图3五孔探针校准曲线-0专0.0-20.0(

7、c)静压校准系数MB方向校准系数” _P3- PI p P2-P(1),总压校准系数CptF2 -P*P2 - PP -P静压校准系数Cps二矿诗 (3)E -P其中P=1/4( P1+P3+P4+P5),P*为当地总压,Ps为当地静压。探针校准是在标准校正风洞上进行的,探针校准风洞出口直径100m m,非对向测量时探针校准系数的定义如式(1)所示。在上述压力中,P1P5分别为探针15孔所感受到的压力。校准时先将 4、5 孔调平,改变值,作出K:曲线。应用同样的方法,改变值,作出-K 1曲线。 最后做出不同值的:-Cpt和Cps曲线,结果如图3所示。流场参数测量时,曲线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根据

8、五个测压孔的压力值和探 针的非对向校准曲线(K :-K 曲线)求出工和-,然后根据';和-,通过爲Cpt和工Cps 曲线和计算公式得到总压P*和静压Ps,从而得到所测气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三、实验步骤(一) 探针校准图4给出了探针校准方法示意图,探针校准是在标准风洞上进行的,考虑到 实验时间有限,相关的探针数据采集工作由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前一天完成, 相 关数据见表1。图4五孔探针校准示意图表1探针校准数据PsP1P2P3P4P5PtotK«K BCptCps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二)准备工作1、将五孔测针放入盛有乙醇的杯子里,用针筒将五个测量孔

9、打一遍并标出探针尾部接管与侧压探针校正是在标准风洞上进行的,考虑到实验时间有限,相关的探针数据采集工作由试验指导教孔的对应关系,检查管路是否通畅,然后将测针拿出使乙醇挥发。2、将五孔测针安装在三维坐标架上夹架,相应的胶管接在压力传感器头上, 同时使五孔探针的表一方向基本对着叶栅的几何中心线方向。3、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开启75KW风机电源,在起动前必须将控制柜上电 机选择开关拨至标有75KW”的档位上,同时显示灯亮,才能按起动开关4、打开计算机,进入主菜单,选择布点项,进行测点布置,然后开始进行实验 测量。(三)数据采集1、4、5压力孔调平衡,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手动操作实现;2、各压力孔参数,来

10、流总压,相关气流温度的采集,数据存盘;3、节距方向移动探针到下一测点位置;4、重复13直到完成所有数据点的采集,将数据填入表 2。表2数据记录P1P2P3P4P5ToPoPo*To*12345678910四、叶栅能量损失的测量及结果处理测量时,由于时间的限制,仅在平面某一高度位置进行测量, 即在叶栅出口 截面某高度位置,沿节距方向的一个节距范围内测量 10个测点,叶栅的节距大 小为t= ,叶高为h= 。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探针校正曲线,计算出其它相关的量,记入表3表3数据处理K aK baP*PsC匕G12345678910表3中,心心由(1)式确定,a与B由aKa与存心曲线插值得到,Cpt和Cps 由,B查相关曲线得到,其它参数的计算可参考以下公式计算得到:2k RT;1-(匕)下P*Ps = P2+Cps(P - P2), P* 二 P2+Cpt(p P2)匹,C二RT ' , kCa =C cos : cos: ; G =C sin :; G 二 C cos : sin :- 总压损失系数: 透平叶栅:=,扩压叶栅:=旦竺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