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件编码:GY.A版 本:A/0压 力 容 器 安 装工艺手册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受控状态:2008年2月发布2008年2月实施目 录一适用范围 3二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2 作业人员 33设备的验收、保管 -4-4主要施工机具 -5-5 测量及计量器具 56 作业条件 5三施工工艺 -6-1 工艺流程 -6-2工艺操作过程 63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6-4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16-四质量检验 -16-1设备安装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 -16-2质量控制点 193 质量记录 -20-五成果保护 -21-六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 -21-1 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控制措施 -2
2、1-2环境管理主要控制措施 -22-3作业环境的要求 -22-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公司承揽工程项目内压力容器安装工程。项目经理部应 按照设计文件、现行标准规范,结合本标准编制施工方案。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1 施工技术资料设计资料(平面剖面布置图、设备一览表、设计说明及技术规定等)。1.2 施工标准规范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093-2002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3 施工方案1.3.1 压力容器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1.3.2 大型设备吊装方案;2作业人员表2.2 主要作业人员序号
3、工种持证上岗要求备注1管工2起重工特种作业操作证特殊工种证3焊工焊工资格证和特种作业操作证焊工资格证由技术监督部门4无损检特种作业操作证特殊工种证3 设备的验收、保管3.1设备及附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质量证明文件,有特殊安装要求的, 还应有安装说明书。3.2 设备检验时应对照装箱单及图纸仔细核对下列各项:321 装箱单、箱数及包装情况。322 设备名称、特性(包括设备压力、试验压力、设计强度及工作介质)。3.2.3 设备外形尺寸及管口方位。3.2.4 设备附件的规格、尺寸及数量。3.2.5 表面损坏、变形及锈蚀情况。3.2.6 设备的热处理状态等特殊说明。3.3 参加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
4、组织的设备开箱检验,填写设备开箱检查记 录且检验结果记录应由三方签字认可后办理中间交接。3.4 对有防护要求的设备及附件,应按专业要求分类保管。设备配套的电气、 仪表件应有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并按要求妥善保管。3.5 设备开箱后应保留设备及原件上的标签,若有丢失及时补齐。3.6 在设备交接时未能发现而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缺陷问题,应会同有关单位 及人员,查明原因,及时处理解决。3.7运到现场的设备应及时安装,因故不能及时安装的设备要有防止受潮及变形的措施。所有设备口应予遮封;碳钢法兰面与加工面,应涂防锈油后以木 板或塑胶盖保护;碳钢螺栓螺纹处应加防锈油保护。不锈钢及其他有色金属换 热器应避免碳钢直
5、接接触,对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如脱脂后设备等按技术文件要 求保管。4主要施工机具4.1 施工机械起重机、卷扬机、高压气泵、低压气泵、真空泵、氩弧焊机、电焊机等。4.2 施工工具按照设备特性和安装要求,选择安全可靠、适用的索具、撬棍、手锤、角向磨光机、链式手葫芦、千斤顶扁铲、大锤、活动扳手、套筒扳手、锂刀等。5测量及计量器具钢卷尺、钢板尺、水平尺、水平磁力线坠、框式水平仪、角尺、压力表等,经过计量检定且在计量鉴定周期内。6作业条件6.1 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齐备,图纸会审已进行,施工方案已经编制完成且经 审核批准,并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6.2建立压力容器安装质量保证体系,按规定向当地质量技术监
6、督部门办理告知 手续,当地监检机构已经制定监检方案。6.3设备已经到货,并完成开箱检验工作。6.4 设备基础由监理、基础施工单位、设备安装单位三方联合检查验收,合格 后填写基础交接验收记录三方签字认可,办理中间交接。6.5 设备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6.5.1 按设计图纸或技术文件要求画定安装基准线及定位基准标记;对相互间 有关连或衔接的设备,还应按关连或衔接的要求确定共同的基准。6.5.2 对设备、附件及地脚螺栓进行检查,不得有损坏及锈蚀;要检查设备的 方位标记、重心标志及吊挂点,对不符合安装要求者,应予补充。6.6施工现场具备“三通一平”条件。三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1.1 压力容器安装工艺流
7、程:注:(1)当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有要求时,进行设备的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2)设备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按照设备技术文件要求进行。2工艺操作过程2.1 设备验收2.1.1 接受设备时,应检查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1)产品合格证书。(2)技术特性表,包括:名称、型号、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工作介质、试验 介质、设备重量、设备类别、设备制造日期、制造厂名及产品编号。(3)产品质量证明书,包括:a)主要受压元件质量证明书;b)无损检测及焊接质量的检查报告(包括超过两次返修的记录);c)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报告;d)压力试验和严密性试验报告。e)当地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检验证书。(4)设备制造竣工图2.2
8、 设备基础的检查及验收(适用于安装在砼基础上的设备)221 交付安装的设备基础其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222 基础上必须有明显的标咼和纵横中心线。2.2.3 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及露筋等现象。2.2.4 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应无损坏、锈蚀,且有保护措施。2.2.5 有滑动端的预埋板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挂渣、飞溅及油污。滑动端的预 埋板上表面的标高、纵横向中心线及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应符合设计图纸的 要求。2.2.6 设备基础抹面不应高出预埋板的上表面。2.2.7 混凝土基础的外形、 坐标位置及埋件, 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当设 计无规定时,执行表的规定。2.2.8 设备基础复
9、检合格,已办理中间交接手续,相关质量合格证书等有关技 术资料齐全。表2.2.5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项次偏差名称允许偏差(mm1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202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咼0 -203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 204基础上平面的不水平度(包括地上需要安装设备的部分)每米5全长105竖向偏差每米5全长106预埋地脚螺栓标咼(顶端)± 2中心距(根部和顶部两处测量)+20+10-0 -07预留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 10深度± 20中心线0孔壁铅垂度108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 板标咼+20-0中心位置± 5水平度(带槽的锚板)5水平度(带
10、槽螺纹孔的锚板)29滑动端预埋板水平度偏差2mm/m2.3 基础的处理231需二次灌浆的设备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麻点深度一般不低于10mm密度每平方分米35点为宜。2.3.2 需放置垫铁的位置应铲平,其尺寸应比垫铁每边大50mm其水平度偏差应小于2mm/m2.3.3 被油污染的基础表面的应清理干净。2.4 垫铁布置2.4.1 垫铁布置原则靠近地脚螺栓两侧及设备支座筋板下。2.4.2 垫铁的数量应符合相关要求。2.4.3 直接承受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斜垫铁,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全长的3/4,偏斜角度应不超过3°斜垫铁下面应有平垫铁。每组垫铁均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垫铁表面油污等应清理
11、干净;垫铁与基础接合面应均匀,接触面积应大于50%,设备就位前应要对垫铁和垫片予以找平,其水平度偏差应小于2mm/m设备找正后用0.25Kg小锤检查,各组垫铁应被压紧。垫铁露出设备底板边缘1020mn为宜。2.4.5 安装在钢结构上的设备用垫片调整、设备找正后其垫片与金属结构应焊2.5 钢结构检查(适用于安装在钢结构基础上的设备)安装在钢结构上的设备, 安装前应对钢结构的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钢结构各部螺栓是否齐全并安装 紧固,各受力构件是否装配齐全,对为设备安装有预留构件的钢结构应核实钢 结构强度能否满足设备吊装要求。并按技术文件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5的规定检查验收。2
12、.6 设备安装2.6.1 安装前的准备:(1)设备安装前按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要求,在设备上画定安装基准线及定位 基准标记,找出设备垂直或水平找正基准点。(2)再次检查设备的底座地螺栓孔相对位置尺寸与实际预埋地脚螺栓位置偏 差是否满足安装要求,如有问题要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3)再次对设备管口方位进行检查,并做好安装标记。(4)设备安装找正测量器具应经计量校验合格。2.6.2 设备吊装的一般规定:1)设备吊装前应根据设备重量、高度对参加设备安装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2)设备吊装前,应再次检查设备上的油污、泥土等脏物是否清理干净,同时按 设计图纸校对设备管口方位、地脚螺栓孔和基础上预埋的地脚螺
13、栓的位置尺寸。3)设备吊装用绳索具应具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吊装前应认真检查设备重心标记及吊挂点,以保证吊装平稳,受力均匀。4)吊装时设备的接管或附属结构不得由于绳索的压力或拉力而受到损伤,设备 不得与基础、钢结构等硬物相碰。5)不锈钢及有色金属设备在吊装时,应有保护措施,避免所使用的碳钢机索具 与设备本体接触。6)吊装就位后应注意保证设备的稳定性。263 设备的找正与找平:(1)设备的找平找正应按基础上的安装基准线对应设备上的基准测点进行调整 和测量。调整和测量的基准规定如下:a)设备支承(耳式支座、支架等)的底面标高,应以基础上的标高基准线 为基准,通过调整垫铁高度达到安装标高。b)设备的中心
14、位置应以基础上的中心线基准,调整设备纵、横中心线,使 其对应基准线。c)立式设备的铅垂度应以设备上的 0 °、90°、180°和270 °的母线为基 准;管口方位应以基础中心线为基准。d)卧式设备的水平度一般应以设备两侧的中心线为基准。(2)设备的找正应在同一平面内互成直角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向进行。(3)设备的找平找正可采用水平仪、 经纬仪、水平尺、挂钢丝、水平磁力线坠、 联通管等方法进行。(4)设备垂直度、水平度找正基准点,当制造厂给出设备中心线标记时以中心 线标记为准,无中心线标记时以设备主法兰面水平或铅垂面为基准。(5)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要
15、求。表2.6.3 设备安装允许偏差(mr)检杳项目允许偏差立式卧式中线位置DW 2000± 5± 5D>2000± 10标咼± 5± 5水平度轴向L/1000径向2D/1000铅垂度H/1000,且不超过30一方位(沿底座环 圆周测量)DW 200010一D> 200015注:D设备外径;L卧式设备两支座间距离;H立式设备两端部测点间距离。(6)设备找平时应用垫铁进行调整,严禁用紧松地脚螺栓及局部加压等方法进 行调整。2.7 灌浆2.7.1 设备灌浆前应确认设备初找平、找正完毕,垫铁等已做好后,方可进行地脚螺栓预留孔的灌浆工作。2.
16、7.2 预留孔一次灌浆后,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上时,方可进行设备的最终找正、找平及紧固地脚螺栓的工作。设备安装经检查合格,隐蔽工程记录完备、垫铁已经点焊的情况后,方可进行二次灌浆工作。2.7.3 安装单位应配合、监督灌浆工作。 每次灌浆前,灌浆处应用水清洗洁净并润透。灌浆材料应按照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一般采用细石 混凝土。其标号应比基础的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灌浆时,应捣固密实,并不应 使地脚螺栓歪斜或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灌浆后,应充分养护。2.8设备附件安装2.8.1 设备最终找正后,按图纸或说明书要求将设备附件正确安装到设备上。2.8.2 设备附属梯子平台按提供的装配图
17、现场组装,并按技术文件及钢结构 施工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检查验收。2.9 压力试验2.9.1 设备和有主法兰连接的设备的压力试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设备在制造厂已做过压力试验,有完整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当地锅炉压力容器监察部门监检的监督检验证书,在运输过程中无损伤和变形,出厂期不超过半年,安装时可不再进行压力试验复检;(2)设备在制造厂经压力试验后,且用气封保护的设备,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确认安装前若气封完好,可不再进行压力试验复验;(3)设备在出厂时已做过压力试验,但在运输过程中有损伤现象时,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协商进行压力试验复检;(4)在施工现场组装的设备
18、,应进行压力试验;(5)合同有规定时,应按合同规定执行。(6)压力试验接受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督检查。292 设备压力试验的项目和要求,应按设计图样或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2.9.3 对于不允许有微量残留液体或由于结构和支架等原因不允许充满液体 的设备,可采用气压试验。2.9.4 压力试验,必须采用两个量程相同、经过校验,并在有效期内的压力表。 压力表的量程宜为实验压力的2倍,但不得低于1.5倍和高于3倍,精度不 得低于1.5 级,表盘直径不得小于100mm2.9.5 压力表应安装在设备的最高处和最低处;试验压力值,应以最高处的压 力表读数为准,并用最低处的压力表读数进行校核。
19、2.9.6 试压前应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应保持干燥,以便检查泄漏。2.9.7 液压试验(1)设备液压试验时,试验介质宜采用洁净水或其他液体,且应低于其沸点或闪点。奥氏体不锈钢制设备用水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25ppm(2)试验用液体的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a)碳素钢、16MnR和正火15MnV钢制换热器设备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5C,对于其他低合金钢换热器设备液压试验时,其试验液体温度不得低于15C。b)其他材料制作的换热器设备液压试验时,试验液体温度应符合设计图的要求。c)由于板厚等因素造成材料无延性转变温度升高时,则应相应提高试验液体的 温度。(3)充液时,应从高处将空气排净。压力
20、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试验 压力后,保压时间不宜小于30 min ,然后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保持足够长的 时间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无渗漏、无可见的异常变形及试压过程 中无异常的响声为合格。液压试验后,应将液体排净,并用压缩空气吹扫。2.9.8 气压试验(1)气压试验的介质,应采用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惰性气体。(2)气压试验时气体的温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换热器设备试验气体温度不低于15C。b)其他材料制造的换热器设备试验气体温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3) 气压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到试验压力的10%且不超过0.05MPa时, 保压5min,对所有焊缝和连接
21、处进行初次检查,如有泄漏则应泄压修补后重新升压试验。初次检验合格后,再继续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的50%,其后按试验压力的10%勺级差逐级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 10min后,压力降至设计压力, 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进行详细的检查,无泄漏无可见的异常变形为合格。如有 泄漏,则应泄压修补,修补合格后重新按上述规定程序进行气压试验。2.9.9 气密性试验(1)设备液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气密性试验,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2) 气密性试验前,设备上的安全装置、阀类、压力计、液位计等附件及全部内件应装配齐全,并经检查合格。(3) 气密性试验介质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惰性气体,对要求脱脂的设备应用无油气
22、体,其气体温度不低于5C。(4) 气密性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设计压力后,至少保压30min,对所 有焊缝和连接部位涂以发泡剂等方法进行泄漏检查,无泄漏为合格。有泄漏应 卸压处理,重新进行气密性试验,直至合格。(5) 对作气压试验的设备,气密性试验可在气压试验降至设计压力后进行检查时,一并进行。2.10 设备绝热2.10.1 设备绝热工程的施工及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应使用浸煮沥青的木质垫块。2.10.2 设备绝热工程的施工应在设备涂漆合格后进行。施工前,设备外表面 应保持清洁干燥。冬、雨季施工应有防冻、防雨雪措施。2.10.3 设备绝热工程
23、材料的种类、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2.10.4 设备绝热层施工时,绝热制品的拼缝宽度,不应大于5mm同层应错缝。2.10.5 施工后的绝热层,不得覆盖设备铭牌,可将铭牌周围的绝热层切割成 喇叭形开口,开口处密封规整。2.10.6 绝热层捆扎时不得米用螺旋式缠绕捆扎。每块保温块至少捆扎二道,采用14#18#镀锌铁丝捆扎。2.10.7 保护层施工(1) 采用镀锌铁皮、铝皮保护层时的裁制,应进行环向搭接,一端压出凸筋, 卷成园弧(2) 安装保护层时,应贴紧保温层,纵缝环缝搭接宽度为3050mm(3) 在进行有坡度的设备保护层安装时,应从低处开始逐段向高处安装,环缝 搭接50mm每段保护层的
24、纵缝应互相错开。(4) 立式设备的绝热层,其保护层应自下而上进行敷设。(5) 卧式设备的水平方向不允许有接缝,咬口纵缝应位于水平中心线上方与水 平线呈30°以内角度。(6) 自攻螺丝间距为150200mm(7) 对于已安装好的保护层,严禁踩踏。2.11 工程交接验收2.11.1 当施工单位按合同规定的范围完成全部工程项目后,应及时与建设单 位办理交接手续。2.11.2 工程交接验收前,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下列 内容:(1) 施工范围和内容符合合同规定。(2) 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文件及本规范的规定。2.11.3 工程交接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下列技术文件:(
25、1) 设备及附件的质量证明书或复验、补验报告。(2) 施工记录和试验报告。(3) 设计修改文件。(4) 压力容器安装监督检验证书(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2.11.4 工程交接验收时确因客观条件限制未能全部完成的工程,在不影响安 全试车的条件下,经建设单位同意,可办理工程交接验收手续,但遗留工程必 须限期完成。2.11.5 工程交接验收应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工程交接检验书”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1设备吊装应有专人指挥。3.2 脚手架搭设应符合安全生产规定。3.3所有设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严禁施焊或切割。3.4 所有设备管口配管前应封闭,配管时严禁将焊渣等飞溅物落入设备内。3.5 严禁将施
26、工用工具等存放在设备内。运至现场未及时安装的设备及零部件严禁丢在泥土中。3.6 对有惰性气体保护的设备,运抵现场接收后,应定时检查保护气体压力。 当保护气体压力低于规定值时,应及时补充。4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4.1设备安装应按照作业条件,针对季节性施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4.2 雨期施工应考虑施工作业的防雨、排水及防雷措施。如雨天吊装、组对应 有相应得防滑、防触电措施,露天使用的焊接等电气设备应有很好的防水、防 潮保护;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对现场防雷装置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防止雷 击伤害。4.3 夏季作业特别是焊接作业应有防止中暑和触电措施。4.4 遇五级以上(五六级)强风、大雪、浓雾
27、等恶劣气候,严禁露天焊接、起 重吊装和高处作业。四质量检验1设备安装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 1.1保证项目(1)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复查记录和移交凭证,其质量符合设计文件和规范的规定。检查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复查记录。(2)设备基础必须经交接检验,并按设计文件要求和规范规定复查合格。 检查方法:检查中间交接和复查记录。(3)设备的压力试验(耐压试验、气密性试验)必须符合设计文件和规范的规定O检查方法:检查设备的压力试验记录,试验记录签证必须齐全。(4)施工记录必须齐全、准确、真实。检查方法:逐项检查。1.2 基本项目(1)设备安装基本项目应符合表1.2的规定。表1.
28、2基本项目表序 号项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检杳数量1托架、吊架和 支座托架、吊架和支座设置应平整、 牢固,位置正确观察检杳按立式设备和 卧式设备2地脚螺栓安 装地脚螺栓垂直观察检查、手锤敲 击、扳手试拧全部检查螺母及垫圈齐全,并与设备底座 接触良好全部地脚螺栓的落幕紧固均匀且 满帽丝扣无损伤丝扣整齐露出螺母25扣外露丝扣涂油脂保护3垫铁安装规格与位置符合要求观察检查、手锤 敲击、扳手试拧全部检查接触密切、设置整齐、均匀外露1020mm垫铁高度:中小型设备3060mm大型设备50100mm每组垫铁不超过四块垫铁间点焊牢固,焊渣清除干净4卧式设备安 装设备与鞍座应贴合紧密,加强圈 与鞍座应对齐观察检查
29、、塞尺 检查、手锤敲击。全部检查滑动侧地脚螺栓与支座长圆形孔 不阻碍设备膨胀滑动固定侧地脚螺栓的螺母紧固均匀 可靠滑动面平滑并涂润滑脂设备及管道施工完毕后,再松动 滑动侧螺母,留出0.51mm间隙5设备清洗(吹 扫)清洗(吹扫)方法按图样或技术 文件要求执行观察检查,用白 滤纸和白布检查无 污物全部检查清洗(吹扫)后无铁锈、泥砂、 杂物清洗后及时封闭废液、废渣妥善处理6设备脱脂脱脂方法、步骤符合设计文件要 求白滤纸擦拭,紫外 线照射或樟脑检 查、取样分析全部检查脱脂干净彻底、溶剂排尽吹干脱脂后立即封闭废液及时处理7安全附件安 装(安全阀、 压力表、液面 计、视镜、操 做阀等)安装前校验或调校复
30、验合格并铅 封,具有妥善的保护措施启闭观察检查、检 查合格证及调校 记录全部检查位置、朝向符合图样,并便于观 察、排放、检查维修安装牢固、可靠、严密、平整, 且符合图样操作灵活安全,启闭灵活限位标记醒目1.3 允许偏差项目(1)高压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1的规定表1.3-1高压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检验数量1中心线位 置立式± 5钢板尺测量纵横轴线4点卧式± 5径向轴向两端各1点2标高立式± 5钢板尺测量纵横轴线卧式± 5两端2点3卧式设备 水平度轴向L/1000水平仪测量两端2点径向:2D/1000两端2点4立式设备
31、铅垂度H/1000 且 w 25线锤或经纬仪测 量相隔90。测2点5立式设备方位15线锤及钢板尺测 量主要接管处注:(1)L-卧式设备两端测点距离;(2) D-设备壳体外径;(3) H-立式设备两端测点距离。(2)中低设备安装允许偏差项目应符合表1.3-2的规定表1.3-2中低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检验数量立式卧式1中心线位 置2DW 2000±5D> 2000±10± 5钢尺测量立式:纵横轴线各2测占八、卧式:中心轴线两端测占八、2标咼± 5± 5钢尺或水准仪测 量立式:纵横轴线各2测占八、卧式:中心轴线两端测
32、占八、3水平度轴向L/1000径向2D/1000水平仪测量轴向两端测点; 径向两端各1点4铅垂度h/1000,但不 超过30吊线锤、钢尺或 经纬仪测量相隔90。测2点5方位沿底座环圆周测量 D< 2000,10D> 2000, 15吊线锤、钢尺测 量测主要接管处注:(1) L-卧式设备两支座间距离;(2) D-设备外径;(3) h-立式设备两端部测点间距离2质量控制点本节给出压力容器安装一般质量控制点要求,针对具体项目还应和业主、 监理、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协商确定。2.1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点(混凝土基础)序 号质量控制点控制措施1设备及附件接 收(1) 按设备管理程序,加强对进入现场的
33、设备及零部件的入库检验、 保管及发放管理,不合格品严禁进入现场,确保用于工程的材料质量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 对质量证明书、合格证等随机资料进行复检及确认。2基础复检(1) 根据设计图纸对设备基础进行复测,其偏差应在规范允许的范围 内。(2) 办理基础的中间交接手序。3找正(1) 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对安装偏差进行检查,复验,其偏差值应在 规范允许的范围内。(2) 做好安装记录。4灌浆前检查(1) 确认地脚螺栓孔内无杂物、基础清洁无油。(2) 严格按施工规范检查垫铁规格、布置及地脚螺栓的安装质量。(3) 做好隐蔽记录。2.2 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点(钢结构基础)表2.2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点(钢结
34、构基础)序 号质量控制点控制措施1设备及附件接收(1) 按设备管理程序,加强对进入现场的设备及零部件的入库检验、 保管及发放管理,不合格品严禁进入现场,确保用于工程的材料质 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 对质量证明书、合格证等随机资料进行复检及确认2基础复检(1) 根据设计图纸对设备基础进行复测,其偏差应在规范允许的范围 内。(2) 办理基础的中间交接手续。4安装相对位置检 查根据设计图纸对构架进行检查,5设备安装找正(1)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对安装偏差进行检查,复验,其偏差值应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2)做好安装记录。6液压试验 气压试验 气密性试验编制试压方案; 按照批准的方案组织试压工作;
35、对参加 试压人贝进行技术交底; 按方案头施。 接受第二方监督检查。 试验记录由监检人员签字认可。8附件安装 附件的安装要按照厂家要求及设计说明安装。 注意安装方向10吹扫检杳确定吹扫范围,吹扫责任,保护好安装成果3质量记录 3.1设备产品质量证明书及性能检测报告3.2 施工记录和试验报告基础交接检查记录设备开箱验收记录记录安全阀最终调试记录卧式设备安装记录立式设备安装记录系统气密性试验记录设备绝热施工记录压力容器安装质量监督检验证书(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具)。3.3 设计修改文件3.4 竣工图五成果保护1所有设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严禁施焊或切割。2整体热处理设备严禁动火。已保温的设备不允许随意
36、踩蹬。3所有设备管口配管前应封闭,配管时严禁将焊渣等飞溅物落入设备内。4严禁将施工用工具等存放在设备内。运至现场未及时安装的设备及零部件严禁丢在泥土中。5较高设备安装后应及时避雷接地。6工程交工前,施工单位要专门组织人员进行成品保护,要将成品保护的责任 具体落实到人。六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1 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控制措施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控制措施序 号作业活动重大危险源主要控制措施1基础处理物体打击1. 正确使用小型打击工具,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 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2焊接触电机械伤害1. 指派专业电工严格按现场临时用电施工规范进行配电。2. 按规定为电动机械设备金属外壳接地或接零,
37、增设漏电保 护器。3. 严格控制砂轮片进货质量,规范切割使用方法。3设备运 输吊装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1. 严格执行起重、运输安全操作规程;2. 对车辆、起重机械定期进行检查维护;3.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4. 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4设备及附 件安装高处坠落 触电物体打击1. 高空作业应做好防高坠措施,架设安全网,铺设安全通道 和操作平台,正确佩挂安全带;2. 露天作业有防止触电装置和防雷击措施;3. 起重设备性能良好,吊装时避开电源线;4. 及时清理工作区域周边及下方的废弃物;5. 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6. 加强安全监护措施;5设备内作 业有毒有害气 体 窒 息 触 电1. 严格进入容器作业管理制度;2. 加强安全监护措施;3. 指派专业电工严格按现场临时用电施工规范进行配电。4. 按规定为电动机械设备金属外壳接地或接零,增设漏电保 护器。2环境管理主要控制措施环境管理主要控制措施序 号作业活 动主要环境因素主要控制措施1焊接施工废弃物占 用资源、污染土 壤1. 合理使用材料,尽量节约,减少资源占用。2. 施工废弃物、工程余料/废料集中存放,分类处置。可 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交废品回收机构;不可回收的固体 废弃物按垃圾处理要求处置。3. 保持施工现场及周边道路的整洁。2设备吊 装噪声扰民1. 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2. 如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浇梁施工图纸审核方案
- 电动工具锂电池安全使用方案
- 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推广方案
- 地铁建设期间交通导流方案设计
- 文化创意行业员工绩效与薪酬方案
- 中小学师生安全责任落实方案
- 文化活动传染病疫情防控制度
- 食品配送服务的客户支持方案
- 葡萄牙语翻译岗位年终总结
- 智能家居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方案
- 小学主题班会 四年级英语家长会 全国通用(共15张PPT)
- 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表
- DB32∕T 2860-2015 散装液体化学品槽车装卸安全作业规范
- 中端门店商务酒店运营管理HOTEL制度 亚朵人力资源部 14号 亚朵总部晋升制度-述职模板
- 呼吸衰竭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 机械加工车间低压配电系统及车间变电所设计【精选文档】
-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月度分析总结
- 砌体结构承载力计算
- 医院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本精选
- 好饿的小蛇(绘本修改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