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教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教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教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教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夯实1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答案:D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A、B、C错误,D正确。2(珠海市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在足球比赛中,前锋队员一记势大力沉的射门,足球应声入网。在射门瞬间,比较力的大小,正确的说法是()A脚对球的力大于球对脚的力B脚对球的力

2、等于球对脚的力C脚对球的力小于球对脚的力D脚对球的力等于足球受到的重力答案:B解析:脚对球的力与球对脚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临沂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A人对地球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B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C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D人除受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答案:C解析:对人受力分析:人受到地面给人的弹力和重力,因为弹力大于重力所以人跳起。4(深圳市三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轮船的螺旋

3、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B甲乙两人拔河时,甲对绳子的拉力与乙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马拉车前进,只有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车才能前进D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答案:A5(鹤岗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掰手腕”是中学生课余非常喜爱的一项游戏。如右图,甲、乙两同学正在进行“掰手腕”游戏,关于他们的手之间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掰赢了乙,是因为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大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B只有当甲乙僵持不分胜负时,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才等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C甲、乙比赛对抗时,无法比较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和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的

4、大小关系D无论谁胜谁负,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大小等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大小答案:D解析:甲、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6均匀长棒一端搁在地面上,另一端用细线系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受力分析示意图中,正确的是()答案:ACD解析:因为重力mg和地面支持力FN的方向都在竖直方向上,若拉力F在竖直方向上,则地面对木棒就没有摩擦力作用(木棒对地面无相对运动趋势),所以A正确;若拉力F的方向与竖直方向有夹角,则必然在水平方向上有分力,使得木棒相对地面有运动趋势,则木棒将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Ff,且方向与F的水平分力方向相反,才能使木棒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力为零,故C、D正确。7.

5、如图所示,马拖着一根质量为m的光滑树干在水平地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已知马对树干的水平拉力大小为F1,树干对马的水平拉力大小为F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F2ma BF1F2maCF1F2ma DF1ma答案:D8如图所示,男生甲和女生乙各站在一块滑板上,分别抓着轻绳的一端。甲与滑板的总质量为60kg,乙与滑板的总质量为50kg,忽略地面摩擦力。当甲以30N的力量收回绳子时,乙双手不动,只紧抓着绳子。(1)在收绳过程中,是不是只有一人移动?(2)求两人各自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答案:(1)不是(2)F合甲与F合乙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向右为正方向。a甲0.50m/s2甲的加速度方

6、向向右。a乙0.60m/s2乙的加速度方向向左。能力提升1(增城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用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一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的施力者是弹簧 BF2的反作用力是F3CF3的施力者是小球 DF4的反作力是F1答案:BC解析:F1的施力者是地球,A错,F2的反作用力是F3,B对,F3的施力者是小球,C对,F4的作用力作用在悬点上,D错。2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则()A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B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C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DA、B之间可能存

7、在摩擦力答案:AD解析:经分析,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地面受的压力不可能为零,选项A对而B错;由于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绳子中拉力只可能竖直向上,所以地面与物体B间不可能存在摩擦力,而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选项C错而D对。3.如右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答案:CD解析:力F和墙壁对物体的压力都作用在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

8、对平衡力,而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选项A错误。力F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作用在墙壁上,它们不能构成一对平衡力,由于二者不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选项B错误。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向下的重力和墙壁对物体向上的静摩擦力,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C正确。物体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物体和墙壁间产生的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选项D正确。4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有人设计了一种交通工具,在平板车上装了一个电风扇,风扇运转时吹出的风全部打到竖直固定在小车中间的风帆上,靠风帆受力而向前运动,如图所示。对于这种设计,下列分析

9、中正确的是()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种设计能使小车运行C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二定律D这种设计不能使小车运行,因为它违反了牛顿第三定律答案:D解析:风扇吹出的风吹到风帆上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风会给风扇一个反作用力,因此对于整个装置而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内力,小车不会运行,故选D。5(山东潍坊高一上学期期末)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B是两个力传感器,B固定在木块C上。(1)固定木块,用A拉B,传感器显示两钩子受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得出的结论是_(2)放开木块,用A拉B向右运动,上述结论

10、是否仍成立?_答案:(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2)成立6树上有一个质量为0.3kg的苹果,求:(1)受到的重力是多大?(2)该重力的反作用力为多大?(3)如果地球只受这样大的一个力的作用,将以多大的加速度运动?(地球的质量是6×1024kg,g取10m/s2)答案:(1)3N(2)3N(3)5×1025m/s2解析:(1)苹果受到的重力为:Gmg0.3×10N3N(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重力的反作用力大小为:FG3N(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解得: am/s25×1025m/s27如图甲所示,在台秤上放半杯水,台秤示数为G50N,另用挂在支架上的弹簧秤悬挂一边长a10cm的金属块,金属块的密度3×103kg/m3,当把弹簧秤下的金属块平稳地浸入水中深b4cm时,弹簧秤和台秤的示数分别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