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一)(共10页)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一)(共10页)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一)(共10页)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一)(共10页)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一)(共1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一)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通过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用语言的技能属于心智技能,心智技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形成的规律,语言技能的训练必须遵循心智技能训练的规律。要正确看待语言训练的价值,不要误将语言训练的价值现象当作语言训练的价值本质。关键词:语言训练;心智技能;价值现象;价值本质一、语言训练的历史及现状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曾经是语文教学家族中重要成员的语言训练,历经沧桑几十载,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时至今日,竟跌至了破败落魄的边沿。以至于“老生”们在谈及语言训练时,或闪烁其词

2、,或理不直气不壮;“后生”们中甚而有人对“训练”二字大张挞伐,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是陈旧教学观念的产物,是应试教育的手段,是纯理性化的、纯功利性、纯工具性、纯记忆性的等等。训练一词,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忌讳,似乎任何一门技能、技艺,学校中的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谈训练,唯独语文不需要什么训练,好像语言这个东西,根本不存在什么训练系统,只需学生所谓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只需所谓熏陶和感染,即可习得。是谁最早提出语言训练这个概念的,现在已无从考证。但是几乎所有从事过语文教学研究的老前辈们都曾经对语言训练的问题有过专门的论述。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什么是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

3、己的东西。”1(514)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老先生在这里讲的不是广义上的训练,而是有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训练”,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语言,语文训练归根结蒂就是语言训练。语言是工具,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如何把语言这个工具变成自己手里的工具,唯一的途径也就是训练。吕叔湘先生认为:“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1(528)此处虽讲的是“模仿”与“实践”,然训练之意包含其中。张志公先生讲过:“用了语文这个名称,表明在这门功课里面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1(417)他

4、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今天重温前辈们的教诲依然感到真实可信,而无半点虚妄,并未过时。因为这些教诲植根于中国语文教育的沃土之中,他们的真知灼见难道靠几滴洋墨水就可以被抹杀掉和被掩盖住吗?从多年来对语言训练的研究和探讨以及研究和探讨的成果来看,尽管对语言训练的认识有所不同,有过各种纷争,或者走过一些弯路,甚至误入过歧途,但还没有人从根本上否定过这个概念。然而,近些年来,经过那场语文教学的争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发布后,语言训练这个概念被提及的便越来越少。以小学语文课本为例,其中有关语言训练的某些内容或悄然消失,或减少到不能再减少的地步;再以1995年、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

5、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试用本、试用修订版以及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例,“训练”一词,粗略地统计一下,在文中出现的频率,由十几次减少到几次到只出现一次。看来,“训练”一词的被冷落、被剔除不是偶然的、不是无意的忽略,而是有些人的有意而为之。是一些人对语文教学中需要进行语言训练的否定。这种否定,有无道理,正确与否,我想就个人的一些理解和体会谈点想法,以期重新引起人们对语言训练这个问题的注意。二、语言训练的内涵(一)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1.从语言的工具性看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语言是工具。工具的本意是指从事劳动和生产使用的器具。对工具的掌握、使用和操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技能。心理学对技

6、能下的定义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又说,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人对语言的使用过程,是心脑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一定任务的驱动下,在一定法则的指挥、控制、调节下,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心智动作来完成的。比如写作,作者对生活有了某种认识或感受,于是便产生了表达的欲望和冲动。将这种认识或感受表达出来便是技能定义中的“一定任务”;如何将这些认识和感受表达出来,就要经过对材料的选择取舍,要经过布局谋篇,要选择恰当的语言等过程;无论是选择材料、布局谋篇,还是对语言的使用,既是心脑活动的过程,又是运用内部语言形成的一个又一个的心智动作,同时还是在一定法则的规范、调控下完

7、成的。因此,写作是一种使用语言的技能。2.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训练人的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外界的刺激,在人的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神经细胞之间建立有关某一技能的牢固的联系系统。如何建立这种牢固的联系系统,方法途径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两个字训练。训练如刻刀一般,在大脑皮层上,一刀一刀不停地雕刻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刻痕由浅入深、刻的速度由慢到快、由简单粗略的整体轮廓到局部的精雕细刻,再进行部分之间的调整,以达到整体协调。这样,一个有关某一技能的联系系统就深深地刻在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神经细胞之间,这是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系统,这一自动化系统形成的过程,就是技能形成的过程

8、,换言之,就是训练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练习。但学生的练习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应该有教师的指导。这种练习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练习。而不是盲目的、无序的、机械的练习。教师的指导、学生的练习,两相结合就组成了训练。不过分地讲,离开训练,任何技能的形成将是一句空话。因此,训练就成为技能形成的核心问题,是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有人会说,人的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语言可以自然习得,不需要正规训练。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研究显示:正常的幼儿,一岁以内开始学话,七岁左右,基本掌握了母语。六、七岁幼儿语言的发展状况是:掌握的词汇可达25003000个;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法结构形式(单

9、句和复句);能说长度为615个字的句子;内部语言开始产生。以上研究说明,人的语言能力或者说仅限于口头语言能力,可以不通过有意的、专门的、系统的训练而自然习得。但是这样的语言能力,还处在语言能力较为低级的层面。没有人会认为这就是语言能力的全部。口头语言可以自然习得;书面语言则不可能自然习得。因为读书和写文章的技能不会与生俱来,不经过专门的系统的训练,学生就不认得字、不会写字;字不认到一定的数量,不写到一定的数量就无法阅读和作文。阅读和作文又有着它们各自的技能。就阅读而言,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有着它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就必须遵循这些规律和着力体现这些特点,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课文为例子

10、,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分阶段地教会学生读书,比如,如何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及其表现形式,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何理解课文的一些表达特点,如何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规性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读书技能。而这些技能学生不会生而知之,也不大可能自然习得。相反的,这些技能必须经过大量的、足够的、充分的、乃至于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只有经过这样的训练所形成的技能才是扎实的、可靠的、熟练的技能。那种否定语言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训练的说法是违背规律的。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因为否定、回避、忽视一些必要的训练,已经给教学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

11、视。(二)语言技能属于心智技能,语言技能的训练属于心智技能的训练1.语言技能属于心智技能心理学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动作技能又称为运动技能或操作技能,主要表现在外部肌肉的运动上或对事物的直接行动中,因此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和动作的连续性,即所操作的动作不能省略、不能合并,必须逐一加以落实。比如,体操、弹琴、操作机器。心智技能主要指的是认识活动的技能,又称智力技能或认识技能。心智技能虽然也是一种活动的方式,但这种活动方式不是外在的显性的,而是隐蔽在头脑内部,依靠内部语言进行的。比如,阅读、写作。由此看来,语言技能基本属于心智技能。比如阅读,大体上要经过从形式到内容再回到形式的过程,即感知语

12、言文字,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表现形式。对文章中所描写的景物,对文章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对文章中所叙述和阐发的事理,对文章揭示的本质意义;对文章所使用的某些语言的表达效果,对文章的层次结构及写作顺序,对文章的一些表达特点,归纳起来就是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理解,是由一个又一个动作组成的,而不是静止的;这些动作是彼此相互联系形成连锁化而不是孤立的;是内在的隐性的而不是外在显性的;是按一定顺序按一定规则进行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但在活动中,有些动作可以简缩、省略,也可以交叉或同时进行。在这里,内部语言(即思维)操作着阅读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操作的对象是语言。思维对语言的操作就是人对语言的使用。简言之

13、,这个过程就是:人凭借客体语言,依靠思维操作语言、使用语言,从而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的过程。2.语言技能的训练是心智技能训练语言技能既然属于心智技能,因此语言技能的训练就是心智技能的训练。心智技能的训练,相对于操作技能,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语言训练就必须依照、遵循心智技能训练的特点和规律。(1)语言技能的形成过程要经过由外化到内化的过程。在上文提到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技能同样属于心智技能,下面依然以阅读为例,通过对阅读技能形成过程的剖析,试着加以说明语言技能是怎样形成的。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是一种内隐的思维操作活动,队眼球的移动没有太明显的外部表现,。但是在表面的平静下

14、却掩盖着大脑内部紧张而有序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是由一个连着一个的过程,按照一定的规则,以不同动作方式组成的。阅读审视阅读有着一定过程,且每个过程又是由一个又一个动作组成的。这样的动作不是如肢体那样可以直接感知的动作,而是由思维所作出的动作,动作有大有小,大到对一篇课文内容的综合与概括,小到对一个词的感知与理解;大的动作是由小的动作组成的,是小的动作的整合。比如,阅读一篇文章,要从理解词和短语开始,继而理解句子和句群或段落,最后完成理解篇章的过程。阅读中的动作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不是无序或任意的。比如,对词、短语和句子表达的意义要理解得准确,准确理解便是规则,理解有误便是违规。阅

15、读教学中的阅读比一般意义上的阅读规则更多一些,阅读教学中的阅读不仅要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到了中年级,特别是高年级,还要理解语言的表达效果和文章在表达方面的一些特点。理解得不准确是违规,舍弃这一环节同样是违规。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活动有着一定的过程,每个过程又是由不同的动作组成的。但是这个活动,这一过程,这些动作都不是外在的、显性的,而是内在的、隐性的。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有着各自不同特点,因此两种技能的训练又有着各自不同的规律。应该说两种训练都有着各自的难处和麻烦,心智技能训练的麻烦之一就是如何使这一内在的心脑活动转化为外在的,可以使被训练者直接感知和把握。如何把内在的

16、阅读技能形成的过程进行外化,形式方法多种多样,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训练方式就是设问,即根据课文的教学内容和阅读的过程,设计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所谓思考就是思维的活动。这些问题要能体现阅读的过程,要能体现阅读的规则。在阅读的开始阶段,不必将这样的程序和规则直接讲给学生,只要让学生不自觉地按照这样的程序和规则去做就可以了。这应该是阅读训练的起始阶段,目的是通过问题的形式将阅读过程和规则进行外化,使学生可以直接感知。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任何一次阅读,都是在被外化了的阅读过程和规则引导或暗示下进行的。学生在这样被外化了的阅读技能的程序和规则的引导和暗示下,要经过多次、反复,具体、个别的练习来完成

17、这个过程,这样的练习过程又是阅读技能不断内化的过程。当阅读的量和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总结阅读的程序和规则,这样学生基本上就完成阅读技能的外部操作模式向头脑内部的转化,基本上形成了阅读技能。但是这样的技能还是不够熟练和稳定的,因此还需要进行反复的大量的练习,最终达到极其熟练几近自动化的程度,也就是说在完成某一个动作的时候,不必想着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就能自然流畅地进入下一个动作。(2)语言技能的训练需要从整体出发,整体推进。任何技能都是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比如语言技能,基本是由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组成的操作系统。这四种技能又可以归并为两种技能,即理解技能和表达技能。两种技能是相

18、辅相成、密切相关的。基于它们的这种联系,训练的时候要强化这种联系意识。比如,读中有写,即是说阅读训练中既充满了阅读训练的资源,同时也蕴藏着写作训练的资源,从阅读的训练中充分挖掘习作训练的资源,做到资源整合互补,不浪费资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读写结合。听说结合、说写结合亦是如此。虽然在四项技能的训练中,在某一时间内会对某一项技能的训练有所侧重,但不应该孤立地、单一地进行某一项技能的训练。这是语言技能训练从整体出发、整体推进的一个层面。另外,心智技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其中所包含的动作与动作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显,虽然有顺序,但顺序也不是单一的。比如,理解文章中的词和句子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动作,但是这两个动作可以而且应该同时进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特点也是两个不同的动作,但是这两个动作可以交叉进行。将心智技能中许多动作加以分解,多数是人为的、主观的;目的无非是将这些隐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