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教案_第1页
黄鹤楼送别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五上第七单元课题 25 黄鹤楼送别 第 2 教时总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1.抓住关键语句品读感悟,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激发学生珍 惜人间美好友谊的情感。2.2.诗文对照阅读,理解诗句意思,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 重点诗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教学 难点抓住关键语句品读,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前先学】一、查找资料我能行搜集孟浩然的著名诗篇,并摘抄两首。二、 品读感悟我先行1.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2 2 找出文中能体现朋友间依依惜别情的句子,并写写自己的感受。3.3.

2、想一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然后写下来。学情分析黄鹤楼送别这篇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 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这 是五年级的孩子很难体会到的。可是课文中有几个空白点:藏、终于、凝视、伫 立,虽然只有这样短短几个字,却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离别时的浓浓情深深意,给 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诵读之后学生终可知其滋味。2一、复习导入(一)揭示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25 课一一黄鹤楼送别。(二)字词巩固1.1.出示词语、图片,引读: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杨柳依依沙鸥点点按捺不住脍炙人口(三)指读古诗1.1

3、.这番离情别意,被李白化成了这样一首千古流传的送别诗一一出示 古诗,指名读。2.2.这深深的离别之情,你能用文中的一个成语来概括吗?(板书:依 依惜别)3.3.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体会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这份情意。【设计意图:通过引读词语、成语概括有效地复习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为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品读感悟(一)抓字眼,感受惜别之情1.1.自学提示:轻声读读第二自然段,哪个字眼饱含了诗人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把它圈出来并说说感受。2.2.自主阅读3.3.交流共享(1 1)指名回答。(2 2) 藏,就是不愿意让对方知道,你又是从哪看出来的?交流:有意不去触动、一会儿 一会儿(3 3

4、)烟花三月,正是黄鹤楼边最美的季节,但他们无心欣赏出示训练题:李白虽然仰望蓝天白云,心中想的却是 _孟浩然远眺江上景色,心中记挂的却是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3(4 4)这“藏”字包含了多么深厚的情谊啊!指名读。(5 5)小结:这真是“眼前美景无心赏,惜别之情心底藏”啊!(出示)(板书:藏在心底)过渡:不忍别,终须别,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一一(出示李白的话)【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细细品味,指导学生不仅看到文字表 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的内部,发现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 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二)品对话,感悟深情厚谊1.1.自学提示:自由读一读李白的话, 细细品味

5、,从李白的话中你读出了哪些 情感?2.2.自主阅读3.3.交流共享从李白的话中,你读出了哪些情感?【预设一】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1 1) 哪些字眼饱含了李白的敬仰之情?交流:孟夫子:夫子是古代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可见李白非常尊敬孟浩然。您:这段话中,李白一连用了6 6 个“您”,可见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兄长和老师:李白当年 2828 岁,孟浩然却已经 4040 岁了,诗名早已满天下。李白带着自 己的诗稿不远千里,去拜访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一起饮酒作诗。孟浩然 对李白的诗大加赞赏,也给了李白很多的指导。因此,在李白心中,孟浩然 就是他的 (兄长和老师)指名读李白的话,感受尊敬之情。(2 2)

6、李白如此敬仰孟浩然,敬仰他的什么呢?1孟浩然,唐代著名的诗人。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知道孟浩然有哪些脍 炙人口的诗。(指名交流)这些都是千古流传的名篇。难怪李白赞叹道,您的诗篇一一(誉满天下)2孟浩然的诗篇令人赞赏,他的人品更是令人敬仰。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赞美孟浩然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出示,齐读)赠孟浩然(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4注释:我敬重孟浩然先生,他才华横溢,咼尚的人品天下闻名。少年时放弃做 官,淡泊名利。年老时又归隐山林。看看下面的注释,想一想,李白敬仰孟夫子什么人品?(3 3)指名读李白的话【设计意图:通过适度拓展,增加了阅读积累,使学生对两位诗人之间

7、的 深情厚谊的了解变得充实、厚实,对激发学生情感起到很好的推波助澜 的作用。】【预设二】李白不忍离别(1 1)除了敬仰,你还从李白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李白不忍离别)从 哪儿体会到的?(2 2) 带着你的感受,谁来读一读李白说的最后一句话。(3 3)这杯中盛满的仅仅是酒吗?还有什么?(4 4)生举杯齐读李白的话。4.4.解诗意,悟别情:过渡: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一一(出示: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 江的波涛永世不绝。)(指名读)(1 1)孟浩然引用了王勃的这句诗,你理解它的意思吗?孟浩然引用这句 诗想告诉李白什么呢?(2 2)

8、指名朗读孟浩然的话。(3 3)万语千言都在这酒中,这真是:不忍离别终需别,万语千言酒中浸。(板书:浸在酒中)(三)巧补白,体验依依别情“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孟浩然就要上船远行了,师配乐范读:“岸 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1.1.自学提示:这一段中哪些词语向我们传递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不舍之 情?把它圈出来并说说自己的感受。52.2.自主阅读3.3.交流共享【预设一】伫立从“伫立” 一词中感受到什么?6【预设二】凝视(1) “凝视”就是-这篇课文中还有两个表示看的词语,一个是仰望,一个是远眺,这三个词表达的意思一样吗?(2) 用动作演示三个词语。(3) 像这样表示看的词语还有很多,你能说几个

9、吗?【预设三】杨柳依依古人在送别时,往往折柳相送,你知道柳丝代表什么吗?4 4 .悟情意:(1) 送别友人,无限留恋。此情此景,李白将它化作了两句诗,这段话对 应的是诗歌中的哪两句话呢?(2)指名朗读这两句诗(3)女生读诗句,男生读对应课文,再次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不舍之情。5 5.诉别情:此时此刻,白帆远去,江水东流,假如你就是岸边的李白,你会回想起 哪些美好的画面,又有哪些心里话要对你的好友倾诉呢?(写一写)出示:白帆远去,江水东流,李白满心的惆怅和失落,他默默地想: 交流: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诗人的心声。【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有几个空白点,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 想象说话,在想象中与人

10、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可以更好地体会意 境。】(四)吟诗句,回味离情别景出示古诗,齐读。刚才我们通过诗文对照,已经理解了后两句诗的意思,那么前两句诗的 意思呢?1 1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与诗句相对应的语句,并把它们画下来。2.2.自主阅读3.3.交流共享(1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对应语句: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 鹤楼上为大诗7人孟浩然饯行。(2 2)(课件出示)请女生读文,男生读相应的诗。4 4 学到这里,相信这首诗里的一些难懂的字词你也读懂了,谁来说一说。理解字词意思:孤、唯、之等。指名读古诗,齐背古诗。5.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真是:江水滔滔情不绝,深厚友谊诗中吟。(板书:吟在诗中)【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将故事和古诗对照起来阅读,通过诗文对照,理 解诗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